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3 10:10: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1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a nɑo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án tǒng

  yuán xiāo

  mǎn táng

  qǐ qiǎ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

  niú láng

  yua bǐng

  shǎng jú

  xiǎo xiàng

  牛 郎

  月 饼

  赏 菊

  小 巷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

  元宵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

  3、知道三个主要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来历,这些节日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知道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期几习俗。

  情感:

  1、感受过传统民族节日的快乐和喜庆。

  2、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行为:

  1、能说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来历。

  2、能分辨公历和农历。

  3、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它们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

  难点:会看日历,知道公历和农历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学看日历,引进课题

  1、出示十月份日历

  师:我们刚刚过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们过得开心吗?

  (APEC会议放假5天、国庆又放假7天、还有重阳节和中秋节)

  看一下每个小组的年历,你能说出十月份的节日吗?

  (师出示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2、这一个月里有三个节日,那么一年12个月中还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

  (出示节日卡片)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以下有关节日的话题好吗?

  (出示课题:……节日)

  3、这个日历,你会不会看?请小组讨论一下日历有几种看法?

  (日历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阳历,也称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另一种是阴历,也称农历,是我国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明的一种历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

  4、看你面前的日历,再看看黑板上这么多的节日,你能区分公历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日吗?

  5、在这么多公历的节日中,老师还可以把他们分分类,你看得出吗?

  (引导观察6月1日国际儿童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等)

  6、(大黑板上的节日)这里的节日就是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我国的传统的民族节日。

  (出示课题:9、传统的民族节日)

  这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从我们的祖先世代相传下来的,代表了我们祖先当时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学习课文,了解知识

  1、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国最热闹、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我们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欢庆春节的呢?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过春节的方式可真不少,有开PARTY的、有放爆竹的、还有做家庭游戏的,可真开心,其实我也很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过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品,在看过小品之后要请你讲一讲春节的日期、来历以及有那些习俗?请看。

  (“年”的小品)

  3、谁能告诉我春节的日期?它的来历?有哪些主要的习俗?

  4、这里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你是怎么过的?先请每个小组选一个节日进行交流学习,待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先请小组长讲一下,你们小组选的是哪一个节日。

  5、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过节要用的物品,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可以派小组长上来拿。

  (小组交流并填表)

  6、哪个小组先来?

  1)端午节(老师出示卡片)

  老师在课前也找到了有关端午节的录像资料,想不想看?

  学生朗诵端午节诗歌《五月》

  师: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非常怀念这位爱国诗人,所以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2)中秋节

  听完诗歌,我们轻松一下,来欣赏一段音乐,仔细听在这段音乐里也有一个节日。

  (《十五的月亮》)

  哪个小组讨论的是中秋节?先请你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中秋节的月饼形状和什么一样?象征着什么?

  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这当中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好吗?

  这个传说美吗?中秋节就是通过这个传说而来的。(板书)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请你在日历上看一看,今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哪一天?

  (中秋节正好与10月1日同一天,19才年一次)

  3)元宵节

  你们小组学的是元宵节吧?请你们小组长来介绍一下有关元宵节的知识。

  4)重阳节

  请你们小组选一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

  5)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7、少数民族的节日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们又有哪些传统的民族节日?

  请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并填好表格。

  8、来向大家说说好吗?

  9、我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更要懂得尊重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四、总结

  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许多多传统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大家庭的凝聚力。我们要按照中华民族的风情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来祝愿中华大家庭更加美满幸福、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音乐《好日子》

  结束。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到节日二字,你能想到中国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是什么节?(春节)一提到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放鞭炮、吃饺子??)(1分钟)

  2、师: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走进春节。(PPT春节童谣,拍手读)

  3、师:像这样,有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板书)。那么除了春节,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3分钟)

  二、识字:

  1、打开书31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大屏幕的词语。

  2、师:谁来领读?(带拼音读字,读词)

  3、师:去掉音节还认识么?自己读一读。

  4、只剩下这节课的生字了,你都认识么?同桌查读,遇到他不会的,请你用好方法,教会他。

  生:

  1、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记住“巷”。东港的港减掉三点水,就是?? 师:方法真好,这里还有哪个字能用熟字减偏旁。 生:乞??

  师:还有其他字你教会了同桌么? 生:饼干的饼??

  师:带食字旁的字还有哪些???都与食物有关,右边都表示他的读音,这一类字左表意右表音,称为形声字。 还有其他字需要识记么?

  师: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祭拜”的“祭”,个别人识记困难。我倒是有个好方法。它是一个会意字 表示手持肉,献于神灵。后来人们用月代表肉,又代表手,示代表祭台,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祭”,表示对祖先或者对英雄的怀念、敬意。组词??。

  边说边画。

  5、他们交了新朋友,组成新词,还认识么? (翻卡,全翻,男女生轮读,然后点读。大声读、小声读、男生、女生、一组、二组??)

  6、生字回到童谣中,你还认识么,书立正。4人读,评价:读的字正腔圆,声音真好听。(10分钟)

  三、感悟课文:

  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童谣告诉我们几个传统节日呢?请你圈出节日的名字。找个人帮我圈一圈。

  2、( 漫游 圈出 读 订正 )(提醒乞巧节又是七夕节)

  3、小结:这篇童谣一共告诉我们7个传统节日,分别是——齐读七个节日。(3分钟)

  4、你想和大家说说哪个节日呢?

  我想说的是??因为??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我也想说??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春节:2人说之后喜欢春节的一起读。

  你还能再说出几个春节做的'事情么?仿照童谣的格式。(翻番卡出示动词填空)

  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评价:大家真棒,都能编出小童谣啦!

  元宵节:联想我们东港那一天,人山人海?? 端午节:粽子 惊喜 五彩绳

  5、把你还想说的节日,说给同桌听。

  6、 刚才大家说的兴高采烈的,这些节日带给我们什么呢?(板书:开心、喜庆、祝福)

  可是有一个节日却不是这样,他是(清明节),这一天更多的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哀思(板书),这一天经常下雨,仿佛天地也在哭泣。让我想起一首诗,清明时节??。那童谣里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8分钟)

  7、我们刚才了解了7个传统节日,能给它们排排序么?想按照什么顺序(时间的顺序)

  六个学生上前面拖拽,边做边说。(2分钟)

  8、排好之后,师: 看着时间轴对应的节日,再读读童谣,试着背下来。(1分)

  9、 下面,我们借助视频画面,来介绍一下这7个传统节日。(不看书)(2分钟)

  10、大家记忆力超强,老师领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请你向我这样做,我就向你这样做。伸出双手拍拍拍。对就这样,我们加入拍节奏来背儿歌。

  (拍手、手肩、腿、桌手、拍点、手肩、拍手、互拍)(1分钟)

  11、像这样描写传统节日习俗的童谣还有很多呢,老师再送给大家两首小童谣,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分别是描写什么节日的。 练习

  展示(同桌一人一句、拍手??) 什么节日呢?(中秋节、重阳节) 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寻找。

  四、写字:

  这节课可真热闹。今天我们就来学写热闹的“闹”。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大门里的市场,真热闹、吵闹、喧闹、闹腾??

  1、 谁来分析这个字?(半包围、门字框、外包里、上下同宽)

  2、谁来指导书写这个字?(一生到前面拖拽到田字格。左上格起笔、横折钩压线、点竖压线)

  师:我们来看他说的对不对,如果横折钩不压线会怎样。(下沉)对,看来xxx指导的很到位。

  3、我们来看这个字的笔顺(备课模式、播放)书空。

  4、范写,边写边说:点高,左上格起笔,门框要直、丶竖一条线压线,横折钩压线。

  5、自己写

  6、评价

  五、总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回家查找,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04-10

《我们的节日》教学设计05-31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04-21

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04-05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06-25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04-06

端午传统节日的古诗12-0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15篇04-06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02-25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6-19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1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a nɑo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án tǒng

  yuán xiāo

  mǎn táng

  qǐ qiǎ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

  niú láng

  yua bǐng

  shǎng jú

  xiǎo xiàng

  牛 郎

  月 饼

  赏 菊

  小 巷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

  元宵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3.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

  3、知道三个主要传统的民族节日的来历,这些节日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知道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日期几习俗。

  情感:

  1、感受过传统民族节日的快乐和喜庆。

  2、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行为:

  1、能说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来历。

  2、能分辨公历和农历。

  3、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以及它们的日期、来历和主要习俗。

  难点:会看日历,知道公历和农历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学看日历,引进课题

  1、出示十月份日历

  师:我们刚刚过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们过得开心吗?

  (APEC会议放假5天、国庆又放假7天、还有重阳节和中秋节)

  看一下每个小组的年历,你能说出十月份的节日吗?

  (师出示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

  2、这一个月里有三个节日,那么一年12个月中还有哪些节日,你知道吗?

  (出示节日卡片)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以下有关节日的话题好吗?

  (出示课题:……节日)

  3、这个日历,你会不会看?请小组讨论一下日历有几种看法?

  (日历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阳历,也称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另一种是阴历,也称农历,是我国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发明的一种历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法。)

  4、看你面前的日历,再看看黑板上这么多的节日,你能区分公历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日吗?

  5、在这么多公历的节日中,老师还可以把他们分分类,你看得出吗?

  (引导观察6月1日国际儿童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等)

  6、(大黑板上的节日)这里的节日就是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我国的传统的民族节日。

  (出示课题:9、传统的民族节日)

  这些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从我们的祖先世代相传下来的,代表了我们祖先当时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学习课文,了解知识

  1、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国最热闹、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我们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欢庆春节的呢?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过春节的方式可真不少,有开PARTY的、有放爆竹的、还有做家庭游戏的,可真开心,其实我也很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过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品,在看过小品之后要请你讲一讲春节的日期、来历以及有那些习俗?请看。

  (“年”的小品)

  3、谁能告诉我春节的日期?它的来历?有哪些主要的习俗?

  4、这里还有一些传统节日,你是怎么过的?先请每个小组选一个节日进行交流学习,待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先请小组长讲一下,你们小组选的是哪一个节日。

  5、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过节要用的物品,如果哪个小组需要的话,可以派小组长上来拿。

  (小组交流并填表)

  6、哪个小组先来?

  1)端午节(老师出示卡片)

  老师在课前也找到了有关端午节的录像资料,想不想看?

  学生朗诵端午节诗歌《五月》

  师: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非常怀念这位爱国诗人,所以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2)中秋节

  听完诗歌,我们轻松一下,来欣赏一段音乐,仔细听在这段音乐里也有一个节日。

  (《十五的月亮》)

  哪个小组讨论的是中秋节?先请你们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中秋节的月饼形状和什么一样?象征着什么?

  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这当中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我们一起来听好吗?

  这个传说美吗?中秋节就是通过这个传说而来的。(板书)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节日,请你在日历上看一看,今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哪一天?

  (中秋节正好与10月1日同一天,19才年一次)

  3)元宵节

  你们小组学的是元宵节吧?请你们小组长来介绍一下有关元宵节的知识。

  4)重阳节

  请你们小组选一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

  5)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7、少数民族的节日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们又有哪些传统的民族节日?

  请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并填好表格。

  8、来向大家说说好吗?

  9、我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更要懂得尊重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四、总结

  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许多多传统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大家庭的凝聚力。我们要按照中华民族的风情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时也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来祝愿中华大家庭更加美满幸福、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音乐《好日子》

  结束。

  《传统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到节日二字,你能想到中国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是什么节?(春节)一提到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放鞭炮、吃饺子??)(1分钟)

  2、师: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走进春节。(PPT春节童谣,拍手读)

  3、师:像这样,有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板书)。那么除了春节,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3分钟)

  二、识字:

  1、打开书31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大屏幕的词语。

  2、师:谁来领读?(带拼音读字,读词)

  3、师:去掉音节还认识么?自己读一读。

  4、只剩下这节课的生字了,你都认识么?同桌查读,遇到他不会的,请你用好方法,教会他。

  生:

  1、用熟字减偏旁的方法记住“巷”。东港的港减掉三点水,就是?? 师:方法真好,这里还有哪个字能用熟字减偏旁。 生:乞??

  师:还有其他字你教会了同桌么? 生:饼干的饼??

  师:带食字旁的字还有哪些???都与食物有关,右边都表示他的读音,这一类字左表意右表音,称为形声字。 还有其他字需要识记么?

  师: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祭拜”的“祭”,个别人识记困难。我倒是有个好方法。它是一个会意字 表示手持肉,献于神灵。后来人们用月代表肉,又代表手,示代表祭台,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祭”,表示对祖先或者对英雄的怀念、敬意。组词??。

  边说边画。

  5、他们交了新朋友,组成新词,还认识么? (翻卡,全翻,男女生轮读,然后点读。大声读、小声读、男生、女生、一组、二组??)

  6、生字回到童谣中,你还认识么,书立正。4人读,评价:读的字正腔圆,声音真好听。(10分钟)

  三、感悟课文:

  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童谣告诉我们几个传统节日呢?请你圈出节日的名字。找个人帮我圈一圈。

  2、( 漫游 圈出 读 订正 )(提醒乞巧节又是七夕节)

  3、小结:这篇童谣一共告诉我们7个传统节日,分别是——齐读七个节日。(3分钟)

  4、你想和大家说说哪个节日呢?

  我想说的是??因为??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我也想说??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春节:2人说之后喜欢春节的一起读。

  你还能再说出几个春节做的'事情么?仿照童谣的格式。(翻番卡出示动词填空)

  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评价:大家真棒,都能编出小童谣啦!

  元宵节:联想我们东港那一天,人山人海?? 端午节:粽子 惊喜 五彩绳

  5、把你还想说的节日,说给同桌听。

  6、 刚才大家说的兴高采烈的,这些节日带给我们什么呢?(板书:开心、喜庆、祝福)

  可是有一个节日却不是这样,他是(清明节),这一天更多的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哀思(板书),这一天经常下雨,仿佛天地也在哭泣。让我想起一首诗,清明时节??。那童谣里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8分钟)

  7、我们刚才了解了7个传统节日,能给它们排排序么?想按照什么顺序(时间的顺序)

  六个学生上前面拖拽,边做边说。(2分钟)

  8、排好之后,师: 看着时间轴对应的节日,再读读童谣,试着背下来。(1分)

  9、 下面,我们借助视频画面,来介绍一下这7个传统节日。(不看书)(2分钟)

  10、大家记忆力超强,老师领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请你向我这样做,我就向你这样做。伸出双手拍拍拍。对就这样,我们加入拍节奏来背儿歌。

  (拍手、手肩、腿、桌手、拍点、手肩、拍手、互拍)(1分钟)

  11、像这样描写传统节日习俗的童谣还有很多呢,老师再送给大家两首小童谣,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分别是描写什么节日的。 练习

  展示(同桌一人一句、拍手??) 什么节日呢?(中秋节、重阳节) 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寻找。

  四、写字:

  这节课可真热闹。今天我们就来学写热闹的“闹”。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大门里的市场,真热闹、吵闹、喧闹、闹腾??

  1、 谁来分析这个字?(半包围、门字框、外包里、上下同宽)

  2、谁来指导书写这个字?(一生到前面拖拽到田字格。左上格起笔、横折钩压线、点竖压线)

  师:我们来看他说的对不对,如果横折钩不压线会怎样。(下沉)对,看来xxx指导的很到位。

  3、我们来看这个字的笔顺(备课模式、播放)书空。

  4、范写,边写边说:点高,左上格起笔,门框要直、丶竖一条线压线,横折钩压线。

  5、自己写

  6、评价

  五、总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回家查找,下节课我们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