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春天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
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乍暖还寒的季节小草刚刚露头,蒲公英就跟着钻出了地皮儿。几天后就一支独秀地走上餐桌,拉开了春天饕餮美食的序幕。
蒲公英、芥芥菜、蕨菜、鸭嘴菜、蛰麻子、老山芹、老牛挫、柳蒿芽、黄花菜、野白菜、苦菜、车轱辘菜、野鸡膀子……各种应季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吃个遍,吃个够,几个热天就过季了。
记得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除了做饭时在饭里多放一些土豆或者倭瓜以外,就是经常用这些野菜拌玉米面蒸菜团子吃。以至于我老舅一看见玉米面、山野菜就反胃。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早已不再是充饥之物,而是作为一种高营养、低污染的美味食品雅俗共赏。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大兴安岭的春末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大小饭店,餐桌必备野菜。饭店里给应季的野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春天的滋味"就是蒲公英为主料的汤配上洁白的蛋清,滴上几滴芝麻油,微苦清香,色泽诱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几种野菜和地产小菜拼盘,蘸着酱吃。排骨最适宜炖野菜,柳蒿芽、鸭嘴菜、老山芹、芥芥菜、野鸡膀子、老牛挫都是因为味道微苦,喜欢油性大的配料,野菜炖排骨中排骨的油性被野菜浸去,不腻而清香,野菜因为排骨的醇香而退去了苦涩,清香而不油腻,营养却又健康,堪称野菜系中的王公贵族。今年我又创新了两个菜--柳蒿芽汆肉丸和松香鸡翅。新鲜的'里脊肉与小葱一起剁成碎末,加入少量辅料后打入蛋清,挤出樱桃大小的丸子,用羹匙刮入鸡汤或清汤锅里,柳蒿芽焯水后在起锅前放入,浓郁的肉香与柳蒿芽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舌尖就和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松香鸡翅,就是把嫩松针用榨汁机榨出汁腌制鸡翅,用平锅慢火煎熟,黄亮亮的鸡翅上包裹着翠绿的松针末,极具卖相,味美馨香。
野菜中当属蒲公英、荠菜、蕨菜最知名。
"婆婆丁,水灵灵".学名蒲公英的婆婆丁,在历经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迫不及待地推开泥土之门,来赶赴这场春的盛会。一度春风一夜雨,山坡上、小路旁、房前屋后,皆有星星点点的绿意绽开。婆婆丁洗净后用凉水浸着,叶子水灵灵的,不加任何调料,就自然散发着大地与春天特有的清新味道。婆婆丁的吃法多种多样,掐上一撮,蘸着酱吃;切成小段炒鸡蛋;切成末炸鸡蛋酱、肉酱;焯水后凉拌;调汤;涮火锅;包馅则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总之,无论那种吃法,鲜香爽润的滋味都是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还是春寒料峭时荠菜就带着泥土的芬芳,拱出地面吟唱:"荠荠菜,顶锅盖,你妈叫你你不在,你媳妇叫你跑得快……"荠菜味浓,食用前最好打个水焯。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荠菜包馅,馅料随个人的口味,可荤可素,与猪肉、牛肉、鸡蛋拌馅都好吃。熟了的饺子、包子、盒子从面皮外面就能看到绿馅,口水止不住往外流,山野气息跃在眼前,那翠绿的初春色彩浸润着眼眸,那馨香的初春味道凝固在舌尖上的感觉真是幸福美妙。荠菜不但能做汤,还可以炒鸡蛋、尤其与土豆一起炖,配色好看,汤汁浓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蕨菜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在日本,作为长寿菜的象征,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备有蕨菜,被誉为"雪果山珍".人们成袋子成箩筐甚至开着小货车去采蕨菜。为了储存蕨菜或焯水速冻、或晾成干菜。干蕨菜烧肉,比霉干菜更胜一筹:五花肉肥而不腻,蕨菜干劲道耐嚼,吸饱了鲜美汤汁的蕨菜干香味悠长。新采的蕨菜焯水后切寸段,拌以细盐、蒜末、味精,浇上小磨麻油,恍如青玉簪,入口脆、嫩、滑。吃腻了"生不逢时"的大棚蔬菜,能吃上一回应时的野菜,味蕾特别给力。
南方的朋友带孩子来旅游,我特意点几种野菜。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每个菜端上来都要猜谜似的研究一番。蕨菜上桌,朋友提起了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中以此裹腹,大家都不由感叹,看似卑微的植物,实在不容小觑。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李白、温庭筠、孟郊、陆游、黄庭坚等都有描写蕨菜的诗句,一种生长山间的普通野菜,竟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如此不惜笔墨,恐怕也只有蕨菜才有如此的身份吧?
大兴安岭的春天和人是没有距离的。你不用像城里人那样去郊区,就在房前屋后,足之所覆,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绿汪汪的野菜,一簇簇,一蓬蓬,任你采摘。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是春天送给我们的养生佳肴,是我们舌尖上的春天。携一篮春光回家,不仅丰富了我的餐桌,还惬意了我们的生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引领着春天,一路从唇齿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2
每年清明节,我们回老家祭祖的时候,总会在山上摘一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我和爷爷骑着电动车到了山脚下,一下车,就看到遍地都是绿油油的艾草,仔细一看它叶子的边缘是巨齿形,它的反面长着白白的细毛,正面是绿色的`叶子。没过多久,我和爷爷摘满了一筐的艾草。
一到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准备做青团:先把艾草洗干净,等锅里的水烧开后,把艾草放进去煮一分钟,捞出来拧干水分,再用辅食机打成泥状,接着将面粉、糯米粉均匀地混合到艾草泥中,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把青团切成块,放入模具中,固定形状后脱模,放入平底锅中煎三分钟,香气扑鼻的青团就出锅啦!在上面洒点白糖,味道更好哦!
这个方法是传统的做法。昨天妈妈把外婆家带来的艾草面团,揉成了一个个小圆子,先把水烧开,接着把酒酿、桂花酿、红糖和小圆子一起放进去,没过几分钟,一个个小圆子“扑腾扑腾”地浮出了水面,等着我捞起来饱餐一顿。这个做法的小圆子很有创意,也很好吃哦!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吗?
艾草不仅可以做成青团给人们享用,它还有驱蚊、抗菌、抗过敏等功效,它全身上下都是宝呢。看来舌尖上的艾草不仅好吃而且还很有用呢!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3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草头。通过舌尖来感受春天的气氛。
草头这种植物在乡村非常常见,几场春雨过后,房前小菜园里那粗壮的草头枝干上,已经探出了绿色的小芽苞,风一拂,那小芽苞们迎风飘扬,活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少年,又宛若站在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小学生们。过几日,藏在芽苞里的小芽也终于探出了头。我每当要摘的时候,妈妈总会第一个拦住我说:“不行!要再过几日。”到草头都成熟时,那周围总会堆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分工摘,够的着的就徒手摘,够不着的,就跳起来一个一个慢慢摘。每次回家,我们手里总会提个袋子,凡是妈妈看见准会对你欣慰的笑。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各地吃草头的方法也大不相同。在我们江苏,习惯把草头揉成面团,做成饼。而在其他地区,就不一定一样了,有的会把草头与鸡蛋一起炒,有的便做成包子…
草头饼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草头做成面团,接着把面团分成几个小球,然后,在里头灌上肉馅儿,把外皮合起来,最后按一下。这样子就可以下油锅了!随着锅里一阵“噼里啪啦”,草头饼在锅里翻滚着,好像他们在油锅里欢快的沐浴呢!过了一会儿,起先嫩绿的衣服,变换新了,穿上了深绿且金黄的大衣,漂亮极了!过了五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草头饼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中国人的节日离不开美食,草头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的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4
春天如约地到来了,迈着蹒跚的步子,给山村的花草树木悄悄地通上灵气,召唤着那即将发芽的种子,得了令似的,种子们便破土而出。
艾草就是这时候的主角,春风一扫,在山岗上这儿一团,那儿一簇地冒出来,或是在石头缝里、石子路边,绿得鲜亮,绿得欲滴,若是再经过雨水的冲刷,它们好像被洗得不能再鲜亮了,格外的生机盎然。在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里、意境中,四处都点缀着它们的身影。
这些嫩绿的小精灵样貌平凡,看似常见,也易与别的植物混淆,但细细看去每片叶子的边缘都带有锯齿状的5、6个尖角。,中间透着根根细嫩的茎,在阳光下一照显得格外清晰。翻过来,背面呈淡白色,上面长满了细细的'毛。给艾叶的背面增添了一种平滑,让人摩挲起来不禁会感到心情舒适、惬意。总体说来,一片艾草叶子它就像一棵“迷你”的圣诞树呢。
我们响应着春的号令,伴着一抹和煦的春阳。在山上寻觅艾草。这时弟弟妹妹们就成了我们的“放哨者”’,在哪里发现艾草就报告给我们,当然有不识货的,紧紧握着一把野草,兴高采烈地跑来放进袋子里,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一场,笑完继续寻、继续摘,不亦乐乎,意犹未尽。
虽然他们在帮倒忙,因为回来还要把杂草一根根挑出来,但我们并没有丝毫嫌弃他们,而是教他们如何辨别艾草,渐渐的都会了,人多力量大,摘到的艾草很快撑满了袋子。
爷爷奶奶的腿脚不便,但是劲头却是最足的,从小拾到大的艾草对他们是再平常不过的植物,有经验的他们不一会儿就拾了一大袋,我们还在感慨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讨论做什么馅的艾叶粑粑了。想象着刚做好的艾香四溢的艾叶粑粑,一个个碧绿剔透,直冒热气,仿佛闻到了它的香味,砸砸嘴不禁加快了我们的摘艾工程。
将摘到的艾叶挑出杂草,反复洗净,烧水开后加入新鲜艾草,加入适量的食用碱保持其青绿的颜色,待煮软后捞出,挤干水分,放入搅拌机打成带汁的糊糊,拌入糯米粉后一起揉。再捏成一个一个的圆团,或裹上芝芝麻花生馅或包入蛋黄肉松,再团成圆状,一个个青绿软糯的艾叶粑粑就完成了,艾香夹着馅料的味儿,让人爱不释口。
浓香四溢碧绿剔透的艾叶粑粑如同一块块美丽珍贵的翡翠,比起那在山坡上的艾草,感觉是脱胎换骨地蜕变。一种如此平凡的植物,经过了加工,竟成了那么传统的让人喜爱的一道美食,它到底经历了什么?经历了手摘、烹煮、经历了“粉身碎骨”,经历了和别人合而为一,才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人生的一切都有取舍,改变或者失去并不就是坏事。失去了原有的外貌,换得的是餐桌上香喷喷的美食,就像我们的人生一直会伴有失去和磨砺,不要因为失去而否定自己,不要因为磨砺而轻言放弃,要自信的坦然地面对改变、挑战,因为在远处还有一个更好的自己正在等着你。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5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高港生态公园寻找春天。
进了公园大门,跨过一座精美的白色拱桥,我们来到了一座石头山前。石头山旁边有一个清粼粼的小池塘,池塘边垂柳摇曳,像美丽的姑娘在舞蹈。山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白得似雪花,粉得像朝霞,黄得赛金子,蓝得如碧空……小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真是美极了。
过了小山,我们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他牵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狗。那只小狗满身长长的绒毛,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能映出人的影子来,黑黑的鼻子如玛瑙一般,真是可爱极了。这只小花狗不爱骨头,爱花草。你瞧,它正低着头摇着尾巴在舔小花、小草,还有垂挂下来的柳条呢。呵呵,原来小狗也被这美丽的'春天给吸引了。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山上,春天在花丛中。哦,不,春天就在小狗的舌尖上。
评点:舌尖上的春天,好美的题目,题目美,文章写得更美!写小花处,小作者连用四个比喻“白得似雪花,粉得像朝霞,黄得赛金子,蓝得如碧空”竟不雷同,可见遣词造句的功力。不仅花美,小狗的加入更使春天变得灿烂。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春风的呼唤,春雨的滋润,深藏在地底的它们苏醒了,它们便是春笋。它们一个个好奇地探出头来,快乐地欣赏这奇妙的世界。
春天的每个周末,外公总会去老家山上挖笋。他说这个时候的笋最好吃,特别是黄泥山上的.笋,既脆嫩又鲜美。每次外公总会兴高采烈地把他挖到的“宝藏”拿出来一一介绍一番。我仔细瞧了瞧,发现笋儿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笋儿头部尖尖的,有的是脆绿的,有的又是嫩黄的。有的穿棕色的“棉祅”,有的却着黄色的“夹克”。外公说最招人喜欢的定是那黄衣的笋儿。因为它的肉是洁白如玉的,必定最鲜。
有人说春笋是春菜之王,百吃不厌,无论怎么做都好吃。红烧、油焖、煲汤、剁馅,都是美味佳肴。我最喜欢外婆做的油焖笋,每次没等外婆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入口,这仿佛就是春天的味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7
道教说春天是人初生的季节,自然讲春天是万物勃发的时节,我却认为春天是充满美食的季节。
春有清香的马兰头,有香甜软糯的青团子,可我尤其喜爱的是那“绿色矿产”-竹笋。当春雷隆隆响起时,藏在底下的小竹笋就顶开顽石,用钻头一样的小尖头钻出地面。一场春雨过后,地上拱出了竹笋,只见小竹笋的周身包裹着淡黄色的皮,皮中一根根像头发粗细的纤维缠绕在一起,这也使得小竹笋似一个个待在襁褓中小娃娃一样可爱至极。
别看小竹笋不大,其实它并不好挖。听妈妈说她小时候就挖过竹笋。要把竹笋“拔”起来,就先要“挖”。先把竹笋周边的土掘开,并时不时拿锄头摇动竹笋,当竹笋的身体开始摇晃,根基不稳时就可以拔竹笋了。可是有些竹笋的根错综复杂,无论怎么挖都无法奈何它,硬拔没准还会摔个四脚朝天。所以费半天劲拔出竹笋时,妈妈别提多高兴了。
竹笋炒咸肉,这是江南春天特有的菜色。竹笋中浸着肉的咸味,而咸肉中又有竹笋的清香。咸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完咸肉春笋,再喝口碧绿的碧螺春,好一个舒畅。
可是你要觉得春笋只有这一个做法,那可就错了。竹笋排骨汤这是奶奶的`拿手菜,更是我最爱吃的味道。淡黄色的滚刀笋块泡在飘着金黄色油脂包裹的小排骨汤里,闻起来肉香和笋香混合着沁入心脾。轻轻夹起一块鲜笋,脆笋中透着排骨的香气,咬一口嚼劲十足。再捞起一块小排骨放入口中,骨肉瞬间分离,再嚼一嚼,一股浓郁的肉香混合着笋香充满了我的口腔,再品一品,香味进入五脏六腑,令人回味无穷。吃完排骨和笋,再喝几口汤汁,汤把肉味和笋味完美的融为一体,喝完让人幸福感油然而生。这哪里是在喝汤,分明是在品味春天!
春天,一个顺暖花开的季节,春天,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打开味蕾一起享受春天的味道吧!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9
春天的诱人,不容置疑。花红柳绿,春天好看;百鸟欢唱,春天好听;花香扑鼻,春天好闻;“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好温柔。除此之外,春天还好吃呢。你可曾品尝过舌尖上的春天?
春风送暖,柳丝吐出细嫩的小叶。我就眼巴巴地望着,希望它快点长,以解解馋。柳叶渐长,直到春分前后,翠绿的柳叶舒展开来,柳穗也刚刚长成,正是好吃的时候。郊游时顺便采一些,带回家反复淘洗干净,开火煮一滚,再捞到凉水里泡一晚或一晌,去去苦味,控出水,放上适量的香油、盐、醋、蒜泥,拌匀,就可以装盘上桌了。尝一尝,清香爽口,微微带点清热败火的苦味。一家人顾不上多说,抢着下筷子。一顿饭吃一大盘子,下一顿还想吃。
清明前夕,不老不嫩的榆钱正好吃。榆钱捋下来直接放到嘴里,就香甜可口,只是怕吃多了闹肚子,还是吃熟的放心。因为春天多风,榆钱也得多洗几遍,看得洗榆钱水清了就好了。榆钱不用泡,直接控出水或装布袋用洗衣机甩出水均可。有人说蒸榆钱窝窝好吃,只是还得和面,比较麻烦。我习惯拌上适量的玉米面和白面,再加点盐,像蒸馍馍一样蒸熟。盛出来松散滋润,放点香油、蒜泥,就大功告成了。一口接一口吃下去,满口是大自然的清香,带着点粘劲。既顶菜,又顶干粮,再喝碗稀粥灌灌缝儿就好了。真是绿色健康的美味,吃撑了也不怕长胖。这种做法,我们这儿叫馏,我一直查不到那两个字怎么写,只知有的地方叫“苦累”。
能馏的不仅是榆钱,嫩国槐叶,嫩榆叶也是不错的选择。馏最香的食材,非洋槐花莫属。不但香气扑鼻,而且带着甜味。前几天就多采了一些,按蒸榆钱的工序,每天早晨蒸一碗,一连吃了几天。它本身的香甜就足够诱人,不加别的.调料也百吃不厌。
遗憾的是:槐花和柳叶、榆钱一样,每年就能吃挺短的几天。这两天,槐花就开得太过了。再过些日子,扫帚菜也长得能采来吃了,或蒸或煮都好。只是那时,春天就已结束,品尝的就是夏天的味道了。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0
春天的百花盛艳,让人应接不暇,赞美、留恋;而我却为满目的惊艳感到晕眩,甚至有种想逃离的冲动。春天里美丽的花太多,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或视觉混淆,别人或许不会,但我特别明显。还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时候饿怕了,常以杂粮、野菜果腹,一个月难见两次荤腥,做梦都想着吃肉。杂粮、野菜打造出来的机体面黄肌瘦、弱不经风,随时病恹恹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粮食不足,野菜也少,掺和着杂粮,咀嚼着咸菜,度日如年。
《映山红》对于别人兴许只是一首老歌,对于我,则是曾经内心最真实的期许和独白。每次听到“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总会情不自禁动情,回忆过去。春天到来,草木发芽,各种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咸菜,至少可以换换口味,别提多高兴。
那些年的春天里,我们就像刚从饥肠辘辘冬眠中醒来的动物,满脑子都是食物,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是多余的.,通通可以省略。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受青睐,没有什么比吃更让人兴奋。春天来了,就意味着有新的食物,就意味着能够吃上各种新鲜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养成了习惯,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极大改善,但还是爱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欲望就像忍耐、积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我不喜欢春天里的繁花,因为看花顶替不了吃饭,肚子不饱是没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叶芽、香椿芽、椿头芽、五加风芽……在云南,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脚的除了桌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吃的,更有少数民族有言‘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作为纯正的“水又族”,虽没那么夸张,但是能吃的芽还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经历了严冬的寒冷和干渴,青涩中渗透着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凉拌生吃,有的则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为润口的吃法则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时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后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里吃野菜,简直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纯正的原汁原味、浓郁的春天气息,弥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畅快在喉咙。那种自在不单单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为之张开,记忆与现实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统一在味蕾的调动下。
对于春色,我毫无痴迷,即便群芳争艳、百媚千娇,也了无兴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唇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对于春天,我承认自己是贪婪的。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1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之外,就是品尝春天的野菜了。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之后,泥土变得更加松软,渐渐地,世界有了一丝绿意。在山上,你可以看到荠菜已经开始伸出脑袋,肆无忌惮地生长着,等着人们来采。
这时,就会有人在空闲时间去山上挖荠菜。有些人实在没有时间去挖,怎么办?出门,找一个离你家最近的菜场,随便找个摊位就有。回家后,把荠菜洗干净,锅里的水烧开,把荠菜放进去。顿时,荠菜由葱绿色就变成深绿色了。然后用勺子把荠菜捞起来放进凉水过一下,再放点作料煸炒,一盘香喷喷的清炒荠菜就好了。
我还喜欢吃荠菜饺子,一般都是外婆做好了送来。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热水里煮,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外婆包的荠菜饺子皮薄馅多,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觉得满齿留香,清爽无比。
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马兰头拌豆腐是一道家常菜,洁白的豆腐,配上青翠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抗拒都难。
在春天,吃上一口唯独春天有的美食,舌尖上的感觉像是在生机勃勃的郊野里行走,令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2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江南甬城,吹暖了千家万户,吹醒了沉睡的笋芽儿!
我看见生机勃勃的风景,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而最美妙的是,用嘴巴去享受舌尖上的春天!
春天适合喝汤,汤里的食材不同,因此炖出来的味儿也非常不一样,各具特色。北方人有芝麻益肤汤,有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而我最喜欢排骨春笋汤,排骨多汁鲜嫩,春笋清脆爽口,两种食材混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味道。排骨春笋汤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将排骨放入开水中烫,这样可以保证鲜美的肉汁被锁住,Q弹有嚼劲儿;第二步将刚从土里刨出的春笋剥皮,清洗,切片;第三步将水里焯好的春笋和排骨,加入姜片,料酒,一起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这样,一个简单而滋补身体的春季养生汤就做好了。
春笋是南方人迎接春天最合适的食材,古人还写过一首赞美春笋的诗:“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现在,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这舌尖上的春天!好香啊!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3
春踏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百花怒放、百鸟齐唱。在这么一个宜人的季节,怎么会没有让人心驰神往的美食陪衬呢?
刚见到“它们”,好似看到了一群待在摇篮中的小宝宝,是那么神奇!虽然神奇,却因平常而被人忘却。它们就是蚕豆,我心中的美食。
我喜欢吃蚕豆,亲婆常买来给我做。刚出锅的蚕豆,香喷喷、热乎乎,嫩得不得了。吃完还会在唇齿间留下特有的清香,让我忍不住起了“再吃一口”的想法。在我没有什么食欲时,我就会拿蚕豆来拌粥吃,粥的清淡和蚕豆不同,蚕豆拌随着“油香”,两种香气混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我的食欲,这样我就吃得下饭了。
蚕豆绵柔的口感是我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你想,本来就香喷喷的蚕豆,要是像凤梨酥一样,有着让人念念不忘的口感,那该有多好!真巧,刚出锅的蚕豆像是春天的馈礼一般,有着着迷人的口感:将蚕豆放入口中,一口咬下,酥软的`本质立马暴露无疑,随着慢慢咀嚼,鲜香味在舌尖上荡漾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闲暇时刻,将蚕豆剥壳油炸后,就变身成了一款家常小吃。脆豆片伴着孜然粉装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平日里,我和弟弟都抢着吃!
记忆之中,是蚕豆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个春天。它朴实的外表并不影响它的香气和口感:在豆中,它不像缸豆苗条小巧;不像毛豆身材匀称;也不像红豆鲜艳夺目……正因为这样它才容易被遗忘。但我知道,蚕豆和它们不同,它不求美,只求“实”。在豆中,它的个头不愧为最大的,剥起来却不像毛豆会弄得手疼,这就是它默默无闻的证明吧!
春天到,蚕豆胖,春天一到我就央求亲婆给我炒蚕豆吃。春光下,亲婆端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蚕豆,我夹起放进嘴巴……
蚕豆独特的品质和细腻的口感让我念念不忘。吃着蚕豆,迎接着美好的春天,这不就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原野上,小草都换上了翠绿的衣服,充满了生机。
周六,我们一家人到棋盘山爬山,我们先穿过了一片茂盛的竹林,看见一个个小竹笋像小山一样,尖尖的。春笋迎着春风,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本想尝试一下挖笋的乐趣,没想到,竹林里挂满了三三两两的.牌子,上面写着“私自挖笋,罚款五百!”后来,我们只能向正在挖笋的农民伯伯买几个,尝尝鲜。
晚上回到家,我们先把笋的浅褐色的“外衣”脱掉,再给它“洗洗澡”,然后切成小段,最后它们纷纷“跳进”油锅里,变成了美味可口的油焖笋。我吧唧吧唧吃着鲜甜脆嫩的油焖笋,让我想到了一首诗:“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
春姑娘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大师,她挥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大地顿时变得五彩缤纷,花红柳绿。她又一吹集合哨,春天的蔬菜娃娃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有马兰、榆钱、荠菜、香椿,还有我最喜欢的毛笋。
吴伯伯家有一片竹林,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寻宝”。你瞧,它们有些已经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有些刚探出绿色的小脑袋,有些藏在地底下痴痴地笑。没错,它们就是“寻宝”的对象——毛笋。
春天的毛笋吸饱了雨水,长得胖胖的,剥下皮后全身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爸爸教过我,选笋的时候要选白白嫩嫩的,叶子是黄色的,因为这种笋吃起来口感最好。
毛笋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盐烤笋,有油焖笋,但我还是喜欢红烧毛笋。把毛笋的外衣剥掉洗好以后,用刀把它切成长条形,放进锅里和肉块一起煮。毛笋在锅里跳着愉悦的舞蹈,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左右抖动,好看极了!大概二十分钟以后,香气扑鼻的红烧毛笋就做好了。
毛笋是春天特有的美味,是大自然献给我们的礼物,感谢春姑娘,感谢大自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05-21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 - 体裁春天作文01-27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05-21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4-16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2-05
舌尖上的夏天作文01-26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实用4篇】07-18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11-06
舌尖上的春节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