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

时间:2024-05-21 14:18:56 春天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春天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

  春天的诱人,不容置疑。花红柳绿,春天好看;百鸟欢唱,春天好听;花香扑鼻,春天好闻;“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好温柔。除此之外,春天还好吃呢。你可曾品尝过舌尖上的春天?

  春风送暖,柳丝吐出细嫩的小叶。我就眼巴巴地望着,希望它快点长,以解解馋。柳叶渐长,直到春分前后,翠绿的柳叶舒展开来,柳穗也刚刚长成,正是好吃的时候。郊游时顺便采一些,带回家反复淘洗干净,开火煮一滚,再捞到凉水里泡一晚或一晌,去去苦味,控出水,放上适量的香油、盐、醋、蒜泥,拌匀,就可以装盘上桌了。尝一尝,清香爽口,微微带点清热败火的苦味。一家人顾不上多说,抢着下筷子。一顿饭吃一大盘子,下一顿还想吃。

  清明前夕,不老不嫩的榆钱正好吃。榆钱捋下来直接放到嘴里,就香甜可口,只是怕吃多了闹肚子,还是吃熟的放心。因为春天多风,榆钱也得多洗几遍,看得洗榆钱水清了就好了。榆钱不用泡,直接控出水或装布袋用洗衣机甩出水均可。有人说蒸榆钱窝窝好吃,只是还得和面,比较麻烦。我习惯拌上适量的玉米面和白面,再加点盐,像蒸馍馍一样蒸熟。盛出来松散滋润,放点香油、蒜泥,就大功告成了。一口接一口吃下去,满口是大自然的清香,带着点粘劲。既顶菜,又顶干粮,再喝碗稀粥灌灌缝儿就好了。真是绿色健康的美味,吃撑了也不怕长胖。这种做法,我们这儿叫馏,我一直查不到那两个字怎么写,只知有的`地方叫“苦累”。

  能馏的不仅是榆钱,嫩国槐叶,嫩榆叶也是不错的选择。馏最香的食材,非洋槐花莫属。不但香气扑鼻,而且带着甜味。前几天就多采了一些,按蒸榆钱的工序,每天早晨蒸一碗,一连吃了几天。它本身的香甜就足够诱人,不加别的调料也百吃不厌。

  遗憾的是:槐花和柳叶、榆钱一样,每年就能吃挺短的几天。这两天,槐花就开得太过了。再过些日子,扫帚菜也长得能采来吃了,或蒸或煮都好。只是那时,春天就已结束,品尝的就是夏天的味道了。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原野上,小草都换上了翠绿的衣服,充满了生机。

  周六,我们一家人到棋盘山爬山,我们先穿过了一片茂盛的竹林,看见一个个小竹笋像小山一样,尖尖的。春笋迎着春风,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本想尝试一下挖笋的乐趣,没想到,竹林里挂满了三三两两的'牌子,上面写着“私自挖笋,罚款五百!”后来,我们只能向正在挖笋的农民伯伯买几个,尝尝鲜。

  晚上回到家,我们先把笋的浅褐色的“外衣”脱掉,再给它“洗洗澡”,然后切成小段,最后它们纷纷“跳进”油锅里,变成了美味可口的油焖笋。我吧唧吧唧吃着鲜甜脆嫩的油焖笋,让我想到了一首诗:“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3

  春姑娘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大师,她挥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大地顿时变得五彩缤纷,花红柳绿。她又一吹集合哨,春天的蔬菜娃娃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有马兰、榆钱、荠菜、香椿,还有我最喜欢的毛笋。

  吴伯伯家有一片竹林,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寻宝”。你瞧,它们有些已经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有些刚探出绿色的小脑袋,有些藏在地底下痴痴地笑。没错,它们就是“寻宝”的对象——毛笋。

  春天的毛笋吸饱了雨水,长得胖胖的,剥下皮后全身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爸爸教过我,选笋的时候要选白白嫩嫩的,叶子是黄色的,因为这种笋吃起来口感最好。

  毛笋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盐烤笋,有油焖笋,但我还是喜欢红烧毛笋。把毛笋的外衣剥掉洗好以后,用刀把它切成长条形,放进锅里和肉块一起煮。毛笋在锅里跳着愉悦的舞蹈,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左右抖动,好看极了!大概二十分钟以后,香气扑鼻的红烧毛笋就做好了。

  毛笋是春天特有的美味,是大自然献给我们的礼物,感谢春姑娘,感谢大自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4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5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之外,就是品尝春天的野菜了。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之后,泥土变得更加松软,渐渐地,世界有了一丝绿意。在山上,你可以看到荠菜已经开始伸出脑袋,肆无忌惮地生长着,等着人们来采。

  这时,就会有人在空闲时间去山上挖荠菜。有些人实在没有时间去挖,怎么办?出门,找一个离你家最近的菜场,随便找个摊位就有。回家后,把荠菜洗干净,锅里的水烧开,把荠菜放进去。顿时,荠菜由葱绿色就变成深绿色了。然后用勺子把荠菜捞起来放进凉水过一下,再放点作料煸炒,一盘香喷喷的清炒荠菜就好了。

  我还喜欢吃荠菜饺子,一般都是外婆做好了送来。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热水里煮,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外婆包的荠菜饺子皮薄馅多,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觉得满齿留香,清爽无比。

  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马兰头拌豆腐是一道家常菜,洁白的'豆腐,配上青翠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抗拒都难。

  在春天,吃上一口唯独春天有的美食,舌尖上的感觉像是在生机勃勃的郊野里行走,令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草头。通过舌尖来感受春天的气氛。

  草头这种植物在乡村非常常见,几场春雨过后,房前小菜园里那粗壮的草头枝干上,已经探出了绿色的小芽苞,风一拂,那小芽苞们迎风飘扬,活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少年,又宛若站在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小学生们。过几日,藏在芽苞里的小芽也终于探出了头。我每当要摘的时候,妈妈总会第一个拦住我说:“不行!要再过几日。”到草头都成熟时,那周围总会堆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分工摘,够的着的就徒手摘,够不着的,就跳起来一个一个慢慢摘。每次回家,我们手里总会提个袋子,凡是妈妈看见准会对你欣慰的笑。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各地吃草头的`方法也大不相同。在我们江苏,习惯把草头揉成面团,做成饼。而在其他地区,就不一定一样了,有的会把草头与鸡蛋一起炒,有的便做成包子…

  草头饼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草头做成面团,接着把面团分成几个小球,然后,在里头灌上肉馅儿,把外皮合起来,最后按一下。这样子就可以下油锅了!随着锅里一阵“噼里啪啦”,草头饼在锅里翻滚着,好像他们在油锅里欢快的沐浴呢!过了一会儿,起先嫩绿的衣服,变换新了,穿上了深绿且金黄的大衣,漂亮极了!过了五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草头饼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中国人的节日离不开美食,草头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的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7

  春踏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百花怒放、百鸟齐唱。在这么一个宜人的季节,怎么会没有让人心驰神往的美食陪衬呢?

  刚见到“它们”,好似看到了一群待在摇篮中的小宝宝,是那么神奇!虽然神奇,却因平常而被人忘却。它们就是蚕豆,我心中的美食。

  我喜欢吃蚕豆,亲婆常买来给我做。刚出锅的蚕豆,香喷喷、热乎乎,嫩得不得了。吃完还会在唇齿间留下特有的清香,让我忍不住起了“再吃一口”的想法。在我没有什么食欲时,我就会拿蚕豆来拌粥吃,粥的清淡和蚕豆不同,蚕豆拌随着“油香”,两种香气混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我的食欲,这样我就吃得下饭了。

  蚕豆绵柔的口感是我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你想,本来就香喷喷的蚕豆,要是像凤梨酥一样,有着让人念念不忘的口感,那该有多好!真巧,刚出锅的蚕豆像是春天的馈礼一般,有着着迷人的`口感:将蚕豆放入口中,一口咬下,酥软的本质立马暴露无疑,随着慢慢咀嚼,鲜香味在舌尖上荡漾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闲暇时刻,将蚕豆剥壳油炸后,就变身成了一款家常小吃。脆豆片伴着孜然粉装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平日里,我和弟弟都抢着吃!

  记忆之中,是蚕豆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个春天。它朴实的外表并不影响它的香气和口感:在豆中,它不像缸豆苗条小巧;不像毛豆身材匀称;也不像红豆鲜艳夺目……正因为这样它才容易被遗忘。但我知道,蚕豆和它们不同,它不求美,只求“实”。在豆中,它的个头不愧为最大的,剥起来却不像毛豆会弄得手疼,这就是它默默无闻的证明吧!

  春天到,蚕豆胖,春天一到我就央求亲婆给我炒蚕豆吃。春光下,亲婆端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蚕豆,我夹起放进嘴巴……

  蚕豆独特的品质和细腻的口感让我念念不忘。吃着蚕豆,迎接着美好的春天,这不就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

  春天的百花盛艳,让人应接不暇,赞美、留恋;而我却为满目的惊艳感到晕眩,甚至有种想逃离的冲动。春天里美丽的花太多,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或视觉混淆,别人或许不会,但我特别明显。还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时候饿怕了,常以杂粮、野菜果腹,一个月难见两次荤腥,做梦都想着吃肉。杂粮、野菜打造出来的机体面黄肌瘦、弱不经风,随时病恹恹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粮食不足,野菜也少,掺和着杂粮,咀嚼着咸菜,度日如年。

  《映山红》对于别人兴许只是一首老歌,对于我,则是曾经内心最真实的期许和独白。每次听到“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总会情不自禁动情,回忆过去。春天到来,草木发芽,各种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咸菜,至少可以换换口味,别提多高兴。

  那些年的春天里,我们就像刚从饥肠辘辘冬眠中醒来的动物,满脑子都是食物,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是多余的,通通可以省略。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受青睐,没有什么比吃更让人兴奋。春天来了,就意味着有新的食物,就意味着能够吃上各种新鲜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养成了习惯,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极大改善,但还是爱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欲望就像忍耐、积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我不喜欢春天里的繁花,因为看花顶替不了吃饭,肚子不饱是没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叶芽、香椿芽、椿头芽、五加风芽……在云南,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脚的除了桌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吃的,更有少数民族有言‘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作为纯正的“水又族”,虽没那么夸张,但是能吃的芽还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经历了严冬的`寒冷和干渴,青涩中渗透着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凉拌生吃,有的则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为润口的吃法则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时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后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里吃野菜,简直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纯正的原汁原味、浓郁的春天气息,弥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畅快在喉咙。那种自在不单单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为之张开,记忆与现实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统一在味蕾的调动下。

  对于春色,我毫无痴迷,即便群芳争艳、百媚千娇,也了无兴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唇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对于春天,我承认自己是贪婪的。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9

  又到了吃清明粿的时候。

  清晨,外婆带我步入老家的后山,采摘清明粿的原料——鼠曲草。我拎着竹篮,与外婆漫步在山间。空气里混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各种草木散发的清香,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远处的鸟鸣此起彼伏,谱写着初春的旋律。外婆看着地上的点点翠绿,寻找着新生鼠曲草的踪迹。寻到了,便熟练地弯下腰来,蜻蜓点水般在草上一拂,手里多了一节新鲜的嫩芽,散发出独特的芳香。额角的银丝在微风中凌乱飘拂,微驼的身子轻快地蹲下、起身,干净利落。不久,我们满载而归。

  到家了,外婆将一篮鼠曲草洗净,煮熟,放在一旁。妈妈也早已拿出准备好的猪肉、笋、葱等食材,剁碎,放入锅中翻炒。一时间,屋里回响着“嗒-嗒-”的切菜声与“咕噜噜-”的烧水声,恰似春天鸟儿唱出的婉转曲子。

  过了一会儿,鼠曲草煮好了,便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捶打。将鼠曲草与煮熟的糯米放入缸中,用木槌敲打至两者融为一体。妈妈与外婆绷紧了手上的肌肉,用力地敲击着,那声音如同古时出征的.军队擂响隆隆的战鼓。天上的云影匆匆变换,不知过了多久,这个重要环节才告一段落。

  捶打后,面团与鼠曲草融为一体,颜色青翠欲滴。包入炒好的馅料再煮。打开蒸笼,那独特的香气立即四散开来,云雾缭绕。我早已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挑了一个就往嘴里塞。“啊!”我大叫。外婆和妈妈都笑了起来:“急什么?又没人和你抢,小馋猫。”我鼓起腮帮子,朝热气四溢的绿团上吹气。等到渐凉,放入口中,满满的是那草香、肉香、米香,回味无穷。这味道,停在我的舌尖上,刻在我的脑海中。这家乡的味道,终究难以忘怀。

  这独特的味道,来源于鼠曲草。鼠曲草,又称艾草,在福建的丘陵并不鲜见,看似平淡无奇,嗅来散发一股独特的清香。那叶片呈灰绿色,长满银绒毛,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如初雪飘起的景象。

  而从鼠曲草到清明粿,有一段漫长的路。这是一份清新软糯的甜美,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农民智慧的结晶,是自然与手工的完美融合,也是美味的代代传承。

  现如今,我升入初中,已很少回到家乡。可在我的脑海中,有着故乡和外婆味道的清明粿,熟悉而顽固。它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着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0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春风的呼唤,春雨的滋润,深藏在地底的它们苏醒了,它们便是春笋。它们一个个好奇地探出头来,快乐地欣赏这奇妙的世界。

  春天的每个周末,外公总会去老家山上挖笋。他说这个时候的笋最好吃,特别是黄泥山上的笋,既脆嫩又鲜美。每次外公总会兴高采烈地把他挖到的“宝藏”拿出来一一介绍一番。我仔细瞧了瞧,发现笋儿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笋儿头部尖尖的,有的是脆绿的,有的又是嫩黄的。有的穿棕色的.“棉祅”,有的却着黄色的“夹克”。外公说最招人喜欢的定是那黄衣的笋儿。因为它的肉是洁白如玉的,必定最鲜。

  有人说春笋是春菜之王,百吃不厌,无论怎么做都好吃。红烧、油焖、煲汤、剁馅,都是美味佳肴。我最喜欢外婆做的油焖笋,每次没等外婆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入口,这仿佛就是春天的味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1

  春天的花多,美食也多。比如香椿芽,基本上天气一回暖,在菜市场里就可以看到一把把的香椿芽在售卖了。把嫩嫩的香椿芽买回家,洗净后,先在开水里焯一下,这样香气才能被完全地激发出来。然后,可以将一根根完整的香椿芽裹上鸡蛋面糊,炸香椿鱼,也可以切碎炒鸡蛋、拌豆腐,哪怕只是用盐腌制一下拌白面条,都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豌豆。初春的豌豆做法很多,做汤,炒肉丁,炒火腿……这时的豌豆最嫩最新鲜,过了春天可就没有这么好吃了。

  现在网购很方便,妈妈在网上买了雷笋,比普通的春笋还鲜嫩。为什么叫作雷笋呢?那是因为在惊蛰过后,打了春雷,下了春雨,它就破土而出了。雷笋更是极具时间性的美味。卖家生怕存储条件变化,导致雷笋变老,就在快递箱子里装满了保鲜的.冰袋儿。雷笋可以炒肉丝,和肉一起红烧。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做的雷笋炖火腿,再放上木耳、肉丸,炖好长时间,汤汁都变成了乳白色,尝一口,鲜美无比。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这里离渤海湾比较近。春天一到,渤海的冰面融化,经过一个冬天的“大吃大喝”,虾蟹都肥硕起来。于是每年开海后,妈妈都会买来渤海湾特有的梭子蟹和皮皮虾。新鲜的梭子蟹和皮皮虾不用花哨的做法,只需蒸熟即可。掀开蟹盖,一股鲜香扑面而来。蟹肥嘟嘟的,连八条蟹腿和两只大钳子都圆鼓鼓的。掰开蟹身,一丝丝雪白的蟹肉露了出来,尝一口,鲜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而皮皮虾呢,剥开壳,里面全是肉,母的皮皮虾还会有一条虾籽。剥出一条完整的虾肉,蘸上点姜醋,放到嘴里,大口咀嚼,真满足啊!

  前面的食材都是菜市场和网上能见到的,而有些春天特有的美味,是你连买都难以买到的。

  你一定听说过榆钱吧?春天一到,嫩绿色的它们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活像一串串铜钱。榆钱可生吃,鲜嫩多汁,有一股清新的甜味儿;也可以熟吃,拌上玉米粉,蒸熟了,再浇上醋、蒜、香油的调和汁,在酸和微辣的同时,更突出了榆钱鲜甜的味道,而且入口即化。写到这里,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春天的野外,很多野菜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像茵陈(一种中药),蒸熟后又香又嫩。虽说它嫩,但比起榆钱还是更有韧性一些。至于它的味道,喜欢的人会觉得香,不喜欢的会说它一股子中药味儿。而我,自然是站在喜欢的那一边了!

  还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野菜——苜蓿芽,采回来,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烙馅饼,都非常美味,我常常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春天的味道,就一个字——鲜。然而,这样鲜美的味道转瞬即逝,一旦错过,就要等到明年的春暖花开喽。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2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嘴里的馋虫也醒了。为了满足我的味蕾,爸爸周末带着我去挖野菜,并用它做了几道菜,让我印象深刻。

  出发前,我和爸爸准备了不少挖菜工具,有水果刀、刮铲、“一”字起、剪刀等。到达目的地后,他就现场教我认识野菜,有着长长细叶的是野蒜,长着齿轮间隔叶子的是荠菜,贴地、叶子像箭头的是蒲公英,而绿绿叶、红红梗的则是马兰头……就见爸爸先用铲子把目标野蒜周边的泥土翻松,接着用铲子挖开野蒜,看到根时,用手轻轻拨弄根上的`泥土,白白的蒜头就出来了。我跃跃欲试,用铲子到处翻土,也不见野蒜,好不容易看准一个,一个重力铲子下去,野蒜的整体就上下分离了,还闻到一股浓重的辛味。我没灰心,重新调整了下铲子的力度,不久就有了新的收获。在一片草丛中,我们发现了一大片马兰头,爸爸说凉拌马兰头特别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野生的口感更好。我学着爸爸的模样,用指甲将马兰头较嫩的头部掐下来。

  忙活了一上午,我和爸爸带着满袋子的野菜回家了。一到家,爸爸就忍不住先带我用开水焯马兰头,然后再在马兰头里加上盐、糖和麻油,我一尝,满嘴的清新,甜中透着苦涩味。我们还用野蒜做了野蒜煎鸡蛋,夹上一块放嘴里细细品味,你能吃出野蒜的青草香。啊,真是香啊!

  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3

  很多人都喜欢春天,有人喜欢春天的和风细雨,有人喜欢春天的鸟语花香,而我作为新一代的吃货,却更喜欢春天里那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

  轰隆隆,轰隆隆……春姑娘被闹钟吵醒了,她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拎起洒水壶,轻柔地给大地花园浇水。瞧!不远处的墙角边冒出了一丛丛嫩绿的小叶片,欢快地朝春姑娘挥动手臂:“好好喝啊,谢谢春姑娘!”。小叶片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快将墙角染成了翠绿色。我挎起小竹篮,哼着小曲,轻快地来到墙角边,采了一撮小绿叶,放到鼻子下,轻轻一嗅,一股清新的菊花香气窜入我鼻腔,让我顿感精神一振:“菊花脑好香啊!”我俯下身,这边采一撮,那边采采一片,很快就装满了我的'小竹篮。

  “妈妈,妈妈!你看,我摘了好多菊花脑,晚上做菊花脑蛋汤吧!”妈妈笑眯眯地接过小竹篮,拿起毛巾轻轻地把我脸上的脏东西擦去:“小馋猫,妈妈今天给你做一桌春姑娘的美食,好不好!”“春姑娘的美食?”我挠着头,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狡邪地眨了眨眼睛:“保密,一会你就知道啦!”

  厨房里不时飘来阵阵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春姑娘的美食对我太有诱惑力啦。“开饭啦!”得到号令,我飞速窜到桌边:“哇!妈妈太棒啦。”桌上摆满了各色美食:有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的油焖春笋;有油光锃亮、鲜香肥美的香辣螺丝;滑润适口、味道鲜美的蒜香豌豆头;金黄油亮、松软香脆的香椿头煎饼;还有一道翠绿嫰黄、清香扑鼻的菊花脑蛋汤,用勺子?上一大勺,清香鲜美,口齿生津,无法用言语形容啊!

  哦!我爱春天,喜欢春天的风,轻抚面颊;喜欢春天的雨,为大地挥洒出万紫千红;喜欢春天的阳光,带来生机勃勃;更喜欢春天的美食,清香扑鼻,强身健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4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另一乐事便是品尝各种野菜!思想游弋于春天林簧竹海间,轻轻夹起一根绿意盎然的野菜品咂,就像用舌尖行走在生机勃勃的郊野。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后,土地变得松软,麦苗渐渐返青,继而葱郁。在麦地的田间地垄,荠菜早已开始探头探脑,葱绿肥嫩的叶茎,肆意摊开着,等待人们的采摘。弯腰抬手间,不一会功夫便可采满一篮。

  带回家,捡拾干净,锅里的水早烧开了,把满蓝的荠菜倒进锅内,即刻间,荠菜由葱绿转为墨绿,用漏勺捞了转了色的荠菜,随即放到清水里漂洗,整个过程叫“过汤”,大凡烧野菜都要经过这道工序。随后切碎,再配上麻油、盐、蒜等佐料,放锅内煸炒,五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荠菜便上桌了。荠菜还可以剁碎后和一些碎肉虾泥等调成馅料,制成饺子、包子等不同的小点心。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绿如翡翠,看之愉悦。轻轻咬上一口,顿觉清爽入喉,唇齿留香。荠菜,是春天里最早上桌的野菜。

  蕨菜虽是众多野菜中的“丑者”,但却是我的'最爱。深咖啡色的根茎笔直向上,头部卷曲状如小儿拳,这是蕨菜中最为鲜嫩者。蕨菜在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诗经》中的“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描绘的就是人们成群结队、谈笑风生,在南山采蕨的情景。蕨菜采回家“过汤”后可配上姜、蒜、火腿丝等佐料清炒,又可切成寸段后晒干密封保存,等夏季取出,用水发开,再配上五花肉,隔水蒸熟。此时的蕨菜呈深紫色,五花肉则剔透晶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蕨菜香,使得炎炎夏日少了几许暑气,多了几份清凉。

  苦衣菜和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苦衣菜烹制方法极简单,其嫩芽“过汤”后可直接沾甜面酱或者辣芝麻酱食用。而马兰头拌豆腐则是江南农家的家常菜,洁白无暇的嫩豆腐配上青翠欲滴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拒绝都难。近年来马兰头被农民移进大棚栽培,但从大棚出来的马兰头味道逊色了许多,清淡寡味,如同嚼干草。

  春日里,可供食用的除了山凹地头的绿色野菜,还有各色美丽的花卉。桃花和紫荆最易采得,晾干后可浸酒饮用,也可与粥同煮,制作过程简单而不失浪漫。

  各色可食用花卉中,我则偏爱紫藤,春意浓浓的日子,云淡风轻,满架的紫藤花灿烂如霞,串串披垂如璎珞,如流苏,绽放的花骨朵犹如一只只紫蝴蝶向你飞来。紫藤花有着甜雅的清香,香味既恬淡又悠久,即使做成菜肴、糕饼后,仍依稀可闻。紫藤花的吃法很多,最直截了当的是将花洗净了,加入精盐、葱末、姜末、蒜末、肉末用旺火炒片刻,立即装盘,保持着原香、原色、原味,食之清香甜美。另有一法是将紫藤花瓣洗干净,和面粉、鸡蛋一起加水搅匀,摊成薄饼,令人不忍动箸。

  而我则常常在清明踏青时采摘几串带露的紫藤花,晒干,封存,留与岁末。食用时再用清水发开洗净,把腊肉切成薄片覆盖花上,上锅蒸熟,春天的味道就这样可以整整保留一年。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江南甬城,吹暖了千家万户,吹醒了沉睡的笋芽儿!

  我看见生机勃勃的风景,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而最美妙的是,用嘴巴去享受舌尖上的春天!

  春天适合喝汤,汤里的`食材不同,因此炖出来的味儿也非常不一样,各具特色。北方人有芝麻益肤汤,有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而我最喜欢排骨春笋汤,排骨多汁鲜嫩,春笋清脆爽口,两种食材混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味道。排骨春笋汤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将排骨放入开水中烫,这样可以保证鲜美的肉汁被锁住,Q弹有嚼劲儿;第二步将刚从土里刨出的春笋剥皮,清洗,切片;第三步将水里焯好的春笋和排骨,加入姜片,料酒,一起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这样,一个简单而滋补身体的春季养生汤就做好了。

  春笋是南方人迎接春天最合适的食材,古人还写过一首赞美春笋的诗:“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现在,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这舌尖上的春天!好香啊!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05-21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 - 体裁春天作文01-27

舌尖上的夏天作文01-26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4-16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2-05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实用4篇】07-18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11-06

舌尖上的春节02-19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10篇)01-10

舌尖上的春节作文10篇12-27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春天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集合15篇]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

  春天的诱人,不容置疑。花红柳绿,春天好看;百鸟欢唱,春天好听;花香扑鼻,春天好闻;“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好温柔。除此之外,春天还好吃呢。你可曾品尝过舌尖上的春天?

  春风送暖,柳丝吐出细嫩的小叶。我就眼巴巴地望着,希望它快点长,以解解馋。柳叶渐长,直到春分前后,翠绿的柳叶舒展开来,柳穗也刚刚长成,正是好吃的时候。郊游时顺便采一些,带回家反复淘洗干净,开火煮一滚,再捞到凉水里泡一晚或一晌,去去苦味,控出水,放上适量的香油、盐、醋、蒜泥,拌匀,就可以装盘上桌了。尝一尝,清香爽口,微微带点清热败火的苦味。一家人顾不上多说,抢着下筷子。一顿饭吃一大盘子,下一顿还想吃。

  清明前夕,不老不嫩的榆钱正好吃。榆钱捋下来直接放到嘴里,就香甜可口,只是怕吃多了闹肚子,还是吃熟的放心。因为春天多风,榆钱也得多洗几遍,看得洗榆钱水清了就好了。榆钱不用泡,直接控出水或装布袋用洗衣机甩出水均可。有人说蒸榆钱窝窝好吃,只是还得和面,比较麻烦。我习惯拌上适量的玉米面和白面,再加点盐,像蒸馍馍一样蒸熟。盛出来松散滋润,放点香油、蒜泥,就大功告成了。一口接一口吃下去,满口是大自然的清香,带着点粘劲。既顶菜,又顶干粮,再喝碗稀粥灌灌缝儿就好了。真是绿色健康的美味,吃撑了也不怕长胖。这种做法,我们这儿叫馏,我一直查不到那两个字怎么写,只知有的`地方叫“苦累”。

  能馏的不仅是榆钱,嫩国槐叶,嫩榆叶也是不错的选择。馏最香的食材,非洋槐花莫属。不但香气扑鼻,而且带着甜味。前几天就多采了一些,按蒸榆钱的工序,每天早晨蒸一碗,一连吃了几天。它本身的香甜就足够诱人,不加别的调料也百吃不厌。

  遗憾的是:槐花和柳叶、榆钱一样,每年就能吃挺短的几天。这两天,槐花就开得太过了。再过些日子,扫帚菜也长得能采来吃了,或蒸或煮都好。只是那时,春天就已结束,品尝的就是夏天的味道了。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原野上,小草都换上了翠绿的衣服,充满了生机。

  周六,我们一家人到棋盘山爬山,我们先穿过了一片茂盛的竹林,看见一个个小竹笋像小山一样,尖尖的。春笋迎着春风,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本想尝试一下挖笋的乐趣,没想到,竹林里挂满了三三两两的'牌子,上面写着“私自挖笋,罚款五百!”后来,我们只能向正在挖笋的农民伯伯买几个,尝尝鲜。

  晚上回到家,我们先把笋的浅褐色的“外衣”脱掉,再给它“洗洗澡”,然后切成小段,最后它们纷纷“跳进”油锅里,变成了美味可口的油焖笋。我吧唧吧唧吃着鲜甜脆嫩的油焖笋,让我想到了一首诗:“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3

  春姑娘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大师,她挥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大地顿时变得五彩缤纷,花红柳绿。她又一吹集合哨,春天的蔬菜娃娃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有马兰、榆钱、荠菜、香椿,还有我最喜欢的毛笋。

  吴伯伯家有一片竹林,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寻宝”。你瞧,它们有些已经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有些刚探出绿色的小脑袋,有些藏在地底下痴痴地笑。没错,它们就是“寻宝”的对象——毛笋。

  春天的毛笋吸饱了雨水,长得胖胖的,剥下皮后全身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爸爸教过我,选笋的时候要选白白嫩嫩的,叶子是黄色的,因为这种笋吃起来口感最好。

  毛笋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盐烤笋,有油焖笋,但我还是喜欢红烧毛笋。把毛笋的外衣剥掉洗好以后,用刀把它切成长条形,放进锅里和肉块一起煮。毛笋在锅里跳着愉悦的舞蹈,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左右抖动,好看极了!大概二十分钟以后,香气扑鼻的红烧毛笋就做好了。

  毛笋是春天特有的美味,是大自然献给我们的礼物,感谢春姑娘,感谢大自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4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5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之外,就是品尝春天的野菜了。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之后,泥土变得更加松软,渐渐地,世界有了一丝绿意。在山上,你可以看到荠菜已经开始伸出脑袋,肆无忌惮地生长着,等着人们来采。

  这时,就会有人在空闲时间去山上挖荠菜。有些人实在没有时间去挖,怎么办?出门,找一个离你家最近的菜场,随便找个摊位就有。回家后,把荠菜洗干净,锅里的水烧开,把荠菜放进去。顿时,荠菜由葱绿色就变成深绿色了。然后用勺子把荠菜捞起来放进凉水过一下,再放点作料煸炒,一盘香喷喷的清炒荠菜就好了。

  我还喜欢吃荠菜饺子,一般都是外婆做好了送来。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热水里煮,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外婆包的荠菜饺子皮薄馅多,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觉得满齿留香,清爽无比。

  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马兰头拌豆腐是一道家常菜,洁白的'豆腐,配上青翠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抗拒都难。

  在春天,吃上一口唯独春天有的美食,舌尖上的感觉像是在生机勃勃的郊野里行走,令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草头。通过舌尖来感受春天的气氛。

  草头这种植物在乡村非常常见,几场春雨过后,房前小菜园里那粗壮的草头枝干上,已经探出了绿色的小芽苞,风一拂,那小芽苞们迎风飘扬,活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少年,又宛若站在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小学生们。过几日,藏在芽苞里的小芽也终于探出了头。我每当要摘的时候,妈妈总会第一个拦住我说:“不行!要再过几日。”到草头都成熟时,那周围总会堆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分工摘,够的着的就徒手摘,够不着的,就跳起来一个一个慢慢摘。每次回家,我们手里总会提个袋子,凡是妈妈看见准会对你欣慰的笑。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各地吃草头的`方法也大不相同。在我们江苏,习惯把草头揉成面团,做成饼。而在其他地区,就不一定一样了,有的会把草头与鸡蛋一起炒,有的便做成包子…

  草头饼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草头做成面团,接着把面团分成几个小球,然后,在里头灌上肉馅儿,把外皮合起来,最后按一下。这样子就可以下油锅了!随着锅里一阵“噼里啪啦”,草头饼在锅里翻滚着,好像他们在油锅里欢快的沐浴呢!过了一会儿,起先嫩绿的衣服,变换新了,穿上了深绿且金黄的大衣,漂亮极了!过了五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草头饼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中国人的节日离不开美食,草头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的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7

  春踏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百花怒放、百鸟齐唱。在这么一个宜人的季节,怎么会没有让人心驰神往的美食陪衬呢?

  刚见到“它们”,好似看到了一群待在摇篮中的小宝宝,是那么神奇!虽然神奇,却因平常而被人忘却。它们就是蚕豆,我心中的美食。

  我喜欢吃蚕豆,亲婆常买来给我做。刚出锅的蚕豆,香喷喷、热乎乎,嫩得不得了。吃完还会在唇齿间留下特有的清香,让我忍不住起了“再吃一口”的想法。在我没有什么食欲时,我就会拿蚕豆来拌粥吃,粥的清淡和蚕豆不同,蚕豆拌随着“油香”,两种香气混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我的食欲,这样我就吃得下饭了。

  蚕豆绵柔的口感是我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你想,本来就香喷喷的蚕豆,要是像凤梨酥一样,有着让人念念不忘的口感,那该有多好!真巧,刚出锅的蚕豆像是春天的馈礼一般,有着着迷人的`口感:将蚕豆放入口中,一口咬下,酥软的本质立马暴露无疑,随着慢慢咀嚼,鲜香味在舌尖上荡漾开来,让人欲罢不能。

  闲暇时刻,将蚕豆剥壳油炸后,就变身成了一款家常小吃。脆豆片伴着孜然粉装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平日里,我和弟弟都抢着吃!

  记忆之中,是蚕豆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个春天。它朴实的外表并不影响它的香气和口感:在豆中,它不像缸豆苗条小巧;不像毛豆身材匀称;也不像红豆鲜艳夺目……正因为这样它才容易被遗忘。但我知道,蚕豆和它们不同,它不求美,只求“实”。在豆中,它的个头不愧为最大的,剥起来却不像毛豆会弄得手疼,这就是它默默无闻的证明吧!

  春天到,蚕豆胖,春天一到我就央求亲婆给我炒蚕豆吃。春光下,亲婆端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蚕豆,我夹起放进嘴巴……

  蚕豆独特的品质和细腻的口感让我念念不忘。吃着蚕豆,迎接着美好的春天,这不就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

  春天的百花盛艳,让人应接不暇,赞美、留恋;而我却为满目的惊艳感到晕眩,甚至有种想逃离的冲动。春天里美丽的花太多,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或视觉混淆,别人或许不会,但我特别明显。还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时候饿怕了,常以杂粮、野菜果腹,一个月难见两次荤腥,做梦都想着吃肉。杂粮、野菜打造出来的机体面黄肌瘦、弱不经风,随时病恹恹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粮食不足,野菜也少,掺和着杂粮,咀嚼着咸菜,度日如年。

  《映山红》对于别人兴许只是一首老歌,对于我,则是曾经内心最真实的期许和独白。每次听到“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总会情不自禁动情,回忆过去。春天到来,草木发芽,各种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咸菜,至少可以换换口味,别提多高兴。

  那些年的春天里,我们就像刚从饥肠辘辘冬眠中醒来的动物,满脑子都是食物,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是多余的,通通可以省略。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受青睐,没有什么比吃更让人兴奋。春天来了,就意味着有新的食物,就意味着能够吃上各种新鲜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养成了习惯,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极大改善,但还是爱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欲望就像忍耐、积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我不喜欢春天里的繁花,因为看花顶替不了吃饭,肚子不饱是没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叶芽、香椿芽、椿头芽、五加风芽……在云南,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脚的除了桌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吃的,更有少数民族有言‘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作为纯正的“水又族”,虽没那么夸张,但是能吃的芽还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经历了严冬的`寒冷和干渴,青涩中渗透着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凉拌生吃,有的则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为润口的吃法则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时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后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里吃野菜,简直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纯正的原汁原味、浓郁的春天气息,弥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畅快在喉咙。那种自在不单单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为之张开,记忆与现实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统一在味蕾的调动下。

  对于春色,我毫无痴迷,即便群芳争艳、百媚千娇,也了无兴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唇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对于春天,我承认自己是贪婪的。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9

  又到了吃清明粿的时候。

  清晨,外婆带我步入老家的后山,采摘清明粿的原料——鼠曲草。我拎着竹篮,与外婆漫步在山间。空气里混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各种草木散发的清香,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远处的鸟鸣此起彼伏,谱写着初春的旋律。外婆看着地上的点点翠绿,寻找着新生鼠曲草的踪迹。寻到了,便熟练地弯下腰来,蜻蜓点水般在草上一拂,手里多了一节新鲜的嫩芽,散发出独特的芳香。额角的银丝在微风中凌乱飘拂,微驼的身子轻快地蹲下、起身,干净利落。不久,我们满载而归。

  到家了,外婆将一篮鼠曲草洗净,煮熟,放在一旁。妈妈也早已拿出准备好的猪肉、笋、葱等食材,剁碎,放入锅中翻炒。一时间,屋里回响着“嗒-嗒-”的切菜声与“咕噜噜-”的烧水声,恰似春天鸟儿唱出的婉转曲子。

  过了一会儿,鼠曲草煮好了,便到了最为关键的一步——捶打。将鼠曲草与煮熟的糯米放入缸中,用木槌敲打至两者融为一体。妈妈与外婆绷紧了手上的肌肉,用力地敲击着,那声音如同古时出征的.军队擂响隆隆的战鼓。天上的云影匆匆变换,不知过了多久,这个重要环节才告一段落。

  捶打后,面团与鼠曲草融为一体,颜色青翠欲滴。包入炒好的馅料再煮。打开蒸笼,那独特的香气立即四散开来,云雾缭绕。我早已按捺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挑了一个就往嘴里塞。“啊!”我大叫。外婆和妈妈都笑了起来:“急什么?又没人和你抢,小馋猫。”我鼓起腮帮子,朝热气四溢的绿团上吹气。等到渐凉,放入口中,满满的是那草香、肉香、米香,回味无穷。这味道,停在我的舌尖上,刻在我的脑海中。这家乡的味道,终究难以忘怀。

  这独特的味道,来源于鼠曲草。鼠曲草,又称艾草,在福建的丘陵并不鲜见,看似平淡无奇,嗅来散发一股独特的清香。那叶片呈灰绿色,长满银绒毛,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如初雪飘起的景象。

  而从鼠曲草到清明粿,有一段漫长的路。这是一份清新软糯的甜美,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农民智慧的结晶,是自然与手工的完美融合,也是美味的代代传承。

  现如今,我升入初中,已很少回到家乡。可在我的脑海中,有着故乡和外婆味道的清明粿,熟悉而顽固。它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着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0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春风的呼唤,春雨的滋润,深藏在地底的它们苏醒了,它们便是春笋。它们一个个好奇地探出头来,快乐地欣赏这奇妙的世界。

  春天的每个周末,外公总会去老家山上挖笋。他说这个时候的笋最好吃,特别是黄泥山上的笋,既脆嫩又鲜美。每次外公总会兴高采烈地把他挖到的“宝藏”拿出来一一介绍一番。我仔细瞧了瞧,发现笋儿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笋儿头部尖尖的,有的是脆绿的,有的又是嫩黄的。有的穿棕色的.“棉祅”,有的却着黄色的“夹克”。外公说最招人喜欢的定是那黄衣的笋儿。因为它的肉是洁白如玉的,必定最鲜。

  有人说春笋是春菜之王,百吃不厌,无论怎么做都好吃。红烧、油焖、煲汤、剁馅,都是美味佳肴。我最喜欢外婆做的油焖笋,每次没等外婆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入口,这仿佛就是春天的味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1

  春天的花多,美食也多。比如香椿芽,基本上天气一回暖,在菜市场里就可以看到一把把的香椿芽在售卖了。把嫩嫩的香椿芽买回家,洗净后,先在开水里焯一下,这样香气才能被完全地激发出来。然后,可以将一根根完整的香椿芽裹上鸡蛋面糊,炸香椿鱼,也可以切碎炒鸡蛋、拌豆腐,哪怕只是用盐腌制一下拌白面条,都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豌豆。初春的豌豆做法很多,做汤,炒肉丁,炒火腿……这时的豌豆最嫩最新鲜,过了春天可就没有这么好吃了。

  现在网购很方便,妈妈在网上买了雷笋,比普通的春笋还鲜嫩。为什么叫作雷笋呢?那是因为在惊蛰过后,打了春雷,下了春雨,它就破土而出了。雷笋更是极具时间性的美味。卖家生怕存储条件变化,导致雷笋变老,就在快递箱子里装满了保鲜的.冰袋儿。雷笋可以炒肉丝,和肉一起红烧。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做的雷笋炖火腿,再放上木耳、肉丸,炖好长时间,汤汁都变成了乳白色,尝一口,鲜美无比。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这里离渤海湾比较近。春天一到,渤海的冰面融化,经过一个冬天的“大吃大喝”,虾蟹都肥硕起来。于是每年开海后,妈妈都会买来渤海湾特有的梭子蟹和皮皮虾。新鲜的梭子蟹和皮皮虾不用花哨的做法,只需蒸熟即可。掀开蟹盖,一股鲜香扑面而来。蟹肥嘟嘟的,连八条蟹腿和两只大钳子都圆鼓鼓的。掰开蟹身,一丝丝雪白的蟹肉露了出来,尝一口,鲜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而皮皮虾呢,剥开壳,里面全是肉,母的皮皮虾还会有一条虾籽。剥出一条完整的虾肉,蘸上点姜醋,放到嘴里,大口咀嚼,真满足啊!

  前面的食材都是菜市场和网上能见到的,而有些春天特有的美味,是你连买都难以买到的。

  你一定听说过榆钱吧?春天一到,嫩绿色的它们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活像一串串铜钱。榆钱可生吃,鲜嫩多汁,有一股清新的甜味儿;也可以熟吃,拌上玉米粉,蒸熟了,再浇上醋、蒜、香油的调和汁,在酸和微辣的同时,更突出了榆钱鲜甜的味道,而且入口即化。写到这里,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春天的野外,很多野菜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像茵陈(一种中药),蒸熟后又香又嫩。虽说它嫩,但比起榆钱还是更有韧性一些。至于它的味道,喜欢的人会觉得香,不喜欢的会说它一股子中药味儿。而我,自然是站在喜欢的那一边了!

  还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野菜——苜蓿芽,采回来,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烙馅饼,都非常美味,我常常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春天的味道,就一个字——鲜。然而,这样鲜美的味道转瞬即逝,一旦错过,就要等到明年的春暖花开喽。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2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嘴里的馋虫也醒了。为了满足我的味蕾,爸爸周末带着我去挖野菜,并用它做了几道菜,让我印象深刻。

  出发前,我和爸爸准备了不少挖菜工具,有水果刀、刮铲、“一”字起、剪刀等。到达目的地后,他就现场教我认识野菜,有着长长细叶的是野蒜,长着齿轮间隔叶子的是荠菜,贴地、叶子像箭头的是蒲公英,而绿绿叶、红红梗的则是马兰头……就见爸爸先用铲子把目标野蒜周边的泥土翻松,接着用铲子挖开野蒜,看到根时,用手轻轻拨弄根上的`泥土,白白的蒜头就出来了。我跃跃欲试,用铲子到处翻土,也不见野蒜,好不容易看准一个,一个重力铲子下去,野蒜的整体就上下分离了,还闻到一股浓重的辛味。我没灰心,重新调整了下铲子的力度,不久就有了新的收获。在一片草丛中,我们发现了一大片马兰头,爸爸说凉拌马兰头特别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野生的口感更好。我学着爸爸的模样,用指甲将马兰头较嫩的头部掐下来。

  忙活了一上午,我和爸爸带着满袋子的野菜回家了。一到家,爸爸就忍不住先带我用开水焯马兰头,然后再在马兰头里加上盐、糖和麻油,我一尝,满嘴的清新,甜中透着苦涩味。我们还用野蒜做了野蒜煎鸡蛋,夹上一块放嘴里细细品味,你能吃出野蒜的青草香。啊,真是香啊!

  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3

  很多人都喜欢春天,有人喜欢春天的和风细雨,有人喜欢春天的鸟语花香,而我作为新一代的吃货,却更喜欢春天里那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

  轰隆隆,轰隆隆……春姑娘被闹钟吵醒了,她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拎起洒水壶,轻柔地给大地花园浇水。瞧!不远处的墙角边冒出了一丛丛嫩绿的小叶片,欢快地朝春姑娘挥动手臂:“好好喝啊,谢谢春姑娘!”。小叶片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快将墙角染成了翠绿色。我挎起小竹篮,哼着小曲,轻快地来到墙角边,采了一撮小绿叶,放到鼻子下,轻轻一嗅,一股清新的菊花香气窜入我鼻腔,让我顿感精神一振:“菊花脑好香啊!”我俯下身,这边采一撮,那边采采一片,很快就装满了我的'小竹篮。

  “妈妈,妈妈!你看,我摘了好多菊花脑,晚上做菊花脑蛋汤吧!”妈妈笑眯眯地接过小竹篮,拿起毛巾轻轻地把我脸上的脏东西擦去:“小馋猫,妈妈今天给你做一桌春姑娘的美食,好不好!”“春姑娘的美食?”我挠着头,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狡邪地眨了眨眼睛:“保密,一会你就知道啦!”

  厨房里不时飘来阵阵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春姑娘的美食对我太有诱惑力啦。“开饭啦!”得到号令,我飞速窜到桌边:“哇!妈妈太棒啦。”桌上摆满了各色美食:有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的油焖春笋;有油光锃亮、鲜香肥美的香辣螺丝;滑润适口、味道鲜美的蒜香豌豆头;金黄油亮、松软香脆的香椿头煎饼;还有一道翠绿嫰黄、清香扑鼻的菊花脑蛋汤,用勺子?上一大勺,清香鲜美,口齿生津,无法用言语形容啊!

  哦!我爱春天,喜欢春天的风,轻抚面颊;喜欢春天的雨,为大地挥洒出万紫千红;喜欢春天的阳光,带来生机勃勃;更喜欢春天的美食,清香扑鼻,强身健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4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另一乐事便是品尝各种野菜!思想游弋于春天林簧竹海间,轻轻夹起一根绿意盎然的野菜品咂,就像用舌尖行走在生机勃勃的郊野。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后,土地变得松软,麦苗渐渐返青,继而葱郁。在麦地的田间地垄,荠菜早已开始探头探脑,葱绿肥嫩的叶茎,肆意摊开着,等待人们的采摘。弯腰抬手间,不一会功夫便可采满一篮。

  带回家,捡拾干净,锅里的水早烧开了,把满蓝的荠菜倒进锅内,即刻间,荠菜由葱绿转为墨绿,用漏勺捞了转了色的荠菜,随即放到清水里漂洗,整个过程叫“过汤”,大凡烧野菜都要经过这道工序。随后切碎,再配上麻油、盐、蒜等佐料,放锅内煸炒,五分钟后,一盘香喷喷的荠菜便上桌了。荠菜还可以剁碎后和一些碎肉虾泥等调成馅料,制成饺子、包子等不同的小点心。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绿如翡翠,看之愉悦。轻轻咬上一口,顿觉清爽入喉,唇齿留香。荠菜,是春天里最早上桌的野菜。

  蕨菜虽是众多野菜中的“丑者”,但却是我的'最爱。深咖啡色的根茎笔直向上,头部卷曲状如小儿拳,这是蕨菜中最为鲜嫩者。蕨菜在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诗经》中的“陡彼南山,言采其蕨”,描绘的就是人们成群结队、谈笑风生,在南山采蕨的情景。蕨菜采回家“过汤”后可配上姜、蒜、火腿丝等佐料清炒,又可切成寸段后晒干密封保存,等夏季取出,用水发开,再配上五花肉,隔水蒸熟。此时的蕨菜呈深紫色,五花肉则剔透晶莹,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蕨菜香,使得炎炎夏日少了几许暑气,多了几份清凉。

  苦衣菜和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苦衣菜烹制方法极简单,其嫩芽“过汤”后可直接沾甜面酱或者辣芝麻酱食用。而马兰头拌豆腐则是江南农家的家常菜,洁白无暇的嫩豆腐配上青翠欲滴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拒绝都难。近年来马兰头被农民移进大棚栽培,但从大棚出来的马兰头味道逊色了许多,清淡寡味,如同嚼干草。

  春日里,可供食用的除了山凹地头的绿色野菜,还有各色美丽的花卉。桃花和紫荆最易采得,晾干后可浸酒饮用,也可与粥同煮,制作过程简单而不失浪漫。

  各色可食用花卉中,我则偏爱紫藤,春意浓浓的日子,云淡风轻,满架的紫藤花灿烂如霞,串串披垂如璎珞,如流苏,绽放的花骨朵犹如一只只紫蝴蝶向你飞来。紫藤花有着甜雅的清香,香味既恬淡又悠久,即使做成菜肴、糕饼后,仍依稀可闻。紫藤花的吃法很多,最直截了当的是将花洗净了,加入精盐、葱末、姜末、蒜末、肉末用旺火炒片刻,立即装盘,保持着原香、原色、原味,食之清香甜美。另有一法是将紫藤花瓣洗干净,和面粉、鸡蛋一起加水搅匀,摊成薄饼,令人不忍动箸。

  而我则常常在清明踏青时采摘几串带露的紫藤花,晒干,封存,留与岁末。食用时再用清水发开洗净,把腊肉切成薄片覆盖花上,上锅蒸熟,春天的味道就这样可以整整保留一年。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江南甬城,吹暖了千家万户,吹醒了沉睡的笋芽儿!

  我看见生机勃勃的风景,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而最美妙的是,用嘴巴去享受舌尖上的春天!

  春天适合喝汤,汤里的`食材不同,因此炖出来的味儿也非常不一样,各具特色。北方人有芝麻益肤汤,有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而我最喜欢排骨春笋汤,排骨多汁鲜嫩,春笋清脆爽口,两种食材混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味道。排骨春笋汤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将排骨放入开水中烫,这样可以保证鲜美的肉汁被锁住,Q弹有嚼劲儿;第二步将刚从土里刨出的春笋剥皮,清洗,切片;第三步将水里焯好的春笋和排骨,加入姜片,料酒,一起用小火炖煮半个小时,这样,一个简单而滋补身体的春季养生汤就做好了。

  春笋是南方人迎接春天最合适的食材,古人还写过一首赞美春笋的诗:“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现在,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享用这舌尖上的春天!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