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精品(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作文 篇1
师:你明白了什么?
生:看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入手。
生:有时候,不要只按固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生:思考问题,要敢于创新。
师:一个小小的题目,让你们明白了这么多。1=5,5=1,是运用了我们的什么能力?
生:观察能力。
(师板书:观察)
师:然后还要经过大脑的——
生:思考。
(师板书:思考)
师:你现在对王老师有没有疑惑?
生:你明明是语文老师,为什么要讲数学知识?
师:数学课有没有语文?有没有作文?
生:有。
师:让我们带着观察,带着思考,走进今天的课堂。
师:上课!(师生问好)
课堂指导
(师出示三个三角形)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三个三角形,分别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说得很清楚。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思考)
师:比如说颜色?
生:我看到了三个三角形,是粉红色的。
师:你怎么说,才能把你看到的三角形的颜色,数量,形状等讲清楚?
生:老师拿出了三个粉红色的三角形,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还有一个是锐角三角形。
师:把你看到的说出来,这就是表达。(板书:表达)
(收起三角形)
师:我们现在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拿一个三角形,只露出它的一个角,你猜是什么三角形。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我开始了?
(生点头)
师:(故作神秘状)我真的开始了?
(生纷纷偷笑)
师:此时此刻,你什么心情?
生:我很疑惑,不知道老师卖什么关子。
生:我很激动。
生:我很紧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猜对。
师:同学们的表情都不一样啊。你注意到了吗?
生:有的同学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学托着腮帮子。
师:观察得真仔细了。这次我真的开始了,你们可要仔细看,仔细听,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师:(拿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直角)什么三角形?
生齐:直角三角形。
师:(又拿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钝角)什么三角形?
生:钝角三角形。
师:老师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你们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同学们什么表情?
生:老师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一起喊:“直角三角形!”有的同学还很兴奋。
师:我可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能准确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生:因为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师:也就是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生:就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师:我明白了,直角是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点。钝角是钝角三角形的本质特点。那么,你似乎明白了什么呢?
生:我们看待事物,要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
生:我们看任何事物,不能盲目,要抓住关键,这样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师:拿起笔来,记下这个小游戏的过程中,你最想记下的`东西。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生动笔写)
师:你记下了什么?
生:我们看待事物,要抓住特点,才能看清楚,看得全面。
生:我记下一个词:特点。
师:看到一个角,你就真的能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吗?我再来试试,相信自己吗?
(师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
师:为什么举起的小手犹犹豫豫?
生:不敢确定。
师:和同桌商量商量。
(生议论)
师:你确定一个。
生:我猜是锐角三角形。
生:我觉得应该是直角三角形。
师:揭秘的时候到了。(慢慢拿出直角三角形)
你注意到同学们的表现了吗?
生:猜对的同学兴高采烈,猜错的同学垂头丧气。
师:这一次,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去看。只看一个角,就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假如你回去告诉别人你的收获,你想说什么?一个游戏?一堂课?一个人?一个结论?
生交流
师: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你怎么拟?
生:一个道理
生:一节有趣的作文课
生:游戏中的一节课
师:拿起笔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期待你的作文哟!
(生动笔写作,师巡视)
指名读文,师相机点评。
拓展指导
师:再给你一个机会,一个弥补的机会。(只露出一个锐角)猜猜这次会是什么图形?
(生纷纷猜测)
师:揭晓谜底的时刻到了。(师出示平行四边形及各种图形。)
(生吃惊)
师: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我们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把你的生活,你的感受记录下来,与人交流,这样,你会觉得生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学作文名师教学2:《记一件_____事》
第 一 课 时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
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
(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
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
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你读。(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
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
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
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
(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
师:颜色——
生:黄中带绿。
生:黄中透绿。
师:“透”用得好,这说明绿色是慢慢显现的,很淡。形状——
生:圆溜溜的。
生:像一个小南瓜。
师:大小呢?
生;有我的拳头那么大。
师:请你掂一掂,它大约有多重?
生:(用手掂了掂 大约有二三两。)
师:(把橘子送到一个学生鼻子前)你闻闻。
生:清香。(师又送到另一个学生面前)
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对,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征,橘子上有叶子,像什么?
生:像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
师:再想开去,它一定是——
生:它一定是刚摘下来,一定很新鲜,一定很好吃。
师(剥开橘皮,请了一名学生)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学生数了,共有12瓤。)
师:它看着像什么呢?
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让两位学生摘下两瓤)你们尝一尝,什么味道?
生1:甜滋滋的。
生2:甜中带点酸。
四、学生写段,教师评价
师:我们以“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啊。”开头写一段话。(具体讲了写的格式要求。学生练笔。)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形象。这么一想像,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师:是感觉?
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小朋友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瓤,放进嘴里,咬上一口。”写得细腻,文句通顺,好!
(第二个学生交流,老师评讲,再下课。)
第 二 课 时
一、师生表演师
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橘子,大家边看边想,通力合作,最后,把这个橘子写得形象、生动了。这一节课,你们先观看一个小品,也请大家边看边想,最后,把这个小品叙述清楚。谁愿意当小演员?(学生纷纷举手,一名男生上台。)
师:(亲切对男生)我们合作,一起演爷孙俩,高兴吗?(学生高兴地表示同意)
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品的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正在家里做作业,到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小明饿坏了。这时,爷爷来了,还捎来了一个大橘子。这个橘子又大又新鲜。小明好不开心,他剥开皮刚想吃,突然想起平时爷爷那么关心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孝心,把这个橘子留给爷爷。但是,他又怕爷爷不肯吃。怎么办呢?于是,他故意说这个橘子是酸的。爷爷听说这个橘子是酸的,便抢过橘子不让小明吃。爷爷吃了橘子以后,发现橘子并不酸,还很甜,心里很纳闷。这时,小明见爷爷真的吃了橘子,便高兴地叫道:“爷爷上当了!”
(师生共演小品,表演很成功,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二、概括要点,进行练笔
师:你们看了老师和这位同学演的小品,能不能用几句话概括说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完成以下板书:
①晚上,爷爷回来了,还捎回一个大橘子。
②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吃起来一定很甜。
③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橘子是酸的。
④爷爷抢过橘子吃了,发现橘子很甜。
⑤我高兴地说:“爷爷上当了!”
师:(请学生读好这几句话后)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如果一位小朋友真的是这么写的,并把它当作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你们说,老师会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他写的内容不够清楚、具体。
师:对,这篇作文缺少具体的内容。作文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表达清楚,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比如说,“晚上,爷爷捎回一个大橘子”,写“晚上”,不能出现“晚上”这个词,可以从天色、时间等多个角度去写。“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桔子是酸的。”想,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把橘子给爷爷吃,怎么估计到爷爷不会吃的?等等。小明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要写出来。“故意说橘子是酸的”,怎么做动作,怎么装出“故意”的样子?如何把这几个“怎么样”“为什么”写清楚,写明白,这篇作文就具体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句话进行扩写,每个人选择一句展开内容。)
三、当堂评点
(学生写完后,请了5位学生上台交流。)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如果读得好,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生1:屋外一片漆黑。
师:“屋外”改成“窗外”更好。
生1:窗外一片漆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唉!都快7点了。
师:没有用“晚上”二字,而写的全是晚上。
生1:家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师:把“家人”换成“爸爸、妈妈”。
生1: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我的肚子都快饿瘪了。还好,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他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橘子。
师:表达清楚,语句流畅。好!
生2: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圆溜溜地,像个小南瓜。
师:你展开了想像,比喻十分恰当。
生2:它金灿灿、黄澄澄的。我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重。你瞧,你瞧……
师:“你瞧,你瞧”表示惊讶,能引起读者注意。
生2:橘子上面还顶着一片绿叶呢?多像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我想,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十分可口……
师:推断严密,合乎情理,一连用了三个“一定”,构成排比句式,读起来顺口。
生3:我突然想到,爷爷平时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凡是不好吃的,他都抢着吃。这么一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师:“一”可以去掉,更简练。
生3:这么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可爷爷一定不会吃的。
师:爷爷怎么“不会吃”呢,换成“不肯吃”就准确了。
生3:可爷爷一定不肯吃的。这可怎么办呢?
师:好一个设问!
生3:我踱着步子,左思右想……
师:我这么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思考问题才“踱着步子”呢,你这么个孩子怎么会像个老人了?改一改。(教师作出歪脖子思考的样子)
生3:我歪着脖子,左思右想。突然,一拍脑门,有了!
师:语句轻快,写得好啊!
生3:我摘下一片放进嘴里,左手捂着脸,歪着脖子,叫起来:“爷爷坏,坏爷爷,这橘子真酸,不好吃!”
师:这儿写“我”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烘托了“我”尊老、爱老的主题。
生4:正做饭的爷爷连忙跑过来,抢过我手中的橘子……
师:“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里用上“抢”字却再恰当不过了,写出了爷爷对“我”的疼爱。
生4:取下一瓤就往嘴里塞,咬了几下,奇怪地问我:“孩子,这橘子不是很甜吗?”
生5:我见爷爷上当了,就捂着嘴巴笑了,爷爷正疑惑不解时,我一蹦三尺高,边鼓掌边大声叫:“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
师:“爷爷上当了”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小孩子高兴起来就是这样,写得活灵活现。
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搂着我,捏着我的小鼻子,说:“真是我的乖孙子!”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都很清楚,很具体,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四、起题目
师:这篇作文很生动,咱们一起来给它起个题目吧!可以从文章中摘录一个词语或短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生:爷爷上当了。
师:好!如果用“我”作题目呢?
生:我骗爷爷吃橘子。
师:“骗”要加引号。
生:我哄爷爷吃橘子。
生:我笑了。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
生:我让爷爷上当了。
师:都不错。语文老师平时出的多是这样的题目。(板书:记一件------事)你们再起题目。(学生说了很多,如:难忘的、高兴的、快乐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值得回忆的等。)
师:如果按地点来起题目呢?
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师:按时间呢?
生:发生在晚上的一件事。
师:按事情的大小呢?
生:记一件小事。
师:同学们,这些都能作为这篇作文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面条竟然比机器上轧出的还要细。写作文也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改作文,几遍才算好呢?我的体会是,一百遍不多。谁改得多,谁的进步就快。希望同学们多读多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小学作文 篇2
每个人都有理想,而理想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人想做航天员,有人想做科学家,有人想做公司总裁,像比尔·盖茨那样有钱……而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数学家。
做数学家,数学一定要好。据说,有人十三岁做高中数学竞赛题,满分800分他考了760分。我虽然不像他那样有才华,但我在班里也算小有名气的'吧。
“有困难、找警察”,这是一句人尽皆知的话。而在我们班上数学方面,变成了“有问题、找熊猫”了。“熊猫”是我的别号。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留作业。作业的最后一题“很难”,但我觉得很简单啊。一放学,就有很多同学来找我,“孙启航,最后一题怎么做啊?”“熊猫,给讲讲最后一题。”我一个一个耐心地讲解,他们都听明白了。
美国人最不后悔的活法是: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二是想办法从中赚钱。我认为应该是:一是做使自己快乐的事,二是想办法从中赚钱,数学使我快乐,但不能把数学和赚钱相提并论。
好啦,现在有什么理想,也是长大后要做的事,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理想而学习!
小学作文 篇3
你们知道吗?近几个月来,我的“家庭组合” 很特别,它时常是孤独的“二人世界”,而有时又是温馨的“三人世界”,但它却很有规律。每个星期重复一回。
每当“二人世界”到来时,整个“家 ”冷冷清清,只有妈妈和两条可爱的小金鱼在陪伴着我,静的有点让人发慌。但它的好处又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读书,我俩各占一间房,各读各的书,互不干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按事先定好的计划,周而复始地去执行;在与妈妈的交流中,由于没有打搅,不需要讲悄悄话,可以尽情地讲述每一个心中的小“故事”、小“疑虑”、小“秘密”,它是我渡过“二人世界”时,最愉快的时分;可在与妈妈一起吃饭时,却没有人多时吃饭的胃口和乐趣,常常面对“美味佳肴”,而“食欲不振”, 只有那可爱的小金鱼似乎能明白我的心事,起劲的摇晃着小尾巴,来提起我的食欲。
而每到周末,是我最高兴的时间,这时候,我家又有了幸福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而是一个知己,一个可以“平起平坐 ”的朋友。他们时常告诉我许多“小时候的`故事”,让我明白成长历程是多么的不容易,包含了多少父母的呵护和关怀;当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谈时事、谈读书体会、回顾旅游时的趣闻轶事、谈将来的打算;晚上的餐桌,是我们一家三口交流的地方,听听父母的交谈,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象恩格尔系数,它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用XX软件做电脑个人网页....., 想到什么谈什么,欢声笑语一直伴随着我们。
讲到现在,还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家庭组合为什么是这样的?原来迷底是:爸爸正在外地建设一个项目,只有到周末才能返回上海,为了生活,父母各自忙于他们的工作,也使得我的家有了这个“特别的家”,这就是我的故事。
小学作文 篇4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为了纪念楚国最后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传说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吞食屈原的遗体。便纷纷向河里投粽子,鱼儿有粽子吃,屈原的遗体也就能完好无损了。于是包粽子的习俗就由此而来。今天我们跟着萧山日报小记者团一起来到萧山日报报社。来向这些包粽子高手学几招。
首先老师叫我们分成几个组,然后再从组里挑出一位会包粽子的阿姨来辅导我们。我们组的阿姨去拿材料了,材料有一捆线,每人一大一小两片粽叶。还有生糯米和生肉,好啦,一切就绪,准备开始包粽子了,开始我学着阿姨的样子把两片粽叶朝一个方向。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弯曲成一个叉子。用大拇指和中指紧紧的扣牢。右手则用勺子将糯米塞到里面,中间再放上一块肉,在我们糯米铺满,然后将粽叶往上一翻,哈哈,原来这么简单啊。我暗自得起来,谁知,刚把粽叶翻过去,里面的糯米就有一大部分都掉出来了。一旁的阿姨见状说道“你这弄得太松了,米也弄的太多了,你看着应该这样包。”说着,阿姨便示范起来给我看,我一边仔细琢磨着,一边心里想着,下次再也不能让糯米“钻空子”啦!“好啦,现在可以绑线了。”我把线拿个过来,只见阿姨手中拿着线,横着绑几圈,竖着绑几圈,又在三个角上各绑了几圈,最后再打个结,好啦,一个粽子就完成了。“下面就由你自己包喽!”“嗯!”我一边点头嗯又拿起两片粽叶开始包起来。汲取上次教训,我把糯米放少一些。可是当我爸好之后,我发现天呐,跟别的粽子比起来,我的粽子简直像个弱不禁风的“小孩子”,哦,包了太瘦啦!没关系,再包一个,经过两次锻炼的我,渐渐的掌握了包粽子的窍门儿。“完工啦!”我兴奋的大叫起来,满意地看着自己刚包好的粽子,不大不小,长短正好,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也十分均匀,一旁的阿姨看到,不禁连声赞叹“嗯,包的真不错,比阿姨包的还好啦。”听着阿姨的`表扬,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之后我又不断尝试的几个。最好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将我们自己亲手做的粽子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让他们也沉浸在这端午的浓郁习俗之中,我们都爽快得答应了,想着自己今天不带学会了如何包粽子,还能给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一份温暖。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好啦,美味粽子闹端午到这里就拉响了尾声,我先去吃那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粽子啦!
小学作文 篇5
有一次,我梦见我走下小屋,哇!眼前的世界是白茫茫的大沙漠!我快速的走下那金色的沙子,不禁赞叹道:“真美啊!”可是,我要去买水喝的时候,刚走几步鞋就进沙子了。突然,一位老婆婆走过来,看着她那干巴巴的脸,便对她说:“大家应该植物造林,不破坏水资源,就不会惹出……”老婆婆补充:“就不会惹出干旱,这就是大自然的报复。”我夸老婆婆道:“哈,你真会说!”突然,老婆婆倒了下来,嘴里一直不停的唠叨着水。
我醒来了,心想:“没有水真可怕啊!”
是啊!假如世界上没有水,世界将变成沙漠,会导致死亡,让地球上的.一个个人倒在那可怕的沙漠恶魔,直到谁都死亡为止。
假如世界上没有水,世界将会变得很干燥,火热热的沙漠就像太阳烤着我们,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沙漠的天地。
假如世界上没有水,小草和树木都会枯萎。还有那清清的水池早已变成脏兮兮的水池,上面还漂着枯萎的树叶、树枝,加上人们丢的垃圾,已经是非常的脏了。
假如世界上没有水,动物会跟人一样,同样会死亡。喜鹊那清脆的歌声,会逐渐消失; 活泼的小鱼在水上跳来跳去,现在却被脏水而弄死;小狗没有了水喝,帮不了我们看家……
假如世界上没有水……这能怪谁呢?怪人类,他们不讲卫生,把垃圾丢到河里,使河水污染;他们,不珍惜世界上的每一滴水,浪费了我们的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繁荣的信使,幸福的根子。”难道你们没听说过这句名言吗?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吧!
小学作文 篇6
高正,一个又高又大的胖男孩。他有着小小的脑袋,肚子圆滚滚的,一顿午饭的饭量比老师还大。但一直以来,他的学习成绩却不怎么好。这学期,他居然成了我的同桌。
但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或许是因为他在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也或许是因为xxx明白了五年级是最关键的一年,只有努力才能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学。开学不久,我发现xxx在数学课上渐渐认真听讲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讲废话了。数学杨老师讲的一字一句,他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随着一个又一个红钩在xxx的作业本里展现,xxx也渐渐变得好学了。有一次xxx对数学中的小数不太懂,便来问我。当我一步步告诉他后,他冲我一笑,说声谢谢,便回到座位上认真订正起来了。在一次数学测验中,不知是因为一时疏忽还是不认真,总是“金榜题名”的我只得了94分。往旁边一瞧,哇!98分!xxx通过自己的努力,居然获得了98分!我感到非常震惊,一下子觉得自己该好好向他学习了。
读一本好书,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而有个好同桌,却胜读十年的书。同桌的好坏,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但跟一个争取进步的人成为同桌,确实是件幸运的事。
小学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高高的山上,附近群山环绕。有一次,我走在小路上,仔细欣赏了周围的景物。
清晨,一层薄雾笼罩在乡村里。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像一层轻纱,铺在群山的“身体”上。清晨的家乡,别有一番神秘的色彩。
天空开始变亮,太阳终于从山里慢慢爬了上来。阳光穿透薄雾,村中的景物显现出来。终于,太阳跃出了山峦,拨开着藏轻纱。阳光照在身上,感到十分温暖。
我穿着厚厚的衣服,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周围树木的黄叶差不多掉光了。一阵寒风吹来,感到一丝寒意,可阳光照在身上,又感到一阵温暖。枯黄的叶片被风吹落,离开了母亲,如蝴蝶一般翩翩起舞,有姿态的停落在地上。我心里一片寒酸:树叶离开了母亲,它不伤心吗?明天,它也许会渗入土里,为树木提取养分,这就是生命圈吧!生命有始有终,生命轮流不息,在时间里穿梭旅行……有一阵寒风吹过,一片黄叶像蜻蜓一样,落在水上,从湖中心漾开波纹,一层又一层。旁边的农田里已经空旷,只有几个麦穗,孤独的躺在田里,一片寂静。乡间的冬天,孤独的冬天,真是一碗寒酸的凉汤。
一天,经过时间的.漫漫流逝,到了傍晚。太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下山,晚霞一只设到了千里之外。云火红火红的,因红了半边天。我情不自禁地赞叹:“真美呀!”
你有仔细“品尝”过家乡的味道吗?仔细“品尝”,你会发觉家乡的美,自然的美。
小学作文 篇8
我的妈妈是个差不多40岁的中年妇女。她在我眼里什么都好,就只有一条:爱唠叨。这也是我和爸爸受不了的。
妈妈看到爸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余同志,没看到茶几上堆着七零八乱的工具,电子零件吗?再不快点收拾,我全部把它扔掉。”我爸爸赶紧关掉电视,认真地把他的`东西整齐归位。
“还有你,珊珊。你的琴练了吗?还有心思在这玩,放假前老师不是说好放假期间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的琴,你看看你,放假多少天了,哪一天做到了?”我小声嘟囔着,“我现在去练还不行吗”?
我们家就是这样,我和爸爸总是受妈妈这种唠叨的待遇,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好默默地忍受她的喋喋不休的唠叨。
有一次,我正在看电视,妈妈说:“看电视最费眼睛,你的视力现在是5。0,应该好好保护。再说你有空干些什么不好,看书,画画,打球,到下去楼下玩,非要。” 我虽然有自己的一大堆话反驳妈 妈,只是不想听她那无休止的唠叨,无奈只好将电视关掉。
我悄悄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喜欢看电视?为什么不让我们看呢?”
妈妈说:“天哪!我从不反对看电视,我也喜欢看电视。我反对的是你们看电视的习惯——天天坐在电视机前,就像老树桩等着干枯腐朽,最后入土一样。
妈妈平时还非常爱干净,只要她回家时看到家里”脏,乱,差“的现象后,就一下子变脸且把矛头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们就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还得我来收拾。“我们立即放下手中 的事,一边忙着答应,一边迅速地收拾家务。
用爸爸的话说,说来也怪,唠叨不爱听,可是听惯了不听还不行。
【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作文12-09
小学的作文【精选】08-01
小学作文07-22
小学的作文12-11
【精选】小学的作文12-16
(经典)小学的作文10-02
(精选)小学作文10-07
[经典]小学的作文10-23
【经典】小学的作文04-18
[精选]小学的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