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分数除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准备
1、根据题意,看图写出代数式。
(1)苹果有x kg,西瓜的质量比苹果重1/4。
西瓜比苹果重kg,西瓜重kg。
(2)鸡有x只,鸭的只数比鸡少1/3。鸭比鸡少X只,鸭有X只。
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1)班有多少人?
(2)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5人。航模组有多少人?
出示例2。
1、审题。
(1)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航模小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小组的人数多,多的人数相当于航模小组4等份中的1份。)
(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两个小组的人数关系。(学生可以选用条形、线段或其他图形表示人数)
2、分析、解答。
(1)出示线段图。
(2)说说数量关系。
根据已知条件“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直接得出数量关系:
航模小组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的人数
或者:航模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1/4=美术小组的人数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阅读课本,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3、改变例2。
出示:航模小组有20人,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只要改变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位置)
(2)根据图意解答。
(3)启发学生与例2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什么?
(数量关系相同,已知条件与未知问题交换后,仍然可以根据例2的数量关系列式)
教师:上面用方程解例2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统一,我们应该好好理解、掌握它。
4、再次改变例2。
出示:美术小组有24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少14,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
(2)改变方程,解方程。
5、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看图口头编实际问题。
2、根据条件列方程。
(1)小红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10元,正好比钢笔价格少3/8,钢笔的价格是多少元?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2/3,白兔有450只,黑兔有多少只?
(3)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2/3,白兔比黑兔多180只,黑兔有多少只?
3、根据所给方程口头编实际问题。(小组内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2、学习列出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在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分数除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4-02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05-24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12-17
五年级《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07-04
《分数除法三》教学反思04-11
分数除法(三)教学反思04-1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06-15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5篇04-11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01-24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