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4 13:33: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检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检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幻灯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检阅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检阅”的录像,欣赏激动人心的检阅场面,请学生谈自己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②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词语,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一同解决。)

  2、检查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3、抽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4、讨论:课文中描写的是一场怎样的检阅?说说在这场隆重的检阅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从“印象最深的”出发,聚焦博莱克的神态、动作,聚焦人们对博莱克及儿童队员们的评价,导向教学重点。)

  三、品读重点,感悟真谛

  1、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

  ①“这个小伙子真棒”在哪儿?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博莱克当时的动作表情。)

  ②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内容。

  (指导学生读出博莱克的“棒”。)

  ③如果你就是博莱克,拄拐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你会想什么?

  (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在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博莱克坚定自信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地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

  2、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

  ①从哪些地方又可以看出这些小伙子真棒?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切入,抓住“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没的局面”“太棒了”“情不自禁”等词句,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由担心拄拐的博莱克影响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到“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的心理变化过程。)

  ②感情朗读第3~9自然段,深刻体悟儿童队员的心理变化过程。

  ③各抒己见:想象当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把这个决定告诉博莱克时,会是怎样一个情景?此时此刻博莱克会想什么?(体会博莱克的心理)

  ④再次思考、交流:观众为什么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在移情想象中,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感染、震撼着每一位同学。)

  3、进一步感受儿童队员们的爱心给予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教师引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当博莱克拄着拐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时,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稳!读──

  ②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要走整齐!读──

  ③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真诚的爱,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读──

  (这样层层引读,是在更高的认识纬度和情感高度上展开的,博莱克的形象也因此丰富了许多,生动了许多,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实现了真正的视界融合。)

  四、感情朗读,升华内涵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这不仅是检阅整齐的队伍,更是检阅美好的心灵!

  五、畅所欲言,读写结合

  ①领略了这场特殊的检阅后,你想对博莱克或儿童队员说什么?试着用上:自尊自强自信尊重关爱自豪?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条理地写下来。

  六、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阅读本册选读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和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的文章《信任》。

检阅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2、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检阅》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检阅

  还记得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举行的检阅仪式吗?指名答。

  播放课件: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教师讲解:屏幕上出现的是当时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一队正走向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瞧,走在第一排那个拄着拐的儿童队员他是谁?(博莱克)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感悟第12自然段,第一次体会“真棒”。

  看,博莱克走得怎么样?看图指名回答。

  请打开书,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

  齐读第12自然段。教师引导质疑:你们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词了吗?(保持一致)保持一致在这里指什么一致?博莱克是个正常的孩子吗?那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阅读方法:边读书边思考,这是个好习惯。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吗?

  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能想象到,博莱克平时是怎样训练的吗?学生自由说。

  可相机点拨:博莱克练得这么好仅仅靠的'是他个人的力量吗?

  好,现在老师提高要求,课件出示:请用这样的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

  当他摔倒时,队员们,博莱克。

  当他步伐与大家不一致时,队员们,博莱克。

  刚才我们通过想象,回顾了博莱克与队员们刻苦训练的一个个片段。这时,你是否有新的认识?博莱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队员们呢?让学生自己理解板书。

  博莱克自身坚强,集体的力量更是感染了他。让我们带着对博莱克和队员们的赞美之情再来读读第12自然段。

  这一幕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他们纷纷赞叹道:引导读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2、感悟6——9自然段,第二次体会“真棒”。

  师引导思考:

  请注意,这句话我们再读一遍:这里我们又要用上刚才老师说的边读书边思考的好方法了。想一想,多么盛大的节日呀,参加检阅的队伍只有一支吗?走得整齐的只有儿童队员吗?那观众们为什么把长时间的掌声送给博莱克呢?指名自由说。

  师生对话:多么盛大隆重的场面,检阅台上站着……和……,还有……,要是走不齐,那多……,丢得仅仅是一个人的面子吗?还丢……甚至是……。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队员们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这一般人能做到吗?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这些小伙子们一些掌声啊?

  决定是了不起的,掌声也是激动人心的,可决定的过程是那么痛快、顺利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书、思考。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分析第6自然段。

  你们自己读读这一段体会体会。队员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出示课件引导:劝他不去,他可能会……把他放在队尾,他可能会……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他可能会……可是跟他怎么说呢,他可能会……谁去跟他说呢,他可能会……

  看来队员们在什么之间为难?

  师总结:一方面想让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另一方面又不想伤害博莱克。真为难。再看看这段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一连5个问号,感到很为难)

  渗透写作方法:文章的作者很高明呀,一连串的问号都能传达出这么多的信息。一个问号就是一个难题、一处疑虑,一个心结呀!更何况五个问号啊?真是左右为难。能把这种为难读出来吗?(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得轻、慢、低沉。

  最终是谁拿定主意,打破沉默?(队长)好让我们看看队长是怎么说的?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吧。指名读。

  队员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大家鼓掌表示什么?(一致通过)

  队长的话如晴空霹雳打破了沉默,又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队员们的心锁。同学们,你们同意队长的想法吗?为什么?

  师总结:博莱克虽然腿不方便,但他也是儿童队员,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我们要尊重他,给他平等的机会。

  相机板书:尊重平等

  让我们一起朗读7、8、9自然段,感受这些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吧!师:博莱克也明白队员们对他的良苦用心,所以检阅时表现出色,同队员们保持一致。让我们再看一看博莱克在队伍中的风采吧!(出示课件,放音乐)师引导:检阅开始了,博莱克的心情是……,同时对队员们心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第12自然段)。生齐读。

  师:(激昂)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人们怎能不称赞他们出示课件:(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

  此时此刻,你想对博莱克说什么?对队员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对于残疾人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物质上的资助,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平等、尊重是对残疾人真正的帮助。

  师说张海迪的例子。请大家联系生活想一想,有没有尊重残疾人给他们平等机会的例子?(如残疾人奥运会)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完成课后小练笔: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

检阅教学设计4

  一、导入交流

  1、揭题,今天,学习14课《检阅》,板书课题。

  交流对“检阅”的理解:刚才,我们观看了《中国世纪大阅兵》录像片段,你对“检阅”有了什么了解?指名交流后,师概括:国家领导人或贵宾亲临现场,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式。

  2、对比图片交流

  师:接受检阅的队伍,通常动作整齐划一,表情庄重严肃。在波兰首都华沙,这支接受检阅的儿童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指名说:引导:

  (1)第一排有位拄拐的孩子。他为什么拄拐?他左腿截肢。随即学习“拄拐”、“截肢”两个词语。书空“截”的笔顺。最后写“戈字旁”。

  (2)你为什么觉得他特殊?

  (3)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出示词语“博莱克”,“博”的偏旁?(十字旁)

  (4)在国庆检阅仪式上,看到这样一支儿童队,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让我们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1、学生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让你感受深刻的片段,再次朗读。

  (2)找到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言,划出来。

  巡视学生的朗读自学,了解学生感受深刻的片段有哪些。

  2、检查朗读:

  (1)谁来朗读感受深刻的片段?

  指名读,关注读音,强调纠正以下读音:拄(第三声)拐、贵宾(前鼻音)、队伍(轻声)。

  (2)重点词语认读,出示:俱乐部、鸦雀无声、羡慕、沉默、主席台、情不自禁、队伍、隆重。

  3、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句有哪些?

  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1)指名读。

  (2)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如:“这个小伙子”指博莱克;“这些小伙子”指所有的儿童队员。

  (3)对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提炼:为什么说博莱克真棒?为什么说儿童队真棒?

  三、再读课文,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

  1、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小伙子博莱克棒在哪里?用横线划下来,体会体会。

  2、交流后。初步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第12小节。自由朗读,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预设:

  (1)从“第一排”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在检阅队伍中,站第一排的队员,一般需要符合怎样的条件?

  b、站在第一排,对博莱克意味着什么?

  c、博莱克怎么还愿意站在第一排?

  小结:博莱克虽然残疾,却不没有像《掌声》中的英子那样怕别人发现她走路的姿势,自信站在了第一排。板书:自信

  朗读,读出自信。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博莱克的自信?

  (a、“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真的忘记了吗?那是什么意思?预设:走得很熟练;不是忘记了拄拐这个事实,而是忘记了残疾的自卑。)

  再朗读。

  (2)从“紧跟”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博莱克为什么要紧跟?

  小结:“紧”字中感受到了博莱克的努力,就算拄着拐杖要跟上队长,保持队伍的整齐。

  你从“紧跟”感受到这个小伙子怎样?(自强不息、热爱集体等)板书:自强不息

  朗读。

  (3)从“保持一致”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和全队保持一致,需要做到什么?(步伐、姿态、神情等)

  b、为了做到步伐一致,博莱克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检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检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检阅教学设计12-04

《检阅》说课稿03-02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6-19

夹竹桃教学设计04-10

身体的教学设计04-10

排列教学设计04-07

《2》教学设计04-23

《麋鹿》教学设计04-21

质量教学设计04-27

检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检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幻灯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检阅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课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检阅”的录像,欣赏激动人心的检阅场面,请学生谈自己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②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词语,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一同解决。)

  2、检查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3、抽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4、讨论:课文中描写的是一场怎样的检阅?说说在这场隆重的检阅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从“印象最深的”出发,聚焦博莱克的神态、动作,聚焦人们对博莱克及儿童队员们的评价,导向教学重点。)

  三、品读重点,感悟真谛

  1、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

  ①“这个小伙子真棒”在哪儿?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博莱克当时的动作表情。)

  ②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内容。

  (指导学生读出博莱克的“棒”。)

  ③如果你就是博莱克,拄拐走在检阅队伍的第一排,你会想什么?

  (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在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博莱克坚定自信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地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

  2、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

  ①从哪些地方又可以看出这些小伙子真棒?仔细阅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原因。

  (从“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切入,抓住“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没的局面”“太棒了”“情不自禁”等词句,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由担心拄拐的博莱克影响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到“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的心理变化过程。)

  ②感情朗读第3~9自然段,深刻体悟儿童队员的心理变化过程。

  ③各抒己见:想象当队长和队员们冲进教室把这个决定告诉博莱克时,会是怎样一个情景?此时此刻博莱克会想什么?(体会博莱克的心理)

  ④再次思考、交流:观众为什么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在移情想象中,儿童队员们美好的心灵感染、震撼着每一位同学。)

  3、进一步感受儿童队员们的爱心给予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

  教师引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当博莱克拄着拐走在队伍的第一排时,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稳!读──

  ②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的鼓励,我一定要走整齐!读──

  ③他想:这是队员们对我真诚的爱,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读──

  (这样层层引读,是在更高的认识纬度和情感高度上展开的,博莱克的形象也因此丰富了许多,生动了许多,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实现了真正的视界融合。)

  四、感情朗读,升华内涵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这不仅是检阅整齐的队伍,更是检阅美好的心灵!

  五、畅所欲言,读写结合

  ①领略了这场特殊的检阅后,你想对博莱克或儿童队员说什么?试着用上:自尊自强自信尊重关爱自豪?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条理地写下来。

  六、拓展阅读,培养能力

  阅读本册选读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和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的文章《信任》。

检阅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2、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检阅》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检阅

  还记得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举行的检阅仪式吗?指名答。

  播放课件: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教师讲解:屏幕上出现的是当时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一队正走向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瞧,走在第一排那个拄着拐的儿童队员他是谁?(博莱克)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感悟第12自然段,第一次体会“真棒”。

  看,博莱克走得怎么样?看图指名回答。

  请打开书,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

  齐读第12自然段。教师引导质疑:你们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词了吗?(保持一致)保持一致在这里指什么一致?博莱克是个正常的孩子吗?那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阅读方法:边读书边思考,这是个好习惯。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吗?

  有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能想象到,博莱克平时是怎样训练的吗?学生自由说。

  可相机点拨:博莱克练得这么好仅仅靠的'是他个人的力量吗?

  好,现在老师提高要求,课件出示:请用这样的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

  当他摔倒时,队员们,博莱克。

  当他步伐与大家不一致时,队员们,博莱克。

  刚才我们通过想象,回顾了博莱克与队员们刻苦训练的一个个片段。这时,你是否有新的认识?博莱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队员们呢?让学生自己理解板书。

  博莱克自身坚强,集体的力量更是感染了他。让我们带着对博莱克和队员们的赞美之情再来读读第12自然段。

  这一幕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他们纷纷赞叹道:引导读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2、感悟6——9自然段,第二次体会“真棒”。

  师引导思考:

  请注意,这句话我们再读一遍:这里我们又要用上刚才老师说的边读书边思考的好方法了。想一想,多么盛大的节日呀,参加检阅的队伍只有一支吗?走得整齐的只有儿童队员吗?那观众们为什么把长时间的掌声送给博莱克呢?指名自由说。

  师生对话:多么盛大隆重的场面,检阅台上站着……和……,还有……,要是走不齐,那多……,丢得仅仅是一个人的面子吗?还丢……甚至是……。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儿童队员们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这一般人能做到吗?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这些小伙子们一些掌声啊?

  决定是了不起的,掌声也是激动人心的,可决定的过程是那么痛快、顺利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书、思考。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分析第6自然段。

  你们自己读读这一段体会体会。队员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

  出示课件引导:劝他不去,他可能会……把他放在队尾,他可能会……把他藏在队伍中间,他可能会……可是跟他怎么说呢,他可能会……谁去跟他说呢,他可能会……

  看来队员们在什么之间为难?

  师总结:一方面想让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另一方面又不想伤害博莱克。真为难。再看看这段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一连5个问号,感到很为难)

  渗透写作方法:文章的作者很高明呀,一连串的问号都能传达出这么多的信息。一个问号就是一个难题、一处疑虑,一个心结呀!更何况五个问号啊?真是左右为难。能把这种为难读出来吗?(指名读)指导朗读,读得轻、慢、低沉。

  最终是谁拿定主意,打破沉默?(队长)好让我们看看队长是怎么说的?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吧。指名读。

  队员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大家鼓掌表示什么?(一致通过)

  队长的话如晴空霹雳打破了沉默,又如一把钥匙打开了队员们的心锁。同学们,你们同意队长的想法吗?为什么?

  师总结:博莱克虽然腿不方便,但他也是儿童队员,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门外呢?我们要尊重他,给他平等的机会。

  相机板书:尊重平等

  让我们一起朗读7、8、9自然段,感受这些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吧!师:博莱克也明白队员们对他的良苦用心,所以检阅时表现出色,同队员们保持一致。让我们再看一看博莱克在队伍中的风采吧!(出示课件,放音乐)师引导:检阅开始了,博莱克的心情是……,同时对队员们心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第12自然段)。生齐读。

  师:(激昂)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人们怎能不称赞他们出示课件:(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

  此时此刻,你想对博莱克说什么?对队员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对于残疾人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物质上的资助,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平等、尊重是对残疾人真正的帮助。

  师说张海迪的例子。请大家联系生活想一想,有没有尊重残疾人给他们平等机会的例子?(如残疾人奥运会)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完成课后小练笔: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

检阅教学设计4

  一、导入交流

  1、揭题,今天,学习14课《检阅》,板书课题。

  交流对“检阅”的理解:刚才,我们观看了《中国世纪大阅兵》录像片段,你对“检阅”有了什么了解?指名交流后,师概括:国家领导人或贵宾亲临现场,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式。

  2、对比图片交流

  师:接受检阅的队伍,通常动作整齐划一,表情庄重严肃。在波兰首都华沙,这支接受检阅的儿童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指名说:引导:

  (1)第一排有位拄拐的孩子。他为什么拄拐?他左腿截肢。随即学习“拄拐”、“截肢”两个词语。书空“截”的笔顺。最后写“戈字旁”。

  (2)你为什么觉得他特殊?

  (3)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出示词语“博莱克”,“博”的偏旁?(十字旁)

  (4)在国庆检阅仪式上,看到这样一支儿童队,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让我们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1、学生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让你感受深刻的片段,再次朗读。

  (2)找到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言,划出来。

  巡视学生的朗读自学,了解学生感受深刻的片段有哪些。

  2、检查朗读:

  (1)谁来朗读感受深刻的片段?

  指名读,关注读音,强调纠正以下读音:拄(第三声)拐、贵宾(前鼻音)、队伍(轻声)。

  (2)重点词语认读,出示:俱乐部、鸦雀无声、羡慕、沉默、主席台、情不自禁、队伍、隆重。

  3、观众评价博莱克和儿童队的.语句有哪些?

  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1)指名读。

  (2)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如:“这个小伙子”指博莱克;“这些小伙子”指所有的儿童队员。

  (3)对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提炼:为什么说博莱克真棒?为什么说儿童队真棒?

  三、再读课文,感悟“这个小伙子真棒!”

  1、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小伙子博莱克棒在哪里?用横线划下来,体会体会。

  2、交流后。初步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第12小节。自由朗读,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预设:

  (1)从“第一排”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在检阅队伍中,站第一排的队员,一般需要符合怎样的条件?

  b、站在第一排,对博莱克意味着什么?

  c、博莱克怎么还愿意站在第一排?

  小结:博莱克虽然残疾,却不没有像《掌声》中的英子那样怕别人发现她走路的姿势,自信站在了第一排。板书:自信

  朗读,读出自信。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博莱克的自信?

  (a、“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真的忘记了吗?那是什么意思?预设:走得很熟练;不是忘记了拄拐这个事实,而是忘记了残疾的自卑。)

  再朗读。

  (2)从“紧跟”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博莱克为什么要紧跟?

  小结:“紧”字中感受到了博莱克的努力,就算拄着拐杖要跟上队长,保持队伍的整齐。

  你从“紧跟”感受到这个小伙子怎样?(自强不息、热爱集体等)板书:自强不息

  朗读。

  (3)从“保持一致”感到博莱克很棒。为什么?

  引导语言:

  a、和全队保持一致,需要做到什么?(步伐、姿态、神情等)

  b、为了做到步伐一致,博莱克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