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校电教设备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电脑等。班里所有学生的家中都有微机,90%的学生在家都能上网。学生已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提问题、探究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合适。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从发明家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都发明了哪些事物?(学生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发明家的各项发明。)
2.过渡: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己知道的发明家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读文后质疑。(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3.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机械
捍卫
缝纫等词。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带着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理解课文。
18世纪以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家彼得保尔?毛瑟发明了一种枪,人们称之为毛瑟枪,它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枪械,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可是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呢?
重点突破:从文章的重点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种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
1.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1)画句子,读句子,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3)指名读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作用和好处。(学生自己总结)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学生练习运用分号)
(4)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3.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4.教师小结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进行解说,介绍自己的做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发明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导致他与众不同的成功发明是哪些因素?(学生自己总结:认真观察、钻研、不怕挫折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总结全文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五、作业
拓展阅读:自由朗读《看的学问》。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教案。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整理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文的重点问题,带着这一感兴趣的问题品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理解内容。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课堂导入巧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惊弓之鸟》,谁能告诉大家“惊弓之鸟”写了件什么事?(生答略。)大雁的母亲悲哀欲绝,坚决要为小朋友报仇,因此将更羸告上了法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森林报》记者小雁发来的消息。
(课件:出示《森林报》)
本报讯大雁之死,使大雁母亲悲哀欲绝,它认为是可恨的更羸害死了自身的小朋友。据悉,死者的母亲已上诉,状告更羸,而更羸直喊冤枉,说造成大雁死亡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因此,双方将分别请辩护律师为自身辩护。至于结果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森林报》记者小雁
师:大雁的母亲和更羸要分别请辩护律师为自身辩护。(稍停顿)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律师?
生:想!(欢呼雀跃)
师:好,现在就让大家做一回小律师。愿意为大雁辩护的小律师坐到——
(师出示“原告”、“被告”牌子。)
生(兴奋地):原告席。
师:愿意为更羸辩护的小律师坐到——
生(齐):被告席。
师:(戴上法官帽,庄严地)各位小律师请注意,请你们速读课文,将有利于自身的证词圈出来、划出来,然后可以相互议一议,几分钟后将正式开庭!
研讨:
《语文课程规范》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胜利的机会。让学生当一回小律师,这种特殊的角色设置一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读书也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积极性自然比为读书而读书高。另外,正如周一贯老师所说,“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身的感悟动身表达各自不同的见解,经常会造成意见分岐,而这种分岐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小律师的各执一词,正是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有力契机。
二、文本利用实
被告律师:大雁已经受过箭伤,它的伤口还没有愈合……
师:你怎么知道大雁已经受过箭伤?法律是讲求证据的,你的证据在哪呢?(生手足无措)
师:证据在课文中。
被告律师:(读第九自然段。)
师:从这一自然段,能看出大雁受过箭伤。可是本法官觉得你的推理力度不够,你看看这样说会不会更好。(打开课件)
原告(或被告)律师请注意:我的证据在课文的第____自然段,它是这样写的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
你试着用这种方式说一下。
师:在后面的辩护中,各位小律师最好也用这种方式。
研讨:
“按要求争辩”,这个切入点琢磨得好,既使学生重视了文本的学习,又使学生将杂乱、模糊的思维引向了清晰、有序的轨道,教给了争辩方法,提高了思辩水平,很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的整合。
三:学生参与活
原告律师:被告律师请注意,课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这说明大雁受过箭伤,并且孤单失群。假如不是更羸拉弓射它,大雁完全可以回家养伤,就不至于死了,所以我认为更羸是有罪的。
师:原告小律师,你从哪里看出大雁受过箭伤,并且孤单失群呢?
原告律师:课文中说大雁慢慢地飞来,说明它已受过箭伤。
师:那孤单失群呢?
原告律师(稍停、思索状):课文中说是“一只大雁”。大家都知道大雁总是成群结队的,要么排成“人”字,要么排成“一”字。
师:这说明了更羸是怎样的一个人?
原告律师:很善于观察,很聪明。
师:对,善于观察,又善于动脑的人。更羸观察得那么细致,可我从你刚才的朗读中并没有听出大雁在空中慢慢地飞,也听不出它孤单失群,叫声凄惨,你能再读一遍吗?
原告律师:(有感情地读)
师:很好,请坐。哪位小律师还想读一下?
(很多同学举手,跃跃欲试)
师:既然这么多小律师想试一下,我建议想读的小律师站起来,大家一起读。
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从刚才各位小律师有感情地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孤单地在空中飞翔,它的叫声是那么凄惨。被告小律师,你们是不是也被感动了?
被告律师:法官大人,我提出抗议。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法制社会,虽然大雁很可怜,但罪不在更羸,因为更羸并没有用箭——终究法不容情。
(笑声、掌声)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法不容情。
(这时,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小律师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各抒己见。)
研讨: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大,他们越学得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法不容情”之类的词语也能随口说出,也就缺乏为奇了。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和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和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发明性地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法庭)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沛地激发出来,整个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课堂精彩哪里来?“课堂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特级教师韩春梅语)”;学生精彩哪里来?从本课例不难看出,教师巧妙的公开课教案、对学生的充沛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出彩”的重要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以形传神”的描写方法。
2、感悟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培养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导语
讲课之前,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巨人”?
(①身材高大异乎常人的人②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而往往有神力的人物③比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物。)
音乐家贝多芬身材矮小粗壮。“病魔夺走了他短暂的生命。他为什么能称之为“巨人”?(音乐上的杰出贡献)
仅仅因为如此吗?学完这篇课文,相信你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初识名人
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我也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小题目,谁来回答。
同学们对贝多芬有了这么多的了解,想不想感受一下他的《命运交响曲》?听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为了创作,他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感受音符的律动。靠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为人类酿制出玉液琼浆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谁先来读一下生字?齐读。结合课文说一下词意。
2、课文从客人来访谈起,请你概括其中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
四、解读名人
1、作家何为写人物传记非常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他从哪些方面描写贝多芬?(肖像、语言、神态)
2、我们先来剖析肖像描写部分,谁来读?
3、请你按照“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的贝多芬。”这一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读外貌描写部分,交流。
① 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
② 比较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片断,比较写法的异同。
(相同:观察角度相同,着眼点相同
不同:课文抓住典型特征,语言简练,着力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选文描写全面细致,突出了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与下文写贝多芬不朽的贡献、伟大的人格相对比。)两段描写各有千秋,都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都能以形传神课文尤其如此。
③ 写法:以形传神
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4、内心(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揣摩贝多芬的语言,说说你的理解。我从《贝多芬传》里摘录了几句话,希望能给你一点提示。
⑴ 一株树:苦闷、绝望热爱自然
⑵ 火山:坚强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
⑶ 心里的音乐:用生命创作
⑷ “永恒”:超越自我音乐相伴(用苦痛换来欢乐)
5、概括贝多芬给你的总体印象:独立坚强,严肃善良、热爱自然、酷爱音乐、不屈服于厄运。课后阅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你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五、感悟名人
1、作者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
信念、巨人、贝多芬
2、拓展延伸:
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们,然而,以顽强的意志搏击神圣风浪险滩的又何止贝多芬一人?
请你说出直面人生苦难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他们,都是信念的巨人)
3、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为世界音乐史谱写了辉煌的乐章,战胜痛苦的欢乐征服了所有的听众,下面请你聆听贝多芬音乐演奏会片断,同时打开课本第二页的彩图,凝视他的双眼,联系自身实际,边听边写下你的感受,语言力求精炼。
交流
4、结语: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凄风苦雨、激流险滩,但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坚信人生的航船定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这首诗歌具有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采取角色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体验优美、充满韵味的语感。
3、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令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片、录音带和 VCD 碟片。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低声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学生凝神静听,乐曲像小溪般流入学生的心田。)
在音乐的节奏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学习主题。
二、感知内容
配乐朗读:播放陈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读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也许会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
教师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昏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学生闭目想像,感悟其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活而不乱),并要求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创意作简笔画,加深思考。(学生的简笔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工笔,有的写意。)
配乐朗读,调动情绪;描绘情景,引导想像;交流发言,表达情感;作简笔画,加深印象。
三、研读与赏析
请一位学生模拟费翔的声音小声地唱《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充满感情。)
播放凯丽金的钢琴曲《回家》,烘托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请一位女同学将自己搜集的有关小令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并举例说明。(女学生们争先恐后)同时,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请一位男同学介绍《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学补充说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学生深入意境,进入角色。)
学生配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朗读。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独而思乡。)
营造氛围,烘托情感,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轻音乐《江南好》和《采花》,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进行扩展性学习。
1、介绍20世纪初以庞德为先导的英美意象派诗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情况。(学生静静地听。)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3、比较意象与意境的异同。(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正面激励。)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5、提问:游子为什么思乡思亲呢,哪一首诗可以作证?(分组讨论《游子吟》。组织学生朗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扩展学习,开发教学资源。
五、课后延伸
1、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并低声播放《窗外》曲子。
2、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3、组织学生齐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结束新课。
搜集诗歌,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改写诗歌为散文,进行创新作文练习。
【课后反思】
这堂课我注重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这一节课还渗透了音乐和美术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 与 ; ② 与 ; ③ 与 .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 ; (2) ; (3) .
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 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