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1
说实话,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我自己在读的时候都有不少困惑,所以我有点担心孩子们对这43个小故事能理解得了多少,能理解到多深。我想,这些看似无逻辑无道理的语言背后想表达的哲学思想,可能会有很多孩子是无法一眼看出来的,一定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模糊地了解一点。可实际的情况呢,大多数故事都有孩子提到,说自己怎样理解的,有的说法我都没有想到,比如,谈到《星星》这个故事时,有个孩子就说,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女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而男人却容易看到缺点,要是我们看待事物时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好了。有的孩子在讲《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时说,不要只看外表,他的内心也许在掩藏着什么。有一个孩子叫张家硕,平时算是语文能力较弱的,作文的语句通顺难以做到,但他在说读《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的感悟时的观点却令我吃惊:广告都是假的!其实,这种惊喜不是第一次,上次他在对《最难的单词》作批注时是这样写的:谢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点!是的,整本书阅读包括图画书阅读就总是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
第三个环节,我让他们说说那些自己说不上道理,但又觉得很有哲理的故事,找出其中的貌似有哲理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交流一下其中的哲理,琢磨一下其中的味道。
第四个环节,谈谈这本书中的插图,了解插画家贝尔纳。
第五个环节,结合本书作者舒比格的经历,引导孩子们从总体上了解这本书的特点:天马行空,没有逻辑,像是做梦,很简单,很无厘头,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只有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舒比格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第六个环节,以“你建议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推荐这本书”为话题进行交流。
我的这节课也就在这里结束了。实际上我的设计中还有读一读自己给这本书写的书评这个环节,这段话是孩子们已经在阅读学习单中写好了的,只需要在课堂交流就可以了,可是,因为本书的故事太多了,共有43个,前面交流对故事的理解这一环节比预计多花了时间,所以交流书评这个环节这节交流课上就没有做。
这节交流课我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让孩子们形成思想的碰撞,孩子们各说各的,没有去驳斥别人的观点,也没有去附和别人的观点。如果我让孩子们在“南瓜”或《瓜》这样故事上多做停留,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思想碰撞,把对故事的理性分析引向深入,才能真正实现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二:“通过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阅读感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发学生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像这样具有哲学启蒙性质的书该怎样带领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有《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样优秀的文本;幸好,这种哲学启蒙性质的童书阅读交流还没有形成什么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会很有价值。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2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选自于一位国外作家。记叙了,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都在学做最容易的事。太阳学不好别的,就学发光;月亮不知道学什么,犹豫来犹豫去,就学会了变化;水学会了往低处流……万事万物都在学最简单的事,所以这个世界相当有秩序。
与国内文学不同的是:没有说教,万物的学习,都是在做最容易的事,自然而然学会的。作者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我很喜欢这篇简单的故事,很喜欢这些不做作的语言文字,更喜欢这种单纯的文学。
缘于上次的失败,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一,掌握生字,重点区分“年级”和“年纪”两个词。重点认识“譬”字。
二,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譬如,结局”。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了解故事内容。
这样定完两节课的目标后,我与上次对比,发现《小毛虫》一课的目标确实定错了,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这次会怎样,当时心里没底。但这样的目标是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的。
第一个环节检查预习,然后以问题:“这篇__告诉我们,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呀?”引出总起段——第一段。重点指导“年级、年纪”。对这两个词的认识,先通过组词的方法“级别,初级;世纪、纪念”,引导学生认识“级”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似的内容,“纪”是与时间有关的。再运用“年级、年纪”造句加以运用,巩固理解。
第二环节,学习“2~4段”,了解“太阳、月亮、水”分别学会了什么。随文识“成功、譬如、粗糙、敏感、方式。”重点认识“譬”,利用形声字特点,归类识字“壁、臂、僻、避”;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譬如的意思。在认识生字词后,将字词放到__中,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句子“学发光吗?”——知道这是月亮搞不清楚应该学什么,在自己问自己。“它很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针对三个重复的句式,读出语调上的变化,以及省略号的意味。第一个正常读,第二个强调,语调读高,第三个表明后边还有,语调要缓。逐段指导练习、抽查,最后将三个段联系起来齐读。
第三个环节,理解“这个世界就很有秩序了”的含义。有了前边反复的朗读,孩子们知道本课“秩序”就是指“每样东西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秩序”的含义,就是“很有顺序,不混乱”。在此基础上,接着认识“秩序”这两个字,词语本身就有了生命力。以问题:“还有什么也在学最简单的事情?”引出第六自然段。继续想想:“除此之外呢?”引发学生展开想象。当孩子们抑制不住表达热情地时候,我突然用书上的句子打断说“哦!不要往下讲了。”——学生马上知道,因为再往下说,还有许多,是讲不完的,只要有世界存在,学习就不会消失的。8、9自然段的朗读,抓住一个“哦”后的感叹号,以及最后的省略号。孩子们竟然读出了两个标点的不同含义。太了不起了。
第四个环节,将字宝宝送到__中,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孩子们抑扬顿挫、陶醉于文字之中的时候,我知道,这一次的教学目标调整,真的是成功的。
第五个环节,书字指导。整体回顾这节课,我的孩子学会了生字、掌握了生词、学会了有感情地朗读,是有收获的,我为此感到幸福;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小脸不再是痛苦的表情,他们很快乐的游览于文字中间,我为此感到快乐。目标是方向,能帮我们确立目标的,只有孩子。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30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4-14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15
《恐龙世界》教学反思05-20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04-07
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03-28
《世界多美呀》教学反思03-21
【通用】《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27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