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4-03-15 18:38:0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

  (一)中国对中美家庭教育的研究历史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庭教育的研究

  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9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成立,以及在此期间专门的家教期刊《父母必读》创刊和专门的家长学校“母范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新中国家教事业的兴起。中国的家教事业虽然刚刚起步,但社会和民众的关心和支持却不断升温,广大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热情迅速升高,尤其在城镇形成了较大的声势。 80年代是中国逐渐对外开放的年代,体现在家庭教育领域就是介绍、评价和研究中美的家庭教育经验的作品越来越多,《外国中小学教育》曾专门设栏目连续发表国外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对于外国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逐步展开。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家庭教育的研究

  九十年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就由民间走到了社会,越来越了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了一种宏大的社会事业。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干扰,家教误区比较突出,9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研究全面展开,在众多的问题研究中,家庭教育定义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3、二十一世纪以来家庭教育的研究

  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二,家庭教育学术活动越来越活跃;三,亿万家长家庭教育实践越来越理性化。

  (二)中美国二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三)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负责

  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①。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②。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②。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①。

  (四)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③。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④。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2

  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为充分了解我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就社区居民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指导活动,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关注儿童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使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本次参与调查150人,其中独生子女123人,家有二胎27人。就读状况:还未上学的孩子36人,占24%,上幼儿园26人,占17%,小学1-3年级29人,占19%,小学4-6年级15人,占10%,初中7-9年级11人,占7%,高中7人,占5%,大学13人,占9%,其他13人,占9%。居住方式:核心家庭(夫妻二人与子女)51人,占34%,三代同堂90人,占60%,隔代家庭(只有祖父母与孙辈)1人,占1%,单亲家庭4人,占3%,其他方式4人,占3%。经常抽空陪孩子玩或与孩子交流的家长119人,占79%,偶尔31人,占21%。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和孩子商量146人,占97%,打骂孩子4人,占3%。为人父母之前,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和指导的有30人,占20%,未接受过的有120人,占80%。29%与孩子经常沟通,53%比较了解孩子,14%偶尔沟通,3%了解一些沟通非常少,1%基本不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问题,67%是教育方法错误,12%是教育观念陈旧,15%是教育能力匮乏,5%则是相关知识不了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18%关注健康安全,10%关注人际交往,1%注重学习成绩,71%则关注性格发展。

  被调查人员中,对于社区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41%非常愿意参加,55%愿意参加,4%则无所谓。涉及的家庭教育内容,32%希望提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与方法,75%想学习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其处理方法,23%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调查问卷,家长常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操心,32%的家长担心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23%的`孩子胆小自卑,意志不坚定,16%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15%的家长担心孩子不善与人交往。由此,7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状态。在非智力因素方面,74%的家长侧重发展孩子的自信心,67%侧重发展独立性,46%侧重发展持久性,37%则侧重发展孩子的忍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由“重智”向“重德”转变,91%的家长认为孩子教育应该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47%的家长倾向给予孩子快乐的生活,对于学习读书技能和知识技能则相对较少,只占32%与43%。

  周末或者节假日,53%的孩子会在家看电视,55%选择外出游玩,39%的孩子则会看书,而23%的孩子会帮父母做家务。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独生子女占优势,家庭教育失衡。目前独生子女在被调查人员占了很大比例,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太多的呵护与钟爱,家长往往用“情”替代了“理”。因此当今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的思想非常严重;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学习怕吃苦,知难而退等现象习以为常。

  2.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据调查,60%的家庭为三代同堂,34%的家庭为核心家庭。当父母上班后,这些孩子的教育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有些年迈的祖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由此,“娇”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3.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思想“代沟”严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有的家长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而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这种以爱、关心为借口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4.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无从下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么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困惑的。有些家长信奉棍棒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些家长则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

  1.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各级妇联协调配合,发挥合力,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如微信、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评选先进、树立典型,如从各乡镇(街道)选送“最美家庭”、“十佳母亲”、“十佳好儿女”等,征集好家风好家训,使辖区内的居民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引导广大市民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树立文明风尚。

  2.注重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的建设。新北区妇联携手各乡镇(街道)妇联建立家教组织网络,组建家教领导小组、家教指导服务站、“父母课堂”等家教组织,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市妇联为各乡镇街道免费送课之“科学家教进万家”,

  区妇联也为辖区居民搭建教育平台,“幸福课堂进基层”自送课以来受到广大居民热烈欢迎。另外,区妇联与各乡镇(街道)妇联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家庭互动亲子实践类活动,如 “五彩夏令营”、“晒晒我的家庭幸福”、“全家总动员”家庭巧手大比拼、“美德在家庭”亲子绘本剧大赛、“为童心插上爱的翅膀”等等,使家庭教育实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统一。

  3.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新北区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抓好示范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对示范家长学校的重点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使家长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培训的投入,保障家长学校的培训经费,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从而保证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

  4.建立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德育基地。各级妇联要加强社区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等场所建设等,让更多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可去之处。各村(社区)妇联提供场地和各方面的条件,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具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帮助孩子搭桥铺路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加深道德体验,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的垂范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学习家教知识,给家庭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与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更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作为家长只有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3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的压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的伤害。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

  2、 调查方式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

  3、 调查内容

  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家长与孩子间日常生活行为的一些常见要点进行调研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的升学压力,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家长都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问题。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国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接轨,这个还有待我们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另人满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够面对庞的人口。所以物质条件的制约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压制,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升学压力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是面对现今资源还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但是单一的选取手段促使孩子学习压力的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一纸学习成绩单上,使得全面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口号,当其他成长要素与学业进行选择时,学业往往会成为被选的对象,想改善这个问题,必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

  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对孩了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希望所看到的,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才是家所希望看到的。

  还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家庭成员间交流的问题,现在就业压力严峻,生计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中长辈的重中之重,一天的工作劳累使得家长们疲倦不堪,回家再面对孩子,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奈何的麻木。许多家庭教育的资料中显示,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一个不可划缺的部分,许多家庭教育方式一再强调交流的能力,我们从一些已问题发生问题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到,部分个案中都存在交流不足的问题。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被应用有家庭教育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家长定期跟孩子进行一些正式谈话,对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询问孩子对这些问题的意见,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解决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其中一个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上面提到的显式交流,还有隐式交流,隐式交流主要表现在孩子对家长的无意式学习,这个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的比例较的一部分,这表现在孩子对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无意式模仿。在孩子受家庭教育中,我们必段明确孩子作为整个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家长不能主导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对孩子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明确孩子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在孩子面对选择时家长必须作为一个辅助的角式提供意见,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整个选择过程,这样做才能以适应孩子的自身发展需要,明确目的,更好的让主体感受事物。

  纵观现今教育发展的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都是必须改正的问题,要使各种教育问题真正取得成效,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透视教育,确立新的教育观念,让教育在关注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二者的协调统一。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

  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教养态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家长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强;家长教养态度是放任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一般;而家长教养态度是保护型,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差。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

  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园教育不一致,要求不统一。

  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但家长的教养态度不正确,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巩固。有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把幼儿园学的本领都还给了老师,在家里从不自己做事情,如孩子们在幼儿园自己叠被、整理书包,在家里却由家长代劳。造成幼儿的两面性。

  2、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不重视。

  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这样使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而对自理能力、劳动等就不太重视,存在这种心态的家长比例不在少数,这也算是一种社会风气造成的。

  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需要指导。

  生活自理也是经过训练才学会的,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训练他们,但一部分家长缺少教育的方法策略,不知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没有教给孩子劳动技能。需要专业指导。

  4、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包办代替。

  由于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一切事情都给想到了,准备好了,照顾到了。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决。不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

  5、孩子做事家长不放手,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分以下三种情况:

  (1)不放心。一部分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慢了怕饿着,穿衣慢了怕冻着,自己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做家务担心伤到或弄坏东西。所以一切事情都不肯放手,使孩子很少有机会锻炼。

  (2)怕麻烦。一部分家长怕麻烦,开始时孩子的劳动效果也许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嫌麻烦,干脆自己做,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

  (3)赶时间。有些家长工作忙,时间紧,他们没有时间等孩子自己慢慢自理,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孩子所有生活上的事项都在他们匆忙中被包办了。这种做法剥夺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

  经过调查有25%的幼儿本来已经学会做的事,但由于家长这个不准动,那个不让摸,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6、长辈溺爱,家庭成员未形成统一战线。

  传统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水平较差。原因一是在传统家庭中,祖辈因为"隔代亲"的`影响重养轻教,什么都包办代替,有的父母想让孩子自己动手,但长辈舍不得,就出来打圆场,进行阻拦,两代人教育观念、方法不一致使孩子养成任性、娇气、依赖心理,从而影响自理能力的发展。原因二是在传统家庭中,有较多的成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的事情都可以由家长"代劳",长久下来,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会做,等待家长帮忙成为他们的习惯。

  7、不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另外一种现象是,家庭环境相对较差的孩子比家庭环境较优越的孩子爱劳动,自理能力强,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古话。

  8、孩子过分依赖。

  有的孩子任性倔强,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或已学会的事在父母面前就是不肯做。

  采取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有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和实践:

  1、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的教育。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将一些教育方法介绍给家长, 以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形成“同步式”家园共育。通过填写“家园同步小能手交流册”的形式进行。如在交流册中分别设计有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以及孩子本人填写的内容,及时交流幼儿自理劳动方面的情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幼儿最近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情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自理活动情况和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自理情况等,以便及时帮助孩子适应集体活动的需求。

  2、加强家园联系,转变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7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因此我们将定期组织家园活动,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商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家访,在家园通平台开辟专栏,进行家教经验交流,帮助家长提高重视劳动教育的意识,掌握教幼儿动手的技巧和方法,使家长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帮助并付诸实施,使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一致,配合幼儿园共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指导家长掌握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内容与方法。

  指导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当孩子对做某件事有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抓住学习的敏感期,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

  (2)给孩子一段时间去学习。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习过程,即使孩子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也要容忍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3)教孩子一个方法去锻炼。家长要用合适的方式教给孩子自我服务的技巧,使孩子能够胜任劳动。如用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引导孩子整理图书,用图谱的方式教孩子洗脸。这些方式直观有趣,孩子很喜欢。

  (4)给孩子一个要求去贯彻。提出的要求要能让孩子胜任,在要求和任务提出后,家庭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5)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主动学习。为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空间,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放置孩子的物品。家庭空间中的一部分要以孩子为本,为孩子所需,为孩子所用。让孩子在合适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6)给孩子良好的心理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快乐的,运用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孩子,帮助孩子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

  4、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家长,请他们总结自己的有效经验方法,并借助此类家长积极的力量影响班内其他家长,带动其他家庭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对教养态度是放任型及保护型的家长,经常与其沟通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可以多讲一些成功地家教案例,并通过吸引其参加班级的家教论坛、亲子活动等影响家长,慢慢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5、做好祖辈家长工作,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通过孩子的父母来影响祖辈的教育。

  比如放一些育儿杂志在书架上,与老人一块儿读读,或开诚布公的和老人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使祖辈家长逐步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的面对一切,所以从小要让孩子独立去思考解决一些事,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起一个辅助作用,可以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决。

  (2)通过家园联谊活动,使家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自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5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今后社会要求的人,这是困扰每一位家长的很现实的问题。根据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及学生教育的规律,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自己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孩子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应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学后,我们又要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性。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自杀现象此起彼伏。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

  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首先,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一点的也可以是客厅或各自的卧室。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第三,要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这是家长、孩子进行学习的工具。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还可以给孩子购置了电脑,用以上网查阅资料,开拓视线。

  第四,我们带头学习,为孩子做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只有继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探求欲望,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我们应该明白:爱孩子,就是要尊重信任孩子。

  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使孩子与父母面对面敞开心扉,互诉衷肠。并坚信孩子上进的愿望,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潜能

  人的成就大小或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依赖两个方面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我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我们下班回家见到孩子时,要多问问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在学习中发现了什么。"不要常在嘴边挂着一句话"考了多少分"的话。当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学校里的事情时,我们一定要耐心的听,也许孩子谈的事在大人眼里是微不足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6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民众关心的基础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已成为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基础工程,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区组成成员复杂多样。本项调查以望城社区家长为调查对象,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的目的在于客观掌握社区家庭孩子教育的基本情况、基本问题,了解家长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最迫切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社区为民众服务的作用,以及引发我们对教育改革最现实的思考和理解,以图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与策略。

  二、调查对及其一般情况。

  望城社区中学家长。这部分人大多为35岁以上年龄。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望城社区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105份,回收率达81%,答卷是由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经过统计客观进行总结。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问题,孩子在学校教育之外是否请家教,是否参加培训班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向家长提出了13个问题。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育消费调查两大问题凸显

  在民意调查中,市民普遍反映孩子“成才费用”中,非自愿的补习班现象和择校费过高。在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补课费均占所有费用的10%以上。有的学生家长反映,个别教师平时在课堂授课中只讲基础内容,而在公休日补课班上延伸展开讲课本内容。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不得已参加了补习班。还有家长反映,学校让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补课或自习,有的老师在补课或自习的时候讲授新知识,学生不“自愿”参加补课就意味着没机会学到新知识,这样的“自愿”补习就变成了不得不去上的课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择校费最低都在总费用的三成以上,在初中阶段更达到了总费用的42.9%。学校可以对择校生收取择校费,但教育部门对择校生的界定不够明确,使择校生的界定在一定范围内伸缩性较大,致使一些学校钻空子,将一大批学生定为择校生,收取择校费。

  (二)80%以上的家长愿意将教育费用投资在为孩子请家教方面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每一个转折,都关系到孩子的一生。面对这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家长们在抉择,也在思索:是花一笔不菲的钱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搏一搏未知的美好未来,还是顺其自然,学哪儿就哪儿,考上哪里算哪里?再深入一步讲,大笔的钱投下去了,又能换来多大的回报? 1、娱乐投资。为孩子花钱,应首先考虑娱乐性。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这包括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2、智力投资。给孩子买一些启迪型的书、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以及参加培训。

  当然家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请一位家教,其好处不言而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第一,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均较重。新知识多,作业量大。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在此情况下,如不能及时地把所欠缺的知识补起来,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不理解的东西越压越多。请家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请家教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思维较慢、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会感觉听起课来很吃力。往往是教师授课的几句话反应不过来,随即就失掉了继续向下听的兴趣。相反,家庭教师面对面地授课,且授课之前对学生水平已有了解,则针对性较强,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考虑余地,学生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情绪会放松下来,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第三,可以增强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家庭教师在面对一个学生单独授课的时候,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有紧张、急躁等情绪。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师会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于得到的。

  第四,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较差的同学,除智力因素外,大多在长时间里形成了这样那样的不良学习习惯。而对于不做教育工作的家长来说,很难发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某些弊端。家庭教师就不同了,他们凭借着专业的本领和丰富的经验,会立即发现问题所在,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使其在补上功课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所有的这些,当然家长应该视其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请家教补课!

  所以我们认为: 家教,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但教育孩子绝不能依赖家教。

  (三)参加培训班者占调查总数的43.2%

  参加培训班是利用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的一种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越发急切。他们深知孩子多学了一项技能未来就能多一条出路。于是,许多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学校的教育,课外培训班一时成风。培训班的好处也是有的:

  首先,培训班所营造的学习气氛较强,既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层次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其次,参加培训班的价格相对实惠,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宽松的家庭相对实用. 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的原因大致如下:

  1.技多不压身。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没错的,说不准将来能派上用场呢。即使将来和人竞争,自己这边的砝码也重了。

  2.不甘落人后。眼见自己的邻居熟人朋友都送自己的小孩去上了学习班,我也坐不住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呢,我们家的小孩可不能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哇。

  3.能促进性格发展。在学习班,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更能从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4.父母无暇照顾。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如果孩子在家,一是安全没有保障,二是工作的时候容易分心。

  5.学校有专门的培训班,如:书法班,钢琴,珠心算,奥术,舞蹈等等,可供孩子选择的很多。

  (四)家长的意见

  1. 现在的教师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单一,教学手段单一,而且现在的培训都是所谓的“专家”(只知道一个学科,甚至只知道一个学科的教材的教学),因而,所接受所储藏的信息量很少。然而现在的教学所需要的信息量又是多样的,复合的,全面的。很明显,家长认为前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2. 书本编写要求是素质型,使用过程是应试型。孩子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与教材编写不一致的现象,就是只抓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家长矛盾到底是要素质教育还是要应试教育?

  3.老师缺乏自我意识。没有责任心,没有进取心。我们从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很多教师没有自我意识。师越来越差,很多情况下要送礼,自己的孩子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五)您认为社区还可以为孩子教育方面提供哪些服务?

  大多数家长选择回答:无!

  原因分析: A.造成此结论的原因很显然,政府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占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的比例很少,政府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影响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居民正是因为从未享受过相应的待遇,所以也很自然没有什么相应的想法!

  想法建议:

  1、打破正规化观念、充分利用社区的丰富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形成多样化、专业化、网络化、低成本的教养服务。让更多的孩子受到教育,必须突破以实现“正规化”机构教育为目标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实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在同一社区内有多种教育服务的、可选择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作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各部门要积极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并鼓励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参与,形成由正规的教育机构、非正规的教育(如家庭游戏小组、巡回教育点、社区儿童活动、玩具、图书中心等)以及社区的教育、心理、健康保健、艺术等专业人员建立或参与的、有多种内容和功能的学生教育服务网络,为生活在社区里的每个学生提供不同需要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育服务。

  2、利用社区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在经费缺乏而资源丰富的农村, 要大力开展自制教具的工作, 这是有效改善办学条件的'方式。 提倡教师和家长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接受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积极改变“小学化”的教育倾向。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能适应不同需要的多种教育形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纲要》的贯彻落到实处。

  3、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保育和教育!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服务。

  社区要积极组织和利用现有的教育机构、医疗和保健机构,建立能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服务体系。 服务范围应拓展到包括外来人口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4、有效地发挥县,乡示范学校的示范,培训基地和辐射作用。

  要使教师受到更高质量的培训,就要提高优质幼教机构资源的利用率,依托政府、教育部门办学,建立能覆盖对每一乡、村教育机构进行示范、培训、管理的网络。要在县、乡的教师中,选拔和培养一支专业骨干队伍,发挥他们在示范、培训、传播新的信息、宣传新的教育思想中的作用。

  5、要发挥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和志愿者在教育中的作用。

  应以“家长和社区的人们都是学生发展的教育者、促进者”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机构、家庭、社区三方面的结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同时要积极组织志愿者,逐步使他们成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的骨干力量。

  6、促进家长参与,从解决家长实际需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入手,强调以实践中学习为主,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力作用,是发展社区教育的主要策略。 调查了解到, 家长参与社区教育,不仅自身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发现和发挥,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这对社区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促进社区民主化进程都有积极作用。

  家长参与和作用的发挥,与他们的认识程度和能力有关。 为此,我们要重视从家长的需要入手,在了解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更多的家长与培训者互动、培训者和家长、儿童之间互动的机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家长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

  7、建立有政府各部门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或组织,积极开发学生教育的政策。

  加强管理,需要突破教育的管理和责任归属仅仅是教育部门的状况,加强社区管理的责任和行为。 要抓住当前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使“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方针,成为社区的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把社区教育的管理权落实到乡政府;组成多方人员参加的“学生养育和教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管作用;要积极开发适宜本地的学生发展的政策,加强教育的评价、监测体系的建立,等等。

  8、加大政府和社区对教育的投入,拓宽教育的投资渠道。

  实现教育投资的低耗和高效,就要在提高政府和社会的投资回报率方面认真做好试验和推广,以鼓励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尤其要突破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单一性,使之成为能够为社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活质量提高服务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教育发展中心,从而取得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拓宽教育的投资来源。

  9、积极探索提高社区教育服务人员能力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探索提供满足不同人员需要的培训方式和指导策略,是实现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要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文化水平的参与教育的多种人员(家长、教育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这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同时每个县都应建立学生发展的培训骨干队伍,开展深入到社区、乡村和家庭的培训。

  我们的教育建议是:

  教孩子利用社区资源。一般来说,在社区当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场所。如社区开办的一些小型的阅览室、体育馆,父母可以定时带孩子到社区里的各种场所看看,让孩子先熟悉社区的环境。

  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定期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活动,父母应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同时鼓励孩子与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游戏,让孩子学会交往。

  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社区里的体育设施极大地方便了运动。父母应该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在社区就近运动,这将十分有利于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教孩子学会打应急电话。社区是一个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一定帮助。如110、119、120电话,为我们遇到紧急危险情况、火灾、急病时提供了救援手段。孩子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在面对相应情况时懂得应变,同时对社区内设置的保护部门的电话及所在的位置等要了解。

  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在社区的公共场合中,要教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如熙熙攘攘的公共场所常常会因碰到紧急情况而形成无法控制的惊恐人流,这对体弱幼小的孩子们来说会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学会躲避,如尽量靠近墙壁,抓住一个坚固的东西等。

  配合社区工作。父母应该和社区组织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及时了解社区有关活动,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如家长学校等。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7

  一、数据统计

  学历方面:受访家长中,44.8%的家长学历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专以上的仅占8.1%。

  意识方面:自认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11.%,而在获取辅导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识方面,高达34.6%的家长竟然回答“一点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帮助的家长不到10%。

  二、原因透析

  1、居村家长学习意识淡薄,难得看书看报,更何况儿童教育、心理辅导之类的书籍;

  2、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家庭教育行为极为欠缺;

  3、居村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扰太多,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三、市民声音

  北虻闹R惶檬歉咧猩约阂渤腥希ぷ餮沽Υ螅挥幸馐度ザ院⒆拥难昂拖喙亟逃泄伎肌

  记者采访中发现,排除素质的原因,相当多的家长都会用“工作”说事,以此来作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借口。

  四、专家评点

  顺德区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校长曾宪松:家长素质的高低是相对性的,不可否认居村的家长相对城区的会稍为偏低一些,而且素质偏低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就明显低于素质高的家长,表现出参与教育的意识不强,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完全托管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要改变这一点关键要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学校,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8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本次调查采取听报告、发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逐项填写问卷。

  二、调查的.目的

  目前农村很多家庭都变得相对富裕了,家长也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只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家教班和特殊班...并将他们的教育责任完全“委托”给教师。他们不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甚至违背了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渴望成功,鼓励年轻人。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接受全面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你父母最关心你什么?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你自己平等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对吗?

  4.你在家帮父母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问卷、谈话记录,综合分析,探究常见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父母职业:农民占57.5%;干部职工占38.8%;个体户占3.7%,大部分劳动者从事临时性建筑工作,属于工农业两用,都生活在农村。

  2.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占6.3%;中学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父母文化多是小学初中,也有初中没有的。

  3.家庭经济收入:农业和农民找工作收入的83.8%偏低;只有2.5%收入较好;经济困难占12.5%;特别难的占1.2%。

  4.家庭构成:原婚姻占91.2%;再婚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中,17.5%平时看书看报;约23.75%的儿童接受了学习指导。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桌椅灯具、必要的学习用品和图书资料,平时可以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约占25%。

  这些不全是家庭经济的限制,大部分是父母的意识和观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9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20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

  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

  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

  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

  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

  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0

  一、导言: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当国家公务员”的占,“参军或当警察”的占,“听其自然”的占。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每月200~300元的占,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础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余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承认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腊,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然的发展。

  (四)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幼儿园教育要通过家访、家长联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充分和家长联系。

  2、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1

  学校基本信息

  XX三小学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大型寄宿制小学,目前有XX多名学生,XX多名寄宿制学生。除少数周边社区居民子女外,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生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家庭都对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来改变家庭和学生的现状,为学生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而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多方的共同努力。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帮助学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沟通措施,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促进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建设,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第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涂老师与学校德育部门合作,对我校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

  1·学生的抽样和选择。

  2·10名移徙工人的子女;

  3·10名来自特殊家庭的.儿童(孤儿、单亲、残疾人);

  4·公寓内10名寄宿学生;

  5·有10名学生的父母在县行政机构工作。

  同时,220名教师中有30名参加了问卷调查,包括10名班主任、10名学科教师和10名护理教师。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设计了3份问卷,分别是家长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每份问卷共15题,题型为5道选择题、5道真假题、4道填空题、1道简答题。题目包括学生家庭状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学生心理需求、家长对教师接触的态度、教师家校沟通的目的和方法。

  三、调查的发展

  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630份,收回试卷574份,其中有效试卷568份,缺失试卷56份,其中学生试卷23份,家长试卷33份,教师试卷全部收回。丢失的卷子主要是长辈接待的学生,也有一些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

  从调查的300位家长来看,在261个有效答案中,有64户家庭热爱家庭教育,占25%;自由放任户107户,占41%;教育措施薄弱的56户占22%;16户封闭,占6%;18户讲究方法,占7%。

  在参与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在277个有效答案中,有27人对家校沟通有较高期望,占10%;平均预期169人,占61%;36人不在乎,占13%;45人,占16%,完全拒绝。在学生对家长教育方式的满意度调查中,16人非常满意,占6%;42人满意,占15%;一般97人,占35%;90人认为方法不当,占33%;3人极度不满,占1%;29人无法评价,占10%。

  在参与调查的30名教师中,所有回答均被收回且有效,其中27人(90%)认为家校沟通是必要的;18人认为父母配合不好,占60%;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措施不力的12人,占40%;4人(13%)认为沟通轻松、得心应手。

  调查结论

  1·大多数家庭都对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来改变家庭和学生的现状。

  2·由于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单边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属于两条平行但互不干涉的直线,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

  3·有的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缺乏长期持久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4·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教育孩子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5·大多数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有效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但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沟通措施和方法,影响了学校育人的效果。

  6·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把沟通合作的失败归咎于父母。

  反馈建议

  1·成立“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法”课题组,选择部分优秀教师,参与专题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家校沟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开展“家庭教育讲堂”活动,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和家长担任讲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车站代理人”和留守儿童关爱室的作用,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以学校德育部门为龙头,成立学校和班级委员会,有效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打造几个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级,缓解家校矛盾,促进学校教育和谐稳定发展。

  5·聘请我校校外专家和优秀教师开展教师家校沟通合作专项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和沟通方法。

  6·定期举行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家长的作用,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形成合力育人。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大专学历占,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xx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在3000元以上的占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采用物质奖励的`占,引导的占,进行陪读的占。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祖父母承担的占。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3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为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对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心情况、家庭教育的方式等。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根据调查情况做出结论和工作设想,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初一新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约100%。

  3、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学校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44.8%的同学不能够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为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这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有很大影响。50%的家庭重视孩子的学习,其他的对孩子不不闻不问,属于散养状态;10%的家庭从不和孩子沟通,没有很好的和孩子交谈,不了解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37.5%的孩子曾遭受过家庭暴力。18.8%亲子关系非常好,能够花时间陪孩子聊天、做功课、玩游戏;48%的家庭偶尔会;33.2%的家庭从来不会。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50%,“当国家公务员”的占36%,“当工人或做当代农民”的36%,“听其自然”的占27%。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没做什么,9%的家庭中有50本以上藏书,50%的家庭中没有藏书。

  孩子在家里6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主动的,有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20%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增加作业量”等。这说明,有部分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比较严重。

  (三)家庭业余生活内容有待丰富: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中,90%的家庭通过看电视、做家务来打发业余生活,仅有10%的家庭选择参加文体、娱乐活动。

  (四)亲子关系

  27%的家长采用命令式的语言和孩子沟通,81%的学生认为和父母在一起还是很愉快的;40%的同学认为父母像朋友一样。

  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父母并没有在孩子的学习,所以亲子关系还是很好的。

  (五)给家长的建议:

  1、家长应和学校加强联系;

  2、要积极参加家庭教育讲座或培训工作;

  3、希望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相处。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1、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条件方面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教育。

  3、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的扭曲。

  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4

  【学校基本情况】

  xx 第三小学,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小学,学生xx 余名,学校现有寄宿学生xx 余名。除少数周围小区的居民子女外,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来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家庭有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改变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现状,追求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调查的目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而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学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沟通措施,充分了解到家长及学生需求,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协助家长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促进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构建,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首批认定的家庭教育专家仵艳红老师在学校德育处的配合下,对我校部分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

  一、学生的抽样选取情况。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名;

  3、特殊家庭(孤儿、单亲、残疾)子女10名;

  4、公寓寄宿生10名;

  5、父母在县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10名。

  同时,全校220名教师有30名参与了教师问卷的调查,其中包括班主任10名,科任教师10名,保育教师10名。

  二、问卷试题设计情况

  本次调查设计问卷3份,分别为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每份问卷共15道题目,题目类型分别为选择题5道,判断题5道,填空题4道,简答题1道;题目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法、学生的'心理需求、家长对待教师联系的态度、教师家校沟通的目的和方法等。

  三、调查开展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630份,收回574份,其中有效答卷568份,缺失试卷56份,包括学生试卷23份,家长试卷33份,教师试卷全部收回。缺失试卷主要为长辈代管的学生和部分年龄较大的祖父母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

  从受访调查的300名家长来看,有效的261份答卷中,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64户,占25%;放任型的107户,占41%;教育措施乏力型的56户占22%;封闭型的16户,占6%;注重方法的18户,占7%。

  从参与调查的300名学生来看,有效的277份答卷中,对家校沟通期望值较高的27人,占10%;期望值一般的169人,占61%;无所谓的36人,占13%;完全拒绝的45人,占16%。在学生对家长教育方法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的16人,占6%;比较满意的42人,占15%;一般的97人,占35%;认为方法不当的90人,占33%;极度不满的3人,占1%;无法评价的29人,占10%。

  30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答卷全部收回并有效,其中认为家校沟通必要的27人,占90%;认为家长配合不力的18人,占60%;认为能力不足并措施乏力的12人,占40%;认为沟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4人,占13%。

  【调查结论】

  1、大多数家庭有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改变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现状。

  2、由于文化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属于并行但互不干扰的两条直线,因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3、部分家长,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缺乏长期持久的教育目标和方案。

  4、个别家长,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将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授给孩子。

  5、大部分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有效的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但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沟通措施和方法,影响学校育人的效果。

  6、相当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把沟通协作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家长。

  【反馈建议】

  1、成立学校“家庭教育及家校配合方法”研究小组,选择一部分优秀教师,针对本校实际,参与专项课题研究,探索家校沟通合作的有效策略。

  2、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遴选部分优秀教师和家长担任讲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子方法,帮助家长形成科学育人的观念和方式。

  3、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心灵驿站”、留守儿童关爱室的作用,协助家长破解家庭教育难题,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以学校德育处为龙头,组建学校及班级家委会并有效展开相关活动,鼓励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建设几个家校合作的品牌班级,缓解家校矛盾,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和谐稳定发展。

  5、聘请校外专家及本校优秀教师,开展教师家校沟通合作专项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有效的家校合作沟通办法。

  6、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发挥优秀学生家长作用,组建“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形成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学习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正确应对,采用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当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家长的期望值时,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同时,家长可恰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宽严有度,奖罚分明。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为了子女的成长,家长要加强家校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长要经常与教师取得联系,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教师教育始终保持一致。当孩子有了进步,就要热情地鼓励、肯定,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强差人意时,就要配合教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使子女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活动总结02-24

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总结03-03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05-31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09-03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10-11

家庭教育工作计划09-22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06-06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6-16

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08-19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