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春节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07-28 10:23:39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作文大全(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作文大全(5篇)

春节的作文 篇1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亦乐乎,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桌椅、门窗和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得一尘不染最惊奇的是把玻璃擦得明晃晃似的,看上去像是没有隔着玻璃一样。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的脚步把春联贴在大门上,不偏左也不偏右,更不斜,可不,爸爸贴对联的技术简直一流。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满足,老人眼中儿孙满堂,一家老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夜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大年三十晚上,根式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过去的岁月,憧憬着新一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鞭炮,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了新年的脚步。 啊!春节,美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 ,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节的作文 篇2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的作文 篇3

  请客是中国新年的必须,我们都会用好酒好菜来迎新客人。今天我就要来讲讲请客的前奏。

  爸爸妈妈打算在初五这天请客。事先通知客人,请客人们于初五这天来我们家做客。然后在初四下午爸妈按照菜单,去菜市场买菜,有各种海鲜,肉,蔬菜,还买了各种调味品。

  回来以后,我们要把已杀死的洗干净,又洗了很多很多的'盘子,碗,筷子。第二天一早,爸爸又去菜场买蔬菜及虾,因为要新鲜,所以要当天买才好。回来之后,又要洗菜等。爸爸负责炒菜,大妈妈负责切菜、配菜等,妈妈负责打杂。

  爸爸先是准备蒸菜,冷菜,再是炒菜。到了10点左右,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妈妈带他们到家里吃点点心,聊聊家常,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啦!

  最开心还要算我们这帮小伙伴了,有的吃,又有的玩。

春节的作文 篇4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十几二十斤、少则七八斤的豆子做豆腐。因为所需的豆腐量多,且有一些做豆腐所需的工具是平常人家没有的,所以必须得叫豆腐坊帮忙做。于是在过年的前一个月左右,就得去豆腐坊订好日期,以便在过年的前几天,去豆腐坊做豆腐。做豆腐的原料--黄豆及青豆是自家准备的。还需要自家准备的有做豆腐所需的柴火。

  每年到做豆腐的那天,我们家就像是过了一个小年,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是忙碌的,包括家里排行最小的我。做豆腐最忙的是之前的准备工作,轮到我们家做豆腐的时间,妈妈已经把豆子和装豆腐用的簸箕都送到豆腐坊里去了,我和姐姐就跟在后头像蚂蚁搬家似地一点一点往豆腐坊搬柴火。东西都送过去了,前一家做豆腐的也差不多做完了。我们听着妈妈的吩咐,洗豆子、称豆子、磨豆粉、腾出豆腐框、洗滤豆腐的纱布、取水、把柴火搬到灶前准备生火……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余下的就都是大人们的活。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急着去找小伙伴们玩,都只为了等待豆腐快出炉的时候,眼馋地看锅里像白云一样散在淡黄的碱水里的豆腐花,等着大人们的准许,一饱口福。大人们一般不让我们小孩子生火,因为掌握不好火候,做出来的豆腐口感就不好了。我跟姐姐围坐在灶前,一边在融融的火光取暖,一边看着大人们忙碌,不时地起身去锅前转转。豆腐坊的师傅大声地吆喝着:小妹妹走开咯,等一下好了我会叫你们。

  锅里的豆腐花终于慢慢成形了,这时候妈妈吩咐我们:回去拿碗吧,多盛一点,带一点回去给你们爸爸吃。妈妈的眼神里、口气里,是对我们满满的宠爱。而贪吃的我们早就准备好啦,把碗递给豆腐坊师傅,踮着脚尖眼巴巴地看着他一勺一勺地从大锅里盛豆腐花。刚出锅的豆腐花冒着腾腾的热气,轻轻地撒上一层白糖,那一口口嫩滑的豆腐花,比平日里任何一种零食都有着更大的诱惑。

  吃完豆腐花,该是第一锅豆腐起锅的时候了,妈妈和豆腐坊师傅把豆腐花用一个大大的瓢舀起来,倒进事先铺好纱布的井形木框里,直到高出木框些许,然后把纱布里的豆腐花包得紧紧的,用一块石头压住。差不多三十分钟后,纱布里面的水分被压出来了,豆腐花也在井形木框的里被压制成了一大块方形豆腐。解开纱布,豆腐坊师傅用一把专用的豆腐刀把大方块豆腐均匀地切成十六片小豆腐。至此,第一锅豆腐顺便完成。妈妈把井形木框拿开,送给豆腐坊师傅做下一锅豆腐,再把豆腐一块一块小心地放进平底簸箕里,架在箩筐上面挑回家。

  家里,爸爸已经把油锅烧开了,只等妈妈把豆腐挑回家,然后把豆腐整块整块地放进油锅里炸,炸得豆腐皮金黄金黄的。炸好的豆腐先拿几块去敬奉各路神明,而我们,又开始大饱口福,享受美味的豆腐。拿一个碗,用筷子捅一块刚炸好的豆腐,或放糖,或拌些酱油,咬一口,脆香脆香的豆腐皮,新鲜热乎的豆腐心,空气中弥漫的,全是香喷喷的油炸豆腐味。

  把所有的豆腐都做好后,撒上盐存在缸里,等过年之后慢慢吃,或煮汤,或炒红烧肉。这样的豆腐一般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左右。妈妈说,这样做豆腐是因为每年的春节后那半个月里是蔬菜的空缺期,有些青菜季节刚过,而有些青菜则种植的时间未到。年前做的豆腐,刚好补上了这半个月的蔬菜空缺。而这对我们贪玩贪吃的小孩子来说,过年,又多了一项有得玩又有得吃的绝好节目。

春节的作文 篇5

  “当当当……”伴随着锣鼓声,春节来到了我们身边。人们放着鞭炮,敲着锣鼓,用响亮的声音打开了新年的大门。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贴上对联,挂上红灯笼。朋友都来串门,吃上一年才能吃一次团圆饭。大人们给小朋友们发红包,小朋友们开心极了,一个劲地冲去抢红包……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的。

  关于春节,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在很久的.一个山谷里,住着一个怪物,叫做“年”。每到新年的时候,“年”就会去袭击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知道怪物来了,家家户户都把门锁得紧紧的,可不管怎样,年都会进来,偷吃人的东西,伤害人畜。人们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这时一个仙翁走过来,作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去买对联和鞭炮,把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又听到响亮的鞭炮声,就赶紧逃跑了。所以过年时一定要在门上贴对联哦,不然年就会来偷吃你家的东西哦!

  除夕夜,我约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去院子里去放烟花。我把一个烟花放到地上,然后由一个胆大的小朋友去点火,不过几秒钟,烟花就燃起了美丽火花,好看极了!我们有时还会进行“烟花比赛”,“啊哈,我的烟花比你高!”“我的烟花比你漂亮!”……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喜欢春节,“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快乐的歌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作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春节作文11-28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春节作文作文06-02

春节的作文大全(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作文大全(5篇)

春节的作文 篇1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亦乐乎,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桌椅、门窗和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得一尘不染最惊奇的是把玻璃擦得明晃晃似的,看上去像是没有隔着玻璃一样。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的脚步把春联贴在大门上,不偏左也不偏右,更不斜,可不,爸爸贴对联的技术简直一流。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满足,老人眼中儿孙满堂,一家老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夜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大年三十晚上,根式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过去的岁月,憧憬着新一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鞭炮,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了新年的脚步。 啊!春节,美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 ,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节的作文 篇2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的作文 篇3

  请客是中国新年的必须,我们都会用好酒好菜来迎新客人。今天我就要来讲讲请客的前奏。

  爸爸妈妈打算在初五这天请客。事先通知客人,请客人们于初五这天来我们家做客。然后在初四下午爸妈按照菜单,去菜市场买菜,有各种海鲜,肉,蔬菜,还买了各种调味品。

  回来以后,我们要把已杀死的洗干净,又洗了很多很多的'盘子,碗,筷子。第二天一早,爸爸又去菜场买蔬菜及虾,因为要新鲜,所以要当天买才好。回来之后,又要洗菜等。爸爸负责炒菜,大妈妈负责切菜、配菜等,妈妈负责打杂。

  爸爸先是准备蒸菜,冷菜,再是炒菜。到了10点左右,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妈妈带他们到家里吃点点心,聊聊家常,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啦!

  最开心还要算我们这帮小伙伴了,有的吃,又有的玩。

春节的作文 篇4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十几二十斤、少则七八斤的豆子做豆腐。因为所需的豆腐量多,且有一些做豆腐所需的工具是平常人家没有的,所以必须得叫豆腐坊帮忙做。于是在过年的前一个月左右,就得去豆腐坊订好日期,以便在过年的前几天,去豆腐坊做豆腐。做豆腐的原料--黄豆及青豆是自家准备的。还需要自家准备的有做豆腐所需的柴火。

  每年到做豆腐的那天,我们家就像是过了一个小年,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是忙碌的,包括家里排行最小的我。做豆腐最忙的是之前的准备工作,轮到我们家做豆腐的时间,妈妈已经把豆子和装豆腐用的簸箕都送到豆腐坊里去了,我和姐姐就跟在后头像蚂蚁搬家似地一点一点往豆腐坊搬柴火。东西都送过去了,前一家做豆腐的也差不多做完了。我们听着妈妈的吩咐,洗豆子、称豆子、磨豆粉、腾出豆腐框、洗滤豆腐的纱布、取水、把柴火搬到灶前准备生火……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余下的就都是大人们的活。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急着去找小伙伴们玩,都只为了等待豆腐快出炉的时候,眼馋地看锅里像白云一样散在淡黄的碱水里的豆腐花,等着大人们的准许,一饱口福。大人们一般不让我们小孩子生火,因为掌握不好火候,做出来的豆腐口感就不好了。我跟姐姐围坐在灶前,一边在融融的火光取暖,一边看着大人们忙碌,不时地起身去锅前转转。豆腐坊的师傅大声地吆喝着:小妹妹走开咯,等一下好了我会叫你们。

  锅里的豆腐花终于慢慢成形了,这时候妈妈吩咐我们:回去拿碗吧,多盛一点,带一点回去给你们爸爸吃。妈妈的眼神里、口气里,是对我们满满的宠爱。而贪吃的我们早就准备好啦,把碗递给豆腐坊师傅,踮着脚尖眼巴巴地看着他一勺一勺地从大锅里盛豆腐花。刚出锅的豆腐花冒着腾腾的热气,轻轻地撒上一层白糖,那一口口嫩滑的豆腐花,比平日里任何一种零食都有着更大的诱惑。

  吃完豆腐花,该是第一锅豆腐起锅的时候了,妈妈和豆腐坊师傅把豆腐花用一个大大的瓢舀起来,倒进事先铺好纱布的井形木框里,直到高出木框些许,然后把纱布里的豆腐花包得紧紧的,用一块石头压住。差不多三十分钟后,纱布里面的水分被压出来了,豆腐花也在井形木框的里被压制成了一大块方形豆腐。解开纱布,豆腐坊师傅用一把专用的豆腐刀把大方块豆腐均匀地切成十六片小豆腐。至此,第一锅豆腐顺便完成。妈妈把井形木框拿开,送给豆腐坊师傅做下一锅豆腐,再把豆腐一块一块小心地放进平底簸箕里,架在箩筐上面挑回家。

  家里,爸爸已经把油锅烧开了,只等妈妈把豆腐挑回家,然后把豆腐整块整块地放进油锅里炸,炸得豆腐皮金黄金黄的。炸好的豆腐先拿几块去敬奉各路神明,而我们,又开始大饱口福,享受美味的豆腐。拿一个碗,用筷子捅一块刚炸好的豆腐,或放糖,或拌些酱油,咬一口,脆香脆香的豆腐皮,新鲜热乎的豆腐心,空气中弥漫的,全是香喷喷的油炸豆腐味。

  把所有的豆腐都做好后,撒上盐存在缸里,等过年之后慢慢吃,或煮汤,或炒红烧肉。这样的豆腐一般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左右。妈妈说,这样做豆腐是因为每年的春节后那半个月里是蔬菜的空缺期,有些青菜季节刚过,而有些青菜则种植的时间未到。年前做的豆腐,刚好补上了这半个月的蔬菜空缺。而这对我们贪玩贪吃的小孩子来说,过年,又多了一项有得玩又有得吃的绝好节目。

春节的作文 篇5

  “当当当……”伴随着锣鼓声,春节来到了我们身边。人们放着鞭炮,敲着锣鼓,用响亮的声音打开了新年的大门。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贴上对联,挂上红灯笼。朋友都来串门,吃上一年才能吃一次团圆饭。大人们给小朋友们发红包,小朋友们开心极了,一个劲地冲去抢红包……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的。

  关于春节,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在很久的.一个山谷里,住着一个怪物,叫做“年”。每到新年的时候,“年”就会去袭击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知道怪物来了,家家户户都把门锁得紧紧的,可不管怎样,年都会进来,偷吃人的东西,伤害人畜。人们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这时一个仙翁走过来,作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去买对联和鞭炮,把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又听到响亮的鞭炮声,就赶紧逃跑了。所以过年时一定要在门上贴对联哦,不然年就会来偷吃你家的东西哦!

  除夕夜,我约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去院子里去放烟花。我把一个烟花放到地上,然后由一个胆大的小朋友去点火,不过几秒钟,烟花就燃起了美丽火花,好看极了!我们有时还会进行“烟花比赛”,“啊哈,我的烟花比你高!”“我的烟花比你漂亮!”……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喜欢春节,“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快乐的歌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