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7-24 08:44:35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按照东北的规矩,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但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春节到来之际,办年货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天,每个街道和商场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一次准备好糖果、饼干、瓜子、饮料等,还要为家人和自己添上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好显现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办好年货,家家户户都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里屋外打扫的一尘不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春联也叫门对,对联上写的五花八门,什么“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什么“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再加上横批“家和万事兴”或“春暖风和日丽”,再贴一个“福”字,“福”字一定要倒着贴,寓意是“福到了”。

  到了除夕这天早上,我们都是八点钟吃饭,寓意是整整齐齐。吃完早饭之后,妈妈就会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到了晚上,爸爸会在院子里点一个火堆。

  家里的人不管身处何方、离家有多远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团圆过年,吃年夜饭。年夜饭都很丰盛有:饺子,寓意招财进宝,鱼,寓意年年有余,芹菜,寓意勤快,生菜,寓意生财……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一起看春节联会会还可以去外面看那些在天空中美丽绽放的烟花。

  在大年初二和初四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回去姥姥家拜年,每到这时姥姥都会给我做一大桌好吃的,我也会对姥姥说新年快乐!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春节离去之时,大人要去上班工作,小孩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去。虽然春节过完了,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家乡的春节作文2

  我的家乡在河南虞城县,我家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作文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作文

  我家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3

  走在街上,看着那一排排高挂着的大红灯笼。,空气中飘着浓浓的年味,处处彰显着新年的气味。

  吃完年饭,我们都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我看到搞笑的小品时,我们不禁开怀大笑,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别人睡觉。

  当然过春节也也要贴福字,春联也叫对联,以供公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妙的文字来描绘时代的背景,抒发了美人美好欲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

  贴福字是我国头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寄托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子上上了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大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我们在家里迎接客人。城内城外有很多景点都开放了,任人游览。小贩们在景点外边摆摊卖茶,卖食品的和各种玩具。但是,最初的两三天并不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就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玩。为了就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到了正月16的时候,学生该上学了,大人也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人也开始就去忙干活了,北京虽然是城市,可是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的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4

  照我们临湘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开始。

  在腊月初旬,大人们肯定会做几条腊鱼和几块腊肉,为的是过年吃,还有一些人家都做一些霉豆腐,放在一个纸箱里,过年拿出来,香喷喷的,为的`是过年吃饺子用。

  小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肯定是去玩具店里买玩具,什么遥控车,推车,赛车……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准备足,了在新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里还有一个老规矩,过小年,大人们要把小孩子们训一顿,叫他们别在过年的时候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甚至有一些大人会把一些太不听话的小孩打一顿。

  除夕真热闹,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家家男女老少穿新衣,吃团圆饭,到了晚上要守夜,守到12点,鞭炮声渐渐响起了,一声接着一声。正月初一,男人上午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里接待客人和做午饭。

  元宵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整条街想办喜事一样,到处张灯结彩。许多人家里的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几乎什么灯都有,到人工湖,天空满是烟火,烟火放完了,又有许多人放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愿望,整个天空像起了火一样的,红火又美丽。

  正月十六,春节结束了,学生的假期结束,大人们又开始上班,人们都在希望下一个新年快速地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5

  爸爸爸爸,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哦,这是春节。

  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吃米饭,贴对联,放鞭炮。晚上,我们开始燃放烟花,有时像月亮女神,有时像孔雀一样骄傲,有时像仙女撒花,有时像飞船五彩缤纷,真好看。

  你觉得有趣吗?这是我家乡武汉的春节习俗。如果你觉得有趣,你可以和我一起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6

  我的家乡在湖南。从全国各地回来过春节的家乡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小年时,农村通往县城的路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是去采购年货了……。

  过了忙碌的小年,家家户户又开始准备果盘,炸鱼干、晾米线、米面和晾红薯干。做好这些后,大家又开始在扫除,男女老少都出动,挂灯笼,清房间,人们流着汗水的脸,挂着淡淡的微笑。

  除夕那天,才真正开启了新年的大门,人人换上多彩、漂亮的新衣,爱美的姑娘还从山上或树上采下一枝漂亮的花朵别在头上,陪弟弟妹妹在门前做游戏,他们清脆的欢笑声与酒肉味儿,还有新年喜庆快乐的气氛融在空气中,交织在了空气里。

  当夜幕悄然降临时,年夜饭才刚刚开始。湖南最有名的就是与辣椒有关的菜及米粉,年夜饭自然不缺这两。除了这两道菜,还有鱼肉、肉、汤及青菜。鱼是现炸的,端出来时闻到得香喷喷的,吃起来外焦内嫩,带着丝许辣味儿,味道鲜美可口。肉菜主要是红烧肉、清蒸肉、辣椒炒肉……,还有筒子骨熬的肉汤,嫩滑的螺丝肉、河蚌肉,红薯粉皮和粉条,红烧鸡、红烧鸭及红烧鱼,辣椒茄子、拍黄瓜、土豆丝等等,道道美味,让我和家人特别期待。青菜为刚从菜地里摘来的新鲜红菜芯和小白菜,特别爽口。还有一点火锅菜搭配,把牛肉丸、猪肉丸、鸟蛋、剥好的鸡蛋等一并加肉汤放进火锅里,加些盐,好香好香的。大小各异、丰富、颜色亮丽的各样菜品,足有十几盘。家人们的欢声笑语,酒肉的香味儿与春节那快乐的气氛交织在一起,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饭后整理好菜桌和屋子的卫生后,大家伙儿全从屋里出来了,家里的大人们一边烧着干柴烤火取暖,一边看着我们这些孩子玩,同时在欣赏晚上村里人放的烟花及附近村子里的烟花,我们大孩子和小孩子手上都拿着适合自己年龄的.烟花点放,天地响,人们闹,亮彩亮彩的,成了一幅幅的动态美景,好热闹啊!尤其是上空此起彼伏的烟花美景,让我们很是留恋。很快,时间到了夜晚守岁的时间,到了零点,家家忙着放鞭炮开财门,震耳的声音,衬得村子里好吵闹,这是一种村民们最喜欢的吵闹,鞭炮越吵闹来年越好运!

  除夕后便是正月初一,湖南人的初一都到山上去先向祖先们拜年,烧香放鞭炮烧纸钱,一项都不能少。

  初二到十四是走亲戚拜年,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所有的亲戚家都要跑个遍,每到一家亲戚家都要吃饭,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玩、聊天,都会有红包,拿着一个个红包笑得合不拢嘴。晚上拜年的男人们围一桌打牌,女人们凑一起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干果之类的。虽然人们活动各异,可看起来又是那么的融洽,令人快乐!

  接着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挂灯笼耍龙灯吃元宵,我和表弟表妹们在村里的田垦上、河边、池塘边及小山坡上到处疯玩,疯跑,好开心呀!

  然后时间又到正月十九,大人们上班,小孩学习,春节那令人留恋的味道,随着春节的结束,慢慢散去……

家乡的春节作文7

  眨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春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跟往常一样。不过今年似乎比往常更热闹一些。菜市场、超市、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快到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我家也不甘示弱,。我贴对联,老爸挂灯笼,老妈蒸馒头。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到了三十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守岁,都不能睡觉,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他们一大早就睡了。大人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在放鞭炮、烟花。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孩子们都回到屋里捂着耳朵。不仅要放爆竹,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明。

  到第二天,当宁静的街道被爆竹声打破,人们便开始串亲戚,要拜年,拜祖先。这些都不不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孩子们要干的事是收压岁钱、放鞭炮。

  晚上还要吃饺子,饺子里包了硬币,听老人们说吃到硬币的人在这一年里会发财致富,而且还会无忧无虑的。

  这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愉快。你家乡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分享一下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8

  一百英里不同于风,一千英里不同于习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的家乡在庆祝春节时有自己的风俗。

  春节几乎在十二月的上半月开始。在农历12月8日左右的日子里,人们忙着填香肠,烘干腊肉,然后储存起来,等新年过后接待客人时再吃。

  12月23日是个小年。在这个晚上,每个家庭都会给厨神糖果,这样他就可以说好话了。

  23日之后,每个人都开始在市场上购买新年用品,并再次清理它们,以便扫除所有的厄运。

  最热闹的'事是除夕。这一天,男人、女人和孩子早早起床,开始张贴春联和年画。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齐鸣。这天晚上,人们还会吃团圆饭。团圆饭后,家人开始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在这个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其他人都必须保持他们的老年。

  在新年的第一天,每个家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会穿上新衣服迎接他们的长辈。孩子们最高兴迎接新年。除夕之夜,长辈会给他们压岁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将拜访亲戚和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这一夜,人们吃汤圆,意思是团团圆圆。人们仍然要燃放烟花。在街上,烟花、鞭炮和欢呼声融为一体。各种烟火使我们眼花缭乱。美丽的烟花升上天空,有些像流星,有些像大红花,有些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到第一个月的17号,春节就要结束了。是上学和工作的时候了。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正朝着新的生活、新的目标和努力工作前进!

家乡的春节作文9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我可爱的家乡--台湾省台北市,与美丽的厦门一水之隔,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家乡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在过年的前几天,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到热闹长龙的年货街—-迪化街,这里都整齐有序的摆放着用红帐篷搭起的小摊位,每位摊位前都有热情招呼的叔叔或阿姨,可以说这里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那里到处人挤人,虽然很挤,不过我和弟弟、妹妹都很开心,因为这将意味着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我们又将长大了一岁!

  因为从爸爸小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传了好多代了。每回爸妈都买好几袋我们爱吃的糖果、饼干、饮料,还有妈妈下橱派上用场的海鲜干货及坚果。迪化街无形中成了我的美好回忆!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一家人老老小小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这一餐当然要比平时的饭菜格外丰盛,妈妈和奶奶都会把所有心思花在买菜、料理上面,有我爱吃的大龙虾,有爸爸爱吃的长年菜、石斑鱼,有爷爷爱吃的炸春卷,还有奶奶、妈妈爱吃的白菜卤,还有我可爱的弟弟、妹妹爱吃的红膏蟹和斑节虾,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都是平时很少见到的,妈妈说了过年是中国人特殊的喜庆日子,一定要吃吉利的佳肴,好比长年菜,是过年每一家都会吃到的,代表长命百岁,健康长寿!吃鱼也是有讲究的,只能吃单面,不能吃朝下的那一面,妈妈说了,鱼就是“余”,年年有余的意思,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神奇,谁想出来的呢?但不用怀疑的是我们老祖先代代相传下来的,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奇妙的文化流传下去!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了,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而且,有趣的是每年的压岁钱奶奶都让我们压在自己的枕头下睡觉,每次一早起来,我总会先看我的'压岁钱还在不在?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让我们平安,快快长大的习俗。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家乡的春节真是太有趣了,希望春节文化能流传永远!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10

  说起家乡长春这边过春节的事儿,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们喜欢把春节说成过大年,而且是“红红火火过大年”。买年货是最重要的,每到过年妈妈都会把冰箱塞得满满的。鸡、鱼、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东北人过年讲究年年有余,准备食品要多多益善。另外就是要给全家人添新衣。当然购买春联,鞭炮等喜庆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给我印象深的就是“除尘”,其实就是大扫除,妈妈会在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打扫卫生,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擦洗一遍。而我一有时间就去帮忙,每次都把我累的腰酸腿疼。妈妈说:这就叫辞旧迎新。贴春联和贴福字也都是我的活儿。得大年初一一大早上才能贴上福字,还得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屋里屋外,窗上、门上、墙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字,显得很是喜庆,寄托了我们长春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放鞭炮和拜年可以说是过年的“标志”,响炮长的'、短的,就连别人不敢放的窜天猴我都敢放。拜年,说白了就是为了挣点压岁钱,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满载而归。

  说到守岁,那我就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守岁前我保证一定不会睡觉,但是一到了十二点就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早把自己说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汤圆是团圆的象征,点花灯,猜灯谜是我们的习俗,我的书柜里就有一个用面做的老鼠灯。是小时候奶奶就给我做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是神奇极了。

  过了元宵节,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而每年在这个时候我都是意犹未尽,恨不得重来一遍,没有办法,我只好掰着手指头,期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11

  我们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就开始的非常热闹。在腊八那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腊八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都会祭灶王,孩子们还能吃到麦芽糖和江米糖。

  在除夕这天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年菜孩子们都会穿起新衣,门外贴好对联,屋内贴好年画,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宵,在外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和祭祖,在这一天的夜里,小孩子们还会守岁。

  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在这天铺户都关上了门,全程都在休息。小贩们还会在庙会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处处都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儿,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七就结束,我们家乡的'春节过的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12

  过了腊八就是年。家乡的年似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闲下来,又开始着手过年。尤其是月底的这几天,就越发的忙。无论妇女老少,都加入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役”中。

  在这众多繁琐的任务中,最累人的莫过于大扫除。记忆中,每年的大扫除爸妈一让我们干活,我和妹妹就会用写作业来推脱,大人们也无可奈何,便任由我们去了。所以回想起以往的过年,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我和妹妹在房间里“写作业”,父母在院子里打扫,还时不时的进来突击检查一番。那可真是与父母斗智斗勇啊!

  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我们能帮得上又愿意帮忙的大概就只有贴对联和贴年画。回忆起小时候,在帮忙递对联时,分不清上下联总会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年画是一家人一起选的,对应着每年的生肖,无论是机灵的小狗,还是憨态的福猪,都代表着福气安康。家里人喜欢倒贴“福”字,意味着“福到了”。记得有一年妹妹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嘲笑我们不认识字,现在回想,当时和现在的过年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那份欢乐确实是相同的。

  我喜欢花灯,即使寒风萧瑟,遇到了花灯也总要欣赏一番。这几年家乡的花灯种类越来越繁多,每一年的'布置也早早就开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彰显着家乡特有的年味儿。年前看花灯的人还不太多,我总是忙里偷闲拉着妹妹来看看美丽的花灯。也许是还没过年的缘故,花灯不一定能够全部展示。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能看到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除夕守岁好像是每个地方都有的风俗,吃年夜饭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见,人们更习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平时不经常见面的亲人聚集在一起,没有长时间不见的隔阂,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与亲人见面的愉悦冲淡了一整年的劳累。不过也有人选择在这一天去参观家乡的“骄傲”。圣天湖洁白的天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居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永乐宫美轮美奂额额壁画涵盖了这座宫殿浓厚的历史。历史上有名的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的雕像,以及惊险的吊桥和玻璃桥留住了大批的”探险者”。即使走过了外面的千山万水,但依旧是家乡的山水最温柔。

  陆陆续续的,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每每这时,总能上演一场“年终大戏”——到了亲戚家免不了要发压岁钱,长到这么大,父母总是以我们是大孩子的原因来要求我们拒绝,所以总会有推脱与硬塞的戏码上演,结果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年味儿是很浓的,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家乡的年才能算是真正过完。但是,在外打工的人,通常都是过了初七就背上行囊,继续在外漂泊。上班族也从那一天就开始工作。都喜欢过年的热闹,也都不喜欢年后的分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啊,过年就是他们唯一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于他们来说,年,是短暂的,是带着苦涩的甜蜜。

  我的家乡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没有景点的青山绿水,繁密森林。但她给人的感觉,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安心和温暖。也许多年后,当我漂泊在外想起家乡时,最先想起的便是那一盏盏花灯,那极其具有家乡风味的年。

家乡的春节作文13

  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景色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咱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咱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当然咱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那天全家咱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咱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咱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景色的改变。咱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咱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咱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咱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咱们。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家乡的春节作文14

  在我们老家,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我们也有着独特的春节俗。也有着独特的春节俗。

  23吃灶糖,24扫房子,25个豆腐,26蒸馒头,27去杀鸡,28去杀鸭,29去灌酒。

  大年30当天,我们包饺子。把韭菜鸡蛋虾皮混合到一起,放上酱油,香油饺子料,盐,生抽。混合搅拌均匀后,把它放到饺子皮里,一捏边,一个个圆鼓鼓的银元宝就躺在了面板上,我把它下到锅里,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最后在醋的作用下,可以享受美味了。大年30晚上,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年,磕头说祝福的话语。大年30晚上人人都不睡觉,大人们在愉快的交谈,小孩子们到下面玩耍,放鞭炮。路边的灯笼也闪烁起五彩斑斓的'灯光。于是春节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五彩斑斓的灯光中度过了。

  除一的光景与除夕大不相同,初一街上几乎没有人,因为在我们这初一是不许走娘家的。

  初二街上变得热闹起来,路边都是卖东西的,有卖年货的牛卖年糕的,有卖新衣服的。我们到了姥姥家,挨个给姥姥拜年,姥姥发给我们压岁钱,我们都高兴极了。我们在饭桌上喝着饮料,吃着美食,愉快地交谈着,每个人都十分高兴。我们又唱跳又交谈。一直到了晚上九点多。

家乡的春节作文15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低速公路。但今年春节我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那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晚饭后,我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八点整我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我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爸爸妈妈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哈哈!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作文:家乡的春节11-08

春节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家乡作文12-13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09-29

家乡春节作文10-16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7-25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7

家乡的春节作文06-12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7-24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按照东北的规矩,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但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春节到来之际,办年货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天,每个街道和商场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一次准备好糖果、饼干、瓜子、饮料等,还要为家人和自己添上几件漂亮的新衣服,好显现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办好年货,家家户户都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里屋外打扫的一尘不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春联也叫门对,对联上写的五花八门,什么“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什么“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再加上横批“家和万事兴”或“春暖风和日丽”,再贴一个“福”字,“福”字一定要倒着贴,寓意是“福到了”。

  到了除夕这天早上,我们都是八点钟吃饭,寓意是整整齐齐。吃完早饭之后,妈妈就会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到了晚上,爸爸会在院子里点一个火堆。

  家里的人不管身处何方、离家有多远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团圆过年,吃年夜饭。年夜饭都很丰盛有:饺子,寓意招财进宝,鱼,寓意年年有余,芹菜,寓意勤快,生菜,寓意生财……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一起看春节联会会还可以去外面看那些在天空中美丽绽放的烟花。

  在大年初二和初四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回去姥姥家拜年,每到这时姥姥都会给我做一大桌好吃的,我也会对姥姥说新年快乐!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春节离去之时,大人要去上班工作,小孩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去。虽然春节过完了,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家乡的春节作文2

  我的家乡在河南虞城县,我家乡的春节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话,那就跟我来吧!作文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买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奶奶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作文

  我家乡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过年的话,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3

  走在街上,看着那一排排高挂着的大红灯笼。,空气中飘着浓浓的年味,处处彰显着新年的气味。

  吃完年饭,我们都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我看到搞笑的小品时,我们不禁开怀大笑,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别人睡觉。

  当然过春节也也要贴福字,春联也叫对联,以供公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妙的文字来描绘时代的背景,抒发了美人美好欲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

  贴福字是我国头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寄托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子上上了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大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我们在家里迎接客人。城内城外有很多景点都开放了,任人游览。小贩们在景点外边摆摊卖茶,卖食品的和各种玩具。但是,最初的两三天并不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就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玩。为了就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到了正月16的时候,学生该上学了,大人也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人也开始就去忙干活了,北京虽然是城市,可是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的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4

  照我们临湘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开始。

  在腊月初旬,大人们肯定会做几条腊鱼和几块腊肉,为的是过年吃,还有一些人家都做一些霉豆腐,放在一个纸箱里,过年拿出来,香喷喷的,为的`是过年吃饺子用。

  小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肯定是去玩具店里买玩具,什么遥控车,推车,赛车……第二件事就是买爆竹。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准备足,了在新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这里还有一个老规矩,过小年,大人们要把小孩子们训一顿,叫他们别在过年的时候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甚至有一些大人会把一些太不听话的小孩打一顿。

  除夕真热闹,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家家男女老少穿新衣,吃团圆饭,到了晚上要守夜,守到12点,鞭炮声渐渐响起了,一声接着一声。正月初一,男人上午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里接待客人和做午饭。

  元宵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整条街想办喜事一样,到处张灯结彩。许多人家里的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几乎什么灯都有,到人工湖,天空满是烟火,烟火放完了,又有许多人放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愿望,整个天空像起了火一样的,红火又美丽。

  正月十六,春节结束了,学生的假期结束,大人们又开始上班,人们都在希望下一个新年快速地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5

  爸爸爸爸,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哦,这是春节。

  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吃米饭,贴对联,放鞭炮。晚上,我们开始燃放烟花,有时像月亮女神,有时像孔雀一样骄傲,有时像仙女撒花,有时像飞船五彩缤纷,真好看。

  你觉得有趣吗?这是我家乡武汉的春节习俗。如果你觉得有趣,你可以和我一起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6

  我的家乡在湖南。从全国各地回来过春节的家乡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小年时,农村通往县城的路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是去采购年货了……。

  过了忙碌的小年,家家户户又开始准备果盘,炸鱼干、晾米线、米面和晾红薯干。做好这些后,大家又开始在扫除,男女老少都出动,挂灯笼,清房间,人们流着汗水的脸,挂着淡淡的微笑。

  除夕那天,才真正开启了新年的大门,人人换上多彩、漂亮的新衣,爱美的姑娘还从山上或树上采下一枝漂亮的花朵别在头上,陪弟弟妹妹在门前做游戏,他们清脆的欢笑声与酒肉味儿,还有新年喜庆快乐的气氛融在空气中,交织在了空气里。

  当夜幕悄然降临时,年夜饭才刚刚开始。湖南最有名的就是与辣椒有关的菜及米粉,年夜饭自然不缺这两。除了这两道菜,还有鱼肉、肉、汤及青菜。鱼是现炸的,端出来时闻到得香喷喷的,吃起来外焦内嫩,带着丝许辣味儿,味道鲜美可口。肉菜主要是红烧肉、清蒸肉、辣椒炒肉……,还有筒子骨熬的肉汤,嫩滑的螺丝肉、河蚌肉,红薯粉皮和粉条,红烧鸡、红烧鸭及红烧鱼,辣椒茄子、拍黄瓜、土豆丝等等,道道美味,让我和家人特别期待。青菜为刚从菜地里摘来的新鲜红菜芯和小白菜,特别爽口。还有一点火锅菜搭配,把牛肉丸、猪肉丸、鸟蛋、剥好的鸡蛋等一并加肉汤放进火锅里,加些盐,好香好香的。大小各异、丰富、颜色亮丽的各样菜品,足有十几盘。家人们的欢声笑语,酒肉的香味儿与春节那快乐的气氛交织在一起,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饭后整理好菜桌和屋子的卫生后,大家伙儿全从屋里出来了,家里的大人们一边烧着干柴烤火取暖,一边看着我们这些孩子玩,同时在欣赏晚上村里人放的烟花及附近村子里的烟花,我们大孩子和小孩子手上都拿着适合自己年龄的.烟花点放,天地响,人们闹,亮彩亮彩的,成了一幅幅的动态美景,好热闹啊!尤其是上空此起彼伏的烟花美景,让我们很是留恋。很快,时间到了夜晚守岁的时间,到了零点,家家忙着放鞭炮开财门,震耳的声音,衬得村子里好吵闹,这是一种村民们最喜欢的吵闹,鞭炮越吵闹来年越好运!

  除夕后便是正月初一,湖南人的初一都到山上去先向祖先们拜年,烧香放鞭炮烧纸钱,一项都不能少。

  初二到十四是走亲戚拜年,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所有的亲戚家都要跑个遍,每到一家亲戚家都要吃饭,和亲戚家的孩子们玩、聊天,都会有红包,拿着一个个红包笑得合不拢嘴。晚上拜年的男人们围一桌打牌,女人们凑一起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干果之类的。虽然人们活动各异,可看起来又是那么的融洽,令人快乐!

  接着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挂灯笼耍龙灯吃元宵,我和表弟表妹们在村里的田垦上、河边、池塘边及小山坡上到处疯玩,疯跑,好开心呀!

  然后时间又到正月十九,大人们上班,小孩学习,春节那令人留恋的味道,随着春节的结束,慢慢散去……

家乡的春节作文7

  眨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春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跟往常一样。不过今年似乎比往常更热闹一些。菜市场、超市、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快到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我家也不甘示弱,。我贴对联,老爸挂灯笼,老妈蒸馒头。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到了三十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守岁,都不能睡觉,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他们一大早就睡了。大人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在放鞭炮、烟花。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孩子们都回到屋里捂着耳朵。不仅要放爆竹,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明。

  到第二天,当宁静的街道被爆竹声打破,人们便开始串亲戚,要拜年,拜祖先。这些都不不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孩子们要干的事是收压岁钱、放鞭炮。

  晚上还要吃饺子,饺子里包了硬币,听老人们说吃到硬币的人在这一年里会发财致富,而且还会无忧无虑的。

  这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愉快。你家乡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分享一下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8

  一百英里不同于风,一千英里不同于习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的家乡在庆祝春节时有自己的风俗。

  春节几乎在十二月的上半月开始。在农历12月8日左右的日子里,人们忙着填香肠,烘干腊肉,然后储存起来,等新年过后接待客人时再吃。

  12月23日是个小年。在这个晚上,每个家庭都会给厨神糖果,这样他就可以说好话了。

  23日之后,每个人都开始在市场上购买新年用品,并再次清理它们,以便扫除所有的厄运。

  最热闹的'事是除夕。这一天,男人、女人和孩子早早起床,开始张贴春联和年画。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齐鸣。这天晚上,人们还会吃团圆饭。团圆饭后,家人开始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在这个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其他人都必须保持他们的老年。

  在新年的第一天,每个家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会穿上新衣服迎接他们的长辈。孩子们最高兴迎接新年。除夕之夜,长辈会给他们压岁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将拜访亲戚和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这一夜,人们吃汤圆,意思是团团圆圆。人们仍然要燃放烟花。在街上,烟花、鞭炮和欢呼声融为一体。各种烟火使我们眼花缭乱。美丽的烟花升上天空,有些像流星,有些像大红花,有些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到第一个月的17号,春节就要结束了。是上学和工作的时候了。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正朝着新的生活、新的目标和努力工作前进!

家乡的春节作文9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我可爱的家乡--台湾省台北市,与美丽的厦门一水之隔,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家乡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在过年的前几天,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到热闹长龙的年货街—-迪化街,这里都整齐有序的摆放着用红帐篷搭起的小摊位,每位摊位前都有热情招呼的叔叔或阿姨,可以说这里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那里到处人挤人,虽然很挤,不过我和弟弟、妹妹都很开心,因为这将意味着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我们又将长大了一岁!

  因为从爸爸小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传了好多代了。每回爸妈都买好几袋我们爱吃的糖果、饼干、饮料,还有妈妈下橱派上用场的海鲜干货及坚果。迪化街无形中成了我的美好回忆!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一家人老老小小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这一餐当然要比平时的饭菜格外丰盛,妈妈和奶奶都会把所有心思花在买菜、料理上面,有我爱吃的大龙虾,有爸爸爱吃的长年菜、石斑鱼,有爷爷爱吃的炸春卷,还有奶奶、妈妈爱吃的白菜卤,还有我可爱的弟弟、妹妹爱吃的红膏蟹和斑节虾,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都是平时很少见到的,妈妈说了过年是中国人特殊的喜庆日子,一定要吃吉利的佳肴,好比长年菜,是过年每一家都会吃到的,代表长命百岁,健康长寿!吃鱼也是有讲究的,只能吃单面,不能吃朝下的那一面,妈妈说了,鱼就是“余”,年年有余的意思,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神奇,谁想出来的呢?但不用怀疑的是我们老祖先代代相传下来的,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奇妙的文化流传下去!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了,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而且,有趣的是每年的压岁钱奶奶都让我们压在自己的枕头下睡觉,每次一早起来,我总会先看我的'压岁钱还在不在?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让我们平安,快快长大的习俗。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家乡的春节真是太有趣了,希望春节文化能流传永远!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10

  说起家乡长春这边过春节的事儿,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们喜欢把春节说成过大年,而且是“红红火火过大年”。买年货是最重要的,每到过年妈妈都会把冰箱塞得满满的。鸡、鱼、肉、蛋、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东北人过年讲究年年有余,准备食品要多多益善。另外就是要给全家人添新衣。当然购买春联,鞭炮等喜庆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给我印象深的就是“除尘”,其实就是大扫除,妈妈会在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打扫卫生,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擦洗一遍。而我一有时间就去帮忙,每次都把我累的腰酸腿疼。妈妈说:这就叫辞旧迎新。贴春联和贴福字也都是我的活儿。得大年初一一大早上才能贴上福字,还得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屋里屋外,窗上、门上、墙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字,显得很是喜庆,寄托了我们长春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放鞭炮和拜年可以说是过年的“标志”,响炮长的'、短的,就连别人不敢放的窜天猴我都敢放。拜年,说白了就是为了挣点压岁钱,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满载而归。

  说到守岁,那我就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了。守岁前我保证一定不会睡觉,但是一到了十二点就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早把自己说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汤圆是团圆的象征,点花灯,猜灯谜是我们的习俗,我的书柜里就有一个用面做的老鼠灯。是小时候奶奶就给我做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是神奇极了。

  过了元宵节,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而每年在这个时候我都是意犹未尽,恨不得重来一遍,没有办法,我只好掰着手指头,期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11

  我们家乡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就开始的非常热闹。在腊八那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腊八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都会祭灶王,孩子们还能吃到麦芽糖和江米糖。

  在除夕这天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年菜孩子们都会穿起新衣,门外贴好对联,屋内贴好年画,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宵,在外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和祭祖,在这一天的夜里,小孩子们还会守岁。

  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在这天铺户都关上了门,全程都在休息。小贩们还会在庙会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处处都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儿,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七就结束,我们家乡的'春节过的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12

  过了腊八就是年。家乡的年似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闲下来,又开始着手过年。尤其是月底的这几天,就越发的忙。无论妇女老少,都加入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役”中。

  在这众多繁琐的任务中,最累人的莫过于大扫除。记忆中,每年的大扫除爸妈一让我们干活,我和妹妹就会用写作业来推脱,大人们也无可奈何,便任由我们去了。所以回想起以往的过年,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就是我和妹妹在房间里“写作业”,父母在院子里打扫,还时不时的进来突击检查一番。那可真是与父母斗智斗勇啊!

  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而我们能帮得上又愿意帮忙的大概就只有贴对联和贴年画。回忆起小时候,在帮忙递对联时,分不清上下联总会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年画是一家人一起选的,对应着每年的生肖,无论是机灵的小狗,还是憨态的福猪,都代表着福气安康。家里人喜欢倒贴“福”字,意味着“福到了”。记得有一年妹妹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嘲笑我们不认识字,现在回想,当时和现在的过年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那份欢乐确实是相同的。

  我喜欢花灯,即使寒风萧瑟,遇到了花灯也总要欣赏一番。这几年家乡的花灯种类越来越繁多,每一年的'布置也早早就开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彰显着家乡特有的年味儿。年前看花灯的人还不太多,我总是忙里偷闲拉着妹妹来看看美丽的花灯。也许是还没过年的缘故,花灯不一定能够全部展示。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能看到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除夕守岁好像是每个地方都有的风俗,吃年夜饭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见,人们更习惯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平时不经常见面的亲人聚集在一起,没有长时间不见的隔阂,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与亲人见面的愉悦冲淡了一整年的劳累。不过也有人选择在这一天去参观家乡的“骄傲”。圣天湖洁白的天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居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永乐宫美轮美奂额额壁画涵盖了这座宫殿浓厚的历史。历史上有名的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的雕像,以及惊险的吊桥和玻璃桥留住了大批的”探险者”。即使走过了外面的千山万水,但依旧是家乡的山水最温柔。

  陆陆续续的,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每每这时,总能上演一场“年终大戏”——到了亲戚家免不了要发压岁钱,长到这么大,父母总是以我们是大孩子的原因来要求我们拒绝,所以总会有推脱与硬塞的戏码上演,结果往往让人哭笑不得。

  年味儿是很浓的,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家乡的年才能算是真正过完。但是,在外打工的人,通常都是过了初七就背上行囊,继续在外漂泊。上班族也从那一天就开始工作。都喜欢过年的热闹,也都不喜欢年后的分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啊,过年就是他们唯一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于他们来说,年,是短暂的,是带着苦涩的甜蜜。

  我的家乡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没有景点的青山绿水,繁密森林。但她给人的感觉,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安心和温暖。也许多年后,当我漂泊在外想起家乡时,最先想起的便是那一盏盏花灯,那极其具有家乡风味的年。

家乡的春节作文13

  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景色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咱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咱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当然咱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那天全家咱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咱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咱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景色的改变。咱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咱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咱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咱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咱们。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家乡的春节作文14

  在我们老家,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我们也有着独特的春节俗。也有着独特的春节俗。

  23吃灶糖,24扫房子,25个豆腐,26蒸馒头,27去杀鸡,28去杀鸭,29去灌酒。

  大年30当天,我们包饺子。把韭菜鸡蛋虾皮混合到一起,放上酱油,香油饺子料,盐,生抽。混合搅拌均匀后,把它放到饺子皮里,一捏边,一个个圆鼓鼓的银元宝就躺在了面板上,我把它下到锅里,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最后在醋的作用下,可以享受美味了。大年30晚上,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年,磕头说祝福的话语。大年30晚上人人都不睡觉,大人们在愉快的交谈,小孩子们到下面玩耍,放鞭炮。路边的灯笼也闪烁起五彩斑斓的'灯光。于是春节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五彩斑斓的灯光中度过了。

  除一的光景与除夕大不相同,初一街上几乎没有人,因为在我们这初一是不许走娘家的。

  初二街上变得热闹起来,路边都是卖东西的,有卖年货的牛卖年糕的,有卖新衣服的。我们到了姥姥家,挨个给姥姥拜年,姥姥发给我们压岁钱,我们都高兴极了。我们在饭桌上喝着饮料,吃着美食,愉快地交谈着,每个人都十分高兴。我们又唱跳又交谈。一直到了晚上九点多。

家乡的春节作文15

  每年春节回老家时,高速公路上都会堵成长长的车龙,成了低速公路。但今年春节我们提前三天回老家,避开了车流的高峰,只用了二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那天,爷爷奶奶为年夜饭忙碌着,妈妈负责带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则开始贴春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计划着等我长到一米六时,让爸爸当我的助手。春联贴好灯笼挂好后,满院都是红通通、喜气洋洋的。我再往巷子里瞅瞅,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左邻右舍全都贴好春联挂好灯笼,整条巷子顿时映红了天空,让上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晚饭后,我们开始敬香、放鞭炮,整个村子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天空也不时亮起绚烂的烟花。八点整我们全家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就是开车子那个小品,我们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当然,睡觉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个大红包,并叮嘱大年初一见人一定要讲吉利的话。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声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给爷爷奶妈爸爸妈妈拜年,讲了好多吉利的话,然后洗脸刷牙后开始敬香、放鞭炮。吃过早饭后,我便把爸爸妈妈的手机抢过来开始抢微信红包、发红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爸爸妈妈带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妈每个人都给我和妹妹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呢?当然少不了讲了许多讨人喜欢的吉利话。大我十五岁已经工作的哥哥也给我买了一大堆我爱吃的零食,我可开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这个年过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我眼中的春节就是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长辈的红包、拜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