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锦集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又盼来了让我们孩子们兴奋不已的春节。我爱过年,但我更爱那一家人团圆的除夕夜。
每年的除夕夜,平时不太见面的叔叔阿姨们,都会回家来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聊一年来家里的喜事及工作上的收获,聊新的一年新的计划和打算。小孩子可闲不下来,纷纷跑到院子里放起了烟花。随着烟花不断地绽放和变化,我们不时地欢呼着,惊叫着。家里的大人们被我们的欢笑声引出了家门,阿姨们在一旁观战助兴,叔叔们加入了我们的行列,放出了更大更美的烟花……此时,烟火的“嘭嘭”声,和一家人的“哈哈”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除夕夜最棒的是拿长辈们的压岁钱。临睡前,叔叔阿姨们会从钱包里抽出一两张人民币,笑盈盈地递到我手里。望着手中的'钱,我心里盘算着,用这些钱买些自己爱看的书,想要的东西。那时觉得自己真的好开心哟。
除夕夜里,围绕人的是浓浓的亲情。我喜欢这个家人团圆的特殊夜!
春节的作文 篇2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风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风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是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是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风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春节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江门,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
20xx年,江门及下辖各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98.87平方公里,其中江门市区(蓬江、江海、新会)城市建成区面积108.62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总人口410万,人口密度405人/平方公里。 “五邑话”是粤语的一枝,是五邑地区的主要方言。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占20%,美洲占70%。
江门在过春节的时候,大街上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到处是都是张灯结彩,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彩灯。你无论走进哪一个商场,都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很多前来购买的人们。真是其乐融融。
在过节时,我们有如下习俗:
1. 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贴春联,以示吉祥,喜庆。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3.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但江门市区禁放鞭炮已经好多年,只有在农村才可以燃放,今年的年30晚12点正,江门很多人放烟花,漫天烟火美丽极了。
4.应节活动
年初一,喝早茶。这是江门历来的惯例,一早到酒楼找座位,如果你不够早的话,就没有座位,一般是公公、婆婆先到酒楼,因为他们起的早。每年春节都是爷爷去找位置,找好就叫我们,总之在春节酒楼都是人山人海,十分的热闹。初二、初三日乡镇都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5.红包
派红包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给红包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孝敬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今年我领的红包够我交学费呢。
6.拜年
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7.穿着
我们在过年时一般都穿红色的衣服,大人,小孩都一样。因为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年兽的。所以,直到现在,也流传春节也穿红色。
江门过年时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长辈敬茶。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我们江门人在春节招待客人时一般用瓜子,糖果,年糕来招待,因为糖果表示甜美,年糕表示年年步步高,在新的一年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春节的作文 篇4
别人总说新年的好,但我认为新年还有坏的一面。
新年能吃糖,还可以一家人聚在一起,这非常开心。可是,新年除夕的时候要守岁,守岁的话也只能看春晚,真的很讨厌。但年初一的时候,我本想睡一个懒觉,可是,却被爸爸妈妈拉起来,说要去拜年。于是我就得早晨迷迷糊糊的起来,去挨家挨户的说:“早上好,新年快乐。”
而且新年之时,如果想要拿红包,就必须要磕头如捣蒜。然而这辛苦得来的钱,在我的手上还没攥热就要被爸爸妈妈拿去说是帮我保管,但是如果再想要回来的话,就不可能了。
大年初二,一般家里的亲戚就来到家里拜年送礼了。虽说可以得到很多礼物:牛奶、巧克力、红包……但是,亲戚们进门之后总喜欢摸我的头,然后刚坐下来就问我的成绩,我真的.快烦死了!我的表姐最近大学刚恋爱,结果那些亲戚去拜年的时候就一个劲地问对方的家庭、对方的样貌、对方的财产,我的表姐满脸尴尬但是还是要一一回答。
新年虽好,但是还有坏的地方;新年虽坏,但是也有好的地方。
春节的作文 篇5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似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似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似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似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似“仙女散花”,有的似“大红花”,有的似“满天繁星”,有的似“龙飞凤舞”……多么似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与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春节的作文 篇6
在我妈的家乡,一直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方式来过春节。这个地方就是安徽合肥。
春节的清晨,约摸六七点就要用家里的土灶烧米面,米面是自己家里做的,最关键的是这个面里不能加任何的菜,必须是一碗清汤面,且要煮得浓稠一点,吃面条时,务必夹几个送灶粑粑来吃,并且要吃得送灶粑粑吃完,不能留一点残渣。吃饭时间必须在30分钟之内。然后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就要去祭拜灶神了,带上准备上好的送灶粑粑供给灶神。
大概9点左右的时候,我们就要上亲友家拜年,这个时候不准备个三四块钱红包给孩子,还真是走不掉呢!然后11点左右,全家出动就要上镇子上看庐戏。庐戏一般在热闹的街区举行,不需要买票,每家每户只要送一个送灶粑粑给表演者就行,这既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对他们的支持。庐戏一般是用普通话来演唱的,为的.是照顾来自各个地方的朋友们。午饭在看戏的地方是不可以吃的,必须在结束后才能吃,若是在看戏过程中吃午饭,简直是对演员莫大的不尊重。
午饭过后休息片刻,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爬山,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一路上表哥表姐我们一起打闹唱唱歌,聊聊这一年来所发生的趣事,强身健体的同时又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感情,真是开心!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我们就会去特定的村庄看舞龙灯了,舞龙灯一般在晚上六点多左右开始,要是我们早到的话便可参观舞龙灯的准备前工作,一般会很安静,等到一分钟后,铜鼓声、龙啸声、敲击声等等声音便会不约而同响彻在耳边,让人震耳欲聋。一般会有几条与众不同的“龙”,如忽大忽小、颜色奇特等种种不同,他们都是有特色的“龙”所以特别引人注目,如:“千龙观音”“飞檐走壁”等等,当然,都是之前排定好的,快要结束的时候,所有的龙都会聚在一起,如同所有心连心,宁死不屈的精神。在舞龙灯结束后,所有演出人员都会吃送灶粑粑。哈哈,这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
这就是我妈妈家乡的春节,这些习俗已经流传一百多年了,如同信仰一般永存!
春节的作文 篇7
过年了,过年了!人们一般喜欢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饭。吃团圆饭——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今天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吃了团圆饭。餐桌上都放着鱼、发肉、腊肉、腊鸡、腊鸭、腊鱼等美食佳肴呢!
大家一边吃着饭菜,一边谈笑说声。每个人的心里都想着,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吃饭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这时我便开口说:“祝长辈们福星高照,万事如意,平平安安。”我们每个人都举起酒杯,敬上一杯酒,表示真诚的祝福。
吃着吃着,我觉得太无趣了,就讲起笑话来,是这样的: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人说:卖臭豆腐嗒(长沙话),同时,有一位丈夫的妻子死了,流了很多血,丈夫想吧血去掉,就找了一位巫师来帮忙,巫师给了他一样东西,他还是擦不掉,巫师就说:“因为你没有用‘雕牌洗衣粉’!”哈哈哈,大家觉得这个笑话非常有趣。
吃团圆饭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春节的作文 篇8
春节是中国人最传统、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自西汉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所有的中国人都过春节,但不同的地方,春节的习俗却千差万别。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南京过的春节,今年春节爸爸说要带我和妈妈回老家过年,当听到老爸这样说,我高兴得一晚没睡着,因为我经常听爸爸说他小时候过年的事,感觉非常好玩。
爷爷听说他的孙子要回去过年,也高兴得天天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并早早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按家乡的习俗,腊月二十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掸尘。一大早,爷爷就起床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绑上一把扫帚,我很好奇,不知道爷爷要做什么,爷爷告诉我说要掸尘,要把房间顶上、高处角落里的灰尘、蜘蛛网全都清扫干净。一个多小时过后,哇,我感觉房间真的.干净了很多,明亮得象孩子的脸。爷爷说因为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是送灶节,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回天宫过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原来是这样啊,原来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灶神一直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这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忙着做这个做那个,大姑妈二姑妈三姑妈一家也都来了,大人们忙着准备年饭,厨房里热气腾腾,不时飘出阵阵香气。我们小孩早等不及了,一会放个鞭炮,一会吃点好吃的,一个个开心得脸都笑成了花。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爸爸和大姑父带着我和哥哥一起贴好了门对,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阵阵迎新春”,鲜红的门对,送走了忙碌、充实的一年,响亮的爆竹,即将迎来希望、崭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时间,整个小城都响起了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的海洋之中…… 我喜欢过春节,更爱家乡的春节!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春节作文作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