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春节的味道作文

春节的味道作文

时间:2024-06-22 14:19:23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优)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味道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优)

春节的味道作文1

  20xx年是公共假日。但是,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来看看我的新年心情。睁开眼睛,看看窗外。钱芳,起床了,这是新年!“我还没来得及坐起来,就听到妈妈慈祥的声音。我想了想,突然坐了起来。又一年,我长大了一岁,可是为什么我没有感到快乐,反而感到空虚?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过年,但是我喜欢第一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鞭炮和过年的味道。穿着新衣服新裤子,走出家门,闻着鞭炮声,带着无法隐藏在一个地方的喜悦和兴奋向前走,神清气爽。不信你试试!嘿,我刚从公公房间出来,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味道。当我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圆桌上摆满了食物。晚饭很难等,但是大人一直敬酒,长辈也不动筷子。后辈怎么敢先吃饭?我无助地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但是我吃不下。感觉如此.

  晚上,吃完饭,我和爸妈还有表哥去k歌。我们坐车来到苏荷,走进去震耳欲聋。服务员叔叔带我们去K3包间,我冲进去。我是第一个选了一首民族歌曲来唱《一个玉口中国,一个瓦顶家庭》.唱完,我妈评论我,叫你老人家别唱了,唱的耳朵又要飞上天了,我怒不可遏。

  我会用我的终极武器,把我妈打得落花流水。就这样,在一个愉快的夜晚之后,我们回来搭顺风车回家.听完这几段,你应该也知道我这一年过得怎么样了。

  !

春节的味道作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对于久别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团聚的好时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难得偷空的悠闲,对于春月杆回家过节的人来说是赶紧抢车票,但是对于我们学生党来说却是“防空警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过节就要放假,一放假就有堆成山的作业,写名字只要半小时轻松搞定,更何况放假前还有期末考试,考的好的人高高兴兴的回家收压岁钱了,考得不好该如何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下存活,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回答问题,这是在玩儿命啊!当然,这就如同在假期作业的封面上印上《快乐暑假》是一样的道理。

  好不容易放个假,从考试的魔爪下挣脱不容易啊!刚开始的几天必得出去蹦跶几天来庆祝解放战争胜利,而在那之后便是疯狂写作业模式,在除夕之前要不死不休的跟作业纠缠。

  除夕晚上,对于大家都不陌生的便是春晚了。年年有春晚,年年有吐槽,槽点那是一年比一年多啊。当然,槽点高,赞点自然也高。春晚上的语录时不时的突然爆红,就好像今年的.“我看你布置车是九手的,你脑子也是九手的吧!”那要是说起吐槽那可不是滔滔不绝么?春哥李宇春自从超女出道十年首登春晚,选了中国风歌曲《蜀绣》,演唱的时候运用了高科技投射出三个影子,再加一个本人,在博友的吐槽下便成了“李宇春、李雨夏、李宇秋、李宇冬”转发量蹭蹭上升。众所周知,郭敬明是现代当红作家,却鲜有人知《蜀绣》也是郭敬明的作品之一,当这件事被博友扒出来的时候,随之就是“吴总裁鹿哥陈等等宁泽涛都没上,小明你上了”后来法制晚报官微更是挖出了《蜀绣》歌词中所蕴含的唐诗宋词,随之发了篇微博甩了出来,郭敬明转发道:“我过年就跟我妈打了两圈麻将,没犯法啊,看到法制晚报吓了一跳,其实里面还有元曲”我说小明啊,语文好归语文好,咱做数学题的时候能不把墨水滴到题目上了吗?当我还在执着于为何今年春晚吐槽如此汹涌,各路大神们都开始用春晚发的红包发给博友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然而在放假的最后几天,家家灯火通明。干啥?补作业啊。街上没人,为啥?在家啊补作业。在快要开学的时候,万能的博友又开始刷屏了,什么“不久之后七天小长假将转变为三天假或周末”,什么“你丑你先做,我帅我随意”,还有更甚者“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看完这些,不禁想起读书笔记还躺在书包里安然无恙。立马向前方奔去开始做作业。

  年的味道对于我来说就是吃喝玩乐做作业,外带吐槽补刀刷微博,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有趣。也许不是少了年味,而是少了小时候那样的天真。

春节的味道作文3

  “春节到,喜洋洋,家家户户红灯笼;团圆饭,必来吃。喜气洋洋过大年!”伴随阵阵歌谣,把新年接来。各个习俗也相继登场了!过年的味儿自然就洋溢开来!

  我们台州人过春节,花样可多了,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红布条。办年货、赶集市、备压岁钱样样都透露出过年的喜悦。除此之外,这一天美食也不少,现在就要做一道团圆饭上少不了的菜。这道美味佳肴叫做:“面饼”!把搅拌好的面糊糊倒入平底锅中,中火烘烤。不出几十分钟,一张白白嫩嫩、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饼就大功告成了。夹上炒好的菜、肉、面等美味的食物,一卷一包,不一会儿,一筒色味双全的面饼就完成了。你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呢?

  小孩子家过年头等大事就是购买花炮,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每家每户准有一群孩子聚在院子里放鞭炮。我放一个“熊猫爬杆”;你点一个“冲天炮”。这不是单纯、简单的放鞭炮,而是鞭炮比拼赛,人人都积极地、自告奉勇地参加这场比拼赛,看谁放得多,看谁放的最漂亮。第二天地上就全是鞭炮们剩下的“残肢断腿”了!

  除夕总算来了,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春节也进入了高潮时期。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裳。门外贴上了墨迹未干的红对联;屋里粘上了各式各样的年画。夜里家家灯火通宵,从不间断,从八九点开始,打开电脑、电视,都是新年祝福和愿望。手机里也纷纷传来声声祝福!看着小品、相声屋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电视看完了,还可以放孔明灯、修剪花草,打灯笼上别人家拜年要糖吃!最重要的是修剪自家院中花草,让来年的生活不再杂乱。五、四、三、二、一!当一字喊下后。全台州市的天空同时响起数百声烟花。望着绚丽多彩的天空,喝上一口腊八粥,吃一颗姜糖,给美妙的除夕夜画上一个“完美”“圆满”的句号!

  除夕夜过后的第一天,才是最忙的一天!集市上叫卖的小摊小贩多了,金鱼、发糕、牛奶……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东西映入眼帘。买了糖葫芦的`小孩子在街上跑来跑去地闹腾;几个抱着娃娃的妇女意犹未尽地聊着昨夜的欢乐!每个人的脸上全是笑容。接着各家的阳台上摆上了许多水果和食品,拜天地、拜各路好人、拜亲人、拜平安。忙过这阵子后又是“元宵”了。大人又要热热闹闹的张罗了!

  春节这些事,别提多好玩了;春节这些事,别提多热闹了!过年这些事儿,怎么也说不完。过年真有趣!我看北京的春节也没有我们台州春节那么欢乐、热闹呢!

春节的味道作文4

  我喜欢的节日很多,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最具有中华传统特色,最热闹。还有很多美味的饭菜,春节的味道总是令我难忘。

  春节的味道是香喷喷。因为它有美味的年夜饭。每到春节,所有的亲人都会聚到一起,大姨、小姨、妈妈,她们三姐妹就会在厨房里演奏动听的厨房交响乐。忙活一整天,隆重的年夜饭终于上桌了。哇!瞧一瞧饭桌:红的是番茄,酱紫的是红烧肉,金色的是四喜丸子……还有美味的鸡汤,喷香的'排骨,外酥里嫩的炸肉丸子……各种菜所发散的香气融在一起,钻进你的鼻子,鼻子都快被香掉了。就等长辈开始啦!长辈们不吃,晚辈们只能眼巴望这满桌的佳肴,流口水啦!

  哦,春节的味道是香喷喷的!

  春节的味道又是酸中带甜的,因为可以收到许多的压岁钱。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拎着礼品,给亲友拜年。看到长辈叫声“新年好!”就会收到红包。

  春节的味道是呛人的。因为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开始,春节里听到的烟花爆竹的声音便不绝于耳。白天,大孩子会领着小孩子放。晚上,大人们会召集及全家老少一起欣赏节日里最美的烟火。五颜六色的烟花很美,五彩斑斓,给节日增添了喜庆。但是大量的燃放烟花、爆竹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每次闻到空气里弥漫的呛人的烟味,就会不禁引起我对环境的担忧。如果能有不污染空气的烟花,该有多好啊!

  哦,春节的味道里还有些呛人!

  春节,承载着人们的快乐和美好的愿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的味道很独特。希望它也能顺应发展的潮流,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味道作文5

  这味道是自豪

  年前,听闻“泉州将成为春晚分会场”的消息,我便激动地往泉州文庙奔去。

  喜庆的红灯笼挂满了整个文庙,水池中花灯造型,或莲花或天鹅,非常吸引人。如此精心的装饰,相信文庙势必被打造成华丽的舞台,将古朴气息与现代流行相融合。

  当春晚节目播放时,我听到泉州分场主持人用闽南语向观众拜年,看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大气的船只造型彰显着宋元期间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的气魄。晚会节目更是将拍胸舞,提线木偶,惠安女,跳篝火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让人一览闽南风情。

  我为自己是泉州人而自豪。

  这味道是欢聚

  回到乡下老家,更浓地嗅到春节的味道。这味道里,有八仙桌下敬天公时的喃喃祈福,有青苔石阶上孩童互扔鞭炮的欢呼,有家家户户点燃烟花响彻村庄的绚丽绽放,有阳光难掩的石窗和红艳的对联,有烟雾缭绕木鱼脆响的庙宇,有阖家欢聚的灯火通明,有我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庭院里的树依旧是绿色的,茶花不分四季的绚烂,不顾时间而响的鸡鸣声阵阵,大花猫喵喵叫着怯生生不肯近人。烟囱从天窗伸了出去冒着白烟,一家人围着木圆桌一起忙活着年糕的制作,用着乡音互相打趣,灶炉旁围着围裙的舅妈把枯枝扔进火堆里,外婆叫我吃饭,我应声而去。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就是这里啊,心里想着它是我长多大走多远也想要回来的地方。

  这味道是喜庆

  《宋书》中就有关于古时泉州闹花灯的记载:“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的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赏花灯的习俗更是一直延续至今。市区里大街小巷的大人牵着迫不及待想要挣脱着去花灯下细细观赏的.孩童的小手,而孩童手里呀,则提着点了灯的小灯笼嚷嚷着,站在一盏盏花灯下惊叹着,欢呼着。

  那一盏盏花灯形状各异,其中有几组花灯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组小精灵造型的花灯,那些小精灵手上各自拿着不同的南音乐器,体现了异域元素与泉州传统文化相结合;一组使用旧衣物和废旧铁丝制成的渔女头饰和渔女形象的花灯,体现了环保节约的理念和惠安渔女与浔埔渔女勤劳美丽的身影;一组在灯笼内胆里放着旋转的屏幕,上面放着泉州各地的风景。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蔡襄在体验了泉州的元宵后就写下这句诗。人们跟着踩街的队伍行走,人们抬着轿子和神在街上游走,彩车穿行在大街小巷。乡下的男女老少啊也不缺乏活动,他们抬着轿子和神,在篝火旁跳跃着,欢呼着,半个村的村民们都提着纸灯笼绕着村落行走,花炮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春节的味道,弥漫在庙宇的烟雾缭绕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里,在爆竹声声里,在阿嬷的亲切呼唤中,在那孩童嘴里忙不过来的年糕汤圆炸食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唯有用心感受,唯有置身其中地去参与,才能细细地品出那一番甜蜜。

春节的味道作文6

  昨天晚上,我十分开心,因为要过年啦。

  前些日子,我和妈妈就开始买年货啦,瓜子,糖果,零食,春联,花炮,饭菜,样样都不能少。

  一早起来,我就急急忙忙的叫妈妈起来贴春联,搬好椅子,准备好剪刀,胶带,“恩,我们要开始贴春联啦。”

  两边的对子贴好啦,接下来,要贴门心了。只见妈妈把一张很精美的正方形门心小心翼翼的放上去,可妈妈很奇怪,非要把福字倒过来贴,我问妈妈,妈妈说倒过来的寓意说明福到家了。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习俗啊。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温馨,团圆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平常在外打工的,在这一天都能回家团聚,是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香喷喷的饭,摆在了全家人面前,在除夕的.这天晚上,我很快乐,但我哭了。

  激动的。

春节的味道作文7

  过年啦!过年啦!

  第一声新年的钟声悠扬地敲响,劳累一年的人们开始蠢蠢欲动,出门的脚步变得轻快,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

  不知何时起,大路两旁悬起通红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好像枝头上沉甸甸的苹果,用扑鼻的香气祝贺人们新春快乐!金黄的灯笼穗摇头晃脑,好像在和我们挥手问好。夜晚的灯笼分外耀眼,一眼望不到边,圆圆的大肚子里闪闪发亮,好像天边的一抹彩霞。妈妈高兴地说:“有灯才真正有年味。”

  看着容光焕发的街道,商场也不失时机地把门面装点得五光十色。走进热闹非凡的.商场,震耳欲聋的《新年好》迫不及待地钻进我的耳朵,抬眼望去,高高的货架上货物鳞次栉比,选购的人们抢着把中意的物品放进手推车,好像不多买些东西对不起自己鼓鼓囊囊的钱包。这可忙坏收银台前“小姐们”,等待结账的顾客排成长龙,都站在队伍当中翘首期盼,忙得她们焦头烂额。

  过年怎么少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路边很快设立“烟花爆竹销售点”,各式各样的烟花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下子,家属院里闹开锅,鞭炮声不绝于耳。兴不已的人们点燃一挂挂鞭炮,随手一丢,顿时火光冲天,震耳欲聋,随着鞭炮逐渐化为灰烬,爆炸声也渐轻渐弱,最后只留下一股浓浓的爆竹味和一地喜气洋洋的红纸片。公园里,漆黑的天空照如白昼,一朵朵灿烂的烟花直冲云霄,在月亮身旁绽开笑脸,乐得围观的孩子拍手叫好。

  团聚的人们更是兴奋不已,面前的桌子上摆满大鱼大肉、瓜子点心……家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同欣赏20xx年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

  声声爆竹迎新春,句句祝福庆新年!在此,祝广大博友们合家欢乐、龙年吉祥!

春节的味道作文8

  又要过年了,每到腊月,是我们乡下的人置办年货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到处都飘散着过年的味道。

  一缕缕的炊烟中,是一只只白胖胖的猪儿,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被摆上案头,一件件新衣服穿在人们身上,一袋袋水果和糖被人们提回家,外出的人都在这个时候回到家,和家人团聚……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被浓浓的年味包围着。

  我最喜欢的是陪着爸爸妈妈置办年货。每年腊月的最后几天,是集上最热闹的'时候,集上的人们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东西琳琅满目,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不买东西的都很高兴。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最让人记忆的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拉着家常,拿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红包,啊!好兴奋啊!过年了,去拜年、去放烟花……这一切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样的炊烟,一样白胖胖的猪儿,让今天的我怎么也感受不到往日浓浓的年味了。这种感觉已经有两年了,刚开始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我对年味浓浓的思念让我的爸爸妈妈在两年前带走了。

  两年前,爸爸妈妈带着希望,带着我的思念离开了家,外出打工。从爸爸妈妈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就像堵着什么似的,常常让我发呆。每到过年的时候,这种日子更让我难受,无论是新衣服,还是大包小包的糖果,都引不起我的兴趣,看着一个个归家的人,只是让我一个人顶着寒风,坐在山坡上,望着山下的公路追寻着什么。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浓浓的年味又来了,我只是期盼着,期盼着记忆中过年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作文9

  大年三十一大早,妈妈突然提议要给我们这一单元所有的邻居在初一早上送饺子。我诧异地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面带幸福地说:“我小时候六、七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到春节的时候,你的姥姥就会带着我挨家挨户送热气腾腾的素饺子,意在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而邻居们也会给我很多好吃的。大家有说有笑,好东西一起吃,这年也似一起过,多幸福啊!可现在……”我忍不住说:“我们搬来这里都一年多了,邻居家姓什么我都不知道,见了面也最多打声招呼,犹如陌生人一样。可是这一单元一共有十几户,得包多少饺子呀?”妈妈说:“有志者事竟成。”“妈妈,还有我呢。”我拍拍胸脯说道。

  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来到菜市,买来了包饺子的材料。来到家里,妈妈利索地调好了香喷喷的韭菜鸡蛋馅。幸亏我平时跟妈妈练习过擀饺子皮,这次可派上大用场了。我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将近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包好了预计的饺子数。

  为了让大家一起床就能吃到饺子,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来煮饺子,并把饺子盛在碗里。我们来到第一位邻居家,我负责敲门。当邻居开门后,我首先礼貌地说:“叔叔,新年好!我们是楼上的邻居,特意给你们拜年。祝你们新年快乐!”妈妈接着说:“这是我们包的饺子,请尝尝。”邻居叔叔先是一愣,然后像是回过了神,连忙接下饺子,连声说谢谢。虽然邻居叔叔有些意外,但明显看出他很惊喜。就这样,用了两个小时,终于挨家挨户送完了饺子。

  当送完了最后一碗饺子,我和妈妈对视一笑同时坐在了沙发上。妈妈有些担心地说:“不知道我们包的饺子大家喜不喜欢吃?”我说:“饺子的味道并不是很重要,关键这饺子里代表我们的心意。”

  就在我和妈妈讨论的时候,我听到敲门的声音。我赶快开门,原来是邻居。一开门邻居就说:“你们的'饺子真好吃,我们也做了麦芽糖,你们也尝尝。”妈妈请邻居进来坐。一会又来了好几位邻居,他们都带着亲手做的麻叶子、丸子、年糕、春卷等春节传统美食。不大一会儿,客厅里就坐满了人。“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大人们此时犹如多年不见的朋友,谈论着小时候过节的故事。虽然我不太能听明白他们的谈话,但从他们脸上分明看到了不同寻常的幸福。这是我记忆中妈妈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让我也感到比往年更浓的年味。

  这是属于春天的节日。或许只是我自己心中浅浅的感觉,在清冷肃杀的冬日,越是雪花漫天飞舞就越觉得春天的气息萦绕在我的周围,充满希望与欢乐。有时我也会惊讶于自己脑海中那一霎那的感觉,但确定真实存在着。...

  春节快到了,我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

  春节快到了,我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

  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再一个月就到xx年的春节了。我真希望春节早些来到,我盼望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办年货,过佳节。我要回老家和亲人团聚。平时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老家离得很远,一年只能回几次。

  冬天已经降临了,新年的脚步也悄悄临近,活泼可爱的小兔跳走了,虎虎生威的金龙飞来了。要说一年有什么向往或怀念的,那就是春节了。每到春节,大家便欢聚在奶奶家,欢声笑语成了新年的点缀。

春节的味道作文10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挂上了大灯笼。除了这些,我们还会聚在一块空地上——打年糕。

  家乡的年糕是打出来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当然它的制作过程也有一套呢?

  爷爷从里屋搬出来热腾腾的糯米,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个石臼里,随即就开始真正的制作了。

  两位健壮的叔叔撸起袖子,看样子是项“大工程”。把两根近一米的棍子插入石臼,接着双手紧握棍子。看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一旁的我急着说:“快点,快点开始吧!”

  于是他们开始一上一下地搅拌糯米,那样子可真和谐。一个上一个下,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他们的嘴里还轻生念叨着:“嘿呦!嘿呦!”随着节奏,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快。让我感觉像广场上披着狮头的舞狮者。气氛越来越活跃,周围的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会有小孩拍着手,大声地说:“真厉害真厉害!”也有几个淘小子围在石臼边转着圈玩儿……过了一会儿,爷爷就提着一桶水,喝道:“来来来!搽水喽!”大伙儿都让开,只见爷爷兴致勃勃地往石臼里洒水。然后挥了挥手说:“继续!”总之,在打年糕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

  正午的阳光洒在大家的脸颊上,人人脸上红润了不少。打完糯米,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姑姑和婶婶早已准备好了:她们在桌子上抹满了食用油。爸爸把打好的年糕小心翼翼地搬到桌子上。刚打好的年糕黏糊糊的`,于是姑姑沾了油,把整团年糕都涂上油。然后婶婶熟练地把年糕拉长,撕开,搓团。一团年糕在婶婶的手上翻过来翻过去,我们都拍手叫好。

  顽皮的我们偷偷地撕下一块,捏成我们心中的恐龙、老虎……一旁的姑父看了,笑着对我们说:“小鬼,莫淘!”屋子里传来了一片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家乡的春节是热闹欢跃的,我觉春节就应该缺不了这抹年味。

  又一年春节将至,来的悄然,就这一年在杭州过年,忘不了老家的春节……

  ——后记

春节的味道作文11

  从欧洲回来,王晓川就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每年过年,家里就会准备爸爸爱吃的四川麻辣香肠。他回家就看到了晾在厨房里一圈一圈缠着挂着的香肠。那样的红润油腻,一看就是地道的年夜货!

  过年就要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小区里各种各样的灯在夜晚特别耀眼。王晓川很喜欢这种梦幻的感觉。他看见院子里的爷爷奶奶在有灯的小路散步,老人们也时不时品评一下这过年的霓虹灯,说道:漂亮,真喜庆!他发现,灯下的老人,都显得比平时多些幸福的样子。是不是因为过年了,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呢?

  除夕之夜,他和他的同学们,都在自己家里过年。大家虽然没在一起,但时不时地在班级的各个群里冒个泡,点个赞,发个小小的红包,起个哄……从晚饭后,王晓川几乎连上厕所都拿着手机,哪怕没刷屏,也时不时看一看,生怕什么“重要”的信息给漏掉了。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呀!王晓川跟同学们交流了,原来许多平时刻板的、顽固的爸爸妈妈们都允许孩子在除夕夜用手机。原因嘛当然就是过年要有过年的轻松愉悦,全家人,包括被管制的孩子在内,其乐融融,这才有年味儿嘛。

  当然啦,没有庙会的年味肯定是不浓呀!每年大年初一,王晓川都会去逛地坛庙会。那远远地就能听见人声鼎沸,远远就能看见大红灯笼,远远就能闻见各地美食……这里的热闹繁荣,他实在难以理解史铁生是在这里思考人生。走在地坛,人山人海,各种语言,各种肤色的人,在同一家店铺前热切询问,购物,品尝,陶醉……过年真好呀!从一个又一个热气腾腾的'摊位吃过,肚子里是满足的欣慰。直到实在吃不下了,也不忘再看看别人津津有味地品评……

  虽然每个年都不尽相同,但过年总是一年中特别美好的体验!那浓浓的年味呀,值得用一年的时间去回味,去等待,去迎接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春节的味道作文12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没在父母身边过过年,也许现在我坚强、独立的性格就是从那时开始养成的。相反,我在舅舅、阿姨身边度过了10个除夕,几乎每一张在除夕夜拍的相片上都有我的身影,照片上的人也永远不会变:奶奶,爷爷,舅舅,阿姨和我。唯一变的是相片上我的身高,爷爷奶奶日渐佝偻的身躯。那时,我体会到这过年的味道是平静,幸福,温暖。我——非常满足。

  可,每当放完假从广州回到衡阳,听同学们说起过年与父母的趣事时,不知道为什么,又会有着一种莫名的羡慕。是因为离开父母,身处异地,亦或是……我无从知晓,也无从洞悉我的心底。终于,20xx年的除夕,我留在了衡阳。望着家中的一切,我有少许的陌生,却又分明嗅得到那浓浓的.喜气与亲情,我的心底触动了。这——似乎就是我渴望已久的那种感觉!门外鞭炮声与烟花炸开的声音,裹着浓浓的热情,父母的欢笑声,爷爷奶奶的笑颜,也让我觉察到了那炙热的温度,就连桌上红酒在杯中的“摇曳”声与雪碧开瓶时的气流声都夹杂着万分热情。

  哦!原来过年的味道如此热情。似含在嘴里的跳跳糖一般。

  吃完除夕宴,坐在沙发上,亲人们纷至沓来的祝福让我的心甜丝丝的,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我。远在海外的亲人赶不回来,也会送个电话回家,向亲人报告自己的平安,再一一祝福。我听着这些话语,无论是真情实意,还是礼节客套,我都能够听出甜味……

  咿!原来过年的味道如此甜蜜。似化在嘴里的牛奶丝滑巧克力。

  躺在沙发上,我昏昏欲睡,却又在朦胧间感觉到了母亲温暖的手,又听见了奶奶与母亲的拉家常,多好呀!让我长期以来冰冷的心又温暖了过来,让我血管中流淌着的毫无温度的血又重新感到了暖意!这温馨的画面使我倍感惬意。

  啊!原来过年的味道也是如此温暖的,让我想起了含在口中那余温未化的麦芽糖。

  现在,我总算知道那羡慕从何而来,我缺少的是真正过年的味道!细细品尝那过年的味道,我尝出了热情,品出了甜蜜,觉出了温暖……原来,异地的年再美,再绚烂,再诱人,也抵不过家中的温暖、热情、甜蜜袭来时,那一刻的沉醉,我,沉溺在中……

春节的味道作文13

  旅途中的风儿寻着香味儿走过,遇见了一排排挂上了红灯笼的小树,转入鲜红的倒福铁门,带起起还粘有浆糊的红对联的一角,屋内大锅里炖肉的香气儿,缠着屋子,久久不去,炕上,人们围坐在一起,嗑瓜子,谈大事儿,传来一阵阵笑声。

  发生啥啦?哦,哦,原来,过年啦!忽然,“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风儿吓了一跳。人们却喜笑颜开,一个溜烟儿从土炕上爬起来,嘴里边嘟囔着“谁家放鞭呐?”一边抄上一把花生出门去看热闹。响起来的鞭,极好找。看那棵树上有裹着红彩纸的爆竹就行,现在天儿冷,树全没叶,只要在杆子中瞥见那一抹红,准是。你能闻见一鼓子硝烟味儿,而且不远处,定有群一身红衣的孩子们正捂起耳朵,叫呀闹呀,围着树转,也不怕鞭声。他们嘴里含着糖果说不清话,但都灿烂地笑着,露出一排白牙,本来水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年画娃娃。等鞭放完了,娃娃便一下子冲上前,找出没燃透的碎鞭,再继续点着玩,放砖下面,放土堆里,放水池旁,没一个他们想不到。大人也不管,只任着他们玩,待开饭了,才喊上一嗓子,叫他们赶紧回家。

  年饭可是相当不错的,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让你盼着开饭。而这最重要的,当属饺子,缺了什么也不能缺它,单是它那样,白白胖胖和福娃似,落下,舍得么?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它们在大锅中翻滚嬉戏的样子,惹出雾一般的蒸气,带着奶甜香,还不停咕嘟咕嘟冒水泡,可爱得紧。盛出来吃上一盘,便理解为什么其他人都说“过年回来体重涨”的原因了。

  当然,孩子们离不开拜年,准确说,是离不开拜年时得到的一把糖。每每遇见亲戚朋友,小孩儿说声“过年好”,也许人家会摸摸他的头,然后掏出一把“零嘴”,这可就乐呵了。孩子们挣着抢着去拜年,等主人笑着拿出果盘,便从里面挑几块喜欢的`糖。瓜子花生全不要,那是大人的。然后将得到的战利品二话不说揣进自己兜里,道声谢,便美滋滋地熟门熟路沿小道蹿向下一家。跨门进去,不能再乖巧了:“爷爷奶奶过年好!”理所当然,兜里又多了几块糖。有时糖鼓得兜里塞不下了,就抓在手上,放帽子里。拜完了年,小伙伴们围坐在炕上聚集在一起,看谁的糖最多,结果半个炕面铺满了零嘴,弄得整个屋子甜滋滋,惹人发笑。

  过年啊,最重要的是家人团聚在一起,白天一起贴对联放鞭炮,晚上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大年初一拜年吃糖,初二初三串门走亲戚……,白天热闹够了,晚上快快乐乐地进入梦乡。

  旅途中的风儿啊,寻着味儿,找到你的家了么?

春节的味道作文14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

  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春节的味道作文15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咱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到来,咱们这些孩子甭提那股儿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大门的台阶上,东张西望着。可又曾知,他们心底儿所隐藏的那点儿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却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来了,粗糙的双手合插在衣兜中,偶尔也会从衣裤中拿出一点他们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合捧在掌心给咱们一大群小孩子吃,可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叫“祭灶”的日子,这个像是新年到来的一个前奏。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许懒床,而年货也要在这一天之前置备好。小孩子会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极其认真地打扫厨房。还记得儿时的“灶”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是用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少了些煤气的味道,靠燃烧秸秆和稻草取热,整个灶台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铁质的锅底儿上还会残留下许许多多的灰垢,这时爸要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清除。当煤油灯已渐渐变成记忆中的历史后,咱们似乎还会时常记起他黢黑、满身垢污的外衣,在这一天爸会把厨房里的灯换成新的,说是对灶神的恭敬,以免引来明年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天,乡里还有一个不成俗的说法是:这一天全家人必须赶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客居他乡,可此时春节快要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要到了,倘若谁家的孩子不回来就是对老祖宗不恭敬,会狠狠遭到长辈们无情地指责,说是替老祖宗说话。

  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妈会给咱们姊们几个试穿她亲手缝纳的布鞋。纳布鞋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时咱们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比于如今的运动鞋,倒也结实许多。当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休闲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现在咱们已经很难在看到那些曾经用一针一线纳满亲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热。

  春节那天,穿上新鞋,吃过小团圆饭后,便到了贴对联的时候了,记得有几年春节的对联还是我写的那!按着平仄对仗的关系,一笔一画我总能写得很好。

  过年这一天,对于咱们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当数年夜饭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咱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每人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灯笼,说是天黑路滑好照个亮光,可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气势呢!

  我的灯笼是爸用竹篾亲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纸,再拧上半圈儿铁丝。细心的家长还会请人在上面绘上八仙过海、夸布追日之类的图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那小小让烧着微弱亮光的灯笼,顺着儿时的阡陌,不觉又勾起了心底儿太多的故事,像汹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冲击着咱们心灵的防线:如今的春节啊,少了些大雪纷飞的影子,像似无情的剥夺了寒冬的说话权一样,匆忙的人们冷冷清清,在电话里便传递了灯笼所带来的温馨与亲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很难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们提着灯笼拜年的背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是我顿悟:在拥挤的城市中,咱们心灵深处要恪守住一块小小的心岸,让他成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个驿站。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地俯下身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自由的心绪……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过年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节的味道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味道作文06-28

春节味道作文12-24

春节的味道的作文09-27

春节味道的作文11-20

春节的味道06-13

春节味道的作文15篇11-26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12-02

春节的味道的作文(15篇)12-12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12-21

春节的味道作文(14篇)01-14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优)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味道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味道作文15篇(优)

春节的味道作文1

  20xx年是公共假日。但是,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来看看我的新年心情。睁开眼睛,看看窗外。钱芳,起床了,这是新年!“我还没来得及坐起来,就听到妈妈慈祥的声音。我想了想,突然坐了起来。又一年,我长大了一岁,可是为什么我没有感到快乐,反而感到空虚?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过年,但是我喜欢第一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鞭炮和过年的味道。穿着新衣服新裤子,走出家门,闻着鞭炮声,带着无法隐藏在一个地方的喜悦和兴奋向前走,神清气爽。不信你试试!嘿,我刚从公公房间出来,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味道。当我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圆桌上摆满了食物。晚饭很难等,但是大人一直敬酒,长辈也不动筷子。后辈怎么敢先吃饭?我无助地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但是我吃不下。感觉如此.

  晚上,吃完饭,我和爸妈还有表哥去k歌。我们坐车来到苏荷,走进去震耳欲聋。服务员叔叔带我们去K3包间,我冲进去。我是第一个选了一首民族歌曲来唱《一个玉口中国,一个瓦顶家庭》.唱完,我妈评论我,叫你老人家别唱了,唱的耳朵又要飞上天了,我怒不可遏。

  我会用我的终极武器,把我妈打得落花流水。就这样,在一个愉快的夜晚之后,我们回来搭顺风车回家.听完这几段,你应该也知道我这一年过得怎么样了。

  !

春节的味道作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对于久别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团聚的好时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难得偷空的悠闲,对于春月杆回家过节的人来说是赶紧抢车票,但是对于我们学生党来说却是“防空警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过节就要放假,一放假就有堆成山的作业,写名字只要半小时轻松搞定,更何况放假前还有期末考试,考的好的人高高兴兴的回家收压岁钱了,考得不好该如何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下存活,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回答问题,这是在玩儿命啊!当然,这就如同在假期作业的封面上印上《快乐暑假》是一样的道理。

  好不容易放个假,从考试的魔爪下挣脱不容易啊!刚开始的几天必得出去蹦跶几天来庆祝解放战争胜利,而在那之后便是疯狂写作业模式,在除夕之前要不死不休的跟作业纠缠。

  除夕晚上,对于大家都不陌生的便是春晚了。年年有春晚,年年有吐槽,槽点那是一年比一年多啊。当然,槽点高,赞点自然也高。春晚上的语录时不时的突然爆红,就好像今年的.“我看你布置车是九手的,你脑子也是九手的吧!”那要是说起吐槽那可不是滔滔不绝么?春哥李宇春自从超女出道十年首登春晚,选了中国风歌曲《蜀绣》,演唱的时候运用了高科技投射出三个影子,再加一个本人,在博友的吐槽下便成了“李宇春、李雨夏、李宇秋、李宇冬”转发量蹭蹭上升。众所周知,郭敬明是现代当红作家,却鲜有人知《蜀绣》也是郭敬明的作品之一,当这件事被博友扒出来的时候,随之就是“吴总裁鹿哥陈等等宁泽涛都没上,小明你上了”后来法制晚报官微更是挖出了《蜀绣》歌词中所蕴含的唐诗宋词,随之发了篇微博甩了出来,郭敬明转发道:“我过年就跟我妈打了两圈麻将,没犯法啊,看到法制晚报吓了一跳,其实里面还有元曲”我说小明啊,语文好归语文好,咱做数学题的时候能不把墨水滴到题目上了吗?当我还在执着于为何今年春晚吐槽如此汹涌,各路大神们都开始用春晚发的红包发给博友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然而在放假的最后几天,家家灯火通明。干啥?补作业啊。街上没人,为啥?在家啊补作业。在快要开学的时候,万能的博友又开始刷屏了,什么“不久之后七天小长假将转变为三天假或周末”,什么“你丑你先做,我帅我随意”,还有更甚者“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看完这些,不禁想起读书笔记还躺在书包里安然无恙。立马向前方奔去开始做作业。

  年的味道对于我来说就是吃喝玩乐做作业,外带吐槽补刀刷微博,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有趣。也许不是少了年味,而是少了小时候那样的天真。

春节的味道作文3

  “春节到,喜洋洋,家家户户红灯笼;团圆饭,必来吃。喜气洋洋过大年!”伴随阵阵歌谣,把新年接来。各个习俗也相继登场了!过年的味儿自然就洋溢开来!

  我们台州人过春节,花样可多了,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红布条。办年货、赶集市、备压岁钱样样都透露出过年的喜悦。除此之外,这一天美食也不少,现在就要做一道团圆饭上少不了的菜。这道美味佳肴叫做:“面饼”!把搅拌好的面糊糊倒入平底锅中,中火烘烤。不出几十分钟,一张白白嫩嫩、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饼就大功告成了。夹上炒好的菜、肉、面等美味的食物,一卷一包,不一会儿,一筒色味双全的面饼就完成了。你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呢?

  小孩子家过年头等大事就是购买花炮,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每家每户准有一群孩子聚在院子里放鞭炮。我放一个“熊猫爬杆”;你点一个“冲天炮”。这不是单纯、简单的放鞭炮,而是鞭炮比拼赛,人人都积极地、自告奉勇地参加这场比拼赛,看谁放得多,看谁放的最漂亮。第二天地上就全是鞭炮们剩下的“残肢断腿”了!

  除夕总算来了,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春节也进入了高潮时期。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裳。门外贴上了墨迹未干的红对联;屋里粘上了各式各样的年画。夜里家家灯火通宵,从不间断,从八九点开始,打开电脑、电视,都是新年祝福和愿望。手机里也纷纷传来声声祝福!看着小品、相声屋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电视看完了,还可以放孔明灯、修剪花草,打灯笼上别人家拜年要糖吃!最重要的是修剪自家院中花草,让来年的生活不再杂乱。五、四、三、二、一!当一字喊下后。全台州市的天空同时响起数百声烟花。望着绚丽多彩的天空,喝上一口腊八粥,吃一颗姜糖,给美妙的除夕夜画上一个“完美”“圆满”的句号!

  除夕夜过后的第一天,才是最忙的一天!集市上叫卖的小摊小贩多了,金鱼、发糕、牛奶……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东西映入眼帘。买了糖葫芦的`小孩子在街上跑来跑去地闹腾;几个抱着娃娃的妇女意犹未尽地聊着昨夜的欢乐!每个人的脸上全是笑容。接着各家的阳台上摆上了许多水果和食品,拜天地、拜各路好人、拜亲人、拜平安。忙过这阵子后又是“元宵”了。大人又要热热闹闹的张罗了!

  春节这些事,别提多好玩了;春节这些事,别提多热闹了!过年这些事儿,怎么也说不完。过年真有趣!我看北京的春节也没有我们台州春节那么欢乐、热闹呢!

春节的味道作文4

  我喜欢的节日很多,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最具有中华传统特色,最热闹。还有很多美味的饭菜,春节的味道总是令我难忘。

  春节的味道是香喷喷。因为它有美味的年夜饭。每到春节,所有的亲人都会聚到一起,大姨、小姨、妈妈,她们三姐妹就会在厨房里演奏动听的厨房交响乐。忙活一整天,隆重的年夜饭终于上桌了。哇!瞧一瞧饭桌:红的是番茄,酱紫的是红烧肉,金色的是四喜丸子……还有美味的鸡汤,喷香的'排骨,外酥里嫩的炸肉丸子……各种菜所发散的香气融在一起,钻进你的鼻子,鼻子都快被香掉了。就等长辈开始啦!长辈们不吃,晚辈们只能眼巴望这满桌的佳肴,流口水啦!

  哦,春节的味道是香喷喷的!

  春节的味道又是酸中带甜的,因为可以收到许多的压岁钱。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拎着礼品,给亲友拜年。看到长辈叫声“新年好!”就会收到红包。

  春节的味道是呛人的。因为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开始,春节里听到的烟花爆竹的声音便不绝于耳。白天,大孩子会领着小孩子放。晚上,大人们会召集及全家老少一起欣赏节日里最美的烟火。五颜六色的烟花很美,五彩斑斓,给节日增添了喜庆。但是大量的燃放烟花、爆竹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每次闻到空气里弥漫的呛人的烟味,就会不禁引起我对环境的担忧。如果能有不污染空气的烟花,该有多好啊!

  哦,春节的味道里还有些呛人!

  春节,承载着人们的快乐和美好的愿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的味道很独特。希望它也能顺应发展的潮流,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味道作文5

  这味道是自豪

  年前,听闻“泉州将成为春晚分会场”的消息,我便激动地往泉州文庙奔去。

  喜庆的红灯笼挂满了整个文庙,水池中花灯造型,或莲花或天鹅,非常吸引人。如此精心的装饰,相信文庙势必被打造成华丽的舞台,将古朴气息与现代流行相融合。

  当春晚节目播放时,我听到泉州分场主持人用闽南语向观众拜年,看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大气的船只造型彰显着宋元期间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的气魄。晚会节目更是将拍胸舞,提线木偶,惠安女,跳篝火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让人一览闽南风情。

  我为自己是泉州人而自豪。

  这味道是欢聚

  回到乡下老家,更浓地嗅到春节的味道。这味道里,有八仙桌下敬天公时的喃喃祈福,有青苔石阶上孩童互扔鞭炮的欢呼,有家家户户点燃烟花响彻村庄的绚丽绽放,有阳光难掩的石窗和红艳的对联,有烟雾缭绕木鱼脆响的庙宇,有阖家欢聚的灯火通明,有我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庭院里的树依旧是绿色的,茶花不分四季的绚烂,不顾时间而响的鸡鸣声阵阵,大花猫喵喵叫着怯生生不肯近人。烟囱从天窗伸了出去冒着白烟,一家人围着木圆桌一起忙活着年糕的制作,用着乡音互相打趣,灶炉旁围着围裙的舅妈把枯枝扔进火堆里,外婆叫我吃饭,我应声而去。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就是这里啊,心里想着它是我长多大走多远也想要回来的地方。

  这味道是喜庆

  《宋书》中就有关于古时泉州闹花灯的记载:“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的花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赏花灯的习俗更是一直延续至今。市区里大街小巷的大人牵着迫不及待想要挣脱着去花灯下细细观赏的.孩童的小手,而孩童手里呀,则提着点了灯的小灯笼嚷嚷着,站在一盏盏花灯下惊叹着,欢呼着。

  那一盏盏花灯形状各异,其中有几组花灯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组小精灵造型的花灯,那些小精灵手上各自拿着不同的南音乐器,体现了异域元素与泉州传统文化相结合;一组使用旧衣物和废旧铁丝制成的渔女头饰和渔女形象的花灯,体现了环保节约的理念和惠安渔女与浔埔渔女勤劳美丽的身影;一组在灯笼内胆里放着旋转的屏幕,上面放着泉州各地的风景。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蔡襄在体验了泉州的元宵后就写下这句诗。人们跟着踩街的队伍行走,人们抬着轿子和神在街上游走,彩车穿行在大街小巷。乡下的男女老少啊也不缺乏活动,他们抬着轿子和神,在篝火旁跳跃着,欢呼着,半个村的村民们都提着纸灯笼绕着村落行走,花炮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春节的味道,弥漫在庙宇的烟雾缭绕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里,在爆竹声声里,在阿嬷的亲切呼唤中,在那孩童嘴里忙不过来的年糕汤圆炸食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唯有用心感受,唯有置身其中地去参与,才能细细地品出那一番甜蜜。

春节的味道作文6

  昨天晚上,我十分开心,因为要过年啦。

  前些日子,我和妈妈就开始买年货啦,瓜子,糖果,零食,春联,花炮,饭菜,样样都不能少。

  一早起来,我就急急忙忙的叫妈妈起来贴春联,搬好椅子,准备好剪刀,胶带,“恩,我们要开始贴春联啦。”

  两边的对子贴好啦,接下来,要贴门心了。只见妈妈把一张很精美的正方形门心小心翼翼的放上去,可妈妈很奇怪,非要把福字倒过来贴,我问妈妈,妈妈说倒过来的寓意说明福到家了。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习俗啊。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温馨,团圆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平常在外打工的,在这一天都能回家团聚,是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香喷喷的饭,摆在了全家人面前,在除夕的.这天晚上,我很快乐,但我哭了。

  激动的。

春节的味道作文7

  过年啦!过年啦!

  第一声新年的钟声悠扬地敲响,劳累一年的人们开始蠢蠢欲动,出门的脚步变得轻快,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

  不知何时起,大路两旁悬起通红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好像枝头上沉甸甸的苹果,用扑鼻的香气祝贺人们新春快乐!金黄的灯笼穗摇头晃脑,好像在和我们挥手问好。夜晚的灯笼分外耀眼,一眼望不到边,圆圆的大肚子里闪闪发亮,好像天边的一抹彩霞。妈妈高兴地说:“有灯才真正有年味。”

  看着容光焕发的街道,商场也不失时机地把门面装点得五光十色。走进热闹非凡的.商场,震耳欲聋的《新年好》迫不及待地钻进我的耳朵,抬眼望去,高高的货架上货物鳞次栉比,选购的人们抢着把中意的物品放进手推车,好像不多买些东西对不起自己鼓鼓囊囊的钱包。这可忙坏收银台前“小姐们”,等待结账的顾客排成长龙,都站在队伍当中翘首期盼,忙得她们焦头烂额。

  过年怎么少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路边很快设立“烟花爆竹销售点”,各式各样的烟花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下子,家属院里闹开锅,鞭炮声不绝于耳。兴不已的人们点燃一挂挂鞭炮,随手一丢,顿时火光冲天,震耳欲聋,随着鞭炮逐渐化为灰烬,爆炸声也渐轻渐弱,最后只留下一股浓浓的爆竹味和一地喜气洋洋的红纸片。公园里,漆黑的天空照如白昼,一朵朵灿烂的烟花直冲云霄,在月亮身旁绽开笑脸,乐得围观的孩子拍手叫好。

  团聚的人们更是兴奋不已,面前的桌子上摆满大鱼大肉、瓜子点心……家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同欣赏20xx年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

  声声爆竹迎新春,句句祝福庆新年!在此,祝广大博友们合家欢乐、龙年吉祥!

春节的味道作文8

  又要过年了,每到腊月,是我们乡下的人置办年货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到处都飘散着过年的味道。

  一缕缕的炊烟中,是一只只白胖胖的猪儿,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被摆上案头,一件件新衣服穿在人们身上,一袋袋水果和糖被人们提回家,外出的人都在这个时候回到家,和家人团聚……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被浓浓的年味包围着。

  我最喜欢的是陪着爸爸妈妈置办年货。每年腊月的最后几天,是集上最热闹的'时候,集上的人们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东西琳琅满目,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不买东西的都很高兴。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最让人记忆的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拉着家常,拿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红包,啊!好兴奋啊!过年了,去拜年、去放烟花……这一切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样的炊烟,一样白胖胖的猪儿,让今天的我怎么也感受不到往日浓浓的年味了。这种感觉已经有两年了,刚开始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我对年味浓浓的思念让我的爸爸妈妈在两年前带走了。

  两年前,爸爸妈妈带着希望,带着我的思念离开了家,外出打工。从爸爸妈妈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就像堵着什么似的,常常让我发呆。每到过年的时候,这种日子更让我难受,无论是新衣服,还是大包小包的糖果,都引不起我的兴趣,看着一个个归家的人,只是让我一个人顶着寒风,坐在山坡上,望着山下的公路追寻着什么。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浓浓的年味又来了,我只是期盼着,期盼着记忆中过年的味道

春节的味道作文9

  大年三十一大早,妈妈突然提议要给我们这一单元所有的邻居在初一早上送饺子。我诧异地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面带幸福地说:“我小时候六、七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到春节的时候,你的姥姥就会带着我挨家挨户送热气腾腾的素饺子,意在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而邻居们也会给我很多好吃的。大家有说有笑,好东西一起吃,这年也似一起过,多幸福啊!可现在……”我忍不住说:“我们搬来这里都一年多了,邻居家姓什么我都不知道,见了面也最多打声招呼,犹如陌生人一样。可是这一单元一共有十几户,得包多少饺子呀?”妈妈说:“有志者事竟成。”“妈妈,还有我呢。”我拍拍胸脯说道。

  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来到菜市,买来了包饺子的材料。来到家里,妈妈利索地调好了香喷喷的韭菜鸡蛋馅。幸亏我平时跟妈妈练习过擀饺子皮,这次可派上大用场了。我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将近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包好了预计的饺子数。

  为了让大家一起床就能吃到饺子,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来煮饺子,并把饺子盛在碗里。我们来到第一位邻居家,我负责敲门。当邻居开门后,我首先礼貌地说:“叔叔,新年好!我们是楼上的邻居,特意给你们拜年。祝你们新年快乐!”妈妈接着说:“这是我们包的饺子,请尝尝。”邻居叔叔先是一愣,然后像是回过了神,连忙接下饺子,连声说谢谢。虽然邻居叔叔有些意外,但明显看出他很惊喜。就这样,用了两个小时,终于挨家挨户送完了饺子。

  当送完了最后一碗饺子,我和妈妈对视一笑同时坐在了沙发上。妈妈有些担心地说:“不知道我们包的饺子大家喜不喜欢吃?”我说:“饺子的味道并不是很重要,关键这饺子里代表我们的心意。”

  就在我和妈妈讨论的时候,我听到敲门的声音。我赶快开门,原来是邻居。一开门邻居就说:“你们的'饺子真好吃,我们也做了麦芽糖,你们也尝尝。”妈妈请邻居进来坐。一会又来了好几位邻居,他们都带着亲手做的麻叶子、丸子、年糕、春卷等春节传统美食。不大一会儿,客厅里就坐满了人。“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大人们此时犹如多年不见的朋友,谈论着小时候过节的故事。虽然我不太能听明白他们的谈话,但从他们脸上分明看到了不同寻常的幸福。这是我记忆中妈妈过得最快乐的一个春节,让我也感到比往年更浓的年味。

  这是属于春天的节日。或许只是我自己心中浅浅的感觉,在清冷肃杀的冬日,越是雪花漫天飞舞就越觉得春天的气息萦绕在我的周围,充满希望与欢乐。有时我也会惊讶于自己脑海中那一霎那的感觉,但确定真实存在着。...

  春节快到了,我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

  春节快到了,我不知道将怎样度过这个春节。我记得往年过春节都很有意思。孩子们最喜欢的,当然是除夕的早晨去集市上挑选烟花、礼花。然后晚上可以尽情地放烟花,或者看别人家放的礼花,那场景自然热闹非凡。

  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再一个月就到xx年的春节了。我真希望春节早些来到,我盼望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办年货,过佳节。我要回老家和亲人团聚。平时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老家离得很远,一年只能回几次。

  冬天已经降临了,新年的脚步也悄悄临近,活泼可爱的小兔跳走了,虎虎生威的金龙飞来了。要说一年有什么向往或怀念的,那就是春节了。每到春节,大家便欢聚在奶奶家,欢声笑语成了新年的点缀。

春节的味道作文10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挂上了大灯笼。除了这些,我们还会聚在一块空地上——打年糕。

  家乡的年糕是打出来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当然它的制作过程也有一套呢?

  爷爷从里屋搬出来热腾腾的糯米,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个石臼里,随即就开始真正的制作了。

  两位健壮的叔叔撸起袖子,看样子是项“大工程”。把两根近一米的棍子插入石臼,接着双手紧握棍子。看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一旁的我急着说:“快点,快点开始吧!”

  于是他们开始一上一下地搅拌糯米,那样子可真和谐。一个上一个下,配合得非常有默契,他们的嘴里还轻生念叨着:“嘿呦!嘿呦!”随着节奏,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快。让我感觉像广场上披着狮头的舞狮者。气氛越来越活跃,周围的大人小孩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会有小孩拍着手,大声地说:“真厉害真厉害!”也有几个淘小子围在石臼边转着圈玩儿……过了一会儿,爷爷就提着一桶水,喝道:“来来来!搽水喽!”大伙儿都让开,只见爷爷兴致勃勃地往石臼里洒水。然后挥了挥手说:“继续!”总之,在打年糕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

  正午的阳光洒在大家的脸颊上,人人脸上红润了不少。打完糯米,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姑姑和婶婶早已准备好了:她们在桌子上抹满了食用油。爸爸把打好的年糕小心翼翼地搬到桌子上。刚打好的年糕黏糊糊的`,于是姑姑沾了油,把整团年糕都涂上油。然后婶婶熟练地把年糕拉长,撕开,搓团。一团年糕在婶婶的手上翻过来翻过去,我们都拍手叫好。

  顽皮的我们偷偷地撕下一块,捏成我们心中的恐龙、老虎……一旁的姑父看了,笑着对我们说:“小鬼,莫淘!”屋子里传来了一片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家乡的春节是热闹欢跃的,我觉春节就应该缺不了这抹年味。

  又一年春节将至,来的悄然,就这一年在杭州过年,忘不了老家的春节……

  ——后记

春节的味道作文11

  从欧洲回来,王晓川就闻到了浓浓的年味。

  每年过年,家里就会准备爸爸爱吃的四川麻辣香肠。他回家就看到了晾在厨房里一圈一圈缠着挂着的香肠。那样的红润油腻,一看就是地道的年夜货!

  过年就要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小区里各种各样的灯在夜晚特别耀眼。王晓川很喜欢这种梦幻的感觉。他看见院子里的爷爷奶奶在有灯的小路散步,老人们也时不时品评一下这过年的霓虹灯,说道:漂亮,真喜庆!他发现,灯下的老人,都显得比平时多些幸福的样子。是不是因为过年了,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呢?

  除夕之夜,他和他的同学们,都在自己家里过年。大家虽然没在一起,但时不时地在班级的各个群里冒个泡,点个赞,发个小小的红包,起个哄……从晚饭后,王晓川几乎连上厕所都拿着手机,哪怕没刷屏,也时不时看一看,生怕什么“重要”的信息给漏掉了。这真是一个幸福的日子呀!王晓川跟同学们交流了,原来许多平时刻板的、顽固的爸爸妈妈们都允许孩子在除夕夜用手机。原因嘛当然就是过年要有过年的轻松愉悦,全家人,包括被管制的孩子在内,其乐融融,这才有年味儿嘛。

  当然啦,没有庙会的年味肯定是不浓呀!每年大年初一,王晓川都会去逛地坛庙会。那远远地就能听见人声鼎沸,远远就能看见大红灯笼,远远就能闻见各地美食……这里的热闹繁荣,他实在难以理解史铁生是在这里思考人生。走在地坛,人山人海,各种语言,各种肤色的人,在同一家店铺前热切询问,购物,品尝,陶醉……过年真好呀!从一个又一个热气腾腾的'摊位吃过,肚子里是满足的欣慰。直到实在吃不下了,也不忘再看看别人津津有味地品评……

  虽然每个年都不尽相同,但过年总是一年中特别美好的体验!那浓浓的年味呀,值得用一年的时间去回味,去等待,去迎接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春节的味道作文12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没在父母身边过过年,也许现在我坚强、独立的性格就是从那时开始养成的。相反,我在舅舅、阿姨身边度过了10个除夕,几乎每一张在除夕夜拍的相片上都有我的身影,照片上的人也永远不会变:奶奶,爷爷,舅舅,阿姨和我。唯一变的是相片上我的身高,爷爷奶奶日渐佝偻的身躯。那时,我体会到这过年的味道是平静,幸福,温暖。我——非常满足。

  可,每当放完假从广州回到衡阳,听同学们说起过年与父母的趣事时,不知道为什么,又会有着一种莫名的羡慕。是因为离开父母,身处异地,亦或是……我无从知晓,也无从洞悉我的心底。终于,20xx年的除夕,我留在了衡阳。望着家中的一切,我有少许的陌生,却又分明嗅得到那浓浓的.喜气与亲情,我的心底触动了。这——似乎就是我渴望已久的那种感觉!门外鞭炮声与烟花炸开的声音,裹着浓浓的热情,父母的欢笑声,爷爷奶奶的笑颜,也让我觉察到了那炙热的温度,就连桌上红酒在杯中的“摇曳”声与雪碧开瓶时的气流声都夹杂着万分热情。

  哦!原来过年的味道如此热情。似含在嘴里的跳跳糖一般。

  吃完除夕宴,坐在沙发上,亲人们纷至沓来的祝福让我的心甜丝丝的,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关心着我。远在海外的亲人赶不回来,也会送个电话回家,向亲人报告自己的平安,再一一祝福。我听着这些话语,无论是真情实意,还是礼节客套,我都能够听出甜味……

  咿!原来过年的味道如此甜蜜。似化在嘴里的牛奶丝滑巧克力。

  躺在沙发上,我昏昏欲睡,却又在朦胧间感觉到了母亲温暖的手,又听见了奶奶与母亲的拉家常,多好呀!让我长期以来冰冷的心又温暖了过来,让我血管中流淌着的毫无温度的血又重新感到了暖意!这温馨的画面使我倍感惬意。

  啊!原来过年的味道也是如此温暖的,让我想起了含在口中那余温未化的麦芽糖。

  现在,我总算知道那羡慕从何而来,我缺少的是真正过年的味道!细细品尝那过年的味道,我尝出了热情,品出了甜蜜,觉出了温暖……原来,异地的年再美,再绚烂,再诱人,也抵不过家中的温暖、热情、甜蜜袭来时,那一刻的沉醉,我,沉溺在中……

春节的味道作文13

  旅途中的风儿寻着香味儿走过,遇见了一排排挂上了红灯笼的小树,转入鲜红的倒福铁门,带起起还粘有浆糊的红对联的一角,屋内大锅里炖肉的香气儿,缠着屋子,久久不去,炕上,人们围坐在一起,嗑瓜子,谈大事儿,传来一阵阵笑声。

  发生啥啦?哦,哦,原来,过年啦!忽然,“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风儿吓了一跳。人们却喜笑颜开,一个溜烟儿从土炕上爬起来,嘴里边嘟囔着“谁家放鞭呐?”一边抄上一把花生出门去看热闹。响起来的鞭,极好找。看那棵树上有裹着红彩纸的爆竹就行,现在天儿冷,树全没叶,只要在杆子中瞥见那一抹红,准是。你能闻见一鼓子硝烟味儿,而且不远处,定有群一身红衣的孩子们正捂起耳朵,叫呀闹呀,围着树转,也不怕鞭声。他们嘴里含着糖果说不清话,但都灿烂地笑着,露出一排白牙,本来水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年画娃娃。等鞭放完了,娃娃便一下子冲上前,找出没燃透的碎鞭,再继续点着玩,放砖下面,放土堆里,放水池旁,没一个他们想不到。大人也不管,只任着他们玩,待开饭了,才喊上一嗓子,叫他们赶紧回家。

  年饭可是相当不错的,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让你盼着开饭。而这最重要的,当属饺子,缺了什么也不能缺它,单是它那样,白白胖胖和福娃似,落下,舍得么?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它们在大锅中翻滚嬉戏的样子,惹出雾一般的蒸气,带着奶甜香,还不停咕嘟咕嘟冒水泡,可爱得紧。盛出来吃上一盘,便理解为什么其他人都说“过年回来体重涨”的原因了。

  当然,孩子们离不开拜年,准确说,是离不开拜年时得到的一把糖。每每遇见亲戚朋友,小孩儿说声“过年好”,也许人家会摸摸他的头,然后掏出一把“零嘴”,这可就乐呵了。孩子们挣着抢着去拜年,等主人笑着拿出果盘,便从里面挑几块喜欢的`糖。瓜子花生全不要,那是大人的。然后将得到的战利品二话不说揣进自己兜里,道声谢,便美滋滋地熟门熟路沿小道蹿向下一家。跨门进去,不能再乖巧了:“爷爷奶奶过年好!”理所当然,兜里又多了几块糖。有时糖鼓得兜里塞不下了,就抓在手上,放帽子里。拜完了年,小伙伴们围坐在炕上聚集在一起,看谁的糖最多,结果半个炕面铺满了零嘴,弄得整个屋子甜滋滋,惹人发笑。

  过年啊,最重要的是家人团聚在一起,白天一起贴对联放鞭炮,晚上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大年初一拜年吃糖,初二初三串门走亲戚……,白天热闹够了,晚上快快乐乐地进入梦乡。

  旅途中的风儿啊,寻着味儿,找到你的家了么?

春节的味道作文14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

  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春节的味道作文15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咱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到来,咱们这些孩子甭提那股儿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大门的台阶上,东张西望着。可又曾知,他们心底儿所隐藏的那点儿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却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来了,粗糙的双手合插在衣兜中,偶尔也会从衣裤中拿出一点他们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合捧在掌心给咱们一大群小孩子吃,可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叫“祭灶”的日子,这个像是新年到来的一个前奏。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许懒床,而年货也要在这一天之前置备好。小孩子会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极其认真地打扫厨房。还记得儿时的“灶”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是用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少了些煤气的味道,靠燃烧秸秆和稻草取热,整个灶台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铁质的锅底儿上还会残留下许许多多的灰垢,这时爸要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清除。当煤油灯已渐渐变成记忆中的历史后,咱们似乎还会时常记起他黢黑、满身垢污的外衣,在这一天爸会把厨房里的灯换成新的,说是对灶神的恭敬,以免引来明年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天,乡里还有一个不成俗的说法是:这一天全家人必须赶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客居他乡,可此时春节快要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要到了,倘若谁家的孩子不回来就是对老祖宗不恭敬,会狠狠遭到长辈们无情地指责,说是替老祖宗说话。

  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妈会给咱们姊们几个试穿她亲手缝纳的布鞋。纳布鞋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时咱们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比于如今的运动鞋,倒也结实许多。当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休闲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现在咱们已经很难在看到那些曾经用一针一线纳满亲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名牌热。

  春节那天,穿上新鞋,吃过小团圆饭后,便到了贴对联的时候了,记得有几年春节的对联还是我写的那!按着平仄对仗的关系,一笔一画我总能写得很好。

  过年这一天,对于咱们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当数年夜饭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咱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每人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灯笼,说是天黑路滑好照个亮光,可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气势呢!

  我的灯笼是爸用竹篾亲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纸,再拧上半圈儿铁丝。细心的家长还会请人在上面绘上八仙过海、夸布追日之类的图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那小小让烧着微弱亮光的灯笼,顺着儿时的阡陌,不觉又勾起了心底儿太多的故事,像汹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冲击着咱们心灵的防线:如今的春节啊,少了些大雪纷飞的影子,像似无情的剥夺了寒冬的说话权一样,匆忙的人们冷冷清清,在电话里便传递了灯笼所带来的温馨与亲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很难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们提着灯笼拜年的背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是我顿悟:在拥挤的城市中,咱们心灵深处要恪守住一块小小的心岸,让他成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个驿站。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地俯下身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自由的心绪……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过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