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春节习俗的作文

春节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5-22 09:10:16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

春节习俗的作文1

  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家家户户开始了大扫除,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美观。

  如果说平时这些打扫也是很常见的,那邻近春节的打扫可是更为认真细致的。就如同平时扫地拖地几乎是常常要做的,但清除屋顶角落的小蜘蛛网或者清洗灯具之类的,一般也就是在过年时才一起去清洁。

  卫生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今年我在网上买的春联,当收到的时候有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现在的春联做的越来越精致可爱,大气。上面还有生肖年小动物的卡通画,不仅仅如此,用工材料居然可以媲比一只小毛绒玩具了。

  我第一眼看到那些春联就喜欢上了,都舍不得贴到墙外了。

  另外一个就是要挂灯笼。红色的大灯笼,金灿灿的字体点缀,特别地喜庆,让我一看就觉得很阳光很愉悦。

  今年有的特别的'是,我还买了一些小灯笼,可以说是迷你类型的,可以把它们挂在盆栽上,也可以在墙上的挂钩上,总之一看望去就觉得很可人。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太多值得我们骄傲和敬重。

  我觉得在春节时,和家人一起完成这些习俗,是一件很开心地事。

春节习俗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咱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春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春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咱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节习俗的作文3

  今年大年初一,我在外婆家的空地上吃瓜子,心里想着:唉,真无聊,农村也没有什么可玩的。要不,和舅舅妹妹一起去买鞭炮来放放吧。说走咱就走。

  去买鞭炮的路并不远,两三分钟就到了。小店的鞭炮真多啊,有冲天炮,有扔炮;有搓炮(就是那种小鞭炮,像火柴一样),搓一下黑黑的像盒子上板,就会爆炸;还有烟花,小鞭炮。烟花的种类就那样的琳琅满目,多不胜数1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烟花们掀起一个个的高潮:先是搓炮。搓炮用它那金灿灿的闪光,赢得了三岁小妹妹的欢笑;扔炮也不甘落后,它用它的"炮海战术"表示了炮多力量大的真理;小鞭炮也不毫不示弱,它那姹紫嫣红的闪光加上巨响的声音,赢得了大家的喝彩;烟花刹那间蹦出的火花,仿佛是天女散花。最绝的还是冲天炮,一发一发的烟花天空中划出了一条条抛物线。抛物线的尽头又射出无数条璀璨的光芒。那璀璨的'光芒又绽开了无数朵绚丽的花朵,彻底掀起了烟花会的高潮,彻底征服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欣赏完烟花大会,我的心里激动澎湃,感谢我们祖先为后代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发明了火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身为祖国之花的我们一定会把中国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强大!

春节习俗的作文4

  我的家乡是在海南乐东,每当到了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的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是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春节习俗的作文5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节的到来.

春节习俗的作文6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早在街巷 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春节习俗的作文7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但它只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而不是一个节日。直到汉武帝从农历开始改历,春节才真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总共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前叫“过年”。叫“春节”,是现代的东西。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成立后,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是从腊八开始的。

  春节有很多习俗,比如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但是春节气氛最浓的是放鞭炮。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燃放各种各样的鞭炮:踢踏、跳猴、掉枪等。各种各样的鞭炮在除夕夜回荡,几个“鞭炮”突然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像仙女一样五彩缤纷。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这首诗让我在现代也有同样深刻的感受。春节期间,除了放鞭炮,第二大活动是贴“福”字和挂对联。「祝福」的象征是什么?当然是幸福安康的意思!但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有的人干脆把“祝福”二字颠倒过来,象征着“祝福到了”,以求暴利。

  春节期间,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圆的.方式。除夕夜,家家户户的厨房闻起来都很香。不管是流浪者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除非万不得已,这个年夜饭一定要回来吃。所以,家家户户都很忙。

  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人民的瑰宝。它像珍珠一样明亮,像钻石一样珍贵。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传承下去!

春节习俗的作文8

  说起过年,不能不提一下“年”。据说“年”是一种凶猛怪兽,会在腊月三十夜里,挨家挨户觅食人肉畜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用放鞭炮与穿红衣服的方法来防备它——于是逐渐演化成过年的风俗。而在曲靖过年,是从一碗入口即化、香糯酸爽的扣肉开始的。

  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而且是整条的,不能切,意义“年年有余”;年夜饭一定要有剩余,且剩的越多越好,因为初二初三都要吃年三十剩下的饭菜,这叫做有余有剩。

  年夜饭一定要有“扣碗”,其实就是蒸的菜。一般有八个蒸菜,如蒸蛋卷,也就是用蛋液摊成薄皮包上肉末,放在碗里蒸,还有香脆的酥肉,用大韭菜根拼成的面子,底子是菜、粉条等的大碗蒸菜;想想古人很聪明,蒸的菜在大大的蒸笼里很保温,香气在家里飘荡,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而饵块同样是曲靖人过年一定要吃的食品,用老腊肉、老腌菜、青豌豆、甜酱油一起炒,除此之外,八宝饭、红烧鱼等也是不可少的。

  吃长菜是曲靖年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我儿时最深的'记忆。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曲靖人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过小年。

  铺松毛也是曲靖的年俗特色。象征新的一年清洁平安,这个习俗云南独有。在三十年夜饭做好之前,家长准备的松树的松针,也是我们俗称的“松毛”一层一层铺好,作为年夜饭的桌子,一屋子的清新气息。大人做好了饭菜就一一抬来放在“松毛桌”中间,全家人围着香喷喷的饭菜坐在松毛上,年夜饭就开始啦!听老人说,曲靖人过年其实讲究是很多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爱护森林意识提高了,很多时候象征性地挂一枝松树枝在门头,或者撒几根松毛在餐桌上就代表了地上铺松毛的习俗。

  曲靖过年初一早上吃汤圆或者甜白酒饵块,不吃饺子。北京是正月十五吃汤圆,但曲靖人是大年初一早餐就吃。吃汤圆甜白酒饵块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甜甜蜜蜜,福寿绵长。

  过去的一些老曲靖人家还有在家门口放甘蔗的习俗,据称,这是人们以此送走一年的烦劳,要在新旧交替之时,挂甘蔗。春节前,曲靖的农贸市场和年货街上,一根根甘蔗堆成了小山,对比挑选之后,人们都会买上两根扛起就走。甘蔗尾部要带一点根须,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到十二点除夕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要把甘蔗叶朝上根朝下地放在门后,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两根甘蔗则代表好事成双,甘蔗象征着步步高升和一年从头甜到尾。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贴门神,门神一般是秦叔宝,传说鬼神见了他在守门,不敢随意进入主人家里,以保家宅平安。

  俗话说“新年头、旧年尾”,意思是说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除夕”与“春节”,所以过年时言行要特别谨慎,中国人希望一年的开始能够事事顺利,有个好预兆。

  春节时期还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来年事事顺利,春节这天妇女不许出门拜年,俗语叫“忌门”,小孩子不许哭闹,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也不可以和别人吵架起争执,犯了会使一年都不顺利。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看医生,看医生会一年到尾都生病。初一到初四不可动刀、针、剪,春节这天不可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当中,出外旅行时一定会碰到下雨。

  过年在古代是团圆的象征。而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与复兴,它又被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国泰民安,合家团圆,幸福安康!

  点评:该文用纯朴的情感,细腻的文笔,叙说了曲靖人过春节的全过程,以及春节的前世今生,全文浑然一体,分段自然,层次分明,写出了曲靖春节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错。

春节习俗的作文9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s when all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just like Christmas in the West. All people living away from home go back, becoming the busiest time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f about half a month from the Spring Festival. Airports, railway stations and long-distance bus stations are crowded with home returnee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the most improtant days are Spring Festival Eve and the first three days.Many customs accompany the Spring Festival.

  During Spring Festival time, you can see kinds of decorations.you can go to temple fairs and enjoy superb performances of the dances, stilt-walking and amazing acrobatic shows.

  so i like it .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像西方的圣诞节一样,是举家团聚的日子。所有离家的人都赶着回家,春节前半个月开始就是交通系统最繁忙的时候。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都挤满了回家的人。

  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日子是除夕和前三天。春节有许多的传统习俗。

  在春节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节日装饰。你可以去庙会,享受华丽的舞蹈表演,踩高跷和惊人的杂技表演。

  所以,我喜欢春节!

春节习俗的作文10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而今年的我们,是在松口过的年,在这里,我们和舅舅舅妈一家还有公公婆婆一起告别20xx,迎接20xx。

  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听着春晚,看着手机抢红包,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很有过年的味道。俗话说:烟花炮竹迎新年。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就陆陆续续的会有人放烟花,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大家都站在家门口欣赏着这美丽的“烟花秀”。

  紧接着,到了十一二点,就轮到鞭炮的表演了,大家都十分有秩序,就像互相约定好了似的`,你放完了我放,我放完了就他放……鞭炮们不间断的演奏着属于它们的乐曲,一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后才肯结束。( )

  第二天早早,鞭炮乐手们也不肯放弃这个好机会,六七点开始,它们就像闹钟一样,叫你起床,迎来20xx崭新的第一天。

  如果你们问,在松口,大年初一最具象征性的是什么?那当然要数每家每户门前的“红地毯”了,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放完的鞭炮,像一大堆小虫子似的趴在门口,就像铺在地上的红地毯。

  松口过年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

春节习俗的作文11

  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春节习俗的作文12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

春节习俗的作文13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还个个难看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点评:文章虽然语言朴实,但是文章把包饺子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读了文章,能深深感受到其乐融融的氛围,快乐>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指导老师 吴以如

春节习俗的作文14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他寄予了人们殷切的希望,是团圆佳节。

  提到春节,这一天的习俗可就多了。穿新衣每逢春节来临,我都会穿上新买的衣服,出去炫耀一番。这不,XX年的春节,我就风光了一回。上身穿了的是银灰色的韩服,下身穿了黑白相间的紧身裤,穿的是一双粉红色的马靴,梳的是维吾尔姑娘的那种小辫子,可美丽了!

  所有人多惊叹的说不出话来,我简直就是另一个我。总而言之,怎么一个眩字了得!糖水鸡蛋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都是要吃糖水鸡蛋的.。

  每当这时侯,我和奶奶一大早就起来煮鸡蛋。待到鸡蛋煮好之后,等它冷了之后,就要开始剥壳。冷了的鸡蛋,不仅不烫手,壳也比较好剥。剥完说有的蛋之后,要将蛋再度放进锅里焐着。不要让它冷了。这时,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了,只等一张张嘴巴来吃了。我吃的时候,先盛几个蛋放在碗里,然后放一勺红糖,再放点水,用筷子将糖搅和均匀,这时的水就会变成深红色的了。喝一口,甜味无穷呀!再吃几口鸡蛋,简直就是色香味俱全呀!放烟花在春节期间,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放烟花了。当然,我也不例外的呦!有一种烟花名称叫做迎春花,就这名字也不亚于其它的烟花。别看这种烟花外型比较小,相貌平平,但它可是一匹深藏不露的黑马。找到它的引火线,用火将其点燃。3秒之后,便会听到丝丝的声音,继而哧啦哧啦的声音。这时的烟花被放了起来,一旁的弟弟妹妹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我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烟花。这烟花可美丽了美得如同天女散花一般,而且这烟花还是红的、黄的、蓝的、橙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美得如同流星雨划过天空,不可思议。春节就这样过去了,带着人们给予的殷切希望过去了。于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这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用微笑迎接明天,也用微笑告别那过去!

春节习俗的作文15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是我既兴奋又激动的时刻,因为我又长大了一岁。过新年,我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吃美味可口的佳肴,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可以收到一只只大红包……大街上热热闹闹的,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去年的新年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们早早地到了外婆家,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走进家门,外婆在厨房里忙碌着,外公已经把鞭炮准备好了。“外公,我们去放鞭炮吧。”我拿起鞭炮就往外走。外公点燃导火线,“嘭”,一个鞭炮升空了,好像飞碟一样在空中漂移了一会儿才落了下来。“外公,我也想放一个。”“好,那你可要小心呀。”我挑了另一种鞭炮,点燃导火线后,我赶紧用力往上扔,鞭炮放到了树上,又“倏”地像流星一样消失了。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焰火的颜色更加鲜艳了。我又开始放儿童小鞭炮,点燃导火线,黄色的焰火喷了出来,我拿着小鞭炮翩翩起舞,焰火也随着我一起舞动,在夜色中,漂亮极了!

  我正放得最带劲的时候,外婆在客厅里喊道:“开饭喽!今天的菜顶级棒!”我听了,像猎豹似的`跑到了饭桌旁,哇,真是诱人,我看得口水直流,先尝一个春卷吧,嗯,味道不错,又香又脆真好吃。还有大螃蟹、老鸭煲、我最爱吃的甲鱼……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吃完年夜饭,我们看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生动的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一首首优美的歌曲,听得我还想听……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随着倒计时“5、4、3、2、1”12点整,“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嘭”“啪”,窗外的鞭炮声又响起来了,有的像柳枝,有的像菊花,还有的像笑脸……天空被映照得绚丽多彩,我高兴得跳了起来,__年来到了!

  现在,我是多么盼望__的新年快点来呀!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节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作文05-30

春节的习俗作文06-18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2-19

春节习俗的作文03-01

春节习俗作文06-12

春节的习俗作文06-30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1-16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3-10

春节习俗的作文09-09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9-19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15篇】

春节习俗的作文1

  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家家户户开始了大扫除,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美观。

  如果说平时这些打扫也是很常见的,那邻近春节的打扫可是更为认真细致的。就如同平时扫地拖地几乎是常常要做的,但清除屋顶角落的小蜘蛛网或者清洗灯具之类的,一般也就是在过年时才一起去清洁。

  卫生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今年我在网上买的春联,当收到的时候有一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现在的春联做的越来越精致可爱,大气。上面还有生肖年小动物的卡通画,不仅仅如此,用工材料居然可以媲比一只小毛绒玩具了。

  我第一眼看到那些春联就喜欢上了,都舍不得贴到墙外了。

  另外一个就是要挂灯笼。红色的大灯笼,金灿灿的字体点缀,特别地喜庆,让我一看就觉得很阳光很愉悦。

  今年有的特别的'是,我还买了一些小灯笼,可以说是迷你类型的,可以把它们挂在盆栽上,也可以在墙上的挂钩上,总之一看望去就觉得很可人。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太多值得我们骄傲和敬重。

  我觉得在春节时,和家人一起完成这些习俗,是一件很开心地事。

春节习俗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咱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春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春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咱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节习俗的作文3

  今年大年初一,我在外婆家的空地上吃瓜子,心里想着:唉,真无聊,农村也没有什么可玩的。要不,和舅舅妹妹一起去买鞭炮来放放吧。说走咱就走。

  去买鞭炮的路并不远,两三分钟就到了。小店的鞭炮真多啊,有冲天炮,有扔炮;有搓炮(就是那种小鞭炮,像火柴一样),搓一下黑黑的像盒子上板,就会爆炸;还有烟花,小鞭炮。烟花的种类就那样的琳琅满目,多不胜数1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烟花们掀起一个个的高潮:先是搓炮。搓炮用它那金灿灿的闪光,赢得了三岁小妹妹的欢笑;扔炮也不甘落后,它用它的"炮海战术"表示了炮多力量大的真理;小鞭炮也不毫不示弱,它那姹紫嫣红的闪光加上巨响的声音,赢得了大家的喝彩;烟花刹那间蹦出的火花,仿佛是天女散花。最绝的还是冲天炮,一发一发的烟花天空中划出了一条条抛物线。抛物线的尽头又射出无数条璀璨的光芒。那璀璨的'光芒又绽开了无数朵绚丽的花朵,彻底掀起了烟花会的高潮,彻底征服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欣赏完烟花大会,我的心里激动澎湃,感谢我们祖先为后代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发明了火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身为祖国之花的我们一定会把中国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强大!

春节习俗的作文4

  我的家乡是在海南乐东,每当到了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的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是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春节习俗的作文5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节的到来.

春节习俗的作文6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早在街巷 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春节习俗的作文7

  众所周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春节早在舜帝时代就存在了,但它只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而不是一个节日。直到汉武帝从农历开始改历,春节才真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总共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前叫“过年”。叫“春节”,是现代的东西。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成立后,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其实春节是从腊八开始的。

  春节有很多习俗,比如买年货、写春联、放鞭炮、做年糕等等。但是春节气氛最浓的是放鞭炮。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燃放各种各样的鞭炮:踢踏、跳猴、掉枪等。各种各样的鞭炮在除夕夜回荡,几个“鞭炮”突然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像仙女一样五彩缤纷。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这首诗让我在现代也有同样深刻的感受。春节期间,除了放鞭炮,第二大活动是贴“福”字和挂对联。「祝福」的象征是什么?当然是幸福安康的意思!但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有的人干脆把“祝福”二字颠倒过来,象征着“祝福到了”,以求暴利。

  春节期间,吃团圆饭也是一种团圆的.方式。除夕夜,家家户户的厨房闻起来都很香。不管是流浪者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除非万不得已,这个年夜饭一定要回来吃。所以,家家户户都很忙。

  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历代人民的瑰宝。它像珍珠一样明亮,像钻石一样珍贵。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传承下去!

春节习俗的作文8

  说起过年,不能不提一下“年”。据说“年”是一种凶猛怪兽,会在腊月三十夜里,挨家挨户觅食人肉畜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用放鞭炮与穿红衣服的方法来防备它——于是逐渐演化成过年的风俗。而在曲靖过年,是从一碗入口即化、香糯酸爽的扣肉开始的。

  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而且是整条的,不能切,意义“年年有余”;年夜饭一定要有剩余,且剩的越多越好,因为初二初三都要吃年三十剩下的饭菜,这叫做有余有剩。

  年夜饭一定要有“扣碗”,其实就是蒸的菜。一般有八个蒸菜,如蒸蛋卷,也就是用蛋液摊成薄皮包上肉末,放在碗里蒸,还有香脆的酥肉,用大韭菜根拼成的面子,底子是菜、粉条等的大碗蒸菜;想想古人很聪明,蒸的菜在大大的蒸笼里很保温,香气在家里飘荡,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而饵块同样是曲靖人过年一定要吃的食品,用老腊肉、老腌菜、青豌豆、甜酱油一起炒,除此之外,八宝饭、红烧鱼等也是不可少的。

  吃长菜是曲靖年饭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我儿时最深的'记忆。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曲靖人的长菜是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锅,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过小年。

  铺松毛也是曲靖的年俗特色。象征新的一年清洁平安,这个习俗云南独有。在三十年夜饭做好之前,家长准备的松树的松针,也是我们俗称的“松毛”一层一层铺好,作为年夜饭的桌子,一屋子的清新气息。大人做好了饭菜就一一抬来放在“松毛桌”中间,全家人围着香喷喷的饭菜坐在松毛上,年夜饭就开始啦!听老人说,曲靖人过年其实讲究是很多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爱护森林意识提高了,很多时候象征性地挂一枝松树枝在门头,或者撒几根松毛在餐桌上就代表了地上铺松毛的习俗。

  曲靖过年初一早上吃汤圆或者甜白酒饵块,不吃饺子。北京是正月十五吃汤圆,但曲靖人是大年初一早餐就吃。吃汤圆甜白酒饵块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甜甜蜜蜜,福寿绵长。

  过去的一些老曲靖人家还有在家门口放甘蔗的习俗,据称,这是人们以此送走一年的烦劳,要在新旧交替之时,挂甘蔗。春节前,曲靖的农贸市场和年货街上,一根根甘蔗堆成了小山,对比挑选之后,人们都会买上两根扛起就走。甘蔗尾部要带一点根须,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到十二点除夕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要把甘蔗叶朝上根朝下地放在门后,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两根甘蔗则代表好事成双,甘蔗象征着步步高升和一年从头甜到尾。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贴门神,门神一般是秦叔宝,传说鬼神见了他在守门,不敢随意进入主人家里,以保家宅平安。

  俗话说“新年头、旧年尾”,意思是说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除夕”与“春节”,所以过年时言行要特别谨慎,中国人希望一年的开始能够事事顺利,有个好预兆。

  春节时期还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来年事事顺利,春节这天妇女不许出门拜年,俗语叫“忌门”,小孩子不许哭闹,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也不可以和别人吵架起争执,犯了会使一年都不顺利。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看医生,看医生会一年到尾都生病。初一到初四不可动刀、针、剪,春节这天不可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当中,出外旅行时一定会碰到下雨。

  过年在古代是团圆的象征。而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与复兴,它又被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国泰民安,合家团圆,幸福安康!

  点评:该文用纯朴的情感,细腻的文笔,叙说了曲靖人过春节的全过程,以及春节的前世今生,全文浑然一体,分段自然,层次分明,写出了曲靖春节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错。

春节习俗的作文9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is when all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just like Christmas in the West. All people living away from home go back, becoming the busiest time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f about half a month from the Spring Festival. Airports, railway stations and long-distance bus stations are crowded with home returnee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the most improtant days are Spring Festival Eve and the first three days.Many customs accompany the Spring Festival.

  During Spring Festival time, you can see kinds of decorations.you can go to temple fairs and enjoy superb performances of the dances, stilt-walking and amazing acrobatic shows.

  so i like it .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就像西方的圣诞节一样,是举家团聚的日子。所有离家的人都赶着回家,春节前半个月开始就是交通系统最繁忙的时候。机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都挤满了回家的人。

  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日子是除夕和前三天。春节有许多的传统习俗。

  在春节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节日装饰。你可以去庙会,享受华丽的舞蹈表演,踩高跷和惊人的杂技表演。

  所以,我喜欢春节!

春节习俗的作文10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而今年的我们,是在松口过的年,在这里,我们和舅舅舅妈一家还有公公婆婆一起告别20xx,迎接20xx。

  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听着春晚,看着手机抢红包,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很有过年的味道。俗话说:烟花炮竹迎新年。从晚上六七点开始,就陆陆续续的会有人放烟花,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大家都站在家门口欣赏着这美丽的“烟花秀”。

  紧接着,到了十一二点,就轮到鞭炮的表演了,大家都十分有秩序,就像互相约定好了似的`,你放完了我放,我放完了就他放……鞭炮们不间断的演奏着属于它们的乐曲,一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后才肯结束。( )

  第二天早早,鞭炮乐手们也不肯放弃这个好机会,六七点开始,它们就像闹钟一样,叫你起床,迎来20xx崭新的第一天。

  如果你们问,在松口,大年初一最具象征性的是什么?那当然要数每家每户门前的“红地毯”了,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放完的鞭炮,像一大堆小虫子似的趴在门口,就像铺在地上的红地毯。

  松口过年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

春节习俗的作文11

  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春节习俗的作文12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

春节习俗的作文13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还个个难看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点评:文章虽然语言朴实,但是文章把包饺子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读了文章,能深深感受到其乐融融的氛围,快乐>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指导老师 吴以如

春节习俗的作文14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他寄予了人们殷切的希望,是团圆佳节。

  提到春节,这一天的习俗可就多了。穿新衣每逢春节来临,我都会穿上新买的衣服,出去炫耀一番。这不,XX年的春节,我就风光了一回。上身穿了的是银灰色的韩服,下身穿了黑白相间的紧身裤,穿的是一双粉红色的马靴,梳的是维吾尔姑娘的那种小辫子,可美丽了!

  所有人多惊叹的说不出话来,我简直就是另一个我。总而言之,怎么一个眩字了得!糖水鸡蛋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都是要吃糖水鸡蛋的.。

  每当这时侯,我和奶奶一大早就起来煮鸡蛋。待到鸡蛋煮好之后,等它冷了之后,就要开始剥壳。冷了的鸡蛋,不仅不烫手,壳也比较好剥。剥完说有的蛋之后,要将蛋再度放进锅里焐着。不要让它冷了。这时,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了,只等一张张嘴巴来吃了。我吃的时候,先盛几个蛋放在碗里,然后放一勺红糖,再放点水,用筷子将糖搅和均匀,这时的水就会变成深红色的了。喝一口,甜味无穷呀!再吃几口鸡蛋,简直就是色香味俱全呀!放烟花在春节期间,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放烟花了。当然,我也不例外的呦!有一种烟花名称叫做迎春花,就这名字也不亚于其它的烟花。别看这种烟花外型比较小,相貌平平,但它可是一匹深藏不露的黑马。找到它的引火线,用火将其点燃。3秒之后,便会听到丝丝的声音,继而哧啦哧啦的声音。这时的烟花被放了起来,一旁的弟弟妹妹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我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烟花。这烟花可美丽了美得如同天女散花一般,而且这烟花还是红的、黄的、蓝的、橙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美得如同流星雨划过天空,不可思议。春节就这样过去了,带着人们给予的殷切希望过去了。于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这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用微笑迎接明天,也用微笑告别那过去!

春节习俗的作文15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是我既兴奋又激动的时刻,因为我又长大了一岁。过新年,我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吃美味可口的佳肴,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可以收到一只只大红包……大街上热热闹闹的,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去年的新年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们早早地到了外婆家,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走进家门,外婆在厨房里忙碌着,外公已经把鞭炮准备好了。“外公,我们去放鞭炮吧。”我拿起鞭炮就往外走。外公点燃导火线,“嘭”,一个鞭炮升空了,好像飞碟一样在空中漂移了一会儿才落了下来。“外公,我也想放一个。”“好,那你可要小心呀。”我挑了另一种鞭炮,点燃导火线后,我赶紧用力往上扔,鞭炮放到了树上,又“倏”地像流星一样消失了。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焰火的颜色更加鲜艳了。我又开始放儿童小鞭炮,点燃导火线,黄色的焰火喷了出来,我拿着小鞭炮翩翩起舞,焰火也随着我一起舞动,在夜色中,漂亮极了!

  我正放得最带劲的时候,外婆在客厅里喊道:“开饭喽!今天的菜顶级棒!”我听了,像猎豹似的`跑到了饭桌旁,哇,真是诱人,我看得口水直流,先尝一个春卷吧,嗯,味道不错,又香又脆真好吃。还有大螃蟹、老鸭煲、我最爱吃的甲鱼……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吃完年夜饭,我们看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生动的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一首首优美的歌曲,听得我还想听……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随着倒计时“5、4、3、2、1”12点整,“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嘭”“啪”,窗外的鞭炮声又响起来了,有的像柳枝,有的像菊花,还有的像笑脸……天空被映照得绚丽多彩,我高兴得跳了起来,__年来到了!

  现在,我是多么盼望__的新年快点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