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于春节作文

于春节作文

时间:2024-04-11 12:50:46 春节 我要投稿

于春节作文[经典]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春节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春节作文[经典]

于春节作文 篇1

  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到外婆家那边的春节可有意思了。

  腊月15外婆就开始忙碌了,外婆开始忙着做豆腐和馒头。到了腊月24,开始掸陈送走财神爷,家里就开始打扫卫生洗被子、洗家具、洗所有需要洗的东西,搞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忙着备年货,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很多好吃的菜放到冰箱。到了大年夜,早上开始忙着包馄饨,包了很多会吃好多天。中午就开始吃馄饨,吃完了馄饨要淘两天的米和洗两天的菜,正月初一是不允许动刀剪、不能干活的,所有的活都必须在腊月三十全部做完。下午开始粘贴对联喜钱(喜钱就是贴在门框上面的类似于窗花一样的,外面一层是用红纸剪成的,里面一层是金纸剪成的,上面有福禄寿字样的)。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晚上了,晚饭好丰盛的,但有一样必须准备的,那就是大锅烧的红烧肉,外婆烧的可好吃了。

  正月初一就要去村上拜年了,穿着早准备好的新衣新裤,跟着外公,挨家挨户的拜年。外婆说正月初一那天嘴要甜,会有很多收获的,果然那天我收获了很多吃的,也知道了叫长辈是对长辈的尊重的道理。第二天才可以去拜亲戚的'年,我问了外公为什么,外公说了句“远亲不如近邻”,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整个正月里都是那么的开心,正月十五的那两天才开心呢,可以放阳灯(即孔明灯),我和妈妈扶着灯罩,爸爸在下面点灯,等灯罩鼓鼓的,热乎乎的,一松手阳灯就颤颤悠悠飞上天了,我立马许了个愿。整个春节就这么开开心心的过去了,新的学期也开始了。

  家乡的春节很具有传统气息呀,过年还是要回家乡。

于春节作文 篇2

  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大家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大家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于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贴春联、包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外面还放着漂亮的烟花爆竹。

  我们家在这天也十分热闹。一大早就看见祖母和妈妈忙个不停。一会切菜切肉调馅儿,一会和面,看见这么热闹我当然想加入,就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也想包饺子!”妈妈笑着对我说:“过年又长大一岁,也该学点本领了,欢迎你加入,先去洗洗手吧。”我听完后高兴极了。

  祖母擀饺子皮儿,我坐在妈妈一旁认真地看着妈妈包饺子的每一个步骤。我模仿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饺子皮儿,一手再用筷子夹一点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儿中间,一点一点地捏着,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雪球”,祖母和妈妈看着笑得合不拢嘴。就这样我专心致志的学,包的饺子有的.像元宝,有的像迷你小盘子。妈妈把饺子下了锅煮熟后端到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边吃边说:“真香,真好吃!”在我正吃着津津有味的时候竟然吃出一个硬币,我猜想“哈哈,看来虎年我是要有好运啦!”

  在春节这一天我吃到自己亲手包的花饺子,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于春节作文 篇4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也就是春节,人人都沉浸在欢乐声中,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来庆祝这一天。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庆团圆,我爸爸妈妈从遥远南京日夜兼程乘上飞奔火车,风尘朴朴,赶到家里,还有大姨夫、小姨夫都来到家里,全家人合家欢乐。丰盛晚餐,有团圆八宝饭,有爸爸做盐水鸭,还有外婆做红烧鱼,还有我在小记者活动中学会欢喜圆,满桌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并且举杯祝福外公外婆万事如意,外公祝我和姐姐、弟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在这喜气洋洋欢乐声中渡过了愉快春节。

  爆竹声声辞归岁,红竹点燃迎新春,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一年里,我要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向祖国人民汇报,向爸妈送上一份厚厚春节寿礼。

于春节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仙居老家。

  一到村口,我远远地看见到处都是红色: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来来往往穿红衣的人们有说有笑,在集市上挑选年货,买烟花爆竹??一派热闹的景象!

  到了奶奶家,亲戚们早就等在那里了。一年不见了,大家嘘寒问暖的,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没在一起玩了,现在凑在一块,大家都很兴奋,楼上楼下闹个没完!

  奶奶和姑姑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出一阵阵香味。“开饭了!”奶奶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围到了大圆桌旁,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爸爸拿起一瓶茅台酒,给爷爷倒了满满的一杯,说:“爸爸,祝您新年快乐!”爷爷笑盈盈地直点头。大家都站起来一起祝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天天快乐??饭桌上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吃过年夜饭后,我们几个小孩急着跑出去放烟火。外面早就是烟花爆竹的海洋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烟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叔叔拿出了一大袋各种各样的烟花,有长长的“连环炮”、细细的“窜天老鼠”、会转圈的“蝴蝶王”。我挑了一个三角形的“好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弟弟胆子很大,抢着去点导火线,我呢?早就飞快地跑到几米外捂着耳朵等着看呢!导火线燃起来了,“噼啪”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冒出了一团闪亮的小火花,许多五彩缤纷的小星星从火花里跳了出来。慢慢地,火花越来越高,跳出来的星星也越来越多了,真漂亮!

  我真希望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度过每一天!

于春节作文 篇6

  似乎每一个年,中国人都会拿出几个字来概括。“情感年”“养生年”又或“吉祥年”“幸福年”。那么20xx年最适合的字眼,一定是——作秀年!

  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借着春节,某小学特地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洗脚敲背送礼物。视频中,一个个小红领巾忙得不亦乐乎。反倒是老人们脸上的牵强笑容与那稚嫩笑脸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采访中得知,初一一天,老人们被洗过二十多次脚,敲过十几次背,而给予的说明都是“配合摄像配合节目”。老人们甚至“吐槽”:“他们送来的水果牛奶,在摄像机关掉之后,孩子们又从俺们手里拿走了。说‘爷爷奶奶,老师叫我们去下一家养老院拍电影咯’。”

  句句玩笑中,我们听出了多少无奈与心酸。

  当送爱心成为一种形式时,这份爱心已经变味了,他成为了中国人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当老人们把虚假的关怀当成一种负担时,中国人所树立的尊老爱老敬老的观念全是扯淡;当学生们把送爱心活动当成一种游戏时,你能指望他们在心里留下多少对爱老的感悟;当孩子们从小接受着虚假的言传身教,未来的他们,对社会还有几分真诚?

  “作秀”本身也许是人之本性,是人的虚荣使然,然而当中国社会把国人的本能强迫变成了一种生存守则时,不作秀过不好的时候,你还能再拿这个借口为社会掩饰,为自己开脱吗?

  作秀许是有着好的初衷,希望把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可是这好的'一面真的有那么好甚至是真的存在吗?既然有缺陷,为什么不去弥补而要去掩饰呢?既然不够好,为什么不去改变而是在伪装呢?既然明知应该努力的方向,为什么不朝前走呢?作秀仅仅是手段,却不是改变现状的方法。

  当成人以及政府洋洋得意的自导自演时,又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带来了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呢?每当学校有上级莅临检查便如临大敌般:临时调换课程表,增加羽毛球课,心理咨询课,沙画课。语文老师教乒乓球,抑扬顿挫的背诵握拍要领;数学老师教电脑,趁领导去趟洗手间都要抽空讲道奥数题。何必要在应试教育的本来面目上套个素质的面具呢?为何不去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呢?

  作秀铺天盖地,社会乌烟瘴气,谁能还我们一个真诚良好的社会呢?

  谁能?如何能?

于春节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拿起一副春联,粘上胶水整齐地贴在门上。父亲又将“福”字倒贴在门上。姐姐也在屋里忙碌着,她先拿起几只红灯笼,挂在屋子里;又把一串小彩灯贴在墙上。小彩灯一闪一闪地,好像一颗颗正在眨眼的`小星星。

  吃完年夜饭,我和堂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堂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

  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地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放烟花,更爱美好的春节。

《于春节作文[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于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春节的作文07-10

春节的作文07-10

春节的作文07-10

春节的作文07-10

于春节作文[经典]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于春节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春节作文[经典]

于春节作文 篇1

  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到外婆家那边的春节可有意思了。

  腊月15外婆就开始忙碌了,外婆开始忙着做豆腐和馒头。到了腊月24,开始掸陈送走财神爷,家里就开始打扫卫生洗被子、洗家具、洗所有需要洗的东西,搞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忙着备年货,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很多好吃的菜放到冰箱。到了大年夜,早上开始忙着包馄饨,包了很多会吃好多天。中午就开始吃馄饨,吃完了馄饨要淘两天的米和洗两天的菜,正月初一是不允许动刀剪、不能干活的,所有的活都必须在腊月三十全部做完。下午开始粘贴对联喜钱(喜钱就是贴在门框上面的类似于窗花一样的,外面一层是用红纸剪成的,里面一层是金纸剪成的,上面有福禄寿字样的)。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晚上了,晚饭好丰盛的,但有一样必须准备的,那就是大锅烧的红烧肉,外婆烧的可好吃了。

  正月初一就要去村上拜年了,穿着早准备好的新衣新裤,跟着外公,挨家挨户的拜年。外婆说正月初一那天嘴要甜,会有很多收获的,果然那天我收获了很多吃的,也知道了叫长辈是对长辈的尊重的道理。第二天才可以去拜亲戚的'年,我问了外公为什么,外公说了句“远亲不如近邻”,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整个正月里都是那么的开心,正月十五的那两天才开心呢,可以放阳灯(即孔明灯),我和妈妈扶着灯罩,爸爸在下面点灯,等灯罩鼓鼓的,热乎乎的,一松手阳灯就颤颤悠悠飞上天了,我立马许了个愿。整个春节就这么开开心心的过去了,新的学期也开始了。

  家乡的春节很具有传统气息呀,过年还是要回家乡。

于春节作文 篇2

  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大家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大家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于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贴春联、包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外面还放着漂亮的烟花爆竹。

  我们家在这天也十分热闹。一大早就看见祖母和妈妈忙个不停。一会切菜切肉调馅儿,一会和面,看见这么热闹我当然想加入,就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也想包饺子!”妈妈笑着对我说:“过年又长大一岁,也该学点本领了,欢迎你加入,先去洗洗手吧。”我听完后高兴极了。

  祖母擀饺子皮儿,我坐在妈妈一旁认真地看着妈妈包饺子的每一个步骤。我模仿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饺子皮儿,一手再用筷子夹一点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儿中间,一点一点地捏着,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雪球”,祖母和妈妈看着笑得合不拢嘴。就这样我专心致志的学,包的饺子有的.像元宝,有的像迷你小盘子。妈妈把饺子下了锅煮熟后端到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边吃边说:“真香,真好吃!”在我正吃着津津有味的时候竟然吃出一个硬币,我猜想“哈哈,看来虎年我是要有好运啦!”

  在春节这一天我吃到自己亲手包的花饺子,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于春节作文 篇4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也就是春节,人人都沉浸在欢乐声中,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来庆祝这一天。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庆团圆,我爸爸妈妈从遥远南京日夜兼程乘上飞奔火车,风尘朴朴,赶到家里,还有大姨夫、小姨夫都来到家里,全家人合家欢乐。丰盛晚餐,有团圆八宝饭,有爸爸做盐水鸭,还有外婆做红烧鱼,还有我在小记者活动中学会欢喜圆,满桌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并且举杯祝福外公外婆万事如意,外公祝我和姐姐、弟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在这喜气洋洋欢乐声中渡过了愉快春节。

  爆竹声声辞归岁,红竹点燃迎新春,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一年里,我要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向祖国人民汇报,向爸妈送上一份厚厚春节寿礼。

于春节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仙居老家。

  一到村口,我远远地看见到处都是红色: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来来往往穿红衣的人们有说有笑,在集市上挑选年货,买烟花爆竹??一派热闹的景象!

  到了奶奶家,亲戚们早就等在那里了。一年不见了,大家嘘寒问暖的,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没在一起玩了,现在凑在一块,大家都很兴奋,楼上楼下闹个没完!

  奶奶和姑姑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出一阵阵香味。“开饭了!”奶奶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端上了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围到了大圆桌旁,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爸爸拿起一瓶茅台酒,给爷爷倒了满满的一杯,说:“爸爸,祝您新年快乐!”爷爷笑盈盈地直点头。大家都站起来一起祝愿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天天快乐??饭桌上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吃过年夜饭后,我们几个小孩急着跑出去放烟火。外面早就是烟花爆竹的海洋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烟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叔叔拿出了一大袋各种各样的烟花,有长长的“连环炮”、细细的“窜天老鼠”、会转圈的“蝴蝶王”。我挑了一个三角形的“好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弟弟胆子很大,抢着去点导火线,我呢?早就飞快地跑到几米外捂着耳朵等着看呢!导火线燃起来了,“噼啪”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冒出了一团闪亮的小火花,许多五彩缤纷的小星星从火花里跳了出来。慢慢地,火花越来越高,跳出来的星星也越来越多了,真漂亮!

  我真希望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度过每一天!

于春节作文 篇6

  似乎每一个年,中国人都会拿出几个字来概括。“情感年”“养生年”又或“吉祥年”“幸福年”。那么20xx年最适合的字眼,一定是——作秀年!

  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借着春节,某小学特地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洗脚敲背送礼物。视频中,一个个小红领巾忙得不亦乐乎。反倒是老人们脸上的牵强笑容与那稚嫩笑脸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采访中得知,初一一天,老人们被洗过二十多次脚,敲过十几次背,而给予的说明都是“配合摄像配合节目”。老人们甚至“吐槽”:“他们送来的水果牛奶,在摄像机关掉之后,孩子们又从俺们手里拿走了。说‘爷爷奶奶,老师叫我们去下一家养老院拍电影咯’。”

  句句玩笑中,我们听出了多少无奈与心酸。

  当送爱心成为一种形式时,这份爱心已经变味了,他成为了中国人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当老人们把虚假的关怀当成一种负担时,中国人所树立的尊老爱老敬老的观念全是扯淡;当学生们把送爱心活动当成一种游戏时,你能指望他们在心里留下多少对爱老的感悟;当孩子们从小接受着虚假的言传身教,未来的他们,对社会还有几分真诚?

  “作秀”本身也许是人之本性,是人的虚荣使然,然而当中国社会把国人的本能强迫变成了一种生存守则时,不作秀过不好的时候,你还能再拿这个借口为社会掩饰,为自己开脱吗?

  作秀许是有着好的初衷,希望把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可是这好的'一面真的有那么好甚至是真的存在吗?既然有缺陷,为什么不去弥补而要去掩饰呢?既然不够好,为什么不去改变而是在伪装呢?既然明知应该努力的方向,为什么不朝前走呢?作秀仅仅是手段,却不是改变现状的方法。

  当成人以及政府洋洋得意的自导自演时,又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带来了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呢?每当学校有上级莅临检查便如临大敌般:临时调换课程表,增加羽毛球课,心理咨询课,沙画课。语文老师教乒乓球,抑扬顿挫的背诵握拍要领;数学老师教电脑,趁领导去趟洗手间都要抽空讲道奥数题。何必要在应试教育的本来面目上套个素质的面具呢?为何不去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呢?

  作秀铺天盖地,社会乌烟瘴气,谁能还我们一个真诚良好的社会呢?

  谁能?如何能?

于春节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拿起一副春联,粘上胶水整齐地贴在门上。父亲又将“福”字倒贴在门上。姐姐也在屋里忙碌着,她先拿起几只红灯笼,挂在屋子里;又把一串小彩灯贴在墙上。小彩灯一闪一闪地,好像一颗颗正在眨眼的`小星星。

  吃完年夜饭,我和堂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堂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

  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地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放烟花,更爱美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