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

时间:2024-11-12 01:34:35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春节作文(常用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春节作文(常用4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说到春节,大家都知道,但每个地方不同,过得春节也不同,我家乡在泉州,每到春节,令我最难忘还是那洋溢着浓浓年味除夕之夜。

  每到除夕,是中国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桌年夜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再远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直到要吃到深夜。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爆竹声,老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晚上,当12点钟声敲响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就会映入耳帘,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声音此起彼伏着,在与过去一年告别。

  在大年初一早晨,我们总是要吃“长寿面”,这是我们家乡传统习惯。只要吃了这一碗面,我们就等于长了一岁。

  这过年,最开心当然是数我们这些小孩子了,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不仅这样,我们还可以尽情玩耍!

  这就是我们春节风俗民情,每家每户都是红红火火地过年;都是开开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到来!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按照家乡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这天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来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山林中。它长得非常凶恶,人人都怕它。它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除夕,人们都忙着上山逃避它,突然有一位乞讨的老人从山下的村子外面走来。没有人关心这位老人,只有一个老妇人请他吃饺子,叫他赶快逃命。老人为了报答老妇人的好心,老人告诉她那个怪兽叫“年”,它怕红色、火光和声响。于是,人们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每年过年,都贴红对联,放鞭炮,点灯火。后来这个风俗越来越让人叫好,因此,这个风俗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也是我的家乡里的一个最最特别的节日。在这里,春节,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家利用这几天的时间买年货,送年礼,把春节时该用的东西都买好,准备好食物、果汁、酒、肉、瓜子、糖和花生等东西后,那就该开展一次“家庭大扫除”的活动了。人们忙着擦玻璃、收拾屋子等,年货买好了,“大扫除”结束了,就到除夕夜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开着灯,放鞭炮,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前,人们都要放一个烟花,放完后,再吃饭。这顿饭通常都是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吃饭的时候,大人、小孩子们都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后,鞭炮声可热闹了,每一家都要放几个花炮。这次,小孩子们可欢了,看春晚,放鞭炮。人人都期待着天明——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终于过去了,人们都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床了,大家穿好自己的新衣服,高高兴兴的起来了。吃饭前,都要给自己的长辈拜年,而小孩儿们最期待的'当然是大人们给的压岁钱了,姥姥、奶奶、叔叔、姑姑、阿姨都给压岁钱,过后,大人们还要去给别的长辈们去拜年,小孩儿们只能在家里玩。

  大年初一这天过去了,接着就是迎接客人来做客了,不仅客人来自己家里,我们还要去别人家里呢!过了大年,接下来就是过正月十五的小年了,在这一天,其实和过大年的时候大同小异。等过完小年,孩子们可就该开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这样,一个高高兴兴完完整整的春节就结束了。人信都期待着新的一年里,丰富、精彩、美好。

  家乡的春节,虽然不如城市的春节热闹,但是却比城市的春节要甜美、幸福!它也是一个值得让人们憧憬的日子!

  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春节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在衢州江山的一个小村庄,每逢春节,在腊月前后家家户户都会杀头年猪来宴请亲朋好友吃一顿年夜饭,热闹一番!这可是村里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

  那天,天才刚朦朦亮,就听见外面“嗷嗷嗷嗷”的猪叫声,十分洪亮!爸爸说:“爷爷跟师傅们在杀年猪了……“。不等爸爸说完,我“噌”一下就起来了,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下去观看难得一见的的杀年猪。只见爷爷用一根长长的钩子钩住猪的嘴巴,几个伯伯手脚麻利的帮忙捉住猪腿或拎着猪耳朵往宽大的木板上抬。这时猪拼命地挣扎,叫声震耳欲聋。爷爷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叫的好,猪的叫声越大越响亮,来年就越大吉大利,大家伙按紧啦,准备开杀了!”

  爷爷拿起一把尖刀捅进猪下巴,直到刀子都没了。然后只见血喷了出来,流进木盆里。我说:“这血可以做猪血豆腐吗?”爷爷说:“等下就凝固成豆腐了,这可是我们农村里一道很美味的食材呢”。不一会儿活泼乱跳的年猪就躺在木板上一动不动等着被除毛了。这时爷爷拿来了香烛纸钱,叩头敬土地神,把纸钱焚烧后再放上三个响炮,完成祭天地的仪式以保佑来年平安兴旺。

  接下来就是除毛了。爷爷说除毛第一步就是先吹气。只见爷爷先从猪腿开了个口子往里面吹气了,一会儿猪变成圆滚滚的了。奶奶提过来烧开了的水,往猪上面一遍遍地淋,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吧!。过了一会儿,伯伯就用一块铁片用力地刮了起来。没多久肥猪就变成白白胖胖的了。

  爷爷先把猪头割下来,然后和伯伯一起用钩子把猪身子挂在架子上。这时我问爷爷:“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爷爷说:“当然是把肚子破开,收拾里面好吃的东西。”过年前的天气很冷,可是爷爷和伯伯他们忙得热火朝天,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在爷爷和伯伯的配合下很快就看到猪腿、猪心肝、肠子等都一一分类捆好挂在架子上了。最后把肉分成两半,摆到木板上。这时爷爷喊伯伯拿称来,伯伯找来了长长的木杆秤,一二三合力抬起来,爷爷负责不断的往后挪秤砣,笑呵呵的说:“这猪长的真不错,几乎一天一斤半的.长呢!”这样杀年猪的隆重仪式就基本完成了。

  厨房里传来阵阵“笃笃”的切菜声,飘出阵阵的香气,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都上桌了,大家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个满饱,喝个痛快,席间,听着大人们回忆往事,说着眼下的好日子,笑声阵阵。

  这份热闹应该是农村人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从上辈传来,也会一直传下去。

《家乡春节作文(常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1-22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春节家乡作文10-14

家乡的春节作文09-18

家乡的春节作文08-25

家乡的春节作文08-30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经典)07-29

(经典)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2-19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1-13

家乡春节的作文【经典】09-22

家乡春节作文(常用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春节作文(常用4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说到春节,大家都知道,但每个地方不同,过得春节也不同,我家乡在泉州,每到春节,令我最难忘还是那洋溢着浓浓年味除夕之夜。

  每到除夕,是中国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桌年夜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再远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直到要吃到深夜。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爆竹声,老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晚上,当12点钟声敲响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就会映入耳帘,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声音此起彼伏着,在与过去一年告别。

  在大年初一早晨,我们总是要吃“长寿面”,这是我们家乡传统习惯。只要吃了这一碗面,我们就等于长了一岁。

  这过年,最开心当然是数我们这些小孩子了,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不仅这样,我们还可以尽情玩耍!

  这就是我们春节风俗民情,每家每户都是红红火火地过年;都是开开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到来!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按照家乡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这天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来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传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居住在山林中。它长得非常凶恶,人人都怕它。它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除夕,人们都忙着上山逃避它,突然有一位乞讨的老人从山下的村子外面走来。没有人关心这位老人,只有一个老妇人请他吃饺子,叫他赶快逃命。老人为了报答老妇人的好心,老人告诉她那个怪兽叫“年”,它怕红色、火光和声响。于是,人们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每年过年,都贴红对联,放鞭炮,点灯火。后来这个风俗越来越让人叫好,因此,这个风俗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也是我的家乡里的一个最最特别的节日。在这里,春节,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家利用这几天的时间买年货,送年礼,把春节时该用的东西都买好,准备好食物、果汁、酒、肉、瓜子、糖和花生等东西后,那就该开展一次“家庭大扫除”的活动了。人们忙着擦玻璃、收拾屋子等,年货买好了,“大扫除”结束了,就到除夕夜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开着灯,放鞭炮,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前,人们都要放一个烟花,放完后,再吃饭。这顿饭通常都是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吃饭的时候,大人、小孩子们都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后,鞭炮声可热闹了,每一家都要放几个花炮。这次,小孩子们可欢了,看春晚,放鞭炮。人人都期待着天明——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终于过去了,人们都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床了,大家穿好自己的新衣服,高高兴兴的起来了。吃饭前,都要给自己的长辈拜年,而小孩儿们最期待的'当然是大人们给的压岁钱了,姥姥、奶奶、叔叔、姑姑、阿姨都给压岁钱,过后,大人们还要去给别的长辈们去拜年,小孩儿们只能在家里玩。

  大年初一这天过去了,接着就是迎接客人来做客了,不仅客人来自己家里,我们还要去别人家里呢!过了大年,接下来就是过正月十五的小年了,在这一天,其实和过大年的时候大同小异。等过完小年,孩子们可就该开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这样,一个高高兴兴完完整整的春节就结束了。人信都期待着新的一年里,丰富、精彩、美好。

  家乡的春节,虽然不如城市的春节热闹,但是却比城市的春节要甜美、幸福!它也是一个值得让人们憧憬的日子!

  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春节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在衢州江山的一个小村庄,每逢春节,在腊月前后家家户户都会杀头年猪来宴请亲朋好友吃一顿年夜饭,热闹一番!这可是村里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

  那天,天才刚朦朦亮,就听见外面“嗷嗷嗷嗷”的猪叫声,十分洪亮!爸爸说:“爷爷跟师傅们在杀年猪了……“。不等爸爸说完,我“噌”一下就起来了,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下去观看难得一见的的杀年猪。只见爷爷用一根长长的钩子钩住猪的嘴巴,几个伯伯手脚麻利的帮忙捉住猪腿或拎着猪耳朵往宽大的木板上抬。这时猪拼命地挣扎,叫声震耳欲聋。爷爷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叫的好,猪的叫声越大越响亮,来年就越大吉大利,大家伙按紧啦,准备开杀了!”

  爷爷拿起一把尖刀捅进猪下巴,直到刀子都没了。然后只见血喷了出来,流进木盆里。我说:“这血可以做猪血豆腐吗?”爷爷说:“等下就凝固成豆腐了,这可是我们农村里一道很美味的食材呢”。不一会儿活泼乱跳的年猪就躺在木板上一动不动等着被除毛了。这时爷爷拿来了香烛纸钱,叩头敬土地神,把纸钱焚烧后再放上三个响炮,完成祭天地的仪式以保佑来年平安兴旺。

  接下来就是除毛了。爷爷说除毛第一步就是先吹气。只见爷爷先从猪腿开了个口子往里面吹气了,一会儿猪变成圆滚滚的了。奶奶提过来烧开了的水,往猪上面一遍遍地淋,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吧!。过了一会儿,伯伯就用一块铁片用力地刮了起来。没多久肥猪就变成白白胖胖的了。

  爷爷先把猪头割下来,然后和伯伯一起用钩子把猪身子挂在架子上。这时我问爷爷:“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爷爷说:“当然是把肚子破开,收拾里面好吃的东西。”过年前的天气很冷,可是爷爷和伯伯他们忙得热火朝天,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在爷爷和伯伯的配合下很快就看到猪腿、猪心肝、肠子等都一一分类捆好挂在架子上了。最后把肉分成两半,摆到木板上。这时爷爷喊伯伯拿称来,伯伯找来了长长的木杆秤,一二三合力抬起来,爷爷负责不断的往后挪秤砣,笑呵呵的说:“这猪长的真不错,几乎一天一斤半的.长呢!”这样杀年猪的隆重仪式就基本完成了。

  厨房里传来阵阵“笃笃”的切菜声,飘出阵阵的香气,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都上桌了,大家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个满饱,喝个痛快,席间,听着大人们回忆往事,说着眼下的好日子,笑声阵阵。

  这份热闹应该是农村人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从上辈传来,也会一直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