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于春节作文

于春节作文

时间:2024-12-25 15:24:44 春节 我要投稿

于春节作文常用(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春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于春节作文常用(4篇)

于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每年开头的一天。又叫阴历年,因为是阴历中的第一天。俗称“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氛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关于春节的来历的流传有多种,其中,最广泛的是关于“年”的。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上的人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次除夕,村里的人都搬着东西带着全家上深山去了。突然有一位老婆婆在乞讨,还说谁能给她一点食物,她就能把“年”撵走。但现在还有谁会去理她呢?大家认为她是疯子,也只顾着搬家,无暇去理会。只有一位老爹爹停下脚步,给了那位老婆婆一点食物,还劝她说,快点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啊。“年”快要上来了。可这位老婆婆倔强的很,她说,我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请将你的家先借给我一天,我吃过食物后,就下山去,一定会撵走“年”的!老爹爹扭不过她,最后还是让她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知道了对付“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在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和吃团圆饭等等。

  春联也叫对子,门对,春贴,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还叫“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于春节作文 篇2

  潮汕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不但有远近闻名的潮剧、瓷器,而且有许多有趣的传统风俗,当中有一个叫“老热营老爷”的风俗让我最感兴趣。

  据说“老热营老爷”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一次,玉皇大帝变成一个凡人来视察人间的人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谁知,玉皇大帝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河中,被刚经过这儿的一位老人救了起来,并不辞辛苦的日夜照顾他。玉皇大帝平安回天庭后,十分感激这位老人,就派人到人间把老人带到天庭,玉皇大帝想要封那位老人为神,要他享福。当老人看到玉皇大帝派来的人,知道他救的人是玉皇大帝后,心想:玉皇大帝是吃山珍海味的,一定是觉得我只能给他吃酸菜、馊水,所以就派人来抓我打入十八层地狱。老人想着,马上拔腿就跑,老人一会儿跑到这个人家里躲一躲,一会儿又到那个人家里躲一躲,老人躲来躲去,最后躲到了森林里,那些被玉皇大帝派来的人在森林外面叫啊叫,可是老人就是不肯出来。这时,一个人想出了个馊主意,要把森林烧了。等森林烧光了,那些人走进去,看见老人双手抱着树全身已经被烧成灰了。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十分伤心,便封老人为神,叫沿海城市的人们每逢大节日要选一个日子来热热闹闹的祭拜老人,也称‘营老爷’。潮汕人比较迷信每逢“老热营老爷”时非常热闹,还会在桌子上摆上许多祭品,每样祭品都有美好的象征,如有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代表平平安安的苹果,代表吉祥如意的桔子,代表甜甜蜜蜜的糖,代表多子多孙的橄榄,代表亲属能做官的豆干……

  多么有趣的潮汕风俗啊!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潮汕更感兴趣了呢?是的话,你们就来潮汕这个好地方一一了解一下吧!

于春节作文 篇3

  相信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春节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当新年的脚步快要临近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都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春节不仅是新年开始也是一家人一年来团圆贺岁的日子。

  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大家都特别忙碌,各干各的事。以前有人说,年夜饭吃得早,福气就多。在4点钟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有几样菜必须吃,因为这些菜都有它们特定的寓意,像鱼就有年年有余的意思。在吃年夜饭时,任何人都不能去别人家窜门,这是不好的兆头。年夜饭是不能吃完的,大人说是要到明年再吃,年年有余嘛!吃完后,还要放鞭炮,其目的是为了告诉别家,我们已经吃好年夜饭了,可以来窜门了,这叫开门炮。

  除夕嘛,每个人都要守岁,现在科技发达了,基本上都是《春节联欢晚会》陪伴着我们。有些人熬不到半夜,所以在11点左右,鞭炮就已经开始噼里啪啦地响了。但是,多数人家还是会在半夜12点才开始放鞭炮,随着电视中12点的钟声敲响,整个村庄上空顿时炸开了花,鞭炮声响彻云霄,无数朵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一幅壮丽的风景画。鞭炮声一直响到凌晨1点才陆陆续续结束了,大家都纷纷回家睡觉。

  正月初一的早晨,村庄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与公鸡的啼叫声,全村都在休息,到了中午,才陆陆续续地起床。吃完午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年,家里总是会留下女人在家,而男人们则出去挨家挨户的拜年祝福呢。

  孩子们在新年里也是十分开心的,因为不仅穿上了新衣服吃到了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拿到了压岁钱呢。

  春节既热闹又短暂,一眨眼就结束了,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呢!

于春节作文 篇4

  元旦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过了腊月初八,就是所谓的腊八节,家家开始打扫卫生,蒸馒头、买年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家乡还有个风俗就是大年三十中午十二点要祭祖上坟,上坟回来才可以贴对联,贴门神,然后放爆竹,说明我们正式的开始过年啦。哦,对了,这个时候大人们都要去庙里上香祈求来年平安。

  奶奶说每年的年三十最忙,孩子们都乘着玩耍,大人们还要准备晚上的年 夜 饭,要在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之前做结束,这样我们一大家可以高高兴兴的边看边聊边吃。吃完团圆饭就开始放爆竹了,接近凌晨时大家就开始忙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屋内灯光通明,厅前烟花灿烂,屋外爆竹声声。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春节的第一天,奶奶催着爸爸和叔叔们要去庙里抢着烧头香。

  年初一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被轰隆隆的爆竹声,锣鼓声震起床了,这就是家乡的“出新”,大人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出来笑呵呵的迎接新年的到来,大人们说这种仪式就是迎接喜神,村里的爷爷叔叔们向着制定的方向磕头烧香。然后就是晚辈给长辈拜年了,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随后人们外出相遇也要互相笑容满面的互祝新年好、新年吉祥,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从这天开始相互登门拜年。

  有好多新年活动,比如舞龙灯,划船、踩高跷、舞狮子,这样热闹的景象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们家乡元宵节还要捏面灯,晚上在孩子们玩花灯时会点上面灯,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盏,奶奶说这是明心灯,每年都要点,会一直守候到最后说谁的灯花大,谁的灯花多,来年谁会挣大钱!门口,院子里,屋内外的窗台上都要有,星星点点十分漂亮。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过去,我想每个人都有春节,但是每个人的春节都会不一样的,而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于春节作文常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于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作文:春节10-19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10-20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春节春节的作文11-28

过春节的春节作文09-02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于春节作文常用(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春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于春节作文常用(4篇)

于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每年开头的一天。又叫阴历年,因为是阴历中的第一天。俗称“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氛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关于春节的来历的流传有多种,其中,最广泛的是关于“年”的。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上的人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次除夕,村里的人都搬着东西带着全家上深山去了。突然有一位老婆婆在乞讨,还说谁能给她一点食物,她就能把“年”撵走。但现在还有谁会去理她呢?大家认为她是疯子,也只顾着搬家,无暇去理会。只有一位老爹爹停下脚步,给了那位老婆婆一点食物,还劝她说,快点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啊。“年”快要上来了。可这位老婆婆倔强的很,她说,我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请将你的家先借给我一天,我吃过食物后,就下山去,一定会撵走“年”的!老爹爹扭不过她,最后还是让她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知道了对付“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在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和吃团圆饭等等。

  春联也叫对子,门对,春贴,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还叫“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于春节作文 篇2

  潮汕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不但有远近闻名的潮剧、瓷器,而且有许多有趣的传统风俗,当中有一个叫“老热营老爷”的风俗让我最感兴趣。

  据说“老热营老爷”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一次,玉皇大帝变成一个凡人来视察人间的人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谁知,玉皇大帝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河中,被刚经过这儿的一位老人救了起来,并不辞辛苦的日夜照顾他。玉皇大帝平安回天庭后,十分感激这位老人,就派人到人间把老人带到天庭,玉皇大帝想要封那位老人为神,要他享福。当老人看到玉皇大帝派来的人,知道他救的人是玉皇大帝后,心想:玉皇大帝是吃山珍海味的,一定是觉得我只能给他吃酸菜、馊水,所以就派人来抓我打入十八层地狱。老人想着,马上拔腿就跑,老人一会儿跑到这个人家里躲一躲,一会儿又到那个人家里躲一躲,老人躲来躲去,最后躲到了森林里,那些被玉皇大帝派来的人在森林外面叫啊叫,可是老人就是不肯出来。这时,一个人想出了个馊主意,要把森林烧了。等森林烧光了,那些人走进去,看见老人双手抱着树全身已经被烧成灰了。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十分伤心,便封老人为神,叫沿海城市的人们每逢大节日要选一个日子来热热闹闹的祭拜老人,也称‘营老爷’。潮汕人比较迷信每逢“老热营老爷”时非常热闹,还会在桌子上摆上许多祭品,每样祭品都有美好的象征,如有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代表平平安安的苹果,代表吉祥如意的桔子,代表甜甜蜜蜜的糖,代表多子多孙的橄榄,代表亲属能做官的豆干……

  多么有趣的潮汕风俗啊!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潮汕更感兴趣了呢?是的话,你们就来潮汕这个好地方一一了解一下吧!

于春节作文 篇3

  相信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春节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当新年的脚步快要临近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都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春节不仅是新年开始也是一家人一年来团圆贺岁的日子。

  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大家都特别忙碌,各干各的事。以前有人说,年夜饭吃得早,福气就多。在4点钟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有几样菜必须吃,因为这些菜都有它们特定的寓意,像鱼就有年年有余的意思。在吃年夜饭时,任何人都不能去别人家窜门,这是不好的兆头。年夜饭是不能吃完的,大人说是要到明年再吃,年年有余嘛!吃完后,还要放鞭炮,其目的是为了告诉别家,我们已经吃好年夜饭了,可以来窜门了,这叫开门炮。

  除夕嘛,每个人都要守岁,现在科技发达了,基本上都是《春节联欢晚会》陪伴着我们。有些人熬不到半夜,所以在11点左右,鞭炮就已经开始噼里啪啦地响了。但是,多数人家还是会在半夜12点才开始放鞭炮,随着电视中12点的钟声敲响,整个村庄上空顿时炸开了花,鞭炮声响彻云霄,无数朵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一幅壮丽的风景画。鞭炮声一直响到凌晨1点才陆陆续续结束了,大家都纷纷回家睡觉。

  正月初一的早晨,村庄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与公鸡的啼叫声,全村都在休息,到了中午,才陆陆续续地起床。吃完午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年,家里总是会留下女人在家,而男人们则出去挨家挨户的拜年祝福呢。

  孩子们在新年里也是十分开心的,因为不仅穿上了新衣服吃到了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拿到了压岁钱呢。

  春节既热闹又短暂,一眨眼就结束了,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呢!

于春节作文 篇4

  元旦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过了腊月初八,就是所谓的腊八节,家家开始打扫卫生,蒸馒头、买年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家乡还有个风俗就是大年三十中午十二点要祭祖上坟,上坟回来才可以贴对联,贴门神,然后放爆竹,说明我们正式的开始过年啦。哦,对了,这个时候大人们都要去庙里上香祈求来年平安。

  奶奶说每年的年三十最忙,孩子们都乘着玩耍,大人们还要准备晚上的年 夜 饭,要在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之前做结束,这样我们一大家可以高高兴兴的边看边聊边吃。吃完团圆饭就开始放爆竹了,接近凌晨时大家就开始忙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屋内灯光通明,厅前烟花灿烂,屋外爆竹声声。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春节的第一天,奶奶催着爸爸和叔叔们要去庙里抢着烧头香。

  年初一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被轰隆隆的爆竹声,锣鼓声震起床了,这就是家乡的“出新”,大人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出来笑呵呵的迎接新年的到来,大人们说这种仪式就是迎接喜神,村里的爷爷叔叔们向着制定的方向磕头烧香。然后就是晚辈给长辈拜年了,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随后人们外出相遇也要互相笑容满面的互祝新年好、新年吉祥,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从这天开始相互登门拜年。

  有好多新年活动,比如舞龙灯,划船、踩高跷、舞狮子,这样热闹的景象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们家乡元宵节还要捏面灯,晚上在孩子们玩花灯时会点上面灯,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盏,奶奶说这是明心灯,每年都要点,会一直守候到最后说谁的灯花大,谁的灯花多,来年谁会挣大钱!门口,院子里,屋内外的窗台上都要有,星星点点十分漂亮。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过去,我想每个人都有春节,但是每个人的春节都会不一样的,而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