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

时间:2024-09-15 06:58:23 春节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五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在年三十晚,每家每户都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晚,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谈到高兴的、新鲜的事,屋子里时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下子就到了放鞭炮的时间了,只听见四面八方噼里啪啦、噼里啦的鞭炮声,那声音震得我都捂住了耳朵。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很多美丽的烟花,五光十色,可好看了。听长辈们讲,放烟花是辞旧迎新的习俗。

  正月初一早上,我们早早就起床向长辈们问好,祝福新年快乐,我们都会得长辈们的红包。这时,从远方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这是舞狮子的`,我们家乡有个习俗,正月初一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有狮子来拜年,可热闹了!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家都要包粽子,到晚上,大家从外面玩回来,吃上美味的粽子,开心极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我喜欢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一想到春节,我是既高兴又觉得是一种煎熬。高兴是——可以收红包,煎熬是——到了晚上要守岁,要到12点以后才可以睡,我一个小时都支撑不住,何况是一个晚上呢!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闻到腊肉的香味,原来是奶奶在那里做年菜。我穿好衣服,来到厨房,看到奶奶做好的香喷喷的菜,口水情不自禁地流出来,我偷偷用手捏起一块肉,就往嘴里送,奶奶笑着拍拍我的头:“小馋猫,等会儿一起吃!”。我不好意思的'走出厨房,发现爸爸也起来了,他拿着红红的对联在门口贴了起来。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口,新的一年也随看来到。

  大概十点左右饭菜都做好了,我忙帮着把饭菜摆在桌子上。爸爸提醒我:“在吃团圆饭之前,要给祖先磕三个头。”我跪在地上,想起了爷爷,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要是爷爷还在该多好啊!爷爷在世的时候,只要有吃的就会给我吃,总是对我无比的疼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爷爷。我磕完头,爸爸便在门外放起了鞭炮。放了鞭炮就可以吃团年饭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鱼、蛋卷、鸡汤、扣肉、清炒笋片等等。我们一家人举杯,共享这团圆时刻。

  到了晚上,奶奶把火生起来,一家人坐在椅子上烤火,我坐在椅子上又暖和又犯困。我的头像一个笨重的石头似的——抬起来又垂下去。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艰难地挪着沉重的脚步,一躺到床上便呼呼大睡起来。

  后来我知道了守岁的来历:从前,有一个叫岁的怪兽,每到正月初一就出来陷害人类,危害庄稼,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一件事。就叫年下凡来把岁赶走,最后年赶走了,可是怕岁又回来,所以就有了守岁这一风俗。

  这样一想,我觉得过年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就在距离咱们濮阳市几十公里远的山东省聊城市。这个长时间受齐鲁文化滋养的城市,一来到这里,迎面就扑来一股股山东韵味。

  在山东老家,有这么一句谚语:“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参。”小年一大早,大家就把家里门上的“福”字、对联、神像什么的撕下来,夹上些元宝、纸钱,堆在一起烧掉。这就让看管了这个家一年的灶王爷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总结、汇报”这家人一年的表现与情况。表现好了呢,就可以得到玉皇大帝的恩赐:来年丰收或者大吉大利,在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可如果表现与情况都不好,惩罚是非常残酷的哟!

  “二十八,贴窗花。”在腊月二十八,灶王爷从天上回来,而在这五天中,家里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而要再把灶王爷像重新贴上,从这天开始,新年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迈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大年三十是除夕,大早上5点钟,卧室里早就没有一个人影。大人们起来弯着腰,在厨房里、屋外准备着迎接新年了。大家有的出门站在椅子细心地贴着对联;有的在屋内给床铺、茶几换上崭新的床单、台布;有的则在厨房准备晚上年夜饭吃的饺子、丸子、大馒头、大枣等需要的东西。平常早上听不到一丝鸟叫,可在除夕这一天却充满了欢笑与聊天的声音。而小孩子在这一天哪里还睡得着?他们从床上跳下来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极尽捣蛋之能事,为这一天平添了些许生气。

  到了晚上,家家都灯火通明。那些丸子下油锅、蒸馒头的声音早被一阵阵鞭炮与孩子们欢笑的声响覆盖了。这时大人们在院子里洒满了芝麻杆,踩在上面吱吱地响,别有风趣。在这黄灿灿的大地上,也点缀着红红的纸片。这是因为,古代时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常常下山来人间捣乱,人们的生活一直不太稳定。直到有一天,“年”又来的时候,一个农夫将一些芝麻杆铺在了地上。芝麻杆的口非常像一排排锋利的牙齿,仿佛可以咬断一切事物。“年”见了又惊又吓,马上往回跑,跑回时又见到了有位老人在用红纸剪纸,于是它逃回了老巢,再也不敢出来了。事后人们得知“年”害怕这两种东西,便在院子里铺满了芝麻杆与红纸,以求平安吉祥。

  年夜饭通常十分丰盛,各种山珍海味齐聚一堂,而且想一顿吃完也不可能。孩子们在使劲竞争,他们左边咬着海鲜,右边啃着鸡腿,哪还有空闲说话?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守岁,即便是小孩子,也要等新年钟声的敲响。

  大年初一,人们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敲门声更像一支支进行曲。这一天没有平静的时候,阵阵的`炮响、匆匆的脚步声。几乎每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都会打招呼、说着吉祥的话,互相拜年。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铺户前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少则一二三盏,多则四五十重。有纱灯、有宫灯。而些许伙计们也不由自主地放飞孔明灯。这一天,自然要吃汤圆啦!一颗颗光滑晶莹的汤圆在沸水中滚动,熟透了盛入碗中,滑溜溜的让人不知从何下口。

  在这一个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的城市中过年,一定倍感快乐。明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又要怎么诉说我家乡的快乐呢?

家乡春节作文 篇4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我们家乡风俗习惯,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为春节做准备了,俗话说:二十一二去赶集,二十三来祭灶,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猪牛,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爆米花,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晚上一顿饱。

  腊月二十四,也就是过小年,这一天,大家把院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的东西重新布置一番。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算是春节的“彩排”吧!

  过了二十四到了二十五,这一天,大家做豆腐打圆子,这种圆子是用肉、豆腐、蒜、辣椒粉、盐搅拌做成的。这种圆子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春节家里来客人时,都要用圆子招待客人。

  二十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买猪肉、鱼肉、牛肉等,为春节做准备。

  二十七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杀鸡,而且必须杀阉鸡。因为春节期间不杀生。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饭菜,到处飘有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门外都贴了红红的对联,屋内都贴满了年画。这一天每家都要从外搬进大柴,过年进柴(财)

  代表着第二年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在外面打工的.、工作的,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过年,吃团年饭。除夕夜每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不绝,这天晚上,除了小孩,其他人不过十二点是不能睡觉,要守岁。过了十二点,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迎接新年到来,鞭炮声排山倒海地涌来,整个村庄硝烟弥漫。

  正月初一,在自己家吃过面条后,就给同院的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拜年后,小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玩,放鞭炮,院子不时地传来孩子们欢笑声,呐喊声。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过了初一,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串门。

  一眨眼到了元宵节,元宵节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每家都要吃汤圆,每家门口都要点蜡烛,表示这年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春节在正月十六结束了,孩子们也该上学了,大人们又照常工作了。在农村里,春节是大家最清闲的时候,又是大家最热闹的日子。

家乡春节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的春节,过得是那么热闹。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大人们在家中忙着扫除,小孩们则在打谷场上玩。上午,往往很忙乱。但,到了晚上,只要天一擦黑,鞭炮声响起来,累了一上午的人们,便大笑坐着吃一顿盛大的晚餐,小孩们不懂事,看到好吃的一个劲的往嘴里塞。花花的桌布上,便多了几个油油的手印。不仅大人们吃的热闹,连小黑狗都有份,只见小黑狗趴在一处安静的角落,悠然地啃着一块大骨头。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响起来,大人们通常去朋友家窜门,老人带着小孩,看着一出出精彩的歌仔戏,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梦乡。

  日日盼夜夜盼。终于盼来了春节。尽管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人们在这一天,依旧用传统的方法杀猪。先往猪嘴里灌酒,直至灌醉。这时,要供出申明,小孩们会要一个猪蹄盖,大人们会大方的'给他们,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是没用的。但要一块脂油就难了,小孩子缠着大人们要,大人经不住缠,也只好给小孩们——过年了,也不想让小孩子们伤心。夜幕降临,吃完年夜饭,小孩子就点上自制的“猪蹄灯”。照得很亮、很远。照亮前方的道路,也点亮自己的童心。大人们和老人,在家里谈话,天南地北的谈、不分你我的谈。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是“春节联欢晚会”,也就是“春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春节缓缓落幕。

  第二天,大家都休息,小孩在家里玩,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男人则走亲访友。到了元宵节,就又把春节推向了一个高潮。春节还没结束。

  元宵节后,小孩依旧上学,大人依旧工作。

  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韵味。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家乡春节的作文[精选]12-12

家乡的的春节作文(经典)03-05

家乡春节作文10-17

[精选]家乡春节的作文11-27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12-04

家乡春节的作文(精选)11-13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11-19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11-25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1-13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五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在年三十晚,每家每户都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晚,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谈到高兴的、新鲜的事,屋子里时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下子就到了放鞭炮的时间了,只听见四面八方噼里啪啦、噼里啦的鞭炮声,那声音震得我都捂住了耳朵。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很多美丽的烟花,五光十色,可好看了。听长辈们讲,放烟花是辞旧迎新的习俗。

  正月初一早上,我们早早就起床向长辈们问好,祝福新年快乐,我们都会得长辈们的红包。这时,从远方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这是舞狮子的`,我们家乡有个习俗,正月初一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有狮子来拜年,可热闹了!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家都要包粽子,到晚上,大家从外面玩回来,吃上美味的粽子,开心极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我喜欢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一想到春节,我是既高兴又觉得是一种煎熬。高兴是——可以收红包,煎熬是——到了晚上要守岁,要到12点以后才可以睡,我一个小时都支撑不住,何况是一个晚上呢!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闻到腊肉的香味,原来是奶奶在那里做年菜。我穿好衣服,来到厨房,看到奶奶做好的香喷喷的菜,口水情不自禁地流出来,我偷偷用手捏起一块肉,就往嘴里送,奶奶笑着拍拍我的头:“小馋猫,等会儿一起吃!”。我不好意思的'走出厨房,发现爸爸也起来了,他拿着红红的对联在门口贴了起来。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口,新的一年也随看来到。

  大概十点左右饭菜都做好了,我忙帮着把饭菜摆在桌子上。爸爸提醒我:“在吃团圆饭之前,要给祖先磕三个头。”我跪在地上,想起了爷爷,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要是爷爷还在该多好啊!爷爷在世的时候,只要有吃的就会给我吃,总是对我无比的疼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爷爷。我磕完头,爸爸便在门外放起了鞭炮。放了鞭炮就可以吃团年饭了。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鱼、蛋卷、鸡汤、扣肉、清炒笋片等等。我们一家人举杯,共享这团圆时刻。

  到了晚上,奶奶把火生起来,一家人坐在椅子上烤火,我坐在椅子上又暖和又犯困。我的头像一个笨重的石头似的——抬起来又垂下去。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艰难地挪着沉重的脚步,一躺到床上便呼呼大睡起来。

  后来我知道了守岁的来历:从前,有一个叫岁的怪兽,每到正月初一就出来陷害人类,危害庄稼,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一件事。就叫年下凡来把岁赶走,最后年赶走了,可是怕岁又回来,所以就有了守岁这一风俗。

  这样一想,我觉得过年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就在距离咱们濮阳市几十公里远的山东省聊城市。这个长时间受齐鲁文化滋养的城市,一来到这里,迎面就扑来一股股山东韵味。

  在山东老家,有这么一句谚语:“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参。”小年一大早,大家就把家里门上的“福”字、对联、神像什么的撕下来,夹上些元宝、纸钱,堆在一起烧掉。这就让看管了这个家一年的灶王爷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总结、汇报”这家人一年的表现与情况。表现好了呢,就可以得到玉皇大帝的恩赐:来年丰收或者大吉大利,在新的一年开一个好头。可如果表现与情况都不好,惩罚是非常残酷的哟!

  “二十八,贴窗花。”在腊月二十八,灶王爷从天上回来,而在这五天中,家里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而要再把灶王爷像重新贴上,从这天开始,新年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迈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大年三十是除夕,大早上5点钟,卧室里早就没有一个人影。大人们起来弯着腰,在厨房里、屋外准备着迎接新年了。大家有的出门站在椅子细心地贴着对联;有的在屋内给床铺、茶几换上崭新的床单、台布;有的则在厨房准备晚上年夜饭吃的饺子、丸子、大馒头、大枣等需要的东西。平常早上听不到一丝鸟叫,可在除夕这一天却充满了欢笑与聊天的声音。而小孩子在这一天哪里还睡得着?他们从床上跳下来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极尽捣蛋之能事,为这一天平添了些许生气。

  到了晚上,家家都灯火通明。那些丸子下油锅、蒸馒头的声音早被一阵阵鞭炮与孩子们欢笑的声响覆盖了。这时大人们在院子里洒满了芝麻杆,踩在上面吱吱地响,别有风趣。在这黄灿灿的大地上,也点缀着红红的纸片。这是因为,古代时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常常下山来人间捣乱,人们的生活一直不太稳定。直到有一天,“年”又来的时候,一个农夫将一些芝麻杆铺在了地上。芝麻杆的口非常像一排排锋利的牙齿,仿佛可以咬断一切事物。“年”见了又惊又吓,马上往回跑,跑回时又见到了有位老人在用红纸剪纸,于是它逃回了老巢,再也不敢出来了。事后人们得知“年”害怕这两种东西,便在院子里铺满了芝麻杆与红纸,以求平安吉祥。

  年夜饭通常十分丰盛,各种山珍海味齐聚一堂,而且想一顿吃完也不可能。孩子们在使劲竞争,他们左边咬着海鲜,右边啃着鸡腿,哪还有空闲说话?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守岁,即便是小孩子,也要等新年钟声的敲响。

  大年初一,人们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敲门声更像一支支进行曲。这一天没有平静的时候,阵阵的`炮响、匆匆的脚步声。几乎每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都会打招呼、说着吉祥的话,互相拜年。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铺户前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少则一二三盏,多则四五十重。有纱灯、有宫灯。而些许伙计们也不由自主地放飞孔明灯。这一天,自然要吃汤圆啦!一颗颗光滑晶莹的汤圆在沸水中滚动,熟透了盛入碗中,滑溜溜的让人不知从何下口。

  在这一个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的城市中过年,一定倍感快乐。明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又要怎么诉说我家乡的快乐呢?

家乡春节作文 篇4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我们家乡风俗习惯,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为春节做准备了,俗话说:二十一二去赶集,二十三来祭灶,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猪牛,二十七杀阉鸡,二十八爆米花,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晚上一顿饱。

  腊月二十四,也就是过小年,这一天,大家把院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家里的东西重新布置一番。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算是春节的“彩排”吧!

  过了二十四到了二十五,这一天,大家做豆腐打圆子,这种圆子是用肉、豆腐、蒜、辣椒粉、盐搅拌做成的。这种圆子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春节家里来客人时,都要用圆子招待客人。

  二十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买猪肉、鱼肉、牛肉等,为春节做准备。

  二十七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杀鸡,而且必须杀阉鸡。因为春节期间不杀生。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饭菜,到处飘有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门外都贴了红红的对联,屋内都贴满了年画。这一天每家都要从外搬进大柴,过年进柴(财)

  代表着第二年财源广进,招财进宝。在外面打工的.、工作的,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过年,吃团年饭。除夕夜每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不绝,这天晚上,除了小孩,其他人不过十二点是不能睡觉,要守岁。过了十二点,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迎接新年到来,鞭炮声排山倒海地涌来,整个村庄硝烟弥漫。

  正月初一,在自己家吃过面条后,就给同院的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拜年后,小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玩,放鞭炮,院子不时地传来孩子们欢笑声,呐喊声。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过了初一,亲戚、朋友之间互相串门。

  一眨眼到了元宵节,元宵节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每家都要吃汤圆,每家门口都要点蜡烛,表示这年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春节在正月十六结束了,孩子们也该上学了,大人们又照常工作了。在农村里,春节是大家最清闲的时候,又是大家最热闹的日子。

家乡春节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的春节,过得是那么热闹。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大人们在家中忙着扫除,小孩们则在打谷场上玩。上午,往往很忙乱。但,到了晚上,只要天一擦黑,鞭炮声响起来,累了一上午的人们,便大笑坐着吃一顿盛大的晚餐,小孩们不懂事,看到好吃的一个劲的往嘴里塞。花花的桌布上,便多了几个油油的手印。不仅大人们吃的热闹,连小黑狗都有份,只见小黑狗趴在一处安静的角落,悠然地啃着一块大骨头。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响起来,大人们通常去朋友家窜门,老人带着小孩,看着一出出精彩的歌仔戏,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梦乡。

  日日盼夜夜盼。终于盼来了春节。尽管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但是人们在这一天,依旧用传统的方法杀猪。先往猪嘴里灌酒,直至灌醉。这时,要供出申明,小孩们会要一个猪蹄盖,大人们会大方的'给他们,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是没用的。但要一块脂油就难了,小孩子缠着大人们要,大人经不住缠,也只好给小孩们——过年了,也不想让小孩子们伤心。夜幕降临,吃完年夜饭,小孩子就点上自制的“猪蹄灯”。照得很亮、很远。照亮前方的道路,也点亮自己的童心。大人们和老人,在家里谈话,天南地北的谈、不分你我的谈。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是“春节联欢晚会”,也就是“春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春节缓缓落幕。

  第二天,大家都休息,小孩在家里玩,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男人则走亲访友。到了元宵节,就又把春节推向了一个高潮。春节还没结束。

  元宵节后,小孩依旧上学,大人依旧工作。

  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