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重庆的《春节》作文

重庆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12-16 21:11:50 春节 我要投稿

【精品】重庆的《春节》作文四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庆的《春节》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重庆的《春节》作文四篇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1

  在重庆,春节有十分多的习惯,我的春节就是在重庆过的。重庆的特色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重庆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家里还没有那么热闹,和往常一样,吃的、穿的、用的还是平常的东西,家里还是冷冷清清,因为很多的亲戚还没回来,气氛也没有。在家就是写作业,睡觉,重复循环。

  过年的前两天,家里的`亲戚们都陆续来拜访了,通常我们都会去逛超市,逛商场,逛超市是去买一些家里的新的生活用品,逛商场是为了去买过年时穿的新衣裳。这几天在家里吃的也不错,吃的是一些家常菜,例如芽菜扣肉,扣肉的色泽如同上了光油一般,旁边的芽菜虽然没那么显眼,但是味道却也不差,还有炒青菜,青菜是在田地里面现摘现吃的,这菜是自家种的,不怕农药,所以全家人都特别爱吃,其他的菜都有辣椒,因为,这才能是重庆人呀,重庆本地人不吃辣椒?这还能叫重庆人?

  过年的那天,别提多热闹了!小孩子们大多都穿上了新衣裳,开开心心的蹦跳着,跑出去玩了。大人们则去市场上,买条鱼,拔点儿青菜,再买点别的想吃的菜,现在的人们个个看着都十分有精神。买回家后,亲戚们个个待在厨房里,想显一显自己的本领。中午了,全家个个喊着“吃饭喽”,此时已经不像过年了,反而像一场聚会,大人们谈论着今年的事情,小孩子则胡乱吞两口饭,便喊着“吃饱了!”又出去玩了。他们都玩些什么?到街上去,拿着票面不高的零花钱,到小卖部里买东西,或买零食,或买玩的。下午,大人们还是聊天,不知道有多少聊的,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下午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晚上,大人们在吃饭时,都会举杯同庆,互相祝福,这也是最欢乐的时候。吃完晚饭,就到了春晚,小孩子们不喜欢看小品,便拿起手机,开始打游戏了。“唉,你拿你拿!快点儿,哎呀,叫你快点儿,被别人抢了吧,活该!”“你才活该,那个人挡着我了。算了,懒得和他们计较。”

  过年的这天晚上,我们是不用熬夜守岁的,不知道为什么。

  第二天早晨,亲戚们都回家了,年过完,他们就要回家了。一下子,街道变得冷清了许多,我们当天也飞回了广州。家里迅速冷冷清清,一年的辛苦劳作在过完年后几天就要重新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春节,又过完了。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重庆,我的另一个故乡,一个美丽的城市,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着,就像那天上的繁星,把重庆变成了一个不夜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解放碑张灯结彩,商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到处人头攒动,大家在选购着心仪的年货。磁器口老街上摩肩接踵,游人如织,这里正举行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可热闹了。这边是迎春画展,那边又是灯谜大会,前面来了一帮踩高跷的,后面还有一群舞龙灯的,当然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我大饱口福。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群人,那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每年春节,重庆市民都会自发的来到白公馆烈士陵园,缅怀英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将永远铭记。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呀,按照山城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冬至就开始了。一过冬至,大伙就开始杀年猪,灌腊肠,熏腊肉,准备各种年货,一直到腊月底。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大伙在小年这一天要送灶神。大大伙早早地买好糖,天一擦黑,大伙就会把灶台打扫的一尘不染,把锅洗的闪闪发光,将锅里的水擦干,再在锅里点燃一盏油灯,并在灶台上点燃蜡烛、香,把糖果放在灶台上,然后烧纸钱、放鞭炮,把辛苦了一年的灶神送上天去过年、游玩。在腊月三十这天,再把灶神接回来。听大大伙说,谁家要是这天不送灶神,否则来年你家的'饭都煮不熟。

  过了小年大家更忙了,忙着买年货,忙着大扫除,忙着叫亲朋好友们吃团年饭,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

  到了除夕更热闹。家家户户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内贴上了各色的年画。家家都在赶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一大桌丰盛的菜品真是色香味俱全,鸡、鸭、鱼肉、红枣糯米饭必不可少。鸡表示来年大吉(鸡)大利,鱼表示来年年年有余,红枣糯米饭表示子孙满堂。在我们重庆,过年烫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滚滚的火锅里,红的是辣椒,麻的是花椒,香的是香油,真是又麻又辣又香。麻得你舌头打颤,浑身舒畅;辣得你涕泪交流,满头大汗;香得你频频回味,经久难忘。用“麻、辣、烫、鲜、香、嫩、脆”来点出我们重庆火锅的妙处,真是概括绝了。一大家子围着红红火火的火锅,有说有笑,边吃边贺。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聊天,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到了夜晚,更是灯火通宵,各种照明灯、彩灯、灯笼,真是金碧辉煌。新年钟声一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日夜不绝。院子里,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花炮,什么飞龙在天呀,直冲云霄呀,长挥金鞭呀……真是五光十色。只听“嘭、嘭、嘭”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竞相开放,真是五彩斑斓,笑声、鞭炮声、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过了除夕就是年。大人、小孩儿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天不见亮就起了床。孩子们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讨红包。个个口袋里撑得鼓鼓囊囊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大伙就起来忙着包汤圆,煮汤圆。吃完汤圆,大家相约来到街上看热闹。街上耍龙的,耍猴儿戏的,抬花轿的,扭秧歌的,卖玩具的,到处是谈笑声,到处是吆喝声,好不热闹。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据说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还不能睡午觉,如果有人睡了午觉,大伙就称为“霉睡”,就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大伙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当地人称为“走人户”,也称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了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差不多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到处张灯结彩。大伙在这一天要包汤圆、猜灯谜、逛庙会,热闹极了。我们当地还有一习俗,十五这天要“偷青”,就是正大光明地去别人家的菜地菜青菜,预示来年清清静静。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大伙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4

  你们知道我的家乡重庆过年的习俗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腊月一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腌腊肉,灌香肠。做好了这些,最后再拿去熏,熏好了一看,就会发现腊肉和香肠被熏得黑乎乎的,但此时却时不时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不仅如此,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大扫除,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六开始,自己人开始吃团圆饭了。外出的人都会赶回家。大伯家吃了吃二伯家,轮流着吃,每家都少不了鱼,表示年年有余。

  腊月的最后几天,大伙会抽空赶集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糖果、饼干、水果……会吃到平常吃不到的美味零食。

  除夕这天,大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尽情地玩。下午,大伙会贴春联、年画,晚上要守岁。到了除夕的最后一刻,大伙都会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压岁钱。大伙早上必须吃汤圆和鸡蛋,鸡蛋一定是两个,代表二红喜。早餐后,一定要给去世的`祖先拜祭,给他们报平安。中午的菜里一定会有猪头上的东西:猪舌头、猪嘴巴、猪耳朵。初二一定是给外公外婆拜年。

  十五元宵节,中午一定要吃猪尾巴,初一吃猪头,元宵节吃尾巴,代表这一年有头有尾。晚上还要吃汤圆,预祝家人团团圆圆,还要猜灯谜呢!

  瞧,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习俗,跟我过年去吧!

《【精品】重庆的《春节》作文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重庆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重庆的春节作文(经典)05-28

重庆的春节作文[经典]06-25

重庆的春节作文05-17

实用的重庆的春节作文4篇02-26

(优选)重庆的春节作文15篇07-16

关于重庆的春节的作文8篇01-31

重庆的春节作文优秀(15篇)06-25

重庆的春节作文(必备15篇)05-28

有关重庆的《春节》作文3篇02-06

关于重庆的春节的作文3篇02-28

【精品】重庆的《春节》作文四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庆的《春节》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重庆的《春节》作文四篇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1

  在重庆,春节有十分多的习惯,我的春节就是在重庆过的。重庆的特色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重庆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家里还没有那么热闹,和往常一样,吃的、穿的、用的还是平常的东西,家里还是冷冷清清,因为很多的亲戚还没回来,气氛也没有。在家就是写作业,睡觉,重复循环。

  过年的前两天,家里的`亲戚们都陆续来拜访了,通常我们都会去逛超市,逛商场,逛超市是去买一些家里的新的生活用品,逛商场是为了去买过年时穿的新衣裳。这几天在家里吃的也不错,吃的是一些家常菜,例如芽菜扣肉,扣肉的色泽如同上了光油一般,旁边的芽菜虽然没那么显眼,但是味道却也不差,还有炒青菜,青菜是在田地里面现摘现吃的,这菜是自家种的,不怕农药,所以全家人都特别爱吃,其他的菜都有辣椒,因为,这才能是重庆人呀,重庆本地人不吃辣椒?这还能叫重庆人?

  过年的那天,别提多热闹了!小孩子们大多都穿上了新衣裳,开开心心的蹦跳着,跑出去玩了。大人们则去市场上,买条鱼,拔点儿青菜,再买点别的想吃的菜,现在的人们个个看着都十分有精神。买回家后,亲戚们个个待在厨房里,想显一显自己的本领。中午了,全家个个喊着“吃饭喽”,此时已经不像过年了,反而像一场聚会,大人们谈论着今年的事情,小孩子则胡乱吞两口饭,便喊着“吃饱了!”又出去玩了。他们都玩些什么?到街上去,拿着票面不高的零花钱,到小卖部里买东西,或买零食,或买玩的。下午,大人们还是聊天,不知道有多少聊的,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下午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晚上,大人们在吃饭时,都会举杯同庆,互相祝福,这也是最欢乐的时候。吃完晚饭,就到了春晚,小孩子们不喜欢看小品,便拿起手机,开始打游戏了。“唉,你拿你拿!快点儿,哎呀,叫你快点儿,被别人抢了吧,活该!”“你才活该,那个人挡着我了。算了,懒得和他们计较。”

  过年的这天晚上,我们是不用熬夜守岁的,不知道为什么。

  第二天早晨,亲戚们都回家了,年过完,他们就要回家了。一下子,街道变得冷清了许多,我们当天也飞回了广州。家里迅速冷冷清清,一年的辛苦劳作在过完年后几天就要重新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春节,又过完了。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重庆,我的另一个故乡,一个美丽的城市,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着,就像那天上的繁星,把重庆变成了一个不夜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解放碑张灯结彩,商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到处人头攒动,大家在选购着心仪的年货。磁器口老街上摩肩接踵,游人如织,这里正举行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可热闹了。这边是迎春画展,那边又是灯谜大会,前面来了一帮踩高跷的,后面还有一群舞龙灯的,当然还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我大饱口福。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群人,那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每年春节,重庆市民都会自发的来到白公馆烈士陵园,缅怀英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将永远铭记。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呀,按照山城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冬至就开始了。一过冬至,大伙就开始杀年猪,灌腊肠,熏腊肉,准备各种年货,一直到腊月底。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大伙在小年这一天要送灶神。大大伙早早地买好糖,天一擦黑,大伙就会把灶台打扫的一尘不染,把锅洗的闪闪发光,将锅里的水擦干,再在锅里点燃一盏油灯,并在灶台上点燃蜡烛、香,把糖果放在灶台上,然后烧纸钱、放鞭炮,把辛苦了一年的灶神送上天去过年、游玩。在腊月三十这天,再把灶神接回来。听大大伙说,谁家要是这天不送灶神,否则来年你家的'饭都煮不熟。

  过了小年大家更忙了,忙着买年货,忙着大扫除,忙着叫亲朋好友们吃团年饭,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

  到了除夕更热闹。家家户户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内贴上了各色的年画。家家都在赶做年菜,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一大桌丰盛的菜品真是色香味俱全,鸡、鸭、鱼肉、红枣糯米饭必不可少。鸡表示来年大吉(鸡)大利,鱼表示来年年年有余,红枣糯米饭表示子孙满堂。在我们重庆,过年烫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滚滚的火锅里,红的是辣椒,麻的是花椒,香的是香油,真是又麻又辣又香。麻得你舌头打颤,浑身舒畅;辣得你涕泪交流,满头大汗;香得你频频回味,经久难忘。用“麻、辣、烫、鲜、香、嫩、脆”来点出我们重庆火锅的妙处,真是概括绝了。一大家子围着红红火火的火锅,有说有笑,边吃边贺。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聊天,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到了夜晚,更是灯火通宵,各种照明灯、彩灯、灯笼,真是金碧辉煌。新年钟声一敲响,鞭炮声此起彼伏,日夜不绝。院子里,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花炮,什么飞龙在天呀,直冲云霄呀,长挥金鞭呀……真是五光十色。只听“嘭、嘭、嘭”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竞相开放,真是五彩斑斓,笑声、鞭炮声、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过了除夕就是年。大人、小孩儿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天不见亮就起了床。孩子们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讨红包。个个口袋里撑得鼓鼓囊囊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大伙就起来忙着包汤圆,煮汤圆。吃完汤圆,大家相约来到街上看热闹。街上耍龙的,耍猴儿戏的,抬花轿的,扭秧歌的,卖玩具的,到处是谈笑声,到处是吆喝声,好不热闹。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据说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还不能睡午觉,如果有人睡了午觉,大伙就称为“霉睡”,就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大伙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当地人称为“走人户”,也称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了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差不多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到处张灯结彩。大伙在这一天要包汤圆、猜灯谜、逛庙会,热闹极了。我们当地还有一习俗,十五这天要“偷青”,就是正大光明地去别人家的菜地菜青菜,预示来年清清静静。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大伙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

重庆的《春节》作文 篇4

  你们知道我的家乡重庆过年的习俗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腊月一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腌腊肉,灌香肠。做好了这些,最后再拿去熏,熏好了一看,就会发现腊肉和香肠被熏得黑乎乎的,但此时却时不时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不仅如此,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大扫除,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六开始,自己人开始吃团圆饭了。外出的人都会赶回家。大伯家吃了吃二伯家,轮流着吃,每家都少不了鱼,表示年年有余。

  腊月的最后几天,大伙会抽空赶集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糖果、饼干、水果……会吃到平常吃不到的美味零食。

  除夕这天,大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尽情地玩。下午,大伙会贴春联、年画,晚上要守岁。到了除夕的最后一刻,大伙都会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压岁钱。大伙早上必须吃汤圆和鸡蛋,鸡蛋一定是两个,代表二红喜。早餐后,一定要给去世的`祖先拜祭,给他们报平安。中午的菜里一定会有猪头上的东西:猪舌头、猪嘴巴、猪耳朵。初二一定是给外公外婆拜年。

  十五元宵节,中午一定要吃猪尾巴,初一吃猪头,元宵节吃尾巴,代表这一年有头有尾。晚上还要吃汤圆,预祝家人团团圆圆,还要猜灯谜呢!

  瞧,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习俗,跟我过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