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的春节的作文

家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10-12 08:20:22 春节 我要投稿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腊月初旬的东北,寒冷却弥漫着忙碌与欢乐的气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布满了出售年货的小摊,小老虎头、中国结、春联等,异常热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缕缕寒风,但这丝毫也不能减弱人们过年的热情。

  一晃到了腊月初八,人们用各种方式昭示着节日的到来。用薏米、红豆、各种干果,加上红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喷喷,还冒着会热气的腊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陈醋中,再加上适量的糖,制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来别提多带劲儿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着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过春节,各式各样的鞭炮在晚上响起,烟花的光辉映照出我们喜悦的笑脸;我们打开电视,换到CCTV1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有说有笑,可热闹了!除了与放鞭炮我们还吃了饺子。包饺子时,大家一齐动手,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用饺子皮把馅料包裹起来,把边沿捏紧,饺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饺子象枕头,老姑包的象桃子,妈妈包的最漂亮,象闭合着的`贝壳。

  锅里的水烧开了,老姑把包好的饺子倒进锅里,那些饺子们象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扑嗵扑嗵地跳进了水里面。

  过了一会儿,饺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捞起来,放在碟子里,再加点酱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来了。

  我迫不及待,嘴向碟子凑过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舌头一碰到饺子,就情不自禁地说:“啊,味道好极了!”

  一转眼,年的脚步又远去了,曾经热闹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静下来,下一年的气息去向朴实的东北人召唤了。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们渴望去一个地方,很少有人是毫无目的的。就像春节回家,如果没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供您想念,我想在春运挤成狗的时点,你会去凑这个热闹吗?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有一首歌,歌名是《过年回家》有韩庚唱了这几句:“突然间泪水悄悄流在脸颊 这一站就是我的家 空气中充满记忆熟悉的味道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啦,”我想这句歌词道出了春节回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家是我们熟悉地方,那里还有我们的最亲的亲人。

  古人云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远在千里,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回家,就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不是属于我们的家。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 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

  小时候,家是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找到的地方,不要说我们人类,就是小时候放的牛,只要晚上要回家的时候,你跟着它都可以找到你迷路的家。

  年龄大了,回家是一种对父母最真挚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而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的`坐在目前等待归来的儿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噙着泪水的。

  有的人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是那一条信息,一通电话或者视频通话都让我们想到线路那一头满满的期待,这一头心中的怅然若失。家里不是缺少谁而不能存在,家就像我们人类的一副皮囊,因为我们有了感情,我们才成为人,我们想家,就是要让我们人的感情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皮囊。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最好的时光,因为家,所以我们无论多远,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路,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家里有等待我们的妈妈。

  春节,我们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从家里坐车到外公家要一个多小时,不过我还是要去,他们那里的春节,比城里要好玩的多。”我和弟弟们都这样觉得。

  小时候在美术老师的学习班练了几年书画,莫名其妙地在一些比赛中拿到几张奖状,还没修炼成“仙”,我便“大发诗兴”要在春节写对联。第一次写春联我还是个读五年级的小丫头。在老妈的鼓励下买上几张红纸、在书上找到一些关于春节的对联。听说对联纸的格式要讲求“天干地支”,所以全由妈妈和爷爷帮我折好了,我只管写就行!原来写这东西还挺不容易,我在废旧报纸和书画纸上练习了很久,但到了在红纸上写时手打颤,连毛笔也不安分,字一个大一个小地排列着,真像我们平时做操歪歪扭扭站成一排的样子,哎,太难看了!妈妈一边帮我磨墨,一边用手使劲压住纸,耐心地让我把字好好安放在“田字格折痕”里。呵呵。接二连三写了几张终于找到感觉,很快十几幅对联就被我“创造”出来了,不过比预计的`多花了一倍的纸墨,呵,浪费资源的家伙啊!我兴冲冲地捧着晾在阳台上还没干完的对联,大声笑着这幅对联送给外公,那幅对联送给舅舅,还有另一幅对联送给小姨……

  待到我到外公家串门,包里塞着沉甸甸的对联,叫着喊着“春节快乐”把对联给了他。外公见我如此有心送对联,除去压岁钱另外奖励我一红包。还高高兴兴地要把我写的对联贴在自家大门上。他们家的门很多,舅舅们弄了一阵,贴了差不多四幅对联。我羞涩地看看对联上不大漂亮的字有些害羞,但外公外婆都称赞我小小年纪就写得相当不错呢!心里甜甜的,我向弟弟们炫耀自己的压岁钱比他们多呢,自己的劳动果实总要比不劳而获甜美!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4

  在上海的第三个年头到尾声,冬天一如既往难熬,倒是关于世界末日的讨论没有曾经预料的那么热烈。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猫的天空之城留下的慢递明信片,定的是末日前一天送到,只是完全想不起来写了什么。很多只言片语都是这样消失的吧。

  就像那些消失在记忆里的人们。 或许某时某刻会如约而又突然地出现? 20xx年夏天,我在去学校书报亭领录取通知书的路上捡到100块钱,我把这作为预示选择正确的彩头揣进兜里,当日收拾行李,次日就坐车离开。

  学校在杨浦区,前门是杨浦公园,如果算上稀奇古怪的宿舍区,学校正好包围下杨浦公园。但事实是,吃一个包子的时间就足够将主校区逛上一圈。 据说新校区建在浦东,这和我们已经没关系了吧? 入学时候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全部忘掉,就要面临毕业了。 那时候我们站在人群里军训,现在站在人群里递简历;那时候我们从座位上站起来慷慨陈词,现在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身离去;那时候上海世博还是最热话题,现在早已一一拆去建了新的商业区…… 那时候,这个城市还是新的,现在,这个城市对别人来说是新的。 走过的南京路和外滩还是一样人头攒动,吃过的七宝和苏州大概也没有新的小吃品种。或者我太小看了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 总之就是这么过来了,脚印连成串,刚印下就消散。

  让这个世界疯狂旋转吧,也许真能转出个世界末日来。 我遇到的第一个面试官是出版社社长,他是个军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农村户口?我说,是。

  他说:你别担心,我只是随便问问,不会根据这个来选择人的。刚才面试过的那个人跟你是一起来的吧?他是什么户口? …… 后来,我出大门就被门卫扣起来了,因为是骑着车出门而非推着车出门的。被扣押大半个小时,那个警卫先是威胁我的人身安全,后是警告说要扣留我的自行车。后来朋友报了警,才算走脱。

  警察说,这也不是针对你们骑自行车,是真有这个规定。

  我想,我能理解,只要我们推着我们的车,领导们推着领导们的车。 人生第一次面试就此结束,第二天编辑部打电话通知上班,我说,你们那个地方,我不敢去。 我朋友直接没接电话。 第二次面试,是个出版界大佬新开的公司,在我们学校只招IT专员和发行助理。我想,曲线救国吧,简历上写求职发行助理。面试官是三个,两个姑娘,一个大叔。

  其中一个姑娘问:说一下你认知中的图书发行。

  我就按照我所知道的说了一通。 姑娘问:然后呢? 我胡编乱造一通。 她接着问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到后来我终于说不下去停了下来。我想的是,都怪平时学艺不精。

  姑娘停顿一下,说:我一直问你然后,是因为你还没回答要收钱。 …… 后来另一个姑娘问:你的人生规划呢? 我非常诚实地回答:在发行部好好实习,希望以后能转岗到编辑部去。 这个姑娘立刻问:那如果我们培养了你,你跑了呢? 这个问题和军人社长的问题一样。 后来的结果是,第二个星期我接到电话,让去编辑部面试。我脑子里突然蹦出那个一直坐在一旁笑眯眯很少说话的大叔。 再去面试,和面试官顺利沟通,聊下来花了大约一个小时。 其中一个长得略像徐克的面试官说:你怎么看待图书出版这个行业? 我说:现在的图书出版乱,太乱了。

  他说:既然你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不看好,为什么还要来呢? 我说:我不是不看好,我只是觉得行业里不规范的人和事太多。行业现状是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只能在我能做的`范围里尽量做一些好东西。喜欢一个东西就是这样,哪怕它有太多的不完美。 然后,我还在等然后。

  在第二次面试和第三次面试期间我去参加了上海文化行业招聘会。我排在人群中,鼓足勇气,准备好简历,规规矩矩地递出去。简历递到一半,对面的人扫了一眼我简历封面上的学校名称,开口说:我们这里只招硕士研究生。 我愣在那里,收回了简历,然后找了个角落的地方。

  昨天宿舍里一个人在帮忙给《小时代》剧组找群众演员。问:多少钱一天?答曰:50块。

  如果是20xx年的我,多半会说:我去。那时候我还在看郭敬明,而《小时代》似乎刚刚开始连载的样子。 昨天我说的是:我勒个去。 20xx年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年代了,周正龙和陈冠希的相机都还没出现在众人视线里,芙蓉姐姐还没成功逆袭,中国还没进入神曲辈出的时代。

  20xx年算是一个安分的年头,我也安安分分上了高中。虽然多少带着点棱角和执拗,当着老师的面撕过某某局下发的必须选谁谁谁的选票,写过针对食堂的公开信,说过不少学校的坏话……但总归是小打小闹。毕竟,童年还没被毁,三观还是中国特色化的统一出厂配置,只是CPU出了点小故障,还不足以威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晃五六年过去,流行词汇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有过的理想就是不用去上班,好好写东西,把想说的话都顺利说出来。现在的情况是,我希望公司快点给我打电话过来,稿费能按时发下来最好还能稍微涨那么一些。

  社会就像火锅,不管三教九流都扔进来滚一滚烫一烫,旧的去了新的又来,味道总是变不了多少。

  我有个一起吃自助火锅的朋友,他两年高考失利,都和上戏失之交臂,今年好不容易决定去别的学校上学,结果去了一个月又回了中学复读。回中学没几天,他的腿就摔断了。

  上个月他说还没把今年新概念的参赛稿快递出去。 我说:你直接打电话让快递上门收件啊。 他说:快递根本忙不过来,双十一的东西他们到现在还没送完呢。

  我说:你家里人方便帮你快递一下不? 他说:不敢让他们知道,他们觉得我就是被新概念害的。 第二天我骑上自行车去他家拿参赛表,路过之前面试过的出版社,停车看了眼,然后继续上路。

  在他家聊了会儿天,他说:我这里有些书,你拿去好了。 他拿出一本,说:这本是一个朋友自费做的,印了五千本,到处拿着送人。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五千本书的成本,说:富二代? 他说:是啊,富二代。 我说:要是给我这么多钱…… 他把话接过去说:绝对不拿来自费出书。 我说:这也是新概念的人? 他说:不是,他没参加过新概念,他参加的是中国少年作家杯。

  有时候我还是会梦见第一次坐的火车,那是一辆绿皮火车,车窗是能够拉开的那种。我带着几斤橘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看窗外,累了休息一会儿,饿了剥橘子。列车晃晃悠悠了四十个小时。后来我再也没有坐过这么漫长的火车。 那是高三上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我拿到萌芽杂志社寄过来的复赛通知书,和父母吵了一架,给老师留下一张纸条,准备奔赴上海。后来,我还是先坐火车到广东,然后和我爸一起去上海。

  出发之前,爸爸一直很反对我去参赛,说是高三学习紧张。出发之后,他就再也没提过这话,安排好住宿和饮食,陪我去看外滩看城隍庙。

  那时候还是第十二届,转眼已经到第十五届了。每一年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到来,又装满友情离去,相约来年再见。 理想是需要土壤和空气的。 现在它快要窒息了。

  20xx年开始的时候,我们着手做《理想国》。 那时候不清楚做杂志的过程,不懂排版,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一群人就这么糊里糊涂而又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想方设法约到文章和插画、找学长学姐学排版软件、骑着自行车到处找能做印刷的地方、笨嘴笨舌地讨价还价、羞羞答答地在学校主干道挂海报做宣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人是容易被自己感动的。有时候想到曾经为了这样一个东西跑了大半个上海、大半夜还在印刷厂看印刷效果,真会觉得很不容易。 争取过企业的基金,争取过学校的赞助,和出版公司争取过合作,成功过也失败过,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本来以为还很远的毕业,忽然就被摆到了面前。

  要毕业了,才不得不承认当初信誓旦旦的目标没能完成,也许它要无限期延后,等到有一天我们强大到能挺起腰把沉甸甸的理想举过头顶。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最好的原创歌手,现在是个打工仔。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去三毛住过的撒哈拉,现在不知所踪。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一直写小说,现在做了医生再未写过。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导演,现在忙着倒卖演唱会黄牛票。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写让人惊叹的小说,她已经去世两年。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怀抱理想,却撞尽南墙。

  妈妈打电话来说身体不舒服了,我说那你不要工作了好好在家里休息。妈妈说你爸又多喝酒啦,我说爸你少喝点酒多注意身体。妈妈问,你实习的事情找得怎么样了?我说,快了,快了,等通知呢。

  爸爸接过电话说,你也别瞎着急,找个好的单位,安安心心工作,钱要是不够用了我打给你。 我说,我会好好找工作的,明年等我工作稳定下来,你就不要工作了,回老家吧,庄稼不想种就不种了,栽点果树也行。 妈妈接电话说,你爸说他还不想回老家去。 我正要说话,传来爸爸在旁边的声音:你想吃水煮鱼了吗?过年早点回家吧,回家我给你做水煮鱼。 我说,好,到了春节就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5

  支出

  压岁:20xx元

  长辈礼物:1600元

  过年衣物:4000元

  其他:1950元

  总支出:9550元

  爸爸妈妈总收入:3000元x2=6000元

  9550-6000=3550元 负:3550元

  看了上面的账单,我的感想是:妈呀!!!!春节=“春劫”呀!爸爸妈妈平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工资,过年时不知不觉地就都用光了,“问君能有几春节,花钱恰似一江春水江东流。”每天我还在睡梦中时,爸妈就已经辛辛苦苦地去上班了,晚上回来已是精疲力竭了,可是工资并不高。

  我们小孩子盼不得能有一年几个春节,春节能吃好、玩好、住好,可是有谁替爸爸妈妈们考虑到春节的花费账单?

  其实有很多钱大可以不必花,放烟花的钱就可以免去,压岁钱可以压缩一点,只要略表节日气氛就可。大人们少抽一包中华香烟,就可免去好多钱……

  为了相互攀比,有钱的人花更多,没钱的'也只有“打肿脸冲胖子”。可是人们为何不算一算,如果每人只要节约10元,那全国13亿人口:1300000000X10=13000000000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歀数啊!可是,中国人自以为这样做是自尊心强,可自尊心前一步是虚荣心呀!

  有一句歌词说得好:“爱惜资源我光荣,铺张浪费你可耻,摆张摆阔图虚名,勤俭节约传家宝。”我要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让父母少流汗,让银发跑不到父母头上,节约每一分钱。以前我也很浪费钱,我感到很惭愧!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分钱,不需要买的东西坚决不买,把浮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父母们觉得:他们花的每一分,每一角钱都值得!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6

  过年啦!过年啦!妈妈和我一起去姥姥、姥爷家过春节。我们坐着京沪高铁驶向南京。

  2月18日除夕,下午五点钟我的表哥就来吃年夜饭了,他这么早来吃年夜饭是因为他还要去他的姥姥姥爷家。吃完饭后我还想让表哥放魔术弹,结果表哥说:“我现在没时间,下次再玩。”

  初一中午吃完饭,我要去汤山了!车上了高速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汤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度假区。要去泡温泉了!我们泡了好几种室内、室外的温泉,室内的有:“热身汤、牛奶汤、名酒汤……”,室外的有:“亲亲鱼疗、人与鳄鱼……”,我最喜欢“亲亲鱼疗”,我悄悄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有个人的脚上全是鱼……”

  2月20日晚上,表哥来放魔术弹了,我们玩的.很高兴,这个魔术弹声音不响,只有一种花样,表哥一直对我说:“抓紧点儿”。

  2月22日我有点伤心又有点开心,伤心的是:我要回北京了;开心的是:终于快要见到同学了。告别了南京,我和妈妈坐上京沪高铁驶向北京。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11-14

家的春节的作文09-29

家的春节作文(精选)10-01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09-11

家的春节的作文(经典)10-04

(经典)家的春节作文02-22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03-22

家的春节作文(经典)03-16

家的春节的作文【精选】03-11

[精选]家的春节的作文02-16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家的春节的作文6篇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腊月初旬的东北,寒冷却弥漫着忙碌与欢乐的气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布满了出售年货的小摊,小老虎头、中国结、春联等,异常热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缕缕寒风,但这丝毫也不能减弱人们过年的热情。

  一晃到了腊月初八,人们用各种方式昭示着节日的到来。用薏米、红豆、各种干果,加上红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喷喷,还冒着会热气的腊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陈醋中,再加上适量的糖,制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来别提多带劲儿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着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过春节,各式各样的鞭炮在晚上响起,烟花的光辉映照出我们喜悦的笑脸;我们打开电视,换到CCTV1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有说有笑,可热闹了!除了与放鞭炮我们还吃了饺子。包饺子时,大家一齐动手,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用饺子皮把馅料包裹起来,把边沿捏紧,饺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饺子象枕头,老姑包的象桃子,妈妈包的最漂亮,象闭合着的`贝壳。

  锅里的水烧开了,老姑把包好的饺子倒进锅里,那些饺子们象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扑嗵扑嗵地跳进了水里面。

  过了一会儿,饺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捞起来,放在碟子里,再加点酱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来了。

  我迫不及待,嘴向碟子凑过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舌头一碰到饺子,就情不自禁地说:“啊,味道好极了!”

  一转眼,年的脚步又远去了,曾经热闹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静下来,下一年的气息去向朴实的东北人召唤了。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们渴望去一个地方,很少有人是毫无目的的。就像春节回家,如果没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供您想念,我想在春运挤成狗的时点,你会去凑这个热闹吗?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有一首歌,歌名是《过年回家》有韩庚唱了这几句:“突然间泪水悄悄流在脸颊 这一站就是我的家 空气中充满记忆熟悉的味道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啦,”我想这句歌词道出了春节回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家是我们熟悉地方,那里还有我们的最亲的亲人。

  古人云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远在千里,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回家,就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不是属于我们的家。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 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

  小时候,家是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找到的地方,不要说我们人类,就是小时候放的牛,只要晚上要回家的时候,你跟着它都可以找到你迷路的家。

  年龄大了,回家是一种对父母最真挚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而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的`坐在目前等待归来的儿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噙着泪水的。

  有的人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是那一条信息,一通电话或者视频通话都让我们想到线路那一头满满的期待,这一头心中的怅然若失。家里不是缺少谁而不能存在,家就像我们人类的一副皮囊,因为我们有了感情,我们才成为人,我们想家,就是要让我们人的感情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皮囊。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最好的时光,因为家,所以我们无论多远,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路,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家里有等待我们的妈妈。

  春节,我们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从家里坐车到外公家要一个多小时,不过我还是要去,他们那里的春节,比城里要好玩的多。”我和弟弟们都这样觉得。

  小时候在美术老师的学习班练了几年书画,莫名其妙地在一些比赛中拿到几张奖状,还没修炼成“仙”,我便“大发诗兴”要在春节写对联。第一次写春联我还是个读五年级的小丫头。在老妈的鼓励下买上几张红纸、在书上找到一些关于春节的对联。听说对联纸的格式要讲求“天干地支”,所以全由妈妈和爷爷帮我折好了,我只管写就行!原来写这东西还挺不容易,我在废旧报纸和书画纸上练习了很久,但到了在红纸上写时手打颤,连毛笔也不安分,字一个大一个小地排列着,真像我们平时做操歪歪扭扭站成一排的样子,哎,太难看了!妈妈一边帮我磨墨,一边用手使劲压住纸,耐心地让我把字好好安放在“田字格折痕”里。呵呵。接二连三写了几张终于找到感觉,很快十几幅对联就被我“创造”出来了,不过比预计的`多花了一倍的纸墨,呵,浪费资源的家伙啊!我兴冲冲地捧着晾在阳台上还没干完的对联,大声笑着这幅对联送给外公,那幅对联送给舅舅,还有另一幅对联送给小姨……

  待到我到外公家串门,包里塞着沉甸甸的对联,叫着喊着“春节快乐”把对联给了他。外公见我如此有心送对联,除去压岁钱另外奖励我一红包。还高高兴兴地要把我写的对联贴在自家大门上。他们家的门很多,舅舅们弄了一阵,贴了差不多四幅对联。我羞涩地看看对联上不大漂亮的字有些害羞,但外公外婆都称赞我小小年纪就写得相当不错呢!心里甜甜的,我向弟弟们炫耀自己的压岁钱比他们多呢,自己的劳动果实总要比不劳而获甜美!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4

  在上海的第三个年头到尾声,冬天一如既往难熬,倒是关于世界末日的讨论没有曾经预料的那么热烈。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猫的天空之城留下的慢递明信片,定的是末日前一天送到,只是完全想不起来写了什么。很多只言片语都是这样消失的吧。

  就像那些消失在记忆里的人们。 或许某时某刻会如约而又突然地出现? 20xx年夏天,我在去学校书报亭领录取通知书的路上捡到100块钱,我把这作为预示选择正确的彩头揣进兜里,当日收拾行李,次日就坐车离开。

  学校在杨浦区,前门是杨浦公园,如果算上稀奇古怪的宿舍区,学校正好包围下杨浦公园。但事实是,吃一个包子的时间就足够将主校区逛上一圈。 据说新校区建在浦东,这和我们已经没关系了吧? 入学时候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全部忘掉,就要面临毕业了。 那时候我们站在人群里军训,现在站在人群里递简历;那时候我们从座位上站起来慷慨陈词,现在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身离去;那时候上海世博还是最热话题,现在早已一一拆去建了新的商业区…… 那时候,这个城市还是新的,现在,这个城市对别人来说是新的。 走过的南京路和外滩还是一样人头攒动,吃过的七宝和苏州大概也没有新的小吃品种。或者我太小看了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 总之就是这么过来了,脚印连成串,刚印下就消散。

  让这个世界疯狂旋转吧,也许真能转出个世界末日来。 我遇到的第一个面试官是出版社社长,他是个军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农村户口?我说,是。

  他说:你别担心,我只是随便问问,不会根据这个来选择人的。刚才面试过的那个人跟你是一起来的吧?他是什么户口? …… 后来,我出大门就被门卫扣起来了,因为是骑着车出门而非推着车出门的。被扣押大半个小时,那个警卫先是威胁我的人身安全,后是警告说要扣留我的自行车。后来朋友报了警,才算走脱。

  警察说,这也不是针对你们骑自行车,是真有这个规定。

  我想,我能理解,只要我们推着我们的车,领导们推着领导们的车。 人生第一次面试就此结束,第二天编辑部打电话通知上班,我说,你们那个地方,我不敢去。 我朋友直接没接电话。 第二次面试,是个出版界大佬新开的公司,在我们学校只招IT专员和发行助理。我想,曲线救国吧,简历上写求职发行助理。面试官是三个,两个姑娘,一个大叔。

  其中一个姑娘问:说一下你认知中的图书发行。

  我就按照我所知道的说了一通。 姑娘问:然后呢? 我胡编乱造一通。 她接着问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到后来我终于说不下去停了下来。我想的是,都怪平时学艺不精。

  姑娘停顿一下,说:我一直问你然后,是因为你还没回答要收钱。 …… 后来另一个姑娘问:你的人生规划呢? 我非常诚实地回答:在发行部好好实习,希望以后能转岗到编辑部去。 这个姑娘立刻问:那如果我们培养了你,你跑了呢? 这个问题和军人社长的问题一样。 后来的结果是,第二个星期我接到电话,让去编辑部面试。我脑子里突然蹦出那个一直坐在一旁笑眯眯很少说话的大叔。 再去面试,和面试官顺利沟通,聊下来花了大约一个小时。 其中一个长得略像徐克的面试官说:你怎么看待图书出版这个行业? 我说:现在的图书出版乱,太乱了。

  他说:既然你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不看好,为什么还要来呢? 我说:我不是不看好,我只是觉得行业里不规范的人和事太多。行业现状是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只能在我能做的`范围里尽量做一些好东西。喜欢一个东西就是这样,哪怕它有太多的不完美。 然后,我还在等然后。

  在第二次面试和第三次面试期间我去参加了上海文化行业招聘会。我排在人群中,鼓足勇气,准备好简历,规规矩矩地递出去。简历递到一半,对面的人扫了一眼我简历封面上的学校名称,开口说:我们这里只招硕士研究生。 我愣在那里,收回了简历,然后找了个角落的地方。

  昨天宿舍里一个人在帮忙给《小时代》剧组找群众演员。问:多少钱一天?答曰:50块。

  如果是20xx年的我,多半会说:我去。那时候我还在看郭敬明,而《小时代》似乎刚刚开始连载的样子。 昨天我说的是:我勒个去。 20xx年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年代了,周正龙和陈冠希的相机都还没出现在众人视线里,芙蓉姐姐还没成功逆袭,中国还没进入神曲辈出的时代。

  20xx年算是一个安分的年头,我也安安分分上了高中。虽然多少带着点棱角和执拗,当着老师的面撕过某某局下发的必须选谁谁谁的选票,写过针对食堂的公开信,说过不少学校的坏话……但总归是小打小闹。毕竟,童年还没被毁,三观还是中国特色化的统一出厂配置,只是CPU出了点小故障,还不足以威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晃五六年过去,流行词汇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有过的理想就是不用去上班,好好写东西,把想说的话都顺利说出来。现在的情况是,我希望公司快点给我打电话过来,稿费能按时发下来最好还能稍微涨那么一些。

  社会就像火锅,不管三教九流都扔进来滚一滚烫一烫,旧的去了新的又来,味道总是变不了多少。

  我有个一起吃自助火锅的朋友,他两年高考失利,都和上戏失之交臂,今年好不容易决定去别的学校上学,结果去了一个月又回了中学复读。回中学没几天,他的腿就摔断了。

  上个月他说还没把今年新概念的参赛稿快递出去。 我说:你直接打电话让快递上门收件啊。 他说:快递根本忙不过来,双十一的东西他们到现在还没送完呢。

  我说:你家里人方便帮你快递一下不? 他说:不敢让他们知道,他们觉得我就是被新概念害的。 第二天我骑上自行车去他家拿参赛表,路过之前面试过的出版社,停车看了眼,然后继续上路。

  在他家聊了会儿天,他说:我这里有些书,你拿去好了。 他拿出一本,说:这本是一个朋友自费做的,印了五千本,到处拿着送人。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五千本书的成本,说:富二代? 他说:是啊,富二代。 我说:要是给我这么多钱…… 他把话接过去说:绝对不拿来自费出书。 我说:这也是新概念的人? 他说:不是,他没参加过新概念,他参加的是中国少年作家杯。

  有时候我还是会梦见第一次坐的火车,那是一辆绿皮火车,车窗是能够拉开的那种。我带着几斤橘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看窗外,累了休息一会儿,饿了剥橘子。列车晃晃悠悠了四十个小时。后来我再也没有坐过这么漫长的火车。 那是高三上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我拿到萌芽杂志社寄过来的复赛通知书,和父母吵了一架,给老师留下一张纸条,准备奔赴上海。后来,我还是先坐火车到广东,然后和我爸一起去上海。

  出发之前,爸爸一直很反对我去参赛,说是高三学习紧张。出发之后,他就再也没提过这话,安排好住宿和饮食,陪我去看外滩看城隍庙。

  那时候还是第十二届,转眼已经到第十五届了。每一年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到来,又装满友情离去,相约来年再见。 理想是需要土壤和空气的。 现在它快要窒息了。

  20xx年开始的时候,我们着手做《理想国》。 那时候不清楚做杂志的过程,不懂排版,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一群人就这么糊里糊涂而又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想方设法约到文章和插画、找学长学姐学排版软件、骑着自行车到处找能做印刷的地方、笨嘴笨舌地讨价还价、羞羞答答地在学校主干道挂海报做宣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人是容易被自己感动的。有时候想到曾经为了这样一个东西跑了大半个上海、大半夜还在印刷厂看印刷效果,真会觉得很不容易。 争取过企业的基金,争取过学校的赞助,和出版公司争取过合作,成功过也失败过,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本来以为还很远的毕业,忽然就被摆到了面前。

  要毕业了,才不得不承认当初信誓旦旦的目标没能完成,也许它要无限期延后,等到有一天我们强大到能挺起腰把沉甸甸的理想举过头顶。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最好的原创歌手,现在是个打工仔。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去三毛住过的撒哈拉,现在不知所踪。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一直写小说,现在做了医生再未写过。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导演,现在忙着倒卖演唱会黄牛票。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写让人惊叹的小说,她已经去世两年。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怀抱理想,却撞尽南墙。

  妈妈打电话来说身体不舒服了,我说那你不要工作了好好在家里休息。妈妈说你爸又多喝酒啦,我说爸你少喝点酒多注意身体。妈妈问,你实习的事情找得怎么样了?我说,快了,快了,等通知呢。

  爸爸接过电话说,你也别瞎着急,找个好的单位,安安心心工作,钱要是不够用了我打给你。 我说,我会好好找工作的,明年等我工作稳定下来,你就不要工作了,回老家吧,庄稼不想种就不种了,栽点果树也行。 妈妈接电话说,你爸说他还不想回老家去。 我正要说话,传来爸爸在旁边的声音:你想吃水煮鱼了吗?过年早点回家吧,回家我给你做水煮鱼。 我说,好,到了春节就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5

  支出

  压岁:20xx元

  长辈礼物:1600元

  过年衣物:4000元

  其他:1950元

  总支出:9550元

  爸爸妈妈总收入:3000元x2=6000元

  9550-6000=3550元 负:3550元

  看了上面的账单,我的感想是:妈呀!!!!春节=“春劫”呀!爸爸妈妈平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工资,过年时不知不觉地就都用光了,“问君能有几春节,花钱恰似一江春水江东流。”每天我还在睡梦中时,爸妈就已经辛辛苦苦地去上班了,晚上回来已是精疲力竭了,可是工资并不高。

  我们小孩子盼不得能有一年几个春节,春节能吃好、玩好、住好,可是有谁替爸爸妈妈们考虑到春节的花费账单?

  其实有很多钱大可以不必花,放烟花的钱就可以免去,压岁钱可以压缩一点,只要略表节日气氛就可。大人们少抽一包中华香烟,就可免去好多钱……

  为了相互攀比,有钱的人花更多,没钱的'也只有“打肿脸冲胖子”。可是人们为何不算一算,如果每人只要节约10元,那全国13亿人口:1300000000X10=13000000000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歀数啊!可是,中国人自以为这样做是自尊心强,可自尊心前一步是虚荣心呀!

  有一句歌词说得好:“爱惜资源我光荣,铺张浪费你可耻,摆张摆阔图虚名,勤俭节约传家宝。”我要好好学习,孝顺父母。让父母少流汗,让银发跑不到父母头上,节约每一分钱。以前我也很浪费钱,我感到很惭愧!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分钱,不需要买的东西坚决不买,把浮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父母们觉得:他们花的每一分,每一角钱都值得!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6

  过年啦!过年啦!妈妈和我一起去姥姥、姥爷家过春节。我们坐着京沪高铁驶向南京。

  2月18日除夕,下午五点钟我的表哥就来吃年夜饭了,他这么早来吃年夜饭是因为他还要去他的姥姥姥爷家。吃完饭后我还想让表哥放魔术弹,结果表哥说:“我现在没时间,下次再玩。”

  初一中午吃完饭,我要去汤山了!车上了高速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汤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度假区。要去泡温泉了!我们泡了好几种室内、室外的温泉,室内的有:“热身汤、牛奶汤、名酒汤……”,室外的有:“亲亲鱼疗、人与鳄鱼……”,我最喜欢“亲亲鱼疗”,我悄悄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有个人的脚上全是鱼……”

  2月20日晚上,表哥来放魔术弹了,我们玩的.很高兴,这个魔术弹声音不响,只有一种花样,表哥一直对我说:“抓紧点儿”。

  2月22日我有点伤心又有点开心,伤心的是:我要回北京了;开心的是:终于快要见到同学了。告别了南京,我和妈妈坐上京沪高铁驶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