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家乡春节作文

时间:2025-01-17 16:26:26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春节作文(精品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春节作文(精品3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我的家乡满洲里更是有不少讲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让我带大家过一个“东北味”十足的春节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民谣道出了家乡春节的习俗。春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购买年货。购买年货是最让人激动、兴奋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总动员,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买到大家都拎不下为止。虽然家里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办年货时,为了人丁兴旺的彩头还是会买些碗筷。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妈妈准备丰盛的午餐,有鸡,有鱼,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着贴春联,爷爷哼着歌给奶奶打下手。我们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直流口水。这顿饭意味着阖家团圆之意,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席间,老少互相祝愿,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大家开始打扑克进行娱乐活动,一家人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八点,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边看春晚边包饺子。这年三十的饺子来历可真不小,因为我们过年要“守岁”,到了半夜12点,新年钟声敲响后要放鞭炮,吃饺子。而且有一个饺子会放进一枚硬币,谁若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就意味着来年一年财源广进。每次我都能幸运的吃到这个饺子,嘿嘿,原来是大人们吃到这个饺子都会偷偷地放到我碗里故意让我吃到。看,我家人对我多好,我会拿这枚硬币换压岁钱。

  吃完饺子,伴随着外面漫天的烟花,我该开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压岁钱终于要来到了。将近凌晨一点大家开始休息了,因为明天初一还要继续去拜年呢!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过法,怎么样?是不是又热闹又开心呢?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我家乡的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十六开始的。按照家乡的老规矩来说,腊月十六是要做“尾芽”(家乡话)的。所谓的“尾芽”就是杀鸡拜神之类的。有些人家如果是在年头的时候,去哪个庙里祈福,今天就要去那个庙里“还福”。按照家乡的意思是,向神祈福了,到腊月十六这天就要还愿。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日。顾名思义,就是把家里面的灶公送回天上。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要送,有些家庭爱干净,图方便,就装上了煤气炉,使用煤气来做饭,有些家庭仍然烧柴,这就有了所谓的灶。灶在中国古时候就有了,那时候的人们还很迷信,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于是每家每户都供奉起灶公,但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就要把灶公送上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送灶公的'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先去厨房灶台里向在那里摆着灶公的神像烧五柱香,拜他三拜,然后放一个小鞭炮就行了。

  腊月二十四这天是搞清洁的!到了这个时候,出去外面工作学习的人差不多回来了。按照家乡的习俗,在这天,我们要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打扫一遍,为的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二十八,会是什么特别日子呢?今天是家乡的赶集日,也是家乡里这一年里最后一个赶集日,所以在这一天里面,街上的人会特别多!从早上八点开始,集市上已经车水马龙!用晏子的话来形容“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也不为过!街上上商店比比皆是,卖对联的,卖小孩玩具的,卖衣服的等等。馄饨,面条,小炒这些小吃应有尽有。市场那边,鸡鸭鱼肉摆得全都是。家乡一下子变得好生热闹。

  腊月三十,也就是吃团圆饭。这一天我们要一大早起床,干什么呢?我们要贴对联!我们先要煮一锅浆糊,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自己煮呢?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之一。煮浆糊的学问大着呢!煮得要稠,能把对联粘得牢,保证一年对联不会掉!这其实,我也不懂。问煮浆糊在我家谁最拿手,毫无疑问是我爸!每年的腊月三十贴对联的浆糊就是我爸爸煮的,他煮的浆糊保准能把对联粘得一年不掉,当然除了狂风暴雨这些特殊情况!我们贴完对联,就要拜神了。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吧!我们一般是分工的,家里分为两队,一队负责贴对联,一队负责准备拜神的食品和祭品,这样一帖完对联就可以拜神了。这些流程全完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吃年夜晚的时间了。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那感觉别提有多温馨了。晚上的时间就是“走大运”了。换上新年衣服的我们去逛街,这晚上的热闹可不输给白天。烧烤,各类小吃,各类好玩的等等。今天的商铺一般是营业到半夜二三点。今夜的人们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精神。

  年初一,按照家乡的习俗,今天可以说是小孩子日日夜夜盼望到来的幸运日子!小孩子在这天可以向长辈们说些吉利话,这样长辈们都会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红包给你!今天的节目不仅仅是属于小孩子的,还有属于大人的!今天各庙里都会舞狮舞龙,锣鼓阵阵响,一直到下午才结束。

  年初二是探亲戚的日子。今天也是小孩子赚得更多红包的日子,只要小孩子们嘴巴甜一点,不愁没有红包。今天除了小孩子开心之外,商店里的老板也很开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是探亲戚的日子嘛!探亲戚少不了要买一些水果食品之类的,总不能两手空空去探亲戚,当然也有例外!这时候,邻近的村庄都会请一些戏班子来唱戏,添添热闹!

  家乡的春节就在年初二这天结束落下帷幕了!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天津。老家的春节可热闹啦,逛古文化街、剪窗花、贴年画、蒸年糕、包饺子这些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逛古文化街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今年的春节我是跟随妈妈在天津老家过的。到家后,我看到很多家的窗户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人物、有花草、还有许多小动物……一个个形态逼真,好看极了。妈妈说,过年的时候贴这些,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平安。还说在老家春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逛古文化街,并答应第二天就带我去。

  古文化街位于海河的西岸,这里街道不宽,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津门故里”四个大字。我不解的问妈妈,“津门”是天津的门吗?妈妈仔细的对我解释说,“天津”这个名字,是过去的皇帝给起的,“津”是渡口,也就是坐船的码头,古代皇帝又称作“天子”,所以天津的含义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真是有意思,一个地名都有这么多的说法。

  街道两边的各种店铺都是些仿古建筑,大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中国味十足。有卖食品的、字画的、剪纸的,还有卖泥人和年画的,各色物品琳琅满目。妈妈看我对泥人张彩塑和年画很感兴趣,就对我说,这些都是家乡有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一块泥巴在师傅的手中能做出成千上万种的各色物品,很是神奇。年画上的内容也都有讲究,什么《五谷丰登》、《迎春接福》,表示的是过年的喜庆和家乡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妈妈还说,等你长大了,去更多的地方,会懂得更多、更多……

  回家的路上我想,家乡居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为家乡感到骄傲。我爱家乡,我更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家乡春节作文(精品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乡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9-01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7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7-28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8-04

家乡的的春节作文08-05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7-19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经典】09-03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8-07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8-10

家乡春节作文(精品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春节作文(精品3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我的家乡满洲里更是有不少讲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让我带大家过一个“东北味”十足的春节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民谣道出了家乡春节的习俗。春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购买年货。购买年货是最让人激动、兴奋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总动员,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买到大家都拎不下为止。虽然家里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办年货时,为了人丁兴旺的彩头还是会买些碗筷。

  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妈妈准备丰盛的午餐,有鸡,有鱼,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着贴春联,爷爷哼着歌给奶奶打下手。我们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直流口水。这顿饭意味着阖家团圆之意,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席间,老少互相祝愿,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大家开始打扑克进行娱乐活动,一家人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八点,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边看春晚边包饺子。这年三十的饺子来历可真不小,因为我们过年要“守岁”,到了半夜12点,新年钟声敲响后要放鞭炮,吃饺子。而且有一个饺子会放进一枚硬币,谁若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就意味着来年一年财源广进。每次我都能幸运的吃到这个饺子,嘿嘿,原来是大人们吃到这个饺子都会偷偷地放到我碗里故意让我吃到。看,我家人对我多好,我会拿这枚硬币换压岁钱。

  吃完饺子,伴随着外面漫天的烟花,我该开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压岁钱终于要来到了。将近凌晨一点大家开始休息了,因为明天初一还要继续去拜年呢!

  这就是我家乡春节的过法,怎么样?是不是又热闹又开心呢?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我家乡的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十六开始的。按照家乡的老规矩来说,腊月十六是要做“尾芽”(家乡话)的。所谓的“尾芽”就是杀鸡拜神之类的。有些人家如果是在年头的时候,去哪个庙里祈福,今天就要去那个庙里“还福”。按照家乡的意思是,向神祈福了,到腊月十六这天就要还愿。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日。顾名思义,就是把家里面的灶公送回天上。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要送,有些家庭爱干净,图方便,就装上了煤气炉,使用煤气来做饭,有些家庭仍然烧柴,这就有了所谓的灶。灶在中国古时候就有了,那时候的人们还很迷信,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于是每家每户都供奉起灶公,但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就要把灶公送上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送灶公的'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先去厨房灶台里向在那里摆着灶公的神像烧五柱香,拜他三拜,然后放一个小鞭炮就行了。

  腊月二十四这天是搞清洁的!到了这个时候,出去外面工作学习的人差不多回来了。按照家乡的习俗,在这天,我们要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打扫一遍,为的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二十八,会是什么特别日子呢?今天是家乡的赶集日,也是家乡里这一年里最后一个赶集日,所以在这一天里面,街上的人会特别多!从早上八点开始,集市上已经车水马龙!用晏子的话来形容“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也不为过!街上上商店比比皆是,卖对联的,卖小孩玩具的,卖衣服的等等。馄饨,面条,小炒这些小吃应有尽有。市场那边,鸡鸭鱼肉摆得全都是。家乡一下子变得好生热闹。

  腊月三十,也就是吃团圆饭。这一天我们要一大早起床,干什么呢?我们要贴对联!我们先要煮一锅浆糊,你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自己煮呢?这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之一。煮浆糊的学问大着呢!煮得要稠,能把对联粘得牢,保证一年对联不会掉!这其实,我也不懂。问煮浆糊在我家谁最拿手,毫无疑问是我爸!每年的腊月三十贴对联的浆糊就是我爸爸煮的,他煮的浆糊保准能把对联粘得一年不掉,当然除了狂风暴雨这些特殊情况!我们贴完对联,就要拜神了。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吧!我们一般是分工的,家里分为两队,一队负责贴对联,一队负责准备拜神的食品和祭品,这样一帖完对联就可以拜神了。这些流程全完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吃年夜晚的时间了。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那感觉别提有多温馨了。晚上的时间就是“走大运”了。换上新年衣服的我们去逛街,这晚上的热闹可不输给白天。烧烤,各类小吃,各类好玩的等等。今天的商铺一般是营业到半夜二三点。今夜的人们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有精神。

  年初一,按照家乡的习俗,今天可以说是小孩子日日夜夜盼望到来的幸运日子!小孩子在这天可以向长辈们说些吉利话,这样长辈们都会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红包给你!今天的节目不仅仅是属于小孩子的,还有属于大人的!今天各庙里都会舞狮舞龙,锣鼓阵阵响,一直到下午才结束。

  年初二是探亲戚的日子。今天也是小孩子赚得更多红包的日子,只要小孩子们嘴巴甜一点,不愁没有红包。今天除了小孩子开心之外,商店里的老板也很开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是探亲戚的日子嘛!探亲戚少不了要买一些水果食品之类的,总不能两手空空去探亲戚,当然也有例外!这时候,邻近的村庄都会请一些戏班子来唱戏,添添热闹!

  家乡的春节就在年初二这天结束落下帷幕了!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天津。老家的春节可热闹啦,逛古文化街、剪窗花、贴年画、蒸年糕、包饺子这些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逛古文化街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今年的春节我是跟随妈妈在天津老家过的。到家后,我看到很多家的窗户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人物、有花草、还有许多小动物……一个个形态逼真,好看极了。妈妈说,过年的时候贴这些,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平安。还说在老家春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逛古文化街,并答应第二天就带我去。

  古文化街位于海河的西岸,这里街道不宽,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津门故里”四个大字。我不解的问妈妈,“津门”是天津的门吗?妈妈仔细的对我解释说,“天津”这个名字,是过去的皇帝给起的,“津”是渡口,也就是坐船的码头,古代皇帝又称作“天子”,所以天津的含义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真是有意思,一个地名都有这么多的说法。

  街道两边的各种店铺都是些仿古建筑,大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中国味十足。有卖食品的、字画的、剪纸的,还有卖泥人和年画的,各色物品琳琅满目。妈妈看我对泥人张彩塑和年画很感兴趣,就对我说,这些都是家乡有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一块泥巴在师傅的手中能做出成千上万种的各色物品,很是神奇。年画上的内容也都有讲究,什么《五谷丰登》、《迎春接福》,表示的是过年的喜庆和家乡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妈妈还说,等你长大了,去更多的地方,会懂得更多、更多……

  回家的路上我想,家乡居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为家乡感到骄傲。我爱家乡,我更爱祖国的传统文化。